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清朝国号由来

在清朝的开国史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清宫接连有三件大事发生,构成了一幅历史奇观图卷。这三件大事是:其一,天聪九年即崇祯八年十月十三日(1635 年11 月22 日),皇太极发布汗谕,改族名“诸申”为“满洲”;其二,天聪九年(1635 年)八月,林丹汗遗孀苏泰福晋献上元朝忽必烈的传国玉玺;其三,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

这三件大事,如行云流水,在半年之内一气呵成,似乎是天助人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族名满洲

清天聪九年即明崇祯八年十月十三日(1635 年11 月22 日),皇太极发布关于改族名的《汗谕》: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清太宗实录》卷二五)人们读了上述谕旨,难解之处在于:“诸申”即“女真”,都是满语jūsen 的汉文音译,皇太极何以认为它与金国无涉,而将“诸申”说成是“席北超墨尔根之裔”? 如果把这件《汗谕》,同翌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相联系,似不难理解。

因为天聪十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改的是国号,而天聪九年(1635 年)十月十三日,改的是族名,“国号”与“族名”,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但是,皇太极的这道命令留下以下历史疑问:第一,“满洲”一词是怎么来的?所谓“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改族名为“满洲”,怎么找不到文献依据呢?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虽出现“满洲”,但都是天聪后纂修并定稿的。而当时皇太极也没有说明改族名“满洲”的原因,致使后来人不断揣测。例如:佛名说。乾隆朝敕修《钦定满洲源流考》说:满洲人奉佛,佛号“曼珠师利”的“曼珠”谐音为“满洲”。佛教,东汉才开始传到中国,传到建州地区应当更晚,远远不到“统绪绵远,相传奕世”的历史。此说不足为证。

人名说。建州有位首领李满住,被建州女真奉为英雄。“李”为赐姓,“满住”为名。“满住”与“满洲”语音相近,故以其作为族名。这是后人附 会,未见史料记载。

地名说。建州地名中有“蔓遮”,谐音作“满洲”。朝鲜申忠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中记载,从鸭绿江畔满浦到苏子河建州,沿途“蔓遮”凡十见,其中有洞名、岭名、川名、屯名、农幕名、部落名等,但里面并没有著名的村屯或部落。因此按常理,不会以某个不知名的村屯名称或某个不知名的部落名称,作为族群之名。

部名说。有学者认为,“满洲”为清太祖统辖的女真某一个部的名称,这个部后来发展、强大,便以满洲部名作为“族名”。(陈捷先《说“满洲”》)总之,“满洲”的出处不得而知,为什么以“满洲”作为族名,皇太极、清人学者、满文文献,都没有给出科学而可信的解答。

第二,“诸申”之称,怎么能说与后金没有关系?

满族的先人,最早见于汉文典籍文献记载的名称是“肃慎”或“息慎”“稷慎”。这是满- 女真语“诸申”的汉译。这个名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秦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宋辽称女直、元明称女真。

文献记载,实实在在。

第三,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许称其他族名而只许称满洲?

应当说,皇太极将族名改为“满洲”,的确是后金历史与现实的最新反映。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努尔哈赤起兵,到天聪九年即崇祯八年(1635 年)皇太极改族名,中间经过五十多年的征抚,他们不仅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而且吞并了海西女真的哈达、辉发、乌拉、叶赫等部,还重新整合了东海女真、黑龙江女真。此期有大量汉人、蒙古人、朝鲜人、鄂伦春人、锡伯人、赫哲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虎尔哈人等,同建州部民融合,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显然,为了体现新的族群现实、新的政治现实,需要对族名进行变更。皇太极为着反映这个新的现实,认为原有的族名诸申即女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改“满洲”为新民族共同体的名称。

