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权力巅峰·闻秦有太后,不闻其有王 战火点燃天际

楚怀王在秦国的悲惨遭遇传到列国,各国皆惊骇不已。他们嗅到了强烈的危险味道,总有一天,秦国会对所有国家露出狰狞面孔,吞并天下。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们必须趁着秦国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吞并天下的时候削弱秦国。

本来,诸国中最强大的要数秦国、齐国和楚国,其中任意两国结盟都会对第三国构成威胁。现在楚国被严重削弱,任凭秦国摆布,齐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齐湣王田地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虽然有时骄横又贪图享乐,但是颇有谋略。他野心勃勃,虽然继承王位没有几年,但是宏远的政治抱负已经显露出来。

在齐湣王身边,聚集着一批非常有才能的臣子,文治武功,样样都有高手。最著名的一位,要数孟尝君田文了。田文不仅自己是个有才能的人,同时又是个惜才的人。他招揽了各诸侯国的宾客甚至犯罪逃亡的人,将他们养在自己府上,宁肯舍弃家业也要给他们丰厚的待遇。所以,在孟尝君身边,聚集着一大批能人异士。史书所载,孟尝君有食客数千人,孟尝君对食客们礼遇有加,不仅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还经常照顾他们的家人。所以,食客们也都感动于田文的恩情,都对他忠心耿耿。

田文不仅关心食客本人,同时还关心着食客的家人。有一次田文与宾客聊天时,他问起宾客亲人的住处,等宾客刚一离开,田文派遣的使者已经到了宾客家里,并送上了丰厚的礼物。

还有一次,田文招待宾客们吃饭,因为灯光被一个人不小心遮住了,有一个宾客非常生气,以为是饭食的质量不一样,便放下碗筷愤然告辞。田文赶紧站起来,让他看了自己碗中的饭菜。那名宾客一看,田文的饭菜与自己的别无二致,登时羞愧难当,拔剑自刎。

史书上留下了很多关于孟尝君与食客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我们都能看到一个谦虚和善的孟尝君,他可以集采众人才能的精华,他的智慧与才华,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宣太后芈月是个爱才之人,此时秦国形势大好,正是用人之际,如果能多有几个能够兴邦定国的人才,那么秦国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芈月听说齐国有一个孟尝君田文,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决定把田文请过来担任国相。

但是,田文乃是齐宣王的庶弟,贸然去请,田文未必会答应离开母国,从此为秦国效力。为了能表示自己的诚意,芈月决定让自己的儿子泾阳君嬴市去齐国当人质,以换取田文的到来。

这样的付出,只怕只有宣太后芈月能做得出来。她可以为了灭掉义渠而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么为了得到一个难得的人才,让儿子去做个人质又有什么关系呢?

嬴市对母亲的安排毫无怨言,他懂得母亲的用意,也知道这么做能够换取秦国早日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此时的秦国刚刚重创楚国,列国对秦人又是惧怕,又是敬仰。在列国中,秦人成了高贵的种族,而秦王室的人,更是高贵中的高贵。所以,嬴市根本不担心齐人会加害他,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这种胆量。而且,在齐国他可以尽享被仰视的感觉,在嬴市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开心事。

果不其然,嬴市到了齐国后马上就受到了极为优厚的待遇。齐湣王刚即位不久,对这位来自秦国的公子诚惶诚恐,哪里敢留他当人质呢,招待了他几天后,就决定让嬴市带着田文回去。

田文要去秦国了,他的一些食客都舍不得,干脆和他一起去秦国。这些食客里,有的是和田文非常亲近的人,有的却几乎没怎么说过话。田文不知,在他接下来的日子里,正是这些食客中的人救了他。

田文是个和善之人,非常善于与人交往。一路上,他和嬴市有说有笑,很快就得到了嬴市的好感,两个人竟然成了好朋友。

终于到了秦国,芈月马上召见了这个传说中的贤德人才。田文长得比较矮小,表面上一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那双精光四射的眸子,却不知藏了多少谋略。从他的言谈举止之间芈月就断定,这绝对是一个千古奇才,秦国能够得到这个人,实在是一件幸事。在母亲的授意下,嬴稷将田文封为丞相,给予他十分优厚的待遇。

