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福临继位之谜

顺治帝六岁登极,被立为清朝皇帝,这在满洲史上是没有先例的。那么皇太极生前是怎样安排储君的?

一、皇帝猝死

崇德八年即崇祯十六年(1643 年)八月初九日白天,皇太极御政,据《清太宗实录》记载,这天他主要做了四件事:第一,土默特部落来朝贡马,赐其甲喇章京大诺尔布、小诺尔布,牛录章京根都、俄博尼、兀苏木、达赖,古禄格章京下毕喇习,毕力克章京下俄尔希代,摆都喇章京下塔毕,根都章京下华木,杭古章京下巴习礼,讬博克章京下耨德,车克车木下达萨马等,以及从役人员等,银两有差。

第二,赐土默特部落牛录章京毕齐克图貂帽、貂镶朝衣、带、靴、银两等物。

第三,因其来送格隆喇嘛到达盛京,赐车克车木下诺木习礼及其从人,银两有差。

第四,偕皇后、诸妃,召固伦公主等,到崇政殿,以出军征明所获缎匹、财物中的佳品,赐科尔沁部福妃、贤妃及固伦公主、诸福晋等有差。随后还宫。

就在这天白天忙碌之后,到夜里亥时(21 时—23 时)时,“上无疾,端坐而崩。”(《清太宗实录》卷六五)皇太极在位十七年,寿五十有二。

清太宗皇太极白天御政,夜间发病,不治而死。他可能是因患中风猝死的。皇太极身后的遗位怎样解决?

先是,努尔哈赤在临终前没有明言由谁来继承汗位,但留下了由诸王贝勒会议推举的遗言。努尔哈赤身后的汗位,是由八大贝勒会议协商推举产生的。

当下,皇太极在临终前并没有料到自己会突然病发而崩,所以也没有留下由谁继承皇位的遗言。

此时,宗室贵族中,爵位最高的是四位亲王、三位郡王,他们的身份和年龄分别为:礼亲王代善,为努尔哈赤次子(在世长子),皇太极兄,年六十一;郑亲王济尔哈朗,为舒尔哈齐第六子,皇太极堂弟,年四十五;肃亲王豪格,为皇太极长子,年三十五;睿亲王多尔衮,为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弟,年三十二;武英郡王阿济格,为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皇太极弟,年三十九;多罗豫郡王多铎,为努尔哈赤第十五子,皇太极弟,年三十;多罗颖郡王阿达礼,为代善之孙,皇太极侄,年龄不详。

按照当时清皇室家法,皇太极的继承人应当在这七王中由推举产生。在上述七王中,阿济格、多铎、阿达礼均为郡王,按照常规,他们几乎没有继位的可能。在上述四位亲王中,郑亲王济尔哈朗为舒尔哈齐之子,皇太极堂弟,非帝系血胤,似乎没有可能被推举继位。余下三位亲王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代善年龄过大,自己退让,又有前述事件,几乎不大可能继位。所以,新皇位争夺主要在皇长子豪格与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之间展开。

皇太极遗位继承人,依照清室家法,应在七王会议上由推举产生。

二、庙堂会议

按照清太祖努尔哈赤规定的皇位继承《汗谕》,由满洲八旗贵族共议嗣君。

于是,由礼亲王代善主持,在皇宫崇政殿,满洲八旗贵族决定并拥立皇太极遗位的继承人。就如哲人所说,事情的结果往往不是愿望的甲方,也不是愿望的乙方,而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丙方。就是说继承人既不是肃亲王豪格,也不是睿亲王多尔衮,而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的爱新觉罗· 福临。这是谁的建议呢?福临又是怎样被推举的呢?讨论这个问题的基本史料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的一段记载。这份史料是当时朝鲜驻沈阳的使臣,就皇太极遗位继承问题所获得的“大衙门”会议的机密资料,是报送朝鲜李朝国王李倧的《秘密状启》。为了便于分析,全文征引如下:秘密状启:十四日,诸王皆会于大衙门,大王发言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则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即起去。八王亦随而去。十王默无一言。九王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应作九)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誓天而罢。(《沈馆录》卷六)上述《秘密状启》,时间记为癸未年即崇德八年(1643 年)八月二十六日,就是在“大衙门”即崇政殿举行秘密会议后的第十二天。文中的“大王”为礼亲王代善,“虎口”为肃亲王豪格,“八王”为英郡王阿济格,“九王”为睿亲王多尔衮,“十王”为豫郡王多铎,“右真王”为郑亲王济尔哈朗,“帝之第三(应作九)子”为福临。

