第十五讲 康熙立废太子

清康熙帝玄烨,八岁登极,在位六十一年,享年六十九岁。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大帝革除旧制,施行新政,勤于国事,好学不倦,统一台湾,御敌入侵,绥服外蒙,安定西藏,山河一统,治河重农,提倡文教,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康熙帝“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开创出“康乾之治”的大局面。康熙帝二十二岁就立了皇太子,五十七岁废皇太子,六十岁又立皇太子,六十二岁再废皇太子,直到他去世前,也没有明确宣布接班人。太子立了废,废了立,立了再废,两立两废,从而成为他晚年最为纠结的一个政治难题。

一、立储难题

康熙帝在位时间长,儿子多,重视皇子教育,同时儿子间的争斗也格外激烈。

皇子命名。在这里交代一下康熙帝皇子们的名字。康熙帝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排序的有二十四位。前九个皇子起名,主要是采纳了孝庄太皇太后的意见,老大叫承瑞、老二叫承祜、老三叫承庆、老四叫赛音察浑、老五叫保清、老六叫长华、老七叫保成、老八叫长生、老九叫万黼。这种现象反映了清初满汉文化的交融。

康熙二十年(1681 年)以后,康熙帝按“胤”字排行,为皇子命名。如老五保清排序皇长子,改名胤禔(zhī);老七保成为皇太子,改名胤礽(réng);老八排序皇四子,改名胤禛(zhēn)。

到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保留“胤”字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而皇十四弟胤祯名字的两个字都改了,名为允禵(tí)。

这样,康熙帝的皇子们有的先后有两个名字,有的则有三个名字。

康熙帝三十五个儿子中,排序的只有二十四位,除去夭折三人、出继一人,还有二十人;康熙帝临终前未满十六岁的有六人,可以考虑皇位继承的只有十四人。在这些皇子中怎样立储呢?下面分别叙述。

立储原因。康熙帝为什么要在二十二岁时,就立两岁的胤礽为皇太子呢?

主要原因有五:

第一,满洲历史传统。康熙帝的曾祖父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临死之前都没有公开确定并宣布皇位的继承人,死后由八旗贵族公推新君。努尔哈赤曾经先后试图立褚英、代善为皇太子,均遭失败。皇太极生前没有立储,身后的皇位继承,是由实力较强的七位亲王、郡王议立的。这两次皇位继承,都几乎兵戎相见,几使皇室濒于分裂。而康熙帝继位,则是由顺治帝指定的,在孝庄太后和八大臣的辅佐下,避免了一场宫廷危机。所以,按照满洲历史传统,并没有立太子的成功例子。

第二,皇权旗权矛盾。皇权是指皇帝的权力,旗权是指八旗贵族的权力。

二者有统一,也有矛盾。天命末、崇德末的皇位继承,旗权占主导地位。顺治朝由诸王议立新君的制度开始发生变化。顺治皇帝在临死前,不遵祖制,想以兄弟为继承人。但顺治帝的愿望没有实现,继而由他本人与孝庄太后等商量,决定由皇三子玄烨来继承皇位。四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辅政,皇权与旗权取得了折中。康熙帝立皇太子,想强化皇权,削弱旗权。

第三,汉族皇位继承。康熙帝学习并接受汉族儒家经典,研究中国历朝统治经验,深悉预立储君有利于皇权的连续性与稳固性,是巩固清朝统治的头等政治大事。他吸取历代皇位继承的经验,特别是明朝的嫡长制即由正妻长子继承皇位的历史传统。

第四,平定叛乱所需。当时发生“三藩之乱”,吴三桂伪托“朱三太子”

蛊惑人心,虚作号召,煽动叛乱,使康熙帝看到“太子”威力之大。他命杀掉吴三桂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做人质的额驸吴应熊,这对吴三桂来说,丧其志,绝其望;同时,自己也立皇太子,以为身后做准备,并有壮大声势、稳定人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作用。

第五,特殊原因。皇太子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里氏。她出身显赫,爷爷索尼是辅政大臣、一等公,父亲噶布喇是康熙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叔叔索额图官至大学士。赫舍里氏十二岁嫁给玄烨,两人恩爱,但不幸在生育胤礽时难产而死,年仅二十一岁。康熙帝特别怀念这位早逝的皇后。