然而,很多事情有了好的开头,却未必能有好的结局。假如一切就这么顺顺利利地进行下去,孟尝君相秦未尝不是一段佳话。但是接下来,事情却出现了变故。

田文本是齐国的王室宗亲,这个身份让一些人起了疑心。有人担心田文会与齐国勾结,便向嬴稷说:“田文虽然有才华,但是他毕竟与齐王那么亲近,未必肯忠心辅佐秦国。一旦田文联合齐王一起对付秦国,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嬴稷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田文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如果让他为秦国效力,秦国必然越来越兴盛,如果放他回齐国,那么齐国就会在他的辅佐下越来越强大,以后对秦国将会构成巨大的威胁。既然田文不能为自己所用,那么更不能为敌人所有。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田文。反正嬴市也回来了,也不怕齐王会对秦国怎么样。

没几天,嬴稷就罢了田文的相位。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很多人都为之一惊。嬴市觉得不对劲,赶紧悄悄打探了一下,一听到有人说是王上打算杀掉田文时,他不禁大惊。这一路上,他已经与田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本指望和他一道回来,以后就能成为同僚了,万万没想到哥哥竟然要杀掉田文。为了能救田文一命,他悄悄地把消息告诉了田文。

当田文被罢相的时候,他就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但是还没有想到后果竟然会这么严重。嬴市还悄悄告诉他,嬴稷很宠爱妃子燕姬,如果能找到燕姬帮忙,或许会有转机。

田文派人去请求燕姬帮忙。但是,燕姬提出了一个条件:“帮忙可以,但是我想要一件东西。我听说你们来秦国的时候送给了王上一件千年白狐裘衣,如果你们能送我一件,我就可以帮这个忙。”

然而,那件珍贵的白狐裘衣全世界只有一件,已经送给秦王当礼物了,到哪里去找第二件呢?

田文愁苦不已,好不容易有个人能帮忙,没想到竟然又遇到这种难题。这时候,他带来的那些食客中有一个说话了:“我可以去秦宫库里把那件白狐裘衣偷出来,这样就可以送给燕姬了。”

但是,秦宫库房把守森严,怎么才能偷出来呢?田文有些担忧。这位食客又说:“我擅长学狗叫,我可以装成狗的样子,这样就不会有人发现我了。”田文一听大喜,立即派他前去盗取白狐裘衣。

这名食客果然用狗叫迷惑了看守库房的人,顺利将白狐裘衣盗取出来,然后送给了燕姬。

燕姬拿到白狐裘衣后开心得不得了,马上对嬴稷展开了娇嗲的劝说。她请求嬴稷将田文等人放回齐国:“那么多人在我们这里又吃又住,每天还要给他们提供那么多东西,而他们又不肯真心为秦国出力,不如赶快把他们赶走算了。”

嬴稷不动声色。燕姬继续劝说:“那孟尝君毕竟是齐王的亲戚,如果他在这里有个三长两短,齐王必然发怒攻秦,对秦国大为不利……”

燕姬如同连珠炮般请求着嬴稷,听得他头昏脑涨,最后实在不耐烦,竟然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田文得知燕姬成功地劝说了秦王,不禁大喜过望,生恐秦王会反悔,赶紧带着一众食客乘快车逃离了秦宫。果不其然,就在田文走后没多久,嬴稷就忽然清醒过来,怎么可以放走田文呢!让他回到齐国,必然后患无穷。所以,他赶紧派了一队人马追杀田文。

田文一行人一路奔逃,夜半时分到达了函谷关。按照秦律规定,函谷关要到鸡叫时才能放行往来的行人,而此时,秦王派来的追兵就在后面。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田文的食客中又出了一位擅长学鸡叫的人。他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学公鸡打鸣学得惟妙惟肖。他赶紧学着公鸡叫了两嗓子,附近的公鸡一听见他的声音,都误以为是天亮了,此起彼伏地都叫了起来。而函谷关的守卫听见鸡叫,以为时辰到了,立即打开了通关大门。

田文一行终于赶在追兵到达前通过了函谷关,而“鸡鸣狗盗”的故事流传为一段佳话。当初,田文把这两个人留在身边,别人都为他们感到羞耻,但是到了紧要关头,恰恰是这两个人解救了他们。从此后,食客们更加钦佩孟尝君招揽人才不分高低贵贱的做法,在历史上,孟尝君也成了重视人才的典范。

孟尝君一回到齐国,立即受到了齐王的重用,任他为齐国的宰相。从此,他为齐国出谋划策,立下不少功劳。而这一场惊心动魄的经历,也让他彻底怨恨上了秦国。所以,在以后的战略上,他极力主张攻秦。

