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远的王冠(1)

顺治后期,宗室封爵制度越来越完善,后经康熙、雍正两代七十余年的修订,终于在乾隆时期最后确定了宗室爵位,世袭罔替正式出现,铁帽子王最终形成。开国八大亲王在清朝初期建立功勋,他们的后裔在维护家国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康亲王杰书和简亲王雅布英勇作战,击退敌军,收复大清多地,立下了显赫战功。怡亲王允祥封王理政,成为雍正年间的股肱之臣。乾隆帝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标志着世袭罔替的正式确立,“八大铁帽子王”的俗称最终得以形成。

清朝的封爵制度明显改善了明朝在制度方面遗留下来的种种棘手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的麻烦出现,防止皇家宗族支流的不断繁衍所带来的麻烦和不足,清朝明显改善了封爵制度。清代的亲王被称为“出将入相”,也就是说他们不但可以做军机大臣,还可以做议政王、摄政王。

清王朝为了避免重蹈明王朝的覆辙,加大了对亲王的严格控制。这是清王朝吸取教训所做出的明智之举,规定除了少数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余爵位在世袭时均往下降一等,直至规定封爵或成为闲散宗室为止。一是害怕这些人搞政变夺取政权;二是怕他们占地为王,天高皇帝远,难以管控。清朝有效地吸取了明朝的经验,并对其进行改进。因此,与明朝相比,清朝诸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领导军队外出征战。清朝诸王对外统一军队,对内则涉足政治。在清军入关后,亲王在清朝作为大将军、议政王和摄政王,象征着清朝宗室职能的施展。此外,在清代,除了部分有特殊功勋或者皇帝格外册封的亲王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外,其他爵位均按世系依次降等,以至降为不入等级的“闲散宗室”,与老百姓无异。

可喜的是,清代宗族的繁衍速度和数量低于明代,所以在册封爵位时并没有出现大问题。并且特殊宗爵数量一直受到皇权的限制,拥有亲王、郡王衔的宗族较少。据可考史料统计,清初开国只有八名世袭亲王,即睿亲王多尔衮、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克勤郡王岳托,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后又增加了因为政绩和军功为大清江山巩固做出突出贡献的四位亲王:恭亲王,怡亲王、醇亲王、庆亲王。同时,由于清代宫廷制度,只有“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才能获得“永远的王冠”,他们也因此被称为“铁帽子王”。宗族不对皇权构成威胁,皇权得以巩固。

第一节

杰书平定耿精忠叛乱,击败郑经

他是千古一帝康熙的堂兄,也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的孙子,更是大清的奉命大将军,他就是爱新觉罗·杰书。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清朝的地位,在他的一生中,曾平定过耿精忠叛乱、击败过郑经、为大清收复沿海多地,让郑经率领剩下的队伍落荒而逃,后又屯守归化城以防备蒙古噶尔丹的入侵,立下了显赫战功。康熙帝曾评价他道:“俾帅(率)师由浙取闽,王仰承庙算,剿抚寇贼。岩疆既奠,振旅还朝。圭组雍容,恪勤罔替。朕弥嘉乃劳绩,王益持以小心。”(1)由此可见杰书对大清的忠心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1.奉命大将军

在清朝,大将军的名称不胜枚举,前缀例如宁南靖寇、平北、征南、定远平寇、扬威、抚远、奋武等十几种。但是地位最为尊崇者当属奉命大将军,在清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中,仅有四位皇室成员被晋封为此称号,分别是多尔衮、阿巴泰、杰书及绵愉。而在他们之中,当属杰书最为杰出优异、在职时间最长,康熙驻军讨伐耿精忠时,他被任命为大将军,到康熙十九年十月作战结束,一共有六年之久。

众人皆知,大将军手握兵权,权倾朝野,有时甚至可以威慑王公大臣乃至皇帝,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册封大将军这一职位。在清代同样如此,我们在影视剧《甄嬛传》中看到年羹尧也曾受封大将军,后因为功高盖主,被雍正帝疑心,最终死于非命。这就是清朝为什么不轻易册封大将军的原因。只有在遇到重大战事时才会进行临时任命,从近支亲贵中选任,统领大军,专职征讨,权力极大,是前线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