举个例子: 康熙十三年(1674 年)五月初五日,赫舍里氏去世后的第三天,梓宫迁于紫禁城西,直到二十七日,康熙帝几乎每天都去举哀。后来他亲自将梓宫送往昌平巩华城,从六月到十二月,他去巩华城三十四次;第二年又去了二十四次;第三年去了十五次。有学者统计,从康熙十三年到十六年,他一共去了八十次。这四年里,每逢腊月二十九日,他都去巩华城陪伴亡灵。母因子死,子以母贵。康熙帝对皇后赫舍里氏生的这位嫡长子格外关爱,第一次打破清朝原有的皇位继承制度,而预立储君。

二十二岁的康熙帝预立太子,说明他决定改变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的皇位继承制度,实行皇位嫡长继承制。

二、两立两废

第一,首立太子。康熙十四年(1675 年)十二月十三日,只有二十二岁的康熙帝亲临太和殿,参照汉族的“嫡长制”,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说:“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清圣祖实录》卷五六)于是告祭天地太庙,举行隆重盛典,并设立詹事府满、汉詹事。詹事府是一个中央机关,主官为詹事,满、汉各一人,正三品(相当于副部级),主要为太子服务。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后,詹事汤斌等为皇太子老师、上书房(又作尚书房)师傅。

太子教育 康熙帝特别关心对皇太子胤礽的培养和教育,倾注了很多心血。太子幼小时候,康熙帝就开始亲自为他授课,“上在宫中亲为东宫讲授‘四书’‘五经’, 每日御门之前,必令将前一日所授书背诵、覆讲一过,务精熟贯通乃已。”

(章乃炜《清宫述闻》)太子稍长,康熙帝向他传授治国之道,教导皇太子以祖宗为楷模,守成基业,学习用兵,又传授经史,借鉴历史经验,体察人心向背,并带他外出视察。

皇太子六岁拜师入学,先后有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名儒任皇太子的老师。皇太子十三岁时,康熙帝仿照明朝教育东宫的做法,正式让皇太子出阁读书,多次在文华殿为满、汉大臣疏讲儒家经典。

皇太子天资聪颖,学业进步很快。史载:皇太子“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清史稿· 允礽传》卷二二○)而且身体健壮,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康熙帝非常喜爱。

委以重任 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三十六年(1697 年),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先后有十多个月不在京城,他命二十三岁的皇太子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事重要,诸大臣议定,启皇太子。”(《清史稿· 允礽传》卷二二○)由于皇太子不负众望,克尽厥职,“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帝也很满意,他给皇太子的朱批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朕之福泽,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尽孝以事父,凡事皆诚恳惇切,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尔诸事谨慎,故书此以寄。”(《宫中档康熙朝奏折》第八辑《满文谕折》)这时皇太子已经进入青年期,康熙帝开始在实践中锻炼皇太子,对皇太子充分信任,寄予莫大希望。

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三月,康熙帝分别册封诸成年皇子为郡王、贝勒,其中:封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受封诸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对削弱了皇太子的力量,对皇太子来说是又一考验。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诸皇子与皇太子的矛盾,他们共同的打击目标,就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于是,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特别表现于索额图党。

索额图党 康熙帝立胤礽为皇太子后,朝中就出现了拥 护皇太子与反对皇太子的两大暗藏政治势力。皇太子党首脑人物索额图,是康熙帝幼年时首席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孝诚 仁皇后的叔父、皇太子的舅姥爷、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曾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对小时候没有母亲的侄外孙皇太子胤礽格外疼爱和关怀。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索额图任中俄议定边界谈判清方首席代表,主张尼布楚、雅克萨两地当归清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索额图后来陷入了康熙帝与皇太子之间矛盾的旋涡。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五月,康熙帝以索额图“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令宗人府将其拘禁,索额图不久死于幽所;又命逮捕其诸子,交索额图弟弟心裕、法保拘禁,并命:“若别生事端,心裕、法保当族诛!”大臣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佟宝等,也以党附索额图之罪,并被禁锢,其“诸臣同祖子孙在部院者,皆夺官。江潢以家有索额图私书,下刑部论死”。(《清史稿· 索额图传》卷二六九)对索额图进行如此严惩的原因,直到五年以后废皇太子时,康熙帝才做了明确解释:“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就是说索额图之罪在于结皇太子党,骄纵皇太子,图谋篡夺皇位。所以康熙帝严惩索额图,打击并削弱外戚势力,而给皇太子敲了警钟。