后金对本族人称女真,对蒙古族人称蒙古,对汉族人则称尼堪,这都是习惯上的称谓。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统一族名,也需要规范族名。皇太极在上述《汗谕》中指出:女真人有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名,用什么族名来“称谓”、来“统一”、来“规范”新族群的名称?在上述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称谓中,后四个名称,其部落已灭,其部神已无;只有满洲是胜利者。因此,以“满洲”代替原来的泛称“诸申”,既顺应历史,也贴合现实。而且,在新的民族共同体中,除满洲、哈达、乌拉、叶赫、辉发之外,还包括已归附的汉人、蒙古人、朝鲜人、锡伯人、赫哲人、鄂伦春人等,显然用“诸申”作族名,也不完全妥当。而用胜利者部落名称——“满洲”作族名,各个方面,易于接受。

二、传国玉玺

这个“传国玉玺”是怎么回事呢?

据记载:汉代的“制诰之宝”,历代帝王视之为宝,世代流传,传到谁手,算是天降祥瑞,真龙天子现世。相传“传国玉玺”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收于大都皇宫,密室珍藏,视为国宝。元末帝顺帝时,弃守大都,出城北逃,携带传国玉玺,到了大漠。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率军北攻,元顺帝死于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传国玉玺遗失。在二百多年后,传说在山冈下有个牧羊人,见一只山羊三天不吃草,但以羊蹄刨地。牧羊人看见好奇,就挖掘这块草地,发现了传国玉玺。而后,这块传国玉玺归于蒙古察哈尔林丹汗。

在皇太极派多尔衮统兵,第三次进攻林丹汗时,林丹汗西逃,走死青海大草滩。这块传国玉玺归林丹汗遗孀苏泰福晋收藏。苏泰福晋是叶赫部人,知道多尔衮将其包围,已经逃脱不掉。经多尔衮规劝后,苏泰福晋率子额哲等投降多尔衮,并献出这件传国玉玺。

这方传国玉玺,璠玙为质,交龙为纽,玺文为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光气焕烂,是为至宝。多尔衮等见到传国玉玺,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于是将这方传国玉玺秘密珍藏,亲自携带,凯旋回军到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多尔衮回到沈阳后,非常隆重地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天聪大汗皇太极。多尔衮在献传国玉玺给皇太极时,说:皇上洪福非常,天锡至宝,此一统万年之瑞也。(《清太宗实录》卷二四)降清汉官、都元帅孔有德很会投皇太极所愿,奏言:窃观自古受命之主,必有受命之符。昔文王时,凤凰鸣于岐山;今皇上得传国宝玺,二兆略同。此宝实非寻常,乃汉时所传,迄今二千余年。他人不能得,惟我皇上得之,盖皇上爱民如子,顺时合天,虽宝玺在千里之远,应运呈祥,是天启其兆,登九五之尊,而享天下之福无疑也。不但臣一人喜而不寐,即中外闻之,莫不欢忻鼓舞,以为尧舜之治,今得复见矣!(《清太宗实录》卷二五)降清汉官、总兵官耿仲明跟随孔有德之后,奏言:“夫玉玺者,乃天子之大宝,国家之上瑞,有天下者所必用也。今皇上合天心,爱百姓,故天赐宝玺,可见天心之默佑矣。惟愿蚤正大统,以慰臣民之望。”(《清太宗实录》卷二五)上述降清汉官孔有德、耿仲明的两份奏言,恰好投合皇太极之所想、所愿。皇太极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受宝大典。

皇太极刚刚改了族名,又喜获汉代传国玉玺,他登极称帝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皇太极开始积极筹备,更改国号,登极称帝。

三、国号大清

天聪十年即崇祯九年(1636 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宣布即皇帝位,正式改国号“金”为“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这是满洲史上也是清朝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皇朝——清朝。

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要做舆情准备,也就是要群臣劝进。同年四月初五日,后金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贝勒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等,蒙古八固山额真、六部大臣,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等,蒙古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扎萨克图杜棱布塔齐等,及满洲、蒙古、汉人文武官员,恭请皇太极上尊号。