虽然杰书是康熙王朝第二个被册封的大将军,却是唯一一个被冠名为奉命大将军的亲王,由此可见康熙帝对他的信任和依赖。其实,在康熙王朝,著名的大将军还有非常多,如定远平寇大将军岳乐、抚远大将军图海、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等。但是,在这些大将军中,比较他们的挂帅时间和战后待遇,杰书的在职时间更长,待遇更为优厚,足见他最得康熙帝的信任和重用。

杰书出生在顺治二年(1645),4岁时便承袭爵位,成为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成年亲政后,又将杰书封为康郡王。作为惠顺亲王祜塞的第三子,杰书本与亲王的爵位无缘,应该降爵为郡王。而顺治十六年(1659)的一件大事彻底改变了杰书的命运,并把他推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心。父亲祜塞的兄长满达海因政治斗争被削去谥号,降为贝勒。然而,顺治帝又不能因此中断代善家礼亲王的世袭,只能从其孙子辈中挑选一人继承,杰书正是那个幸运儿。虽然此时的他既没有像其他亲王一样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也没有卓越的政绩,只是因为家中同辈中无人承袭,皇帝才将亲王的爵位册封给了他。可以说,他的爵位是众亲王中来得最为幸运的。

顺治年间,虽然杰书的地位非常高,但是杰书并没有被顺治帝委以重任。一则是因为当时的杰书过于年轻,不能服众;二来是因为顺治帝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所以决定暂时冷落他。所以,在三藩叛乱以前,杰书基本上就是赋闲在家,同普通的八旗子弟一样过着低调安逸的生活。但是,这并不表示他是一个平庸无能的纨绔子弟,他在统兵作战上颇有见地,他只是缺少一个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

2.征讨耿精忠,击败郑经

康熙十二年(1673),爆发了三藩之乱。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杰书被康熙帝命为大将军,他终于被委以重任,迎来了人生的新机遇。作为此次大军的统领,在中原南部,耿精忠部队的反叛被杰书部队镇压。同行前往征剿的还有其他宗室子弟兵,他们均以杰书为尊。

当杰书一行抵达金华时,耿精忠的叛军已经占领浙江南部的温州、处州等地。此后不久,耿精忠的军队集中力量猛攻金华。面对这支部队强劲的攻击,杰书丝毫没有怯懦,冷静地指挥,马上命令巴雅尔、马哈达带兵进攻。杰书的指挥得当,加上其底下将士的英勇无畏,重挫叛军,只此一战就歼敌两万。金华防御战成功后,杰书丝毫没有松懈,立马迅速出兵反击,在积道山和敌人展开血战并一举取胜,收复永康、缙云两个地区。而耿精忠这边尸骨遍野,死伤无数,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杰书乘胜追击,又在上虞击败了懋功,在义乌和武义等地打败了冯公辅。

康熙十四年(1675),副都统马哈达、总兵官李荣被杰书派往桃花岭,打败敌军,处州等地被收复。同时,副都统穆和林等被派往外地征战,仙居城等地也成功收复。

康熙十五年,杰书进军浙江,直捣福建。在杰书带领下的大军,攻势迅猛,兵力疲惫的耿精忠部弹尽粮绝,失去兵心,根本无法应对。这时,杰书看出了问题的根源,马上派遣人到耿精忠军营,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服从杰书,那么可以保留他的性命。这时的耿精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于是让自己的儿子跟杰书谈判,说自己愿意投降。几日之后,耿精忠到杰书军营谈判,表示自己愿意弃城投降。十月,杰书进入福州,平定耿精忠叛乱。就这样,在杰书的指挥下,清军迅速获得胜利。

耿精忠最终臣服于清朝,这意味着平西王吴三桂的势力被削弱,给了叛军以沉重一击,让反叛的军队见识到清军的威力,吴三桂很多力量逐渐散去不见了踪影,也有很多叛军自愿臣服于清朝,内部大乱。吴三桂没有了兵力,备受压力,打败仗是迟早之事。后来,吴三桂在战乱中病死,三藩之乱自此平息。

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杰书率兵前往镇压郑经的叛军。郑经的父亲是郑成功。郑经作为郑成功的长子是明郑时期台湾的统治者。在三藩之乱后,迅速壮大的郑氏力量抓住机会,袭击了清王朝。耿精忠被杰书打败,他之前控制的漳州、泉州被郑经部队占据。面对这样的局面,杰书不敢拖延,火速领兵镇压。

