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1)

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已处在封建社会后期,经历了“康乾盛世”的无限风光,到了19世纪中期,也就是道光、咸丰执政时期,清王朝的衰相日显。这时的清王朝,贪污受贿腐败盛行,卖官鬻爵比比皆是;武备废弛,八旗、绿营战斗力低下,往往得依靠乡勇才能镇压武装起义;贫富分化加大,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同时,由于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财政日益拮据。中国已处在剧变的前夜。鸦片战争彻底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清朝进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朝的铁帽子王们,或顺应时代,积极推动改革,试图力挽狂澜;或昧于形势,走上了历史反动面,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还有一些则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最终由天潢贵胄沦落为普通平民,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恭亲王奕

奕深得道光帝的喜爱,却因各种原因错过皇位,其母也称之为“命也”。然而,奕却在清王朝面临危机之时,多次挺身而出,挽救危局。第一次是在太平天国兵锋直指北京之时,就任军机大臣;第二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留京主持和谈;第三次在甲午战争时再次复出。同时,奕成为洋务运动在中央的重要领导,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些都体现了他拳拳的爱国之情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1.痛失皇位

恭亲王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奕詝的异母弟。奕的生母博尔济锦氏曾受命抚育皇四子奕詝,奕与奕詝年龄相仿,情同手足。六岁时入上书房学习,展现出非凡的天赋。费行简在《近代名人小传》称奕“生而颖敏冠诸昆”,即他的聪慧远超诸兄弟。在学习时,老师每天教授千字,奕只需少许时间就能背诵出来;同时奕也很擅长骑射,《清史稿》称其曾创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道光帝亲自赐名“棣华协力”和“宝锷宣威”,并且把白虹宝刀赏赐给奕,道光帝对奕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

奕、奕詝两人同父异母,性格颇为不同。据说,有一次道光帝曾有意考察奕、奕詝两兄弟的品德,拿出金盒、木盒各一个,由他们二人挑选。传言当时的奕詝颇有长兄之范,礼让奕,让弟弟优先挑选。奕见此局面,却大大咧咧,毫无修养,直接拿起了金盒。两人性格差异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奕詝性情内敛,给人以稳重、仁德、忠厚、谦恭之感,但也优柔寡断,缺少帝王应有的魄力。奕詝的师傅杜受田是一代大儒,奕詝在其教导之下,熟读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儒家的治国之道。虽为“正道”,但面对当时的内忧外患,几乎无从应对:内不能应对国内错综复杂的局势,外则无法有效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奕则大为不同,年轻气盛,锋芒外露,肯接受外部的新事物,颇具应时之才。从这一角度看,偏重守成,则选奕詝,如要选择革故鼎新,奕则是非常优秀的人选。

据记载,在继统问题上,道光帝也曾长期犹豫不决。道光帝曾突然宣布将奕誴过继给惇亲王绵恺,这一做法直接显示出道光帝对不拘礼节、生性粗鲁的奕誴的排斥,使其彻底退出了皇位的争夺。这时,皇位的争夺,便限于皇四子奕詝与皇六子奕之间。奕詝早年曾于围猎之时,不慎坠马摔伤大腿,虽经治疗,却也留下少许残疾,行动颇为不便;奕则文武全才,远在奕詝之上,按清朝传位须德才兼备的传统,奕入继大统也不无可能。道光帝几度想传位给奕,但最终选择了奕詝。据《清史稿·杜受田传》记载,道光帝晚年曾率诸皇子狩猎,奕骑射俱佳,所获最多。奕詝则故意一箭不发,道光帝问起,回答说:“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帝大喜,称赞说;“此真帝者之言!”道光帝以仁孝治天下,因此,奕詝此举颇得圣意。而据《清宫遗闻》所述,道光帝有一天召奕詝和奕同时入对,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教授奕詝“上自知病重,不久于世,若问将来之事,你就伏地流涕,以表忠君爱父之诚意”。道光帝认为以仁孝治天下更好,因此决意立奕詝为储君。但费行简在《近代名人小传》又有说法,道光帝在闲谈时,曾暗示要传位奕。奕跪在地上答道:“奕詝年长当立,且才德也不是我能比得上的。”道光帝非常赞赏,嘱咐奕:“你的哥哥奕詝性子偏急,以后你要辅佐他成为贤明的君主,但愿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难道道光帝真的不知道奕詝师傅杜受田在幕后出谋划策?难道真的不知道奕詝身体的残疾?答案是非常明确的。那为何道光帝最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奕詝?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清王朝的统治已呈中衰之势,内忧外患之下,急需有人能站出来力挽狂澜。奕年轻,年富力强,才华横溢,但上台如果真的大刀阔斧地干一场,成功固然是好,一旦改革失败,激化社会矛盾,王朝就会动**甚至崩溃。奕詝虽然资质平庸,但以儒家仁孝治天下,虽不至于有大功,却也不会有大过。稳定或许是高于一切的最佳选择,也最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延续。可是,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这一选择无疑又是短视的,在最需要革新的时代,却选择了保守,肯定会使中国错过变革的有利时机。为了补偿奕,道光帝除留下“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一谕外,又打破惯例,在上谕中“封皇六子奕为亲王”。从清朝的制度设计来看,雍正帝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皇帝生前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另一份悬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皇帝驾崩之后,御前大臣可将两份遗旨取出,当众拆封,并宣布继统者。这一制度既可以避免骨肉相残、内斗不止,也可以保证诸皇子积极上进,同时保证皇帝的皇权独尊、皇位永固。在这一制度之下,建储匣中的安排肯定出于道光帝的本意。这一安排恰恰体现了道光帝对奕的叮嘱“你的哥哥奕詝性子偏急,以后你要辅佐他成为贤明的君主,但愿不要辜负我的期望”,表面上看,体现了奕在诸皇子中的独特地位,远高于诸弟郡王的身份,但同时,也暗含要他严守君臣名分,绝不能有造次之想,用意不可谓不深。