对于这段记载继承皇太极遗位者的文字,产生了几种看法:第一,出自多尔衮说。认为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朝鲜《沈阳状启》或《沈馆录》中有两句重要的话,不应该被忽视,而应当被重视。这就是“九王应之曰”和“汝等之言是”十个字。在整段文字中,“九王应之曰”——此前为议论,此后为结论;“汝等之言是”——承上而启下,接前而转后。其中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九王应之曰”,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发表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以前,诸王们有一番议论,而被《秘密状启》的作者,或出于重点在启报新君为谁而省略繁文,或对当时密议不甚了了而断简缺载,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其前都有一番争论。因是崇政殿最高机密会议,外人不可得知其详,这段记载,十分可贵,有所罅漏,不必苛责。

其二,“汝等之言是”,就是说在九王多尔衮发表当立帝之第九子福临以前,诸王们有人提出立福临,故多尔衮才“应之”“是之”,否则何应之有、何是之言!《秘密状启》记载疏略,“汝等之言”断简,于是给人一种信息误导,似乎福临继位是由多尔衮提出的。睿亲王多尔衮权势倾朝,把功劳归于己,罪祸嫁于人。这样,多尔衮就“翊戴拥立,国赖以安”,(《清世祖实录》卷九)把拥立福临的功劳归于自己。

其三,“九王应之曰”与“汝等之言是”,萧一山先生在《清代通史》转述上面引文时,进行了通俗节录,“睿亲王多尔衮曰:‘诸将之言是也。豪格既退让无续继意,则当立帝之三子福临,若以为年稚,则吾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以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再当归政。’因誓天而散,福临方六岁云。”这里虽省略“九王应之曰”,却将“汝等之言是”解释为“诸将之言是也”。

上面在“九王应之曰”和“汝等之言是”中,其“应”的是什么?其“是”

的又是什么?细加分析,共有四点:一是,豪格退让,无意继统;二是,拥立福临,嗣承皇位;三是,福临年幼,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四是,幼主年长,当即归政。

由上可见,福临继位之议,出自多尔衮,直接史料,未见一条。所引《秘密状启》之记载,含糊其词,且存疑点。

第二,出自代善说。皇太极死后,各旗力量都在或明或暗地进行活动。此事,《清史列传· 索尼传》和《清国史· 索尼传》均阙载,而《清史稿· 索尼传》有详述:“太祖崩后五日,睿亲王多尔衮诣三官庙,召索尼议册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是夕,巴牙喇纛章京图赖诣索尼,告以定立皇子。黎明,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率以诣崇政殿。”

在崇政殿议商册立的“大衙门”会议,由礼亲王代善主持。会上,索尼及巴图鲁鳌拜首言立皇子,睿亲王令暂退。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劝其胞兄睿亲王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犹豫未允,豫郡王多铎曰:“若不允,当立我。”

睿亲王不允。多铎又曰:“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礼亲王代善曰:“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乃定议奉世祖即位。”

(《清史稿· 索尼传》卷二四九)礼亲王代善是议商嗣君诸王会议的重要政治力量。因为: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长子褚英已死),年六十一,花甲老翁,在宗室中年龄最长、有着家长的地位,此其一。代善在皇太极崇德朝为大贝勒、和硕礼亲王,被朝鲜称为“大王”,此其二。代善为正红旗的主旗贝勒,此其三。代善的子孙掌镶红旗,有军事实力,此其四。代善召集诸王大臣会议,议立嗣君,此其五。

代善率领诸王、大臣、贝勒等以福临继位盟誓告天,此其六。所以,代善在议立嗣君的诸王会议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代善知己知彼,圆融平和,进退有度,主动谦让,以“我老矣,能胜此耶!”或“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而坚辞。所以,定议奉福临之继位,并非出自代善首议。从代善坚决辞让、圆融建言、退席避锋与未行摄政四件事,可以反证礼亲王代善并未首议福临继位。