康熙十六年(1677)一月,郑军在白茅山、太平山等地被拉哈达、赖塔等人打败,兴化府被收复。这一年二月,福建大部分已经平复下来,泉州、漳州二府被收复。四月,杰书又一次以先前对耿精忠开出的条件,写信给厦门的郑经,想要协商招抚。郑经没有接受劝降,杰书准备起军征讨,并推荐汉军旗人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

康熙十九年(1680),郑军失利,厦门、金门、铜山被收复。郑经率残部逃往台湾,杰书率领军队收复了大片失地。

杰书对于战事的敏感和卓越的指挥能力使他在战场上如鱼得水,给康熙皇帝和许多大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杰书凯旋,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大军和许多大臣专程出城到卢沟桥迎接,并且还赏赐了他不少东西。

杰书一生最大的功劳有两个。一是在平定三藩之乱期间,他率领军队镇压了叛乱,迫使耿精忠投降。二是对郑经的追击,将郑家的反清力量驱逐到台湾,极大地减少了郑经势力对清王朝的威胁。

3.举荐汉人姚启圣和于成龙

满洲勋贵出身的大将军王杰书,虽然并没有积极支持改革派,忽略了八旗军队的利益,但他为大清考虑,善用人才,拉拢了不少满腹学识的将士文人,并且为康熙举荐了两位名垂青史的汉人。

第一位是福建总督姚启圣,他是使得台湾归复大清的关键人物,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三藩之乱后,他捐赠钱财养军队,献出种种计策,投诚于康亲王杰书,被任命为诸暨知县,帮助康亲王收复江苏、浙江等地,直逼福建,其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判断力,在协助杰书镇压耿精忠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康熙十四年(1675),在康亲王的大力举荐下,康熙皇帝知晓了姚启圣的种种功绩,姚启圣被破格提拔为浙江温处道佥事。在康熙十九年(1680),姚启圣率兵征服了海澄,恢复了清朝对金门、厦门的统治,将郑经逼退到澎湖,康熙授予他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保护皇帝的权力。康熙二十一年(1682)起,姚启圣帮助提督施琅收复台湾,驻守福州。姚启圣被重用并在统一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都离不开杰书的大力推荐。

另外一位是清初名臣、循吏于成龙,被康熙誉为“天下廉臣第一”的大臣。与姚启圣一样,于成龙也是在福建藩台任上受到杰书的青睐。于成龙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给杰书留下了深刻印象,经历了重审通海案和申诉罢莝夫两件事后,杰书回京向康熙皇帝建议升于成龙任直隶巡抚。第二年,康熙与于成龙召对,对他非常满意,称赞他为“清官第一”,赐予他帑金、御马,给他写诗以示青睐,并提升他为两江巡抚(江南江西巡抚)。此后,于成龙的仕途一帆风顺。于成龙也不负众望,治绩卓异,使得江南民风大变。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十八日,于成龙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享年六十八岁,最终职位为两江总督,他去世时,木箱里只有一套官服。市民辍市,在巷子里为他哭泣,为祭奠他塑造雕像,康熙破例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赐谥号“清端”,并赠予太子太保,是对他的诚实和艰苦生活的最高肯定。雍正时他进了贤良祠。

4.康熙悼念,亲撰碑文

每一任皇帝和他们的亲信大臣都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臣子只有对皇帝俯首帖耳、言听计从才能赢得皇帝的青睐而仕途顺遂;而不断挑战皇帝的权威和督促,会被皇帝疏远和猜忌。杰书是第一类大臣,同样作为太祖后裔,康熙对待位高权重的岳乐却远远不如对待堂兄杰书的态度好。正是由于权力的争夺,才有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反差。杰书听从康熙皇帝的安排,受到了皇帝的奖赏;而岳乐自有一套作为,他便受到康熙的怀疑。杰书拥有极高的情商,这给他卓越的功绩增添了不少助力,他的作为无愧于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的赞许。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杰书因为在战场上劳辛艰苦多年,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因病去世。康熙听到杰书去世的消息,顿时感到黑云压顶。康熙帝痛失良才,感慨至深,于是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并给他加封谥号“良”。乾隆四十三年(1778),杰书的曾孙永恩继承康亲王的爵位,被重新恢复为礼亲王。此后,大清再无康亲王,只有礼亲王了。