矛盾激化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帝巡幸塞外,命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皇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

第一件事,反对皇太子的胤禔等皇子在康熙帝身边奏报了许多皇太子的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其奶妈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皇太子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

这些奏报,有些是不实之辞,但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他不仅为皇太子的暴戾言行所气恼,而且为皇太子越位处事所不满。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岂知大权所在,何得分毫假人!”(《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三)第二件事,在康熙帝巡幸途中,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病,康熙帝十分焦虑,而皇太子却似乎无动于衷。康熙帝一方面疼爱年幼的皇十八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耿耿于怀的一桩事——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帝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给皇父请安,看到天颜消瘦,竟没有忧戚之意,也没有良言宽慰。康熙帝认为这位皇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心中不满,就让他先回北京。(《清圣祖实录》卷一四七)当时只有十六岁的胤礽,一向被人照顾,不会体贴别人,可能没有察觉到皇父的不满,但是康熙帝认为皇太子不仁不孝,不堪重用。后来康熙帝在废皇太子时说已包容了近二十年,就是把这件事作为起点,可见这件事给康熙帝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想到当年自己生病,皇太子漠不关心,现在幼弟生病,皇太子还是这般冷漠,康熙帝就责备皇太子:“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这让康熙帝感到伤心和寒心。所以在胤祄病死的当天,康熙帝就下令拘执胤礽。

第三件事,在返京途中,康熙帝发现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皇太子可能要“弑逆”。这件事也刺激康熙帝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第二,首废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在巡视塞外返回时,途经布尔哈苏台,召集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于行宫前,垂泪宣布皇太子胤礽的罪状:其一,专擅威权,肆恶虐众,对诸王、贝勒、大臣、官员恣行捶挞;其二,穷奢极欲,吃穿所用远过皇帝,犹不以为足,恣取国帑,遣使邀截外藩入贡之人,将进御马匹任意攘取;其三,对亲兄弟无情无义,有将诸皇子不遗噍类之势;其四,鸠聚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窃视;其五,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罗列罪状之后,康熙帝说:不能让这不孝不仁的人为君。

康熙帝“且谕且泣,至于仆地”。谕毕,命将胤礽即行拘执。

同日,康熙帝为了打击皇太子集团的势力,下令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阿尔吉善及胤礽左右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等人“立行正法”。

就在同一天,皇十八子胤祄死。对康熙帝来说祸不单行,感情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康熙帝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得不废斥皇太子。但废斥之后,又很难过,愤恨、失望、惋惜、怜爱,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连六日“未尝安寝”,对诸臣谈起此事,犹“涕泣不已”。(《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九月十六日,康熙帝回到北京,命在皇帝养马的上驷院旁设毡帷,给胤礽居住,又命皇四子胤禛与皇长子胤禔共同看守。当天,康熙帝召集诸王、贝勒、副都统以上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官员等于午门内,宣谕拘执皇太子胤礽之事。康熙帝亲撰告祭文,于十八日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将废皇太子幽禁咸安宫,二十四日,颁诏天下。

皇太子从康熙十四年(1675 年)初立,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初废,长达三十三年之久。这时康熙帝五十五岁,皇太子三十五岁。为了培养皇太子,康熙帝可谓竭尽心力,费尽心血。废皇太子一事使康熙帝悲愤叠加,格外痛心,心力交瘁。这时,康熙帝已经进入老年,而接班人却变得渺茫。他哀求皇子们说:在同一时间里发生皇十八子死和废皇太子两件事,心伤不已,你们仰体朕心,不要再生事了。

康熙帝的儿子太多,他在位时间又长,“夜长梦多”,皇子们结党自固,逐渐形成了几个集团。他们所争夺的,不是房子、银子、妃子,而是未来的皇位。

皇太子胤礽被废后,储位空缺,诸皇子极力争夺储位。皇子们之间的争斗,由表及里,由隐到显,由缓到急,由温到烈,演变为残酷的宫廷斗争和政治斗争。

皇长子胤禔 皇长子胤禔谋取皇储。他的有利条件是:一则居长;二则原大学士、朝廷权臣明珠是其外舅父;三则得到皇父的宠爱。其表现是:其一,争取立长。他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