第三,出自豪格说。肃亲王豪格继承皇位的有利条件是:豪格为皇太极长子,三十五岁(比多尔衮年长三岁),正值壮年,文韬武略,多有战功,此其一。豪格的十一位弟弟中,有七位在世:四阿哥叶布舒十七岁,五阿哥硕塞十六岁,六阿哥高塞七岁,七阿哥常舒七岁,九阿哥福临六岁,十阿哥韬塞五岁,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三岁,六、七、九、十、十一阿哥都年龄较小,此其二。豪格人才出众,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英毅、多智略”,此其三。豪格在太祖时因军功被封为贝勒,太宗天聪时被晋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 年)皇太极即皇帝位后,再被封为和硕肃亲王兼摄户部事,此其四。皇太极生前亲掌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而两黄旗和正蓝旗大臣拥护豪格继位,此其五。豪格有济尔哈朗支持,还有众大臣拥护,如开国五大臣中额亦都、费英东,以及扬古利的子弟侄孙多是两黄旗的勇将,都拥戴豪格,此其六。但是,肃亲王豪格既不善上(故作虚套),也不善让(真正辞让),或者说既不知上,也不知让,“因王性柔,力不能胜众”。大清皇位,失之交臂。从豪格或因故套谦恭或由愤懑退席与未行摄政两事,可以反证其并未首议福临继位。

第四,出自英郡王、豫郡王说。参加崇政殿会议的还有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前已分析,英郡王阿济格主张立胞弟多尔衮,豫郡王多铎也主张立胞兄多尔衮。史载: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等“跪劝睿王,当即大位”。(《清世祖实录》卷六三)甚至于说:“若立肃王,我等俱无生理!”豫郡王多铎还提出“当立我”即立自己,他们兄弟不会,也没有提出拥立福临继位。

第五,出自阿达礼说。颖郡王阿达礼,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之长子,以父死袭郡王。萨哈璘多军功,与议政,掌礼部,同多尔衮亲近。其子阿达礼多有战功,附多尔衮,管礼部,与议政。阿达礼在皇太极死后,谋立多尔衮继位。

阿达礼、硕讬(代善次子)往来于代善、多尔衮、济尔哈朗之间,谓“众已定议,立和硕睿亲王矣”。(《清世祖实录》卷一)所以,颖郡王阿达礼是多尔衮的铁杆支持者、拥立者,甚至于在议定福临继位之后,阿达礼仍然推动支持多尔衮继位,结果阿达礼以“扰政乱国”罪,在当夜被“露体绑缚”“即缢杀之”。阿达礼之母、硕讬之妻,也同时被缢杀。

除上述三位亲王、三位郡王之外,剩下的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三、简略讨论

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议,出自郑亲王济尔哈朗,依据史料,阐述如下。

第一,四大亲王态度。当时最有影响的四位和硕亲王——礼亲王代善抱明哲保身态度,以年老多病为由,不想也没有实力卷进这场政治旋涡;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角力,互不相让,双方僵持;郑亲王济尔哈朗虽是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之子,但地位在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之上,在这场宫廷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政治角色。他比较超脱而能起协调作用。因为:一则,济尔哈朗虽是舒尔哈齐之第六子,但自幼被伯父努尔哈赤养育宫中;二则,济尔哈朗小皇太极七岁,两人情谊如同胞;三则,阿敏被夺旗后,济尔哈朗成为镶蓝旗的主旗贝勒;四则,济尔哈朗屡经疆场,军功显赫;五则,济尔哈朗年四十五,序齿仅亚于代善,比多尔衮年长十三岁;六则,济尔哈朗受清太宗信任倚重,被封为和硕郑亲王;七则,济尔哈朗既是多尔衮的堂兄,又是豪格的堂叔,便于两方协调。八则,济尔哈朗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在关键时刻提出重要政议。所以,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崇政殿议商皇位继承而陷于僵局之时,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

第二,济尔哈朗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因倡立福临继位之功,而得到担任辅政王的政治回报,且其位次在睿亲王多尔衮之前,辅政亲王的政治地位,较和硕亲王更高一层。当时为何不由代善、豪格,而由济尔哈朗辅政?显然,代善在这场严重而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没有作出有利于胜利一方的贡献。豪格则与多尔衮对立,如二人同时辅政,会出现两虎相争的局面。至于济尔哈朗,有学者解释说,多尔衮拉济尔哈朗辅政,是因为他“非属皇室直系,当然无法与多尔衮并肩,也决不会与之争夺权势”。在宫廷激烈斗争态势下,济尔哈朗出任辅政王,既不是情愫之事,也不是弱势之因,而是政治势力角逐的结果。

愚以为,济尔哈朗之所以为辅政王,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原有“谋立肃王为君,以上(福临)为太子”之私议,当肃亲王继位受阻,退而求其次就是拥立福临。二是,他提出了福临继位这一折中方案,皇子继统,皇叔辅政,理所当然,众王接受。三是,他因私下表示拥立豪格,而为两黄旗大臣所认同。