奕詝继位后,改元咸丰。奕詝登基后,遵照道光皇帝遗诏,正式封奕为恭亲王。“恭”取“兄友弟恭”之意,既体现了兄弟间的友爱,更重要的是提醒他不要忘记君臣之分。后来,咸丰帝将原庆郡王府赐予奕作为府邸,人称“恭王府”。这一府邸的选择,也颇具深意。这一府邸始建于乾隆年间,它的第一代主人是著名贪官和珅。和珅此宅设计建造得富丽堂皇,据说其建宅时曾多逾制。这一豪宅赐予恭亲王似为优待,但北京豪宅颇多,为何偏偏选择此宅?原因是此宅的第二位主人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子庆郡王永璘。乾隆年间,永璘早早退出了皇位争夺。在和珅被赐自尽后,嘉庆皇帝将此宅转赐永璘,以表彰永璘的不愿争位之功。此时,咸丰皇帝将此宅赐给恭亲王奕,同时赋诗一首:“名园朗润近圆明,赐额心同弟与兄。孝弟立身先务本,慰予厚望助公平。”咸丰帝的用意就很清楚了。

2.起于危急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直指直隶,奕被任命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按照祖制,为防止亲王势力坐大,亲王一般不入军机处。但情况危急之下,奕也只得临危受命,其间“参赞军务、夙夜勤劳”,力图挽救晚清政局的危机。即便如此,咸丰帝还是给奕下了一道谕旨:“道光二十九年皇考曾赐朕锐捷刀,赐恭亲王奕白虹刀,彼时并蒙恩谕准其佩用,缘此二刀俱系桃皮鞘,非特赏不能用。现命恭亲王奕署领侍卫内大臣,今日伊见面时请旨,所有从前特赏之白虹刀仍准伊佩用,桃皮鞘余不准用。”大概意思就是说,虽然皇帝给了你特权,但你的特权行使还得受到节制。早年的储位之争中的不快,常常萦绕在咸丰帝心头,咸丰帝在强调兄弟之情时,又时时以君臣之分敲打奕。早在咸丰帝即位时,就曾册封其养母即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为孝静皇太贵妃。奕觉得其生母抚养有功,应当进一步尊为孝静皇太后,就经常去恳请咸丰帝册封。可能是由于储位之争中的不快,咸丰帝始终不愿答应。后来,奕生母病重,奕再一次请旨尊封皇太后。奕请封时有些冲动,形同挟制,咸丰帝无奈之下含糊答应,奕即传旨册封,咸丰帝对此颇为不满。随后,咸丰帝以“礼仪疏略”为借口,罢免奕军机大臣、都统等职务,仅保留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的特权。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因奕请旨时态度不好、有失礼仪,但念及奕生母曾多年养育咸丰帝,甚至将其视为己出这点功劳,请封孝静皇太后的要求绝不过分。更何况当年奕詝便是以仁孝而获得道光帝的认可,进而入继大统的。如果此时背负不孝之责,无疑是天大的讽刺。可即便如此,奕詝为什么还要这么决绝呢?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皇权之下,绝对不能允许出现第二个权力中心。咸丰帝便以此为借口,革除恭亲王的一切要职。