第二节

简亲王西征噶尔丹

简亲王济度的第五个儿子雅布,系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孙,雅布是庶福晋的庶子。按照古代以“嫡长子”继位为主的思想,雅布是与亲王爵位无缘的。但是命运似乎有点偏爱这个年轻人,一场政治事件把他推上了清朝的政治舞台,并逐渐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在战场上熠熠生辉。尽管史料对他的记载并不如其他亲王那么详细,但是在寥寥几笔的描述中也足以让我们知道,雅布在西征噶尔丹时立下的功勋。

康熙十一年(1672)正月,雅布被封为三等辅国将军,这样的爵位约等于二品武官,对于不是嫡长子的雅布来说,职位不低了。本以为会在三等辅国将军的职位上老死,没想到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月,康熙帝颁布圣旨,和硕简亲王喇布以军机削爵,命以其弟雅布袭封和硕简亲王。从此,雅布开启了自己的政治仕途,在参政议政方面披荆斩棘,在四处征伐中初露锋芒,逐渐成为战场上一颗闪亮新星,特别是在平定准噶尔的战役中,雅布立下汗马功劳。

康熙二十六(1687),噶尔丹指责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杀了他的弟弟,于是宣兵进行报仇,分南北两路征讨喀尔喀蒙古,并扬言他借调的俄国兵力也将要到达。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月,噶尔丹在沙俄殖民者的支持和怂恿下,集兵三万渡乌札河与俄军会攻喀尔喀。康熙帝一面警告沙俄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一面令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备边,征调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兵至阿喇尼军前,听候调遣。同年六月,噶尔丹进入乌尔会河以东地区。尚书阿喇尼领军阻截并未成功,康熙帝非常信任雅布,“命安亲王岳乐、简亲王雅布各率包衣兵五百名,赴苏尼特汛界驻防”。这是清朝政权的前哨,如此重要的前锋位置只有对自己最为信任的重臣才可能给予这样安排。当然,雅布也不负众望,在康熙帝的重托之下以一敌百,杀伐疆场。

七月初二,康熙帝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子胤禵副之,出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副之,出喜峰口;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都统苏努、喇克达、彭春、阿席坦、诺迈,护军统领苗齐纳、杨岱,前锋统领班达尔沙、迈图俱参赞军务。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康熙帝首次亲自征战噶尔丹,两军在乌兰布通峰正面交锋,清朝政府共派出五万兵力前去作战,兵分两路,左路军由硕亲王福全、皇长子胤禵率兵,共三万兵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率二万兵力组成右路军。雅布被康熙帝任命为右路军的副帅,是军中的得力主将。康熙帝非常重视此次征战,在战前做了有力动员,为了确保战争万无一失,康熙帝命令东北方向的盛京(今辽宁沈阳)部队和科尔沁(蒙古)部队出二万兵力参与夹击。最终由于路途和天气等原因,两路军队未能及时赶到,同时,左路军副将胤禵听信他人谗言,和福全的关系出现了嫌隙,以至于后来根本无法团结战斗。康熙皇帝本人在前往战场之前已经感冒,在赶往战斗指挥中心的途中,病情更加严重。在各位重臣的竭力劝说之下,他无奈回京修养,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雅布所率右路军的作战就显得极为关键,关涉战场的全局。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役最终取得胜利,这充分展示了雅布的军事指挥才能,并显示出雅布的果敢和勇猛。

后来,康熙帝再次率兵亲征噶尔丹,两军在昭莫多展开激烈的战斗,这是清朝平定噶尔丹最关键的一次战役,也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不容小觑。康熙皇帝下令将清军分为三路进攻,雅布跟随康熙共同指挥战力最强的中路主力军,出独石口至克鲁伦河,协同东西路军夹击作战。清军再次获得胜利,雅布的指挥能力再次得到印证,康熙越来越赏识雅布。

雅布不仅在军事上有建树,在政治上的成就也是不容小觑的。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着以简亲王雅布补授信郡王原缺”,雅布开始正式接管宗人府的工作,他除了负责皇帝九族的历代族谱、玉牒的编订,负责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等事,还需要提出宗族的要求,为宗族向皇帝汇报,引进人才,记录犯罪事实,任务非常繁重。