四是,他同代善父子无恶,而为两红旗王大臣所认可。五是,他非帝统血胤,对多尔衮兄弟构不成政治威胁,而为两白旗三王及其大臣所接受。六是,他执掌镶蓝旗并同正蓝旗有历史渊源,而能够为两蓝旗大臣所服从。综上所述,可以说,济尔哈朗是当时皇位继承矛盾对立两方最合适的协调者——史载,肃亲王豪格派何洛会、扬善同郑亲王密商,两黄旗大臣曰:“定立我为君,尚须尔议。”济尔哈朗回答道:睿亲王多尔衮“尚未知,待我与众商之”。(《清世祖实录》卷三七)这说明郑亲王济尔哈朗同争位角力的两方都能对话,他不仅有可能,而且实际上提出协调矛盾双方的方案,而首议拥立福临继位。

在这里,附论立福临的一个理由。皇太极死时除其长子豪格和九子福临外,还有六位儿子在世:四阿哥叶布舒十七岁、五阿哥硕塞十六岁,均已成年,若立为君,无需辅政;六阿哥高塞和七阿哥常舒虽均比福临年长一岁,但其生母皆为庶妃;十阿哥韬塞不仅年幼,且其生母氏族不明,地位更低;十一阿哥博穆博果尔虽其生母为麟趾宫贵妃,但年仅三岁,又太幼小。皇九子福临则在年龄长幼与生母身份方面均占优势:福临年龄不算太大(太大不便摄政),也不算太小;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既是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又是永福宫庄妃。所以,仅从当时年龄与其生母身份来说,拥立福临当是皇子中除豪格之外的最佳选择。但济尔哈朗拥立福临后,于顺治四年(1647 年)二月被多尔衮罢其辅政王,一年后又被多尔衮降为郡王。这是多尔衮对济尔哈朗不拥立自己而拥戴福临的一个政治报复,也是多尔衮谋求独揽朝纲的一项举措。

第三,睿王权衡利弊。睿亲王多尔衮在两黄、两红和两蓝六个旗不支持的情势下,若自己强行登极,只有两白旗支持,不支持者与支持者,其比例为六比二,明显不占优势,还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拼,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解决皇位继承难题的途径不外三条:一是强自为君,得不到两黄、两红、两蓝旗的赞同,还会引发两黄旗的强烈反对;二是让豪格登极,多尔衮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三是让年幼的皇子福临继位,而自己同济尔哈朗辅政,可收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摄政掌权、避免内讧。显然,在上述三种解决办法中,以第三种解决办法比较切实可行,两黄旗、两白旗、两红旗、两蓝旗各方都可以接受。睿亲王多尔衮能识时务、聪睿机智,他在权衡利弊之后,回应说:我赞同黄旗大臣“立皇子”的意见,而肃亲王豪格既然没有继统之意,所以就立先帝第九子福临;但他年龄还小,由郑亲王和我辅政,待新君年长之后“当即归政”。众赞同,议遂定。

第四,顺治帝的肯定。福临当时尚在冲龄,不了解继位政争内幕,后来逐渐知道当年的故事。待多尔衮病死,自己亲政之后,即表彰皇叔济尔哈朗当年功绩,赐予其金册金宝。对此,《清世祖实录》记载:我太祖武皇帝,肇造鸿基,创业垂统,以贻子孙。太宗文皇帝继统,混一蒙古,平定朝鲜,疆圉式廓,勋业日隆。及龙驭上宾,宗室众兄弟,乘国有丧,肆行作乱,窥窃大宝。当时尔与两旗大臣,坚持一心,翊戴联躬,以定国难。……睿王心怀不轨,以尔同摄朝政,难以行私,不令辅政,无故罢为和硕亲王。及朕亲政后,知尔持心忠义,不改初志,故锡以金册、金宝,封为叔和硕郑亲王。(《清世祖实录》卷六三)上面顺治帝福临明确谕示:济尔哈朗在诸王议立自己为帝时,有首议之功。

福临的这番话,说出了当时的内情。郑亲王之功,在拥立福临。

细分析,有八则:

其一,册文中明白清楚地说:当太宗皇帝去世国丧之时,“宗室众兄弟,乘国有丧,肆行作乱,窥窃大宝”。这显然指的是皇叔睿亲王多尔衮、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皇侄颖郡王阿达礼。