上尊号的表文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写成——和硕贝勒多尔衮捧满字表文一道,科尔沁贝勒土谢图济农巴达礼捧蒙古字表文一道,都元帅孔有德捧汉字表文一道,率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诣阙跪进。时皇太极御内楼,满洲、蒙古、汉人三位儒臣,捧表进入。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之礼。儒臣跪读表文,表曰:“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及外藩诸贝勒上言:恭惟我皇上承天眷佑,应运而兴,辑宁诸国,爱育群黎。当天下昏乱之时,体天心,行天讨,逆者以兵威之,顺者以德抚之。宽温之誉,施及万方。征服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受命之符,昭然可见。上合天意,下协舆情。臣等遇景运之丕隆,信大统之攸属,敬上尊号……伏愿俯赐俞允。”读毕,皇太极谕曰:“今内外诸贝勒大臣,复以劝进尊号,再三固请,朕重违尔等之意,弗获坚辞,勉从众议。”(《清太宗实录》卷二八)皇太极在绥服蒙古、征服朝鲜、南攻明朝、北征索伦,屡次取得胜利之后,自然不想做“大汗”,而要做“皇帝”。皇太极在建号“大清”的同时,接受了满、蒙、汉群臣恭上“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皇太极称“皇帝”,而把出于蒙古语的“汗”,封赐给外藩蒙古的王公。

皇太极“上尊号”“改年号”,要举行祭告天地的大典。这里,皇太极并不需要天地的批准,只是祭告即报告天地而已。

皇太极在满、蒙、汉三方臣民推举,告祭上天、地祇、祖先三方之后,便举行了隆重的大典。

四月十一日,举行上尊号、建国、改元大典。满洲、蒙古、汉人官员,捧满、蒙、汉三种文体的表文,立于坛东,以上称尊号、建国、改元事,宣示于众曰:“我皇上应天顺人,聿修厥德,收服朝鲜,统一蒙古,更得玉玺,符瑞昭应,鸿名伟业,丕扬天下。是以内外诸贝勒大臣,同心推戴。敬上尊号曰‘宽温仁圣皇帝’,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从此,皇太极接受“宽温仁圣皇帝”尊号,建国号曰“大清”,改年号为“崇德”。

皇太极改“汗”为“帝”,“汗”即“可汗”的简称,为蒙古语,汉语译为“王”或“帝”。东北森林文化的女真族、西北草原文化的蒙古族,地域相邻,文化相连,故努尔哈赤建国即位之后,称“汗”。但努尔哈赤在一些对明朝或朝鲜的文书中,称“大金国汗”或“大金国皇帝”。实际上“汗”即“帝”,万历皇帝在满文中就是“万历汗”。皇太极继位后仍称“汗”,在满文中,凡文书“大金国皇帝”之处,“帝”仍用“汗”。皇太极与袁崇焕议和时,汉文书信中所写的“大金国皇帝”字样,曾被袁崇焕指责为议和的障碍。皇太极对此作出让步,曾声明不称“帝”而称“汗”。这是因为在明朝人看来,只有明朝皇帝才能称“皇帝”,“帝”与“汗”是不同等级的尊称。

在天聪时,许多汉官给皇太极上奏疏,多称皇太极为“汗”。

皇太极不仅将尊号“大汗”改成“皇帝”,而且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皇太极改“金”为“清”,实际上是改换了一个发音相近的汉字而已。汉字的“清”和“金”,发音相近,字义吉祥。但皇太极作这种更改的原因,自己没作说明,文献也无记载。于是,后来学者进行了许多推测。有人从字面上附会,说“金”与“清”的汉字语音相近;有人从历史角度作说明,因为“清”字以往皇朝没有用过;有人从五行说——“明”为“火”,“清”为“水”,水能克火,加以诠释;也有人从萨满文化中找答案;更有人从民族方面去解释——皇太极声明过,他们不是金国的后裔,当然这里面也包含如果沿用历史上的“金”为国号,有刺激汉族“以宋为鉴”的禁忌。