雅布于康熙四十年(1701)去世,予谥曰“修”。他死后,康熙给他的待遇很高,“命内务府郎中佛葆监造棺椁、料理丧事”;“遣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散秩大臣阿席坦送还京师”;“遣皇长子禔、皇三子允祉出迎,赐银四千两建造坟茔”,从这些高标准的礼遇中,我们可以看出雅布非常受康熙的重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既然雅布是济尔哈朗的后裔,按照“铁帽子王”的世袭制度,雅布世袭的应该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爵位,应该还是郑亲王,怎么变成简亲王了呢?

这就需要从济尔哈朗说起了。济尔哈朗虽然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但是他的地位却和努尔哈赤的儿子没有什么差别,他自幼在努尔哈赤身边受教,聆听清太祖的教诲,长大后跟随努尔哈赤四处征伐,立下了不朽之功。他的子孙世世代代继承他的封号,仅受封和追封的亲王就有二十多位,其中有九位是追封亲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多的追封亲王?上一代亲王因犯大错而被夺去爵位或者是亲王没有子嗣,死后无人继承,就由其旁系子孙继承,继承人就把始祖叫作亲王,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并不鲜见,但是郑亲王家族尤其多。同时要说明的是,被夺去爵位的情况远多于亲王死后无子孙继承的情况。并且,皇帝每次重新选择继承爵位的旁系子嗣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支脉的血缘关系都比较远,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康熙皇帝后期,也就是雅布之后,满族统治者已经渐渐站稳了脚跟,各项政策均已顺利施行,并且稳定了周边的部落,康熙帝开始压制一些凭借战功封王的亲族,先后夺去了雅布两个儿子的爵位,又选了最远支的子嗣德沛来继承爵位,此后的一段时间,大约有十代人,十七位亲王的继承风波不断。所以,要弄清楚雅布的家族还需要花费些许心思。

顺治封济度为“简郡王”,到顺治十四年(1657)五月济度袭封济尔哈朗亲王爵时,又改为简亲王。此后,简亲王的爵位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才改回郑亲王,直到清朝末期。

第三节

第九只铁帽子花落怡亲王允祥

怡亲王胤祥作为影视剧中常出现的历史人物,忠肝义胆、才貌双全的形象为大家所熟知。在大众的印象中,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胤祥,饱读诗书,擅长吟诗作画,也精于骑马和射箭,他曾经亲手杀死老虎,大家都对他的勇气佩服有加。除此之外,他还因好抱打不平的个性,被称为“拼命十三郎”。

而历史上的他,前半生风云变幻、失宠遭禁,直至雍正继位后才封王理政,叱咤一时。胤祥凭借着个人的能力和人品博得了雍正的好感与信任,成为雍正年间的股肱之臣,不负“贤王”的美誉。胤祥由于对雍正王朝的贡献之大,获得世袭罔替的资格,被册封为大清王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1.少年英才,患难与共

康熙十七年(1678),隶属于满洲正黄旗包衣的乌雅氏在紫禁城永和宫内生下胤禛,即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在后宫皇室家族中的地位非常尴尬。他的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不能带给胤禛地位上的荣耀。由于皇朝的后宫不允许生母抚养自己的儿子,因此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带走满月的胤禛并抚育其成长。

胤禛的童年郁郁寡欢,好在他有一个志同道合能够互相安慰的兄弟,即十三阿哥胤祥。他们之所以能互相扶持,在后宫相伴成长是由于他们的处境极其类似。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是章佳氏,是满洲镶黄旗包衣。章佳氏由于身材矮小,经常受到其他后宫嫔妃的欺侮,由此也无法带给自己的儿子特殊的地位和荣耀,所以尽管胤禛和胤祥年龄相差八岁,但他们确实是后宫皇子当中关系最亲密的兄弟。

不幸的遭遇再一次落到十三阿哥胤祥的头上,在他年仅5岁的时候,他的生母章佳氏因病去世。章佳氏在生前始终没有得到恩宠,一直到死去也未能被册封,她死后一个多月才被追封为敏妃。她一生为康熙帝生育了三个子女。