但康熙帝对他的野心已有所察觉。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九月初四日,宣布拘执胤礽的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允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允禔为皇太子之意。允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其二,请杀胤礽。胤禔利令智昏,竟奏请杀掉胤礽,说:“今欲诛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听了,非常惊异,意识到胤禔与皇八子胤禩结党谋储位,竟欲杀害胤礽,如若得逞,后果严重。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他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其三,推荐胤禩。胤禔见自己夺储无望,便想推荐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皇八弟胤禩(胤禩少时为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

其四,制造舆论。胤禔利用张明德相面事,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允禩,后必大贵。”康熙帝派人追查张明德相面之事,查出,不仅有相面之事,而且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其五,镇魇(yǎn)胤礽。皇三子胤祉向康熙帝揭发:皇长子与一个会巫术的人有来往。经查,发现胤禔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并有物证。其母惠妃出身微贱,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康熙帝不忍杀亲生儿子,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并将其所属包衣佐领及人口,均分给皇十四子胤禵及皇八子胤禩之子弘旺。康熙帝此举,实际上是警惕以明珠为首的另一支外戚势力的增长。

皇八子胤禩 胤禩精明能干,在朝中有威望,党羽多,声势大。康熙帝从相面、对张明德等谋刺皇太子事知情不举等事发现他有野心,又发现胤禩署内务府总管时,到处拉拢,妄图虚名,将皇帝所赐恩泽的功劳归于自己。特别是他与皇长子胤禔“党羽早相要结”,而他们的背后,是明珠党。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九月,康熙帝痛斥胤禩道:“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皇九子胤禟告诉皇十四弟胤禵,胤禵进入,营救胤禩。康熙帝大怒,拔出佩刀,将诛胤禵。善良敦厚的皇五子胤祺上前,跪抱劝止,康熙帝愤怒稍解。这件事情闹得宫廷沸沸扬扬。(《清史稿· 允禩传》卷二二○)这件事情表明:索额图势力受到了打压,而明珠势力膨胀,并在皇子中结党。而康熙帝深恶皇子结党,他废掉太子的重要原因就是要打掉太子身后的索额图党。但是,他发现皇长子、皇八子和皇十四子有结党的嫌疑,他们内外勾结,上下串联,蓄谋大位。他说:“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

废太子后,在皇长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等加紧活动时,皇四子胤禛却不露声色,韬光养晦,观察窥测,等待时机。

既然皇长子、皇八子皆不可立,康熙帝便考虑重新再立胤礽为皇太子。

第三,再立太子。自废皇太子后,康熙帝就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康熙帝逐渐重新认识了胤礽的罪名原多不实。当初,他最怀疑胤礽企图谋杀他,皇太子申诉说:“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康熙帝听了,不但未斥责皇太子,反而认为说得对,令将胤礽项上的锁链取下。(《文献丛编》第三辑《允禩允禟案》)康熙帝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天色忽昏”,十八子胤祄病死;进京前一日,大风旋绕驾前;夜间梦见已故祖母太皇太后,远坐不言,颜色殊不乐,与平时不同;皇后亦以皇太子被冤见梦。(《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十月十九日,康熙去南苑行围,忆昔皇太子及诸阿哥随行之时,不禁伤怀。终于在十月二十三日病倒。当日回宫,立即召见胤礽,并将召见胤礽事谕告臣下,谓:“自此以后,不复再提往事。”(《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此后经常召见废太子,每“召见一次,胸中疏快一次”。

于是,康熙帝找李光地,询问废皇太子的病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

试图启发臣下,复立胤礽。很明显,胤礽的病由废皇太子引起,所以对症下药,只有复立。但是李光地答:“徐徐调治,天下之福。”显然他没有理解康熙帝的本意。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召满汉文武大臣齐集畅春园,令从诸皇子(皇长子除外)中举奏一位堪任皇太子之人,说:“众议谁属,朕即从之。”在此之前,李光地未向任何人透露康熙帝之前询问如何医治太子病疾之事,以致推举时,诸臣并没有推举胤礽,而是将胤禩推举出来。

这次推举过程:“集议日,马齐先至,张玉书后入,问:‘众意谁属?’马齐言众有欲举八阿哥者。俄,上命马齐毋预议,马齐避去。阿灵阿等书‘八’字密示诸大臣,诸大臣遂以允禩名上,上不怿。”(《清史稿· 马齐传》卷二八七)时马齐为大学士、阿灵阿为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