应当说,皇太极把国号由“金”改为“清”,主要是由于当时形势的发展。

皇太极认为,他本人已不仅是满洲的“大汗”,也不仅是满洲和蒙古的“大汗”;而是满、蒙、汉的“共主”,是天下的“共主”。因此,皇太极要建立一个新的皇朝,改换一个新的国号,以同明朝抗衡,并且取而代之。因之,既改国号为“大清”,也改年号为“崇德”。

历史现象,有时巧合。清太宗皇太极在位十七年,先后有两个年号,即“天聪”和“崇德”。天聪九年(1627—1635)和崇德八年(1636—1643),共十七年;崇祯帝,也在位十七年(1628—1644)。

明朱由检与清皇太极,他们在位基本同时,在位时间也相当。

皇太极的年号“崇德”与朱由检的年号“崇祯”是相对应的:——“德”,《尚书· 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周易· 乾· 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德,重在德政,德行。

——“祯”,《说文解字》:“祯,祥也。”就年号来说,反映了皇太极与朱由检治国理念的差异:崇德帝重德政,崇祯帝重祯祥。

在清代十二位皇帝中,除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天聪、崇德)外,其余十一帝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这同明朝一样,在明代十六位皇帝中,除朱祁镇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外,其余十五帝也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从中国皇朝史来看,当朝的皇帝改年号是常事,改国号却少见;一般只是在改朝换代之际,才出现新皇朝的国号。所以,皇太极改国号、改年号,具有政治家的气魄与胆略、勇气与大气,也具有改革家的更制与维新之义。

可是,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呢?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元史》是有解释的:“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元史》卷四)所以称为元朝。

皇太极为什么称清国,他没有解释,清人没有解释,清史也没有解释。只有一个传说做了故事性的解释:当年,大汗(努尔哈赤)遇难,骑着一匹大青马出逃。后面追兵赶来,大汗策马急奔,大青马过累而倒下死了。大汗抚摸大青(马)说:“大青(清)啊大青(清),我将来得了天下,就叫‘大清(青)’!”

上面是个民间传说故事,不是史料,不必当真。

总之,天聪汗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标志着原先以女真- 满洲为主体的女真国(金国),已经发展为以满洲为主体,包含汉族、蒙古族、东北和漠南等地域其他民族在内,民族多元、国家一统的大清帝国了,并为清军入关、移鼎北京、入主中原做了政治准备。

还有后话,在此补述。促成这件大事的那件传国玉玺,如此珍贵,定当保存。此后许多文书都用此“制诰之宝”,直到清入关后才改用满汉文合璧的“制诰之宝”。乾隆十一年(1746 年),清理原宫中保存的清初宝玺,送往盛京故宫凤凰楼收藏,却不见有这方“制诰之宝”。后来乾隆帝下旨,从盛京藏宝玺中撤去“丹符出验四方”之宝,换上了一方青玉“制诰之宝”。但这是不是那枚珍贵的传国玉玺,不得而知。

另外, 据宫中《活计档》 记载: 乾隆十三年(1748 年)五月二十二日, 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白玉“制诰之宝”一方(随锦盒一件,磁青纸金道册页一册,黑漆描金宝匣一件),旨交启祥宫将宝上字磨去。有学者认为这方白玉“制诰之宝”就是原来的传国玉玺。既然乾隆皇帝把如此珍贵的传国玉玺给毁了,只能说明这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皇太极当年为制造舆论称帝而造的假。

然而,这件白玉“制诰之宝”后来也不见踪影了。按说,盛京沈阳,清初皇宫,没有经历地震、天灾、战争、人祸,传国宝玺理应作为国宝保存至今。

但今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没有发现这件传国玉玺。所以,当年皇太极获得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其真伪、去向、存毁、变故,仍是个历史之谜。

总之,皇太极在位期间先后有三桩奇事,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为什么改族名为满洲?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为什么传国玉玺下落不明?这三件奇事,不少人提出疑问,成为故宫的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