母亲去世后,胤禛经常安慰和照料胤祥的生活,这让两兄弟的感情越加深厚,胤禛即位后回忆自己跟胤祥的童年时光:他亲自教胤祥数学,“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2),每次要跟随康熙外出征战,胤禛和胤祥总会形影不离,即使康熙帝只需要带一人外出征战,两人分别一段时间总会有书信往来,交流自己的随战心得并且关心对方的生活起居。如此亲密的关系使得两人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会互相扶持,于是胤祥在最后夺嫡之争中站在哥哥胤禛这边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资料显示,康熙为了保护胤祥,直到自己离世都没有重用胤祥,并且没有给他过分的殊荣,即使是在每位皇子跟随康熙出巡的过程中,都没有让胤祥陪伴。这让胤祥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也没有得到父皇的宠爱。随着各位皇子的成长,夺嫡之争也不断激化,由于太子胤礽在康熙前往乌兰布通作战途中生病期间并未表现出对父亲身体的担忧,遭到康熙的忌惮;再加上康熙帝返京途中发现胤礽夜晚从他帐篷的缝隙间向里面窥视,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康熙怀疑胤礽可能要篡夺皇位,在情感纠结当中还是废掉了太子,同时,胤祥也因此事受到牵连,被禁闭一年。

胤禛继位后,胤祥仍是雍正帝最信赖的兄弟,雍正给胤祥诸多的恩宠和荣耀。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传旨赐予胤祥钱粮二十三万两,胤祥深知胤禛信赖并且感恩自己才赐予如此多的财物,百般推辞,后来雍正帝一而再再而三地宣谕,胤祥才收下十三万两。后雍正皇帝又特批胤祥分封后可自由支配官物六年,仍被胤祥谢绝。胤祥谦逊的性格和不贪图名利的态度,让胤禛感受到真正的兄弟之情,于是更加信赖胤祥。胤祥自幼谨慎谦卑,为人正直坦**,同时因为自幼丧母,没有真正信赖的人,所以敏感低调,得到的恩宠越多越不敢骄傲;再加上他自幼和胤禛一同长大,对他的秉性非常了解,他看到继承皇位后的胤禛慢慢暴露出自私贪婪且专横,对自己的政敌充满着疑虑,对他们的报复丝毫不心慈手软,于是,胤祥对于皇帝的恩宠总是尽量谢绝,实在难以推掉的,才敢收下。

虽然胤祥总是竭尽全力谢绝雍正帝的赏赐,但他还是得到了许多地位相同的人从未享受过的荣耀。雍正将自己原来的佐领人丁全部给胤祥,又给胤祥格外添入一、二、三等护卫公十七人,同时,为了突显他的特殊地位,雍正在胤祥的仪仗中增加豹尾枪、长杆刀。在雍正三年(1725)为其加封一个郡王爵位,因为他“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让他可以在自己儿子当中任意指封一人,这在清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胤祥坚决谢绝,雍正无奈,于是给他增加了一万两俸银,作为奖赏。上述种种情形,都体现出雍正皇帝对胤祥的信任和爱护,雍正称胤祥为“柱石贤弟”。

2.雍正登基,委以重任

康熙在位期间,政治宽仁,人民生活富裕,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又加上两次废太子事件的影响,深深打击着康熙帝,于是朝中政治腐败,官员倾轧,致使朝中积弊,财政更是存在严重问题。

四阿哥胤禛登上皇位后,胤祥被册封为和硕怡亲王。从上文的表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雍正帝对胤祥可以说是极尽恩宠和信任,雍正在位初年,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十分窘迫。他即位后不久便意识到国家内忧外患,国库也存在亏空。雍正元年(1723)正月,他说道:“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3)当时掌管朝中财政大权的部门是户部,户部钱库属于中央银库,到了康熙后期,各种腐败凋敝现象不断出现,亏空数额高达百万两。雍正帝对此也是非常了解的。而恰恰国家的基础建设、军队的钱粮以及官员的俸禄、国家赈灾的物资样样都离不开银两,雍正帝即位后,首要问题就是扭转财政盈亏,他认为国库亏空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不可以“以国家一定之经费,任贪官污吏之侵渔,令小人藐视国法”,“康熙年间之亏空,此时不能清楚,倘雍正年间又有亏空,将来亦复不便稽查,积弊相因,何以经国用而教后人。”