咸丰六年(1856),英国以“亚罗”号事件、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出兵入侵中国。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重新组织一万八千人,先攻占天津。清军统帅僧格林沁等在通州八里桥附近与英法联军展开激战,结果,清军惨败,京师震动。咸丰帝等便以北狩为名逃往热河避暑山庄。与此同时,咸丰皇帝任命奕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留守北京,筹划和局,实际就是把烂摊子留给了奕。所谓的“留守北京”,既无险可守,更无兵可用,所谓的“筹划和局”,条件低了列强不满意,条件高了就是丧权辱国。10月初,英法联军劫掠烧毁圆明园,并进一步勒索清廷,在此背景下,奕全盘接受英法联军提出的苛刻要求,接受《天津条约》一切条款,另订立《北京条约》,赔款白银1600万两,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清朝得归还之前没收的天主教教产,英国割得九龙司地方一区,将乌苏里江以东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给俄国。虽然丧失大量主权,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咸丰皇帝倒也没有怪责,还下旨表示体谅。随后,奕以亲王身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议已定,随后就应该请咸丰皇帝回銮北京。可是,咸丰皇帝不愿回京与各国使节打交道,在避暑山庄纵情声色。

3.参与政变

咸丰皇帝驾崩后,载淳继位,改号“祺祥”,并遗命八位赞襄政务大臣辅佐幼主。而此时的奕参与签订了《北京条约》,且正以亲王身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咸丰皇帝直到临死之时都没有信任奕,也没有对奕进行妥善安排,选择近臣而非近支来辅佐小皇帝,这说明咸丰帝依然对奕心存芥蒂。八大臣辅政,无疑能保持皇位永固,八大臣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而奕则大为不同,近亲的身份使得他依然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因此,咸丰皇帝临死之前的这种安排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慈禧太后为抗衡八大臣势力,密召奕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奕以奔丧为名,密会两宫太后。据说,奕一进大殿就“伏地大恸,声彻殿陛,旁人无不下泪”。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知道奕当时痛哭的原因了,或是对兄长的思念,或是对被排挤的愤懑,或是以此来麻痹辅政八大臣。奕在前往热河祭拜时,曾多次遭到八大臣的阻挠。奕在哭灵后,与太后密谋谈话的内容已无从考证,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广为人知了,奕等人发动政变,逮捕载垣、端华等人,诱捕肃顺,随后废除“祺祥”年号,改元同治。随后,慈禧在紫禁城养心殿举行了垂帘大典。这就彻底废除了八大臣辅政体制,建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新体制。奕因辅政有功、扶倾定危,以议政王的名义任军机处领班大臣兼摄首席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享受王爵世袭罔替、享受亲王双俸、召见免叩拜等特权。奕坚决推辞王爵世袭罔替,但依旧被任命为宗人府宗令,并负责管理神机营,此时的奕,以议政王大臣的身份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控制了清朝的中枢机构,同时又兼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控制了皇族事务大权,再次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的职务主管外交事务,自此总揽清朝的内政外交,各种大权集于一身。在这种利益交换之中,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均有收获,形成了“恭邸议政、母后垂帘”的政治格局。

4.推行洋务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廷下旨加封奕之子载澄为贝勒,封载浚为辅国公,封载滢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伴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平定,如何恢复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当时中国不断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的大炮以及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面对“内忧外患”,在如何抵御外来侵略、如何面对现代化的历史潮流等问题上,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开始分化为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在中央的代表主要是大学士倭仁等人,他们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来抵御外侮。与之争锋相对的则为洋务派,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旗号下,提倡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等一切技艺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学,开办报刊、学校。与洋人打过交道的奕,则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早在咸丰年间,恭亲王奕就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六条要点如下:(一)于北京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办涉外事务。以此代替以往外事由各省督抚处理,再汇总于军机处的旧制。(二)设三口通商大臣,无钦差衔,以专管北方新开口岸天津、登州、牛庄(后改为营口),驻于天津;其他口岸仍归驻于上海的五口通商大臣办理。(三)新开各口关税由各省就近派官员管理。(四)各省办理外国事件,请令该省之将军督抚互相知照,以免歧误。(五)开设外国语学校。(六)