那时,列国中无人不知楚怀王的悲惨遭遇,所有人都对秦国提高了警惕。田文向齐王提出建议:“趁此时秦国不得人心,王上可以派说客前往韩国、魏国、赵国、宋国及中山国去游说他们与齐国合纵攻秦。”

如果说危机感是齐国发动这场针对秦国的攻击的根本原因的话,那么直接的导火索便是秦国接下来的这个举动。

齐国放还太子熊横,是以楚国割让东边的五百里土地为条件的。熊横回到楚国后,齐国的讨地使臣也尾随而来。

此时的楚国就像是一块肥肉,虽然列国都对秦国的行径表示气愤,但谁都巴不得在这块肥肉上咬一口。不过,当一条狼捕捉到猎物的时候,就算自己吃不完,就绝不允许别人尤其是敌人前来分一杯羹。嬴稷得知齐国放还太子熊横是以割地为条件的,不禁愤懑不已。

秦国可以占他国便宜,但决不允许他国占秦国便宜。嬴稷立即派了一支军队到楚国,趾高气扬地警告熊横:你们胆敢割让土地给齐国,我们立即将楚国踏平!

最终,在嬴稷的干涉下,齐国没有得到那些土地。

芈月得知儿子的荒唐举动后非常生气。她已经在为针对楚国的一系列行为感到后怕了,担心列国会借口伐秦,没想到嬴稷竟然又火上浇油去招惹齐国,此前,嬴稷居然还逼走了她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孟尝君,一想到此,她就大为恼火。这一次嬴稷去干涉齐国收楚国的土地,算是彻彻底底地得罪了齐国。一种不祥的预感,慢慢爬上她的心头。

齐湣王得知因为秦国的干涉而没能得到楚国土地,气得暴跳如雷,对秦国的憎恨瞬间达到极点。此前,他已经派人去联合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宋国和中山国,他们也都同意伐秦,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次被嬴稷一激,齐湣王再也等不及了,立即派人联合诸国,共同伐秦。是时秦昭襄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史称“五国攻秦”,因为当时中山国隶属赵国,所以将中山国与赵国称为一国。

五国联军来势汹汹,他们从东方而来,一路势不可当地压境入秦。

这正是芈月最担心的。就在战报传来时,她还在教训嬴稷不该莽撞出兵,惹怒了齐国。但是嬴稷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一直在为自己的行为辩驳,战报传来时嬴稷才傻了眼,一面惭愧万状,一面又对母亲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时候,当你最担心的事情发生时,你反而不再担心,不再慌乱。或许是之前担心得太多,所以在事情发生的时候,芈月反而冷静下来。

形势紧迫,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商议对策,就算五国联军来势汹汹,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马上出兵迎敌。芈戎和向寿久经战场,两人纷纷请命出征。两个人都是芈月的至亲,五国联军如同从天而降,势不可当,她实在不想让他们冒这个险。她隐约觉得,这场战争,胜算实在渺茫。战败倒是小事,如果再失去了这两个最亲近的人,对她来说将是莫大的损失与痛苦。所以,芈月坚决不肯派他们领兵。

向寿向来倔强。他向姐姐慷慨陈词:“我自幼随姐姐来到秦国,无论是先王还是今天的王上都对我不薄,如果没有秦国,就没有向寿的今天。况且男人本就属于战场,如今秦国到了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就算我战死沙场,也算死得其所。”

经不住向寿倔强的请求,最终她只能妥协。芈月心如刀割,若不是顾及着身为太后的颜面,只怕已经泣不成声。她虽然为这个表弟骄傲,但更多的是担心。明知这一场仗凶多吉少,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出战。望着向寿与军队远去的背影,她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五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从秦国东部打将过来,直逼盐氏(今山西运城,因盐池在其南而得名)。向寿率领的部队驻入盐氏,才保住了这一城。不过,守得了一时并不代表就能守得了一世,五国联军在城外排出了老远,光是帐篷就连成了一大片。此次五国派来的军队皆是各国中的精锐部分,无论是人数上还是军资上都占了上风。

向寿情知出兵硬拼必败,所以只能暂时休兵守城,打算避过联军的锐气后再出战。没想到,五国联军已经没有耐心等下去了,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忽然出兵攻城。

风声、厮杀声、刀剑声,混同着火苗蹿动的声音震破了夜空,战火燃亮了黑夜,将战士的鲜血烧成绛红。每一个人都杀红了眼,顷刻之间,这座城便成了人间地狱。

当黎明的曙光照彻天地,盐氏城内外已经尸积如山。天空依旧蔚蓝,阳光依旧明媚,然而就在昨夜,许许多多倒下去的战士却再也不能睁开眼睛。人世间所有的喜怒悲欢,都在那一场战争中化为灰烬。而向寿身上已经多处受伤,兀自率领着仅存的将士们拼死抵抗。