其二,在这宗社危难之时,是谁站出来翊戴福临继位呢?册文里没有提代善,没有提豪格,也没有提多尔衮,与会的四大亲王除前三人外,剩下的只有济尔哈朗。

其三,册文又明白清楚地说:“当时尔与两旗大臣,坚持一心,翊戴朕躬,以定国难。”在这里,“尔”即济尔哈朗,在崇政殿议立嗣君的最高贵族会议上,倡言“翊戴朕躬,以定国难”。

其四,在上文,“两旗大臣”即两黄旗大臣。他们没有出席崇政殿议立嗣君的最高贵族会议,索尼与鳌拜虽与会,但会议刚开始不久因抢先发言而被多尔衮勒令退席,只能在会外起策应作用。

其五,郑亲王济尔哈朗翊戴福临的倡言,得到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等人的赞同。

其六,于是,睿亲王多尔衮才“应之”、才赞同,即《秘密状启》中“九王应之曰”和“汝等之言是”的记载。

其七,至于顺治元年(1644 年)十月,为多尔衮“建碑立绩”,那是摄政睿亲王自我表彰所为。

第五,王公大臣同誓。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等十九位王公共同誓书,昭告天地:“不幸值先帝升遐,国不可无主,公议奉先帝子(福临),缵承大位,嗣后有不遵先帝定制,弗殚忠诚,藐视皇上幼冲,明知欺君怀奸之人,互徇情面,不行举发,及修旧怨,倾害无辜,兄弟谗构,私结党羽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清世祖实录》卷一)八旗大臣阿山等也立誓要竭诚事君。

郑、睿二王,特立誓辞:“今公议以济尔哈朗、多尔衮,辅理国政。我等如有应得罪过,不自承受,及从公审断,又不折服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

以上三份誓词,都有“公议”二字,表明是经过王贝勒大臣会议集体决定的。

济尔哈朗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议,最后得到诸亲王、郡王、贝勒等王公大臣的认同。

综上所述,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崇政殿诸王皇位继承会议上,鉴于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陷于僵局,从大局出发,平衡各旗利益,提出折中方案,首议由福临继承皇位,得到多尔衮的回应,也得到诸王贝勒公议。清太宗皇太极遗位争夺的结果,既不是角力一方的肃亲王豪格,也不是角力另一方的睿亲王多尔衮,而是由第三者——六岁的福临继承遗位。福临缵承皇位,是当时政治与军事、帝胤与血缘、智谋与达变、明争与暗斗,诸种因素相互斗争与相互均衡的结果。这个方案与结果,对于四位和硕亲王来说——于礼亲王代善无利无弊,于睿亲王多尔衮有利有弊,于肃亲王豪格无利有弊,于郑亲王济尔哈朗则有利无弊。所以,皇太极遗位由福临继承,得益最大的四个人是:福临、孝庄太后〔1〕、济尔哈朗和多尔衮。

皇位在肃亲王豪格同睿亲王多尔衮之间角逐,结果却由第三者——六岁的福临继承。清史界普遍认为:拥立福临继位之议,出自睿亲王多尔衮。笔者对多尔衮拥立福临说的史料依据《沈阳状启》,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列举《顺治上谕》等文献,进行历史逻辑分析,提出新的见解:拥立福临继承皇位之首议,出自郑亲王济尔哈朗。从此,在清代史、满洲史上开了一个幼童继承皇位的先例,开启清朝皇位与皇权产生分离的状态。其后由八岁的康熙、六岁的同治、四岁的光绪和三岁的宣统继承皇位,在清入关后的十帝中竟占了五位。也都是皇位与皇权分离,或为亲贵摄政辅政,或为皇太后垂帘听政。《清史稿· 诸王传》论曰:大清皇朝,亲贵用事,“以摄政始,以摄政终”。(《清史稿·诸王一》卷二一五)论其影响,可谓深远!六龄稚童福临继位,二王摄政,燕京定鼎;三龄幼童溥仪继位,醇王摄政,清祚覆亡。论者谓有天焉,诚一代得失也!

总之,既往论者,多认为顺治继位出自睿亲王多尔衮之首议。笔者提出另一粗浅看法:就是由郑亲王济尔哈朗首议,睿亲王多尔衮附议,在礼亲王代善和肃亲王豪格不反对局面下,出现立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摄政)的格局,结束了一场宫廷政治危机,避免了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悲剧,进而满洲贵族出现新的团结,进而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入主中原、一统华夏。至今一些人认为:顺治继位仍是个清宫历史之谜。

〔1〕 高阳:《清朝的皇帝》载:“世祖可能为多尔衮的私生子”“至于选立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自然是由于孝庄太后之故”云云。此为小说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