针对上述结果,康熙帝指出:皇八子未曾办理过政事,近又罹罪,家母出身微贱,故不宜立为皇太子。(《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帝传谕李光地,提醒说:“前召尔入内,曾有陈奏,今日何无一言?”这时诸臣才恍然大悟。

储位空缺,诸子纷争,愈演愈烈。这使康熙帝认识到有必要把这个缺位补上,以堵塞诸子争储之路。鉴于朝中保奏胤禩的势力大、呼声高,康熙帝考虑唯有用嫡长子抵制一途可行。后来他说:“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允礽放出。”(《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一)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十一月十五日,在诸大臣保奏皇八子的次日,康熙帝召科尔沁达尔汉亲王额驸班第、领侍卫内大臣、都统、护军统领、满大学士、尚书等人入宫,亲自向他们宣布:“皇太子前因魇魅,以至本性汩没耳。因召至左右,加意调治,今已痊矣。”命人将御笔朱书,当众宣读。谕旨内容为:前执允礽时,朕初未尝谋之于人。因理所应行,遂执而拘系之,举国皆以朕所行为是。今每念前事,不释于心,一一细加体察,有相符合者,有全无风影者。况所感心疾,已有渐愈之象,不但诸臣惜之,朕亦惜之。今得渐愈,朕之福也,亦诸臣之福也。朕尝令人护视,仍时加训诲,俾不离朕躬。今朕且不遽立允礽为皇太子,但令尔诸大臣知之而已。允礽断不抱复仇怨,朕可以力保之也。(《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这是一份为废太子平反昭雪的文书,意向已极明白,将要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召废皇太子、诸皇子、诸王、大臣、都统、护军统领等进一步澄清事实,说胤礽“虽曾有暴怒捶挞伤人事,并未致人于死,亦未干预国政”“胤禔所播扬诸事,其中多属虚诬”。

接着,当众将胤礽释放。胤礽表示:“皇父谕旨,至圣至明。凡事俱我不善,人始从而陷之、杀之。若念人之仇,不改诸恶,天亦不容。”(《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三月初九日,康熙因复立皇太子胤礽,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次日,分别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晋封为亲王,七子胤祐、十一子胤(é)晋封为郡王,九子胤禟、十二子胤祹、十四子胤禵俱封为贝子,胤禩在此前已复为贝勒。康熙帝试图以此促进皇太子与诸皇子之间的团结。然而,事与愿违,皇储争夺,愈演愈烈。

严惩托合齐 这次的牺牲品是索额图党的步军统领托合齐和刑部尚书齐世武。皇太子复立,但原有的皇帝与储君的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又发生了严惩皇太子党的斗争。这次抓的是步军统领托合齐。托合齐出身卑微,原为安亲王家人,后转为内务府包衣,曾任广善库司库。以其为定嫔之兄、皇十二子胤祹之舅,故受到康熙帝的信任,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六月任步军统领。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二十日,康熙以托合齐有病为由,将其解职;同时任命隆科多为步军统领。托合齐被解职七天后,即十月二十七日,康熙帝在畅春园大西门内箭厅召见诸王、贝勒、文武大臣等,宣称:“诸大臣皆朕擢用之人,受恩五十年矣,其附皇太子者,意将何为也?”于是当场逐个质问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等,众人矢口否认结党。康熙帝令锁拿候审。(《清圣祖实录》卷二四八)另外,他将已经解职的步军统领托合齐拘禁于宗人府。

至次年四月,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一案。经刑讯取供:刑部尚书齐世武受贿三千两,步军统领托合齐受贿两千四百两,兵部尚书耿额受贿一千两。这在贪污大案中不算太大的数字,但因有皇太子党一事,处罚特重。这三个人与主犯沈天生、伊尔赛等一样,俱拟绞监候,秋后处决。命将尚书齐世武“以铁钉钉其五体于壁而死”。另据《满洲名臣传· 齐世武列传》记载:齐被判绞刑之后,又改发遣伯都纳,雍正二年(1724 年)卒。十月二十九日,议托合齐将其“即行凌迟处死”,不久于监所病故,命将其“挫尸扬灰,不准收葬”,就是将托合齐的尸体挖出来剁了、烧了、扬了。其罪主要是:胤礽潜通信息,求托合齐等人借助手中之权势,“保奏”他尽早即帝位。(《清圣祖实录》卷二五○)这就是说,皇太子在策划逼皇父尽早让位。可见,康熙帝对皇太子党恨之入骨。