收集各口中外商情及各国报纸,按月咨报。这六点要求,用奕的话说就是:“就目前之计,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数年间则偶有要求,尚不遽为大害”。这些措施,一改以往天朝上国的形象,形成了“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的方针,从而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奕等又在《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中提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现在国威未振,虽宜力图振兴,使该夷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以期经久无患。况发捻等尤宜迅图剩办,内患除则外侮自泯。”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御侮”就要“自强”,“自强”的关键是“练兵”,洋务运动的基本方针逐渐形成。在这些方针的指导下,奕积极推进洋务运动,他积极兴办近代教育,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筹建中国近代海军,倡导和支持各地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以商为战,收回利功”,以实现富国强兵。这种“自强”的主张,符合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体现了恭亲王奕的爱国情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治四年(1865)三月,御史蔡寿祺上疏弹劾奕,随后,两宫太后下旨革去议政王奕的一切差使。后在惇亲王奕誴、醇郡王奕譞等人的陈请下,两宫太后命奕仍在内廷行走,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奕旋即入宫谢恩,痛哭流涕。两太后再次下谕:“王亲信重臣,相关休戚,期望既厚,责备不得不严。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此次任命,慈禧太后虽恢复了奕的职务,但议政王的称号却被取消了。经此打击,奕的声望大受影响。

5.阻修园工

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已年满十八岁,可以亲政,慈禧虽声称愿意归政,但实际上却牢牢抓紧朝中的各项大权。如何让两宫太后颐养天年,也让自己能真正亲政,成为同治帝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此时正好有内务府的官员怂恿同治帝以筹备慈禧太后生日为由重修圆明园,待工程完工后便可以请两宫太后移驾圆明园了。因这次重修的名义是筹备慈禧生日,所以在第二年也就是同治十三年必须完工,这直接导致了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样式雷家族在重修工程前规划了应修殿宇房间“不下三千余间”,曾制作了画样、烫样,也就是制作了图纸和模型。根据这一规划,需重修的建筑大致有:圆明园内的安佑宫;万春园内的天地一家春、清夏堂;圆明园大宫门、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上下天光和中路各堂;圆明园的双鹤斋、杏花春馆、同乐园、武陵春色、万方安和,长春园的海岳开襟等;再加上大量的道路、桥梁、河道泊岸、围墙、门楼等附属工程,工程量相当于原修建圆明园工程总量的三分之一。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和雍正两朝,乾隆帝即位后,又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分别新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由此可见,圆明园的修筑在康乾盛世的国力之下,尚需百年完成。同治年间虽有中兴,但想在短短的一年里完成百年工程的三分之一,无疑是痴人说梦。同治帝未必不知道此中艰辛,却只顾着力推进重修工程,还特意降旨将绮春园改名为万春园。而根据钦天监的计算,同治十三年是“太岁冲犯”,这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为保险起见,在钦天监的建议下,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重修圆明园工程提前供梁(供施工礼仪),并准备此后一步一步地进行修建。工程虽然及时开工,但面临的问题却不少,首当其冲的是资金问题。当时规定,由内务府承担全部皇家宫殿园囿的修建费用。内务府除收到户部按年划拨的六十万两白银外,又令户部捐资二十余万两、工部从河工水利费中划拨白银四五万两,甚至清廷还命令王公、大臣捐款报效,恭亲王奕还曾带头捐了白银二万两,捐款计有四十万五千五百二十两。无奈工程量过于巨大,资金缺口依然很大。面对这一状况,御史沈淮带头请求缓修,奕、奕譞、景寿、奕劻等数十名王公大臣联名劝谏,要求停止重修圆明园,批评同治帝与太监嬉戏、频繁去工地视察等行为恣意妄为,要求同治帝“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动,纳谏章,勤学问,重库款”。在奕等人的强烈要求下,奕等人得以当面劝谏同治帝,但同治帝勃然大怒,怒斥奕“此位让尔如何”,批评奕譞等人“离间母子,把持朝政”,激烈冲突之下,文祥一度伏地号啕大哭,被人搀扶出去。因王公大臣的强烈反对,同治帝最终不得不下旨停修圆明园工程。十一天后,同治帝毫无征兆地下旨革除恭亲王所担任的军机处一切职务,并交宗人府议处。不得不说,此时的同治帝,已经过于恣意妄为了,甚至军机处也不得不以“今日俱散值,明日再定”来抗旨。面对这一不可收拾的局面,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不得不出面令同治帝收回成命,停修圆明园,开复奕一切官职。从此,同治帝愈加消沉,贪恋酒色,不闻朝政。该事件后不到半年,同治帝竟一命呜呼。因同治帝没有子嗣,慈禧太后便立醇亲王奕譞之子、年仅4岁的载湉为帝,改元光绪,以便继续垂帘听政、驾驭群臣。奕譞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势力日盛,而奕在慈禧等人的排挤下,声望日蹙。