然而,就算向寿再勇敢,再以一当十,也架不住铺天盖地的敌兵攻击。晌午时分,这场悲壮的战役终于落下帷幕。向寿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盐氏沦陷,向寿被俘。

芈月虽然身在咸阳,但是心早已飞到了边关战场。自从向寿领兵离开,她就对自己的做法后悔不迭,生怕向寿出事。她知道五国联军来势汹汹,秦国胜算渺茫,无论派谁迎战,都极有可能战败。当盐氏失守的战报传来时,芈月顿觉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对芈月来说,向寿是她在世上仅有的几个亲人之一。向寿心直口快,为人爽朗大方,从来不在自己面前隐藏什么。一听盐氏失守,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表弟可能已经不在了,所以还没来得及听第二句,就晕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嬴悝和嬴市这两个儿子都围在自己身边,芈戎和几个大臣正在外面守候,不过唯独不见嬴稷。芈月想到了盐氏失守的战报,以为向寿已经战死,不禁痛哭失声。嬴悝赶紧告诉母亲,盐氏虽然失守,但是向寿并没有战死,只是重伤被俘。

这个消息让芈月看到了一丝希望,仿佛是在跌入万丈深渊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既然向寿还在,那就有希望,她立即命人准备车马,打算亲自前往盐氏。

不过,嬴悝告诉她,哥哥嬴稷已经带着援兵去盐氏了。

芈月刚刚感到了一丝希望,结果又听到了这个坏消息。她担心嬴稷会逼急了五国联军,导致向寿被杀死,又担心嬴稷会出师不利,再出什么事故。她再也等不及,将国事交给嬴悝和嬴市打理,然后和芈戎带着一支轻骑去追赶嬴稷。

一路胆战心惊,快到盐氏的时候,他们终于赶上了嬴稷的队伍。看到母亲竟然亲赴战场,嬴稷非常意外。战场是专属于男人的地方,女人是不应该来的。看着母亲满脸焦虑与疲惫,嬴稷有些嗔怪,又有些心疼。

芈月镇定地告诉他:“这一场仗,不能打下去了。”

嬴稷大惑不解,他率领着援军前来,就是要与联军决一死战的,以救回向寿,夺回失地,雪耻报仇。

芈月叹气道:“如果再打下去,胜算依然渺茫,不仅损兵折将,还将继续丢失土地。不如趁着现在损失还不大,向五国联军服个软,与他们讲和。”

嬴稷虽然很想打这场仗,但是听母亲的分析句句在理,只好作罢。

在盐氏城外,芈月派人递上了降书,约定与五国进行商谈。齐国发起了这次合纵,无非是想削弱秦国,灭一灭秦国的威风。没想到太后和秦王亲自来请降,目的也算达到了。当芈月要求他们释放向寿的时候,没想到韩国和魏国和她讲起了条件。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芈月并不意外。韩国要求秦国割让武遂,魏国则要求秦国割让封陵。为了让五国联军撤兵,为了能保全向寿,芈月只好答应了这两个条件。

对秦国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芈月、嬴稷、芈戎,每一个人都在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大秦国会将今天这些趾高气扬的国家纳入秦国的版图。

芈月终于见到了向寿。他浑身是伤,好在联军还算有良心,派军医为他做了简单处理。见到姐姐时,他满脸惭愧,甚至恨自己怎么没有战死。芈月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道:“只要你安好,就算战败也没有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总有一天,我们会报仇雪耻的。”

从盐氏回咸阳的路上,每个人都沉默着。对软弱的人来说,耻辱会让他们滑向更深的深渊,但是对坚强的人来说,耻辱则会成为莫大的动力,始终鞭策着他们勇往直前。正是这一次耻辱,大大地激发了秦人骨血中的斗志。

在失败中的收获总是比在成功中的收获更多。在以后的邦交关系与战事上,嬴稷越来越成熟,母亲的提携与指点,让他越来越拥有一名君王的特质。

就在芈月等人计划着如何雪耻复仇的时候,韩国和魏国纷纷传来消息:韩襄王与魏襄王如同约好一般几乎同时薨逝。这对秦国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前不久他们还趾高气扬地要求秦国割让土地,没想到时隔不久居然都赴了黄泉。