第四,再废太子。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帝决定再废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在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著将允礽拘执看守。(《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一)十月初一,以御笔朱书向诸王、贝勒、大臣等宣谕重新废黜胤礽的理由,主要是:其一,从释放之日起,乖戾之心,即行显露;其二,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其三,是非莫辨,大失人心;其四,秉性凶残,与恶劣小人结党。

到第二次废皇太子时,康熙帝更明确地说皇太子问题的根子在索额图:“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三)就是说索额图之罪在于结皇太子党,骄纵皇太子,图谋篡夺皇位。

康熙帝要求诸臣:“各当绝念,倾心向主,共享太平。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一)十一月十六日,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

康熙帝第二次废黜皇太子,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的“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皇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康熙帝数月之后,针对有的官员奏请册立皇太子事,说:宋仁宗三十年未立太子,我太祖皇帝并未预立皇太子,太宗皇帝亦未预立皇太子。汉唐以来,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其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事者……今众皇子学问、见识不后于人,但年俱长成,已经分封,其所属人员未有不各庇护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将来无事乎?”(《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三)皇十四子胤禵 皇十四子胤禵在几位阿哥接连受挫后,积极活动,欲谋取储位。他讨好大臣,礼贤下士。历史给他提供了一个或吉或凶的机遇。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行前,康熙帝亲往堂子行祭告礼,亲御太和殿授印,胤禵乘马出天安门,诸王、二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到德胜门外军营送行。胤禵称“大将军王”,用正黄旗纛。胤禟对胤禵说:“早成大功,得立为皇太子。”可见胤禵、胤禟等将这次出征立功视为争取皇储的机会。但是,康熙帝病故时,胤禵恰巧不在宫廷,胞兄胤禛得以继位。所以胤禵挂大将军印出征,给他的命运带来的不是吉兆,而是凶讯。

三、历史经验

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康熙帝再废皇太子后,已届花甲之年,体弱多病,经常思虑身后之事。废太子如何处理?如果禁锢在咸安宫,新君会如何处置他?胤礽虽被废掉太子之位,但父子情深,难以忘怀。由子及母,康熙帝经常思念、眷恋先皇后赫舍里氏。于是,更加可怜幼年丧母的胤礽。康熙帝想:胤礽虽然不能做天子,究竟没有叛逆之罪!应当让这个既可气又可怜的孩子,优衣优食,平安度过此生,也算是尽了一个皇父应该尽到的责任。

由是,康熙帝秘密作出一个决定:打破王府不出内城的规矩,在北京昌平温榆河南岸,濒临今小汤山温泉的地方(过去名马场,今名郑各庄),建立行宫和王府,营筑城池宫殿。但是他并没有明确这处王府是为废太子胤礽建造的。这项工程,不经工部,而由内务府鸠工督建,工程之费用也由内务府奏销。这项工程,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 年)兴工,到康熙六十年(1721 年)十月工程告竣。其兴工满文档案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竣工满文档案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昌平郑各庄的康熙行宫和王府的两份档案,工程设计、竣工结果,完全符合;档案记载、现存遗迹,完全吻合。其城墙遗迹的尺寸,护城河长宽数据,也与档案记载完全相合。可参见笔者拙著《清郑各庄行宫、王府、城池与兵营考》和《雍正理王府址考》两文。这个郑家庄(即郑各庄),《清史稿· 允礽传》误载为:“雍正元年(1723 年),诏于祁县郑家庄修盖房屋,驻扎兵丁,将移允礽往居之。”(《清史稿· 允礽传》卷二二○)其时间与地址记载错简,完全失实。

雍正帝继位后,考虑废太子胤礽及其眷属的安置难题。他想:先考修建王府,是预备给宗室王居住的,胤礽虽被废太子,但也没有谕旨不按王来安排,如按王来安排,先考也未曾明示……雍正帝用智慧处理了这个棘手的难题——先封胤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命他从皇宫迁到王府新址居住,并举行隆重的乔迁礼仪。雍正二年(1724 年),废太子胤礽死,年五十一,其遗体被运到昌平郑各庄理郡王府举行停灵祭奠,然后葬之;并被追谥为“理密亲王”。雍正六年(1728 年),弘皙晋封为理亲王。理亲王府城高池深,驻军严守,理亲王出门,旨准而后行。一年只许正旦进宫朝拜一次,还要准许方可。