6.垂垂老矣

随着慈安太后的突然暴毙,慈禧太后独掌大权,奕的处境更为孤立。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奕因“言路交章论劾”,被慈禧太后罢军机大臣,并被停止亲王双俸。同时,奕在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势力也被全部清洗。此后,奕赋闲长达十年之久,过着“超然尘事外”的生活。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奕再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总理海军,会同办理军务,后授军机大臣。但此时的奕,经多次打击,已垂垂老矣,无力再挽狂澜。

屡遭打击的奕,晚年曾赋诗云:“自怜终乏马卿才,苦吟须惊白发催;从听世人忙似火,此心因病亦成灰。前程渐觉风光好,清气应归笔底来;官给俸钱天与寿,帝尧城里日衔杯。”体现了他心灰意冷、无限悲凉的心态。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恭亲王奕病逝于恭王府。他去世当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亲自前往悼念,并下令“辍朝五日”,谥号“忠”,配享太庙;同时下旨“王忠诚匡弼,悉协机宜,诸臣当以王为法”,以示慰藉。

第二节

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

纵观历史,父亲、哥哥、侄子、儿子、孙子均是皇帝,自己却不是皇帝的人,醇亲王奕譞是为数不多的例子。奕譞因参与辛酉政变而迅速崛起,因儿子当上皇帝而无比显赫,他出任海军衙门总理,推动了海军近代化的进程,对巩固海防、维护海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终其一生,谨小慎微,处处讨好慈禧太后,甚至在国力艰难之时,不惜修颐和园以讨好慈禧太后,也留下了巨大的争议。他在光绪帝亲政后不久离世,对光绪无疑是一种巨大打击,因为如果奕譞还在世,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关系或许会融洽很多。

1.一鸣惊人

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道光二十年出生。奕譞出生之时,其父道光皇帝已年届六十,正在考虑储位继承问题。奕譞因年岁太小,也就被排除在继位名单之外。咸丰皇帝即位后,奕依道光帝遗诏被封亲王,但遗诏并没有论及奕譞的封爵,于是便依例封为郡王,即醇郡王。咸丰九年(1859)三月,分府,仍在内廷行走。

咸丰年间,奕譞并不出众,但在咸丰帝死后不久,奕譞抓住时机迅速崛起。咸丰帝临终之时,曾安排近臣而非近支辅政,令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辅佐年幼的载淳,以奕、奕譞为代表的近支宗室则被完全排除在权力核心以外。随后便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虽然八大臣禁止近支王公祭拜咸丰皇帝的灵柩,可奕譞还是在第一时间硬闯梓宫,成为挑战八大臣权威的宗室第一人。不知是因奕譞哭灵时的真情流露,还是因其帝胄身份,八大臣竟也对其无可奈何。此后不久,奕譞又出任步军统领,从辅政八大臣之一的郑亲王端华手中分得部分军权,为政变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据说在抓捕肃顺的时候,是奕譞一脚踹开肃顺的卧室大门,活捉了肃顺,这无疑也是奕譞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道:“我很小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故事,有一天王府里演戏,演的是‘铡美案’,演到最后一场时,年少的六叔载循看见被包龙图铡得鲜血淋漓的陈世美吓得坐地大哭不已,我祖父立即声色俱厉地当众喝道:‘太不像话,想我二十一岁时亲手拿肃顺,像你这样,将来怎么能担当国家大事’”。奕譞为何坚定地站在两宫太后一边?一是顾命八大臣过于排挤皇族成员,未能及时给皇族成员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更重要的是,奕譞的嫡福晋是慈禧的妹妹,因这层关系,奕譞无疑是慈禧太后的铁杆支持者。

同治皇帝即位后,下谕奕譞可以在皇帝设宴召见时免于叩拜、奏事可以不书姓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奕譞先后被授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大臣、管神机营等职务。同治三年(1864),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晋封醇亲王。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亲政,罢免了他弘德殿行走的职务。整个同治一朝,奕譞职务虽多,但政治上的作为却不多。内有两宫太后,外有奕掌控中外大局,留给奕譞施展才华的空间并不大。