因为韩襄王与魏襄王的薨逝,诸侯国之间的形势骤然出现了新的变化。齐国为了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对宋国的战争中,所以主动向秦国示好,免去了主张与秦国为敌的孟尝君的相位,而改用秦国五大夫吕礼为相。能与齐国交好,对秦国也是很有利的,这样便可以不必担心齐国,将全部精力放在对魏国与韩国的吞并战争上。所以,秦国顺势与齐国交好。芈月有心发兵韩魏,但是又担心楚国从中干涉。更巧的是,楚怀王也在这一年病死秦国,当秦人将楚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时,楚国上下皆是哭声一片。刚好这一年楚国闹饥荒,芈月便借机主动向楚国示好(或许也是因为愧对母国),并援助楚国粮食五万石(一石=30.75公斤)。刚即位没几年的楚襄王熊横在得到秦国馈赠的这一笔厚礼后,简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是怎么死的,立即接受了秦国的好意。

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秦国再没有后顾之忧。芈月开始筹划攻打韩魏,以打通通向中原之路,雪洗前耻。

在一张绘有诸国地貌格局的地图前,芈月向弟弟魏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征求他的意见。自从秦国与楚国、齐国改善关系时起,魏冉就猜到了芈月的意图。他对姐姐的见解非常钦佩,此时攻打韩魏,的确是最佳良机。不过,要想保证战争的胜利,还必须有一位优秀的将领来统筹。魏冉虽然很适合出征,但是当时他身为丞相,不宜带兵出征。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有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来担当,而这个人,就是白起。

魏冉把白起推荐给了芈月。此前,芈月也曾听人说起过白起,知道他是个非常勇猛的将士。她宣白起入宫,亲自接见了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多年来的政治生涯,已经让芈月在心中形成了一种独到的相人术,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任凭美丑善恶,只要她看上一眼,听上这个人说几句话,就能对这个人的品性做出精准的判断。

见了白起后,芈月更加对弟弟的选择深信不疑。她断定,这个人对秦国的发展一定大有益处,她立即告诉嬴稷,一定要重用白起,他一定会成为大秦帝国的一把利刃,为大秦国**平所有敌手。

嬴稷向来听母亲的话,立即按照母亲的建议,加封白起为左庶长,派他率军攻打韩魏。

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率领着浩浩****的队伍出发了,长达两年的伊阙之战也随之拉开了序幕。在伊阙之战中,除了白起之外,还有一员重要的将领,便是前文中我们提到的向寿。因为此前在盐氏战败,他发誓要雪洗耻辱,一上战场就玩了命地奋勇杀敌。向寿配合白起攻取了韩国的武始,白起则迅速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这场战役打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秦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捷报传回咸阳,芈月非常高兴,立即建议嬴稷好好提拔白起。嬴稷也为这个喜讯兴奋不已,立即下了一道诏令,加封白起为左更。

韩国和魏国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非常害怕,因为他们与东周非常近,所以请求东周一起出兵,如果韩魏被灭,东周不免唇亡齿寒。周王室也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派出了一支军队与韩魏军队联合,共同抗击秦军的进攻。

魏将公孙喜(又名犀武)率领着韩、魏、东周总共二十四万大军在伊阙迎击秦军。

伊阙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位于洛阳南部,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路。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处进行疏导,以此山通水。因为伊阙有两座山相对,远远望去就像门阙一般,而伊水恰好从两座山之间流淌而过,“伊阙”之名也由此而来。

白起所率领的军队仅有十万人,还不及联军的一半人多,从形势上看,秦军不容乐观。不过,白起熟读兵书,又有多年的作战经验,他依然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打赢这场仗。在对联军的观察中,白起发现了一个细节:韩军的人数较少,他们希望让占有人数优势的魏军打先锋,而魏军则认为虽然韩军人数少但都是精锐之师,更适合做先锋。所以,韩魏双方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打头阵。

白起发现对方这个弱点后,不禁眼前一亮,想到了兵书上所言“避实就虚、各个击破”的方法。他先设疑兵牵制韩军主力,然后集中兵力猛攻魏军。所谓设置疑兵,就是派遣很少的人马,在军队中打了很多旌旗、飘带,让人远远一看好像是主力部队一样。

随着响雷一般的战鼓声,这场令人震撼的战争拉开了序幕。韩军看到“大队人马”都奔自己而来,赶紧打起精神迎战,而魏军则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白起调出精锐兵力绕到联军后方,杀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魏军主将赶紧派人去韩军处求援,结果韩军还以为自己被秦军主力包围了,坚决不肯派兵去救援。