这时废太子已死,其家眷跟随弘皙也名正言顺,同时解决了“咸安宫囚禁废太子”这个皇父遗留的问题。

乾隆时,有一次乾隆帝过生日,理亲王弘皙进献“鹅黄肩舆一乘”。此礼物,乾隆帝既可以接纳,也可以不接纳;如果乾隆帝不接受,那么弘皙把它供起来也无妨,并不意味着非违僭越。但乾隆帝借题发挥,对弘皙严加处分。

先是严厉谴责,继是降爵施罚,又是景山圈禁,复是迁到城内,再是夷为平地——下令将理亲王府拆毁,消灭痕迹。其驻守官兵,借八旗换防之名,携家搬到福州永久驻防。这是福州清代八旗驻防后裔至今仍说北京话的一个历史原因。

清康熙帝从康熙十四年(1675 年)十二月十三日,册立胤礽为皇太子,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九月三十日,第二次废太子,事情发展起伏跌宕,近近四十年。事实证明:康熙大帝英明一世,却糊涂一时——两立两废皇太子,成为康熙帝的一大政治缺憾。

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十一月

二十一日,康熙帝发布上谕称:“此谕已备十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后康熙帝说:“日后朕躬考终,必至将朕躬置乾清宫内,尔等束甲相争耳!”

(《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这个典故,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晚年五个儿子树党争立。桓公刚死,诸子相攻,箭射在尸体上,尸体在**六十七日而未入殓,以致蛆虫爬出窗外。由此可以透出康熙大帝晚年心境的悲苦。康熙帝因其诸子皇位继承的纠葛,大伤元气,郁结成疾,病情日重,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 年12 月20 日)抱憾而死。

为什么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均遭到失败?从中可以吸取什么历史经验呢?

第一,皇帝与太子的矛盾。当时处于由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向中央集权过渡的时期,预立储君,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比如,实行储君制度,就应当坚持储君不御政。皇太子御政,必然引发皇太子与皇帝的权力冲突。皇太子御政,必然从中植成党羽,与皇权相争。康熙帝一方面改革前代的皇位继承制度,建立储君;另一方面又让太子领兵从政,派皇太子和其他皇子参与各种军政事务,其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但皇太子权势的增长侵犯和威胁了皇权。无形中朝廷里似乎要出现两个中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了侵犯。康熙帝事与愿违,陷入旋涡,遭到失败。

第二,太子与皇子的矛盾。明朝诸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清朝诸王“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这样太子与皇子便产生了矛盾。康熙帝本意是培养教育皇子,但这种培养却使他们增长了对权力与财富的欲望。这不以康熙帝的意志为转移,也不由皇太子的主观意志所决定。诸皇子成人之后,赐封世爵,分拨人口,建立府第,设置官署,对内临政,对外领兵。各自所属人员又“各庇护其主”,甚至背靠外戚,纠集党羽。如果设立皇太子,其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既是皇帝与储君的矛盾,也是太子与皇子的矛盾,更是外戚与皇权的矛盾尖锐化的集中表现。

第三,太子日久贪婪骄奢。胤礽两岁时被立为皇太子,从此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事事、时时、处处与众不同。身边充满了优越、荣耀、奉迎、吹捧、欲望和权力的刺激,天长日久,目空一切,妄自尊大,骄奢暴戾。康熙帝在位时间又过长,皇太子与幼帝有所不同——皇太子有荣誉地位,而无重担在身;有权力欲望,而无责任在肩,容易骄奢不仁。后来雍正帝秘密建储,既是为了防止太子骄奢**逸,也是为了避免皇子彼此厮杀。

第四,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清朝的皇位继承,无论是采用汉族嫡长继承制,还是满洲贵族公推制,从本质上来说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没有跳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家天下的窠臼。只有推翻帝制,实行共和,历史才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清代立储制,为康熙帝所创,虽思之久远,却事与愿违。这不是康熙帝无能,而是皇位继承制结下的苦果。所以,终清世不复立太子。后来雍正的“秘密建储制”、慈禧的“懿旨立储制”,依然不能解开皇位继承制度的死结。六岁的同治、四岁的光绪、三岁的宣统继承皇位,说明大清皇朝已经走进“家天下”的死胡同。以民主共和制取代封建君主制,才是历史之趋势、世界之潮流、时代之必然、民众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