2.皇帝生父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载淳病死。他在位十三年却无子嗣。按祖制,应从近支晚辈中选立太子,承嗣同治帝,但这样慈禧太后就会成为“太皇太后”,失去继续“垂帘听政”的正当理由。慈禧太后当然不愿放弃“垂帘听政”大权独揽的机会。据载,同治帝载淳驾崩当夜,慈禧太后在第一时间召集奕、奕譞、奕譓等宗室商议立嗣事宜。其间有人提出选年纪稍长者立为国君,也有人建议按照祖制应在近支晚辈中“择贤而立”。慈禧太后当即说:“文宗(咸丰帝)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慈禧太后以年长者不愿承嗣咸丰帝为由,要求找一年幼的孩子来继统。慈禧随即宣布,由奕譞4岁的儿子载湉承继文宗为子并承袭帝位。为何慈禧太后会选中年幼的载湉?首先,醇亲王奕譞的嫡福晋为慈禧的妹妹,由自己的亲外甥载湉继统,便于控制;其次,载湉是载淳的同辈,因此其只能以文宗(咸丰帝)嗣子身份继统,这样慈禧就可以继续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第三,载湉才4岁,按照祖制,得大婚后才能亲政,这样可以保证慈禧太后长期把持朝政。也许是接受不了这么巨大的身份转变,也许是太清楚慈禧太后的为人,据说听闻这一安排时,奕譞竟然“碰头痛哭,掖之不能起”,“昏迷伏地”。

随后,载湉被从睡梦中唤醒,由醇王府簇拥进紫禁城。次日,便宣布入承大统,年号光绪。同时,宣布“今皇帝绍承大统,尚在冲龄,时事艰难,不得已垂帘听政”。光绪皇帝即位后,奕譞的身份颇为微妙。一方面,他是慈禧太后的妹夫,要维护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威;另一方面,他又是光绪皇帝的父亲,要为未来皇帝亲政铺路,如何让两宫太后满意,又能抚育小皇帝成长,成为奕譞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奕譞选择以退为进,上奏两宫太后:“我侍从同治皇帝已有十三年,如今同治皇帝已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我仰瞻他的遗容,五脏都要崩裂了。忽然接到太后的懿旨,确定载湉为嗣皇帝,仓促间不知所措。旧有的肝疾复发,怕是病情加重。现在只能哀求恳请怜惜,请允许我告老辞官,为天地容一个只有爵位的人,为道光皇帝留一个庸钝的儿子。”两宫太后于是召集王大臣集议,因为奕譞上奏言辞恳切,于是免去其一切职任,但保留菩陀峪陵督工职务;同时授予王爵世袭特权,奕譞虽上疏请辞,但没有得到同意。避开锋芒,以退为进,显示出奕譞极高的政治智慧。据说,奕譞醇亲王府中有治家格言:“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此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对于独断专行的妻姐,谨小慎微、韬光养晦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3.兴办海军

光绪二年(1876),光绪皇帝在毓庆宫就学,奕譞奉命加以照料。奕譞这才得到和儿子相处的机会。光绪五年(1879),朝廷赏赐奕譞食亲王双禄。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恭亲王奕主和,而奕譞主战,其结果是恭亲王奕被免去军机大臣的职务,由礼亲王世铎代之。太后让世铎在遇到重要事件之时,要与奕譞商量办理,这就使奕譞取得了相当高的政治地位,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这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出兵越南挫败了法国的进攻。《中法新约》签订之后,双方罢兵。中法战争后,认识到海军实力的巨大差距,奕譞建议清廷成立海军。光绪十一年(1885)九月,海军衙门成立,奕譞被任命为总理、节制沿海水师,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也有参与。清廷决定先建北洋水师,并让李鸿章专门负责此事。于是,李鸿章筹划海防,在旅顺开船坞,筑炮台,建海军军港。北洋有大小战舰五艘,并有小炮艇、鱼雷艇辅助,又向英、德两国购买军舰多艘,北洋舰队逐渐成军。后来,慈禧太后命令奕譞巡阅北洋水师,此外南洋水师也派遣全部主力舰参加,另有英法舰队各一支前来观礼。奕譞会同李鸿章从大沽口出发,先去旅顺参观基地设施、观看演习,再去威海卫和烟台检阅中外舰艇,还视察了炮台、船坞及水师学堂,前后有十余日。奕譞回京之后,为北洋舰队诸将请赏。这次巡阅,展示了北洋水师的实力,也提升了清朝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