在伊阙山里一片非常局促的区域,魏军仓促应战。惊慌失措中,主将还来不及统一调度,如狼似虎的秦军就狠狠地杀将过来,一时间魏军自乱阵脚,兵士四散奔逃,虽然他们有着巨大的人数优势,但还是抵不过这为数不多的秦军。

魏军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韩军之中。本来,韩军在面对白起设置的“主力部队”还挺有信心的,结果盟友惨败的消息就像一枚炸弹一样炸开来,顿时人心涣散,很多士兵丢盔弃甲地逃跑了。为了能控制住局势,主将杀了几个逃兵,一开始还有些作用,但是很快又有人逃跑,败局已经无法扭转。

国也好,家也罢,抑或是一个公司、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团结永远是最重要的。团结能够凝聚强大的力量,当所有人都向着一个方向努力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成功。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向着自己的方向努力的话,到最后也许每个人都会惨败,在一个军队里更是如此。所以,当韩军中的士兵四散奔逃的时候,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就明朗了。

白起指挥着军队从左右两侧包抄夹击韩军,韩军迅即溃逃。鲜血在那片土地上汇成了河,惨烈的色彩染红了残阳,染红了那一页历史。遍地的尸体,绝望的哀号,他们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而他们身后的家人却还在翘首企盼。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在那场战争里轰然碎裂,所有的伤与痛,只能刻在坚硬的竹简上,化作史书里那几个冰冷伶仃的小字。

战场上有人哭,便会有人笑。以少胜多的秦军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占领了伊阙等五座城池。

韩、魏、周联军最后全军覆没,就连主将公孙喜也沦为了白起的阶下囚。公孙喜也算一代名将,曾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这一场战争,注定是一场万劫不复的毁灭。

公孙喜被押解到了新城。对一个铁骨铮铮的将士来说,尊严比生命还要重要。当他被缚上那条耻辱的绳索之时,生命就已经走到了尽头。丧师辱国,即便是能够侥幸活下来,他也没有颜面去面对魏王,更无颜面对魏国百姓。

公孙喜一心求死,偏偏白起迟迟没有杀他。对他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折磨。惭愧、痛苦,如同一条毒蛇噬咬着他的心。

白起有自己的打算。他早就听说过公孙喜,知道他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所以动了怜才之心,希望能劝降他,让他以后能为秦国效力。

为了能劝降公孙喜,白起亲自出马,满脸赔笑地劝说他。万万没想到,白起却是一张热脸贴上了冷屁股,公孙喜不但坚决不肯降秦,反而厉声呵斥白起:“我大魏国有兵马百万,就算今天战败,还有几十万勇士。魏王贤明聪颖,身边多的是贤臣良将,像你这等平庸之辈,岂能是我魏国的对手?”

这一番话彻底激怒了白起。亲自前来劝降,白起已经给足了公孙喜面子,没想到公孙喜根本不领这个情,反而破口大骂。白起被人们称为“战神”,同时也被称为“人屠”“杀神”,对他来说杀个人根本不算什么。愤怒至极的白起立刻手起刀落,可怜公孙喜一代名将,顷刻之间已然殒命。

伊阙大战的胜利对秦国以后的统一战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上,伊阙大战也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因为白起的绝妙指挥,这场战争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在这次战役后,韩国和魏国两国门户大开,在以后的战争中秦国都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也正是这个原因,秦国才能在秦昭襄王十六年至十八年(公元前291年至前289年)之间迅速攻占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及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市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等大小城池六十一座。伊阙大战为以后秦国的兼并战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大大地震慑了六国。

当白起率领着浩浩****的队伍凯旋回咸阳时,整个咸阳城都沸腾了,人们自发地排在道路两边迎出了很远。芈月更是兴奋不已,她特意穿上太后命服,与嬴稷一起带领着迎接的仪仗队等候在郊外。

此前被五国联军打败而不得不割地求和的耻辱,终于被一扫而空。

也是从那一天起,白起的名字威震八方。在战场上,只要敌人一听到“白起”的名字立刻像看到了一把白刃,刀锋闪着寒光向自己迎面劈来。

芈月非常欣慰,弟弟推荐的这个人果然没错。她让嬴稷加封白起为国尉,从此,白起正式跨入了秦国的领导阶层。

在以后的岁月里,白起为秦国打了无数场胜仗,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为白起的存在,秦国统一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