这项重任就落在胤祥身上。胤祥被任命为议政大臣,全权负责朝廷事务。雍正元年(1723),雍正任命胤祥管理户部。这个部门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国家各项重要决策,并且事务处理非常繁复,又牵扯很多驳杂的关系,康熙在位期间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都有待解决,胤祥在康熙在位期间一直被忽视,现在受到了如此礼遇,自然全力报效胤禛的知遇之恩,胤祥自上任,勤勤恳恳工作,没有任何怠慢。

康熙时期,各个州县都是自己将所需的钱粮实数报部奏闻,各个部门的数额根本无法考证,各个州县的银两除了各种正规支出之外,有很多灰色地带。雍正元年(1723),朝廷设立会考府衙门,专门负责财务出纳的审计、财政赤字的审查和清理亏空问题。规定“钱粮除地方正项外,其军需各省动用之项,具题到日,应准应驳”,具体可动用款项数额等都由会考府的大臣商议定夺。此部门成立以后,各部门处理奏销等事宜仍然有不合规之处。于是,雍正帝颁布命令,“应驳之事定须送会考府查看”,如果的确是需要拨款的,都要经过会考府负责人胤祥等官员的签署。

胤祥第一次处理过去遗留的大量旧案件,就打破以前的旧规则,日夜兼程地将上千起案件理出头绪,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件,严格按照规程办理,并且指定了案件处理的最后截止日期,同时奖励勤勉的官员。胤祥知道这项任务非常重要,于是尽心尽力,认真处置。会考府的官员的认真严谨是非常有名的,哪怕仅仅是多了几两银子也难以蒙混过关。雍正三年(1725),太常寺为各个庙宇祭祀所需贡品一事进行预估,将肉类、果蔬等所需银两的数额报到会考府,胤祥率领各官员对这些祭品的开支进行了核算,发现这些祭品的总价比去年多了十五两四钱二分,于是马上驳回了太常寺的奏销请求。对于那些核准没有问题的,予以发放。如此几年后,国家的财政有了起色,雍正在会考府成立三年后解散了这个部门,这三年,在胤祥的辛勤工作中,会考府总共处理奏销550件案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冒领、虚开等现象,为国库节省了银两,扭转了雍正时期的财政困境。

同时,胤祥还负责户部三库和户部事务。他首先开展的是钱粮亏空的清算工作,在工作当中发现户部已经亏空银两高达250万两。经过皇帝批准,胤祥负责命人根据每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查抄。在清算过程中胤祥采取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办法,首先是为清算工作定了一个最终日期,暂停了被查抄官员的俸银发放,并且不允许他们有任何职位变动,“如限内交完,伊等应升之缺听其升转”。用相当于分期结算的方式逐月扣除官员的额外俸禄,在限期之内没缴纳完毕的就把责任转交其所在各旗,从他的家产中征收。如果其本人已经离世,则向他们的家人讨还。对于造成财政亏空的皇亲国戚也不留情,如郡王允裪、敦郡王十阿哥允珴等人也被责令出卖家当尽快还清亏空,因此胤祥也触动了很多王室贵族的利益,但是只有如此才能够完成好雍正交予的重任,才可以不辜负雍正对他的恩遇和信任。因此,他的工作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整顿了国家的财政,账目亏空的补还立竿见影。

在清算的过程中,胤祥还对一些政策上的短板进行了改革。以往户部为各个部门按春、秋两季进行拨款,以前各个州县只要到了拨款时间,往往会利用自己州县的困难情况申请多拨款,而拨款的官员就会借此机会接受贿赂,从中牟利,以至于“得借存库名色,通同挪用,而州县效尤亦不肯随征随解,官侵吏蚀,亏空累累”,“虚收捏报,掩饰弥缝之弊不一”。胤祥管理户部以后,要求各个州县将自己的开支登记在册,供户部官员调查,户部核对各个地区钱粮的使用情况,再直接上报给雍正帝,由皇帝亲自定夺给各省的各项开支数额,并且分给各个省份额外开支以备不时之需,其余全部按照春、秋两季进行拨款。此举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后各省都没有虚报的现象发生,各省份的亏空也逐渐明晰。同时,这种做法也获得了雍正帝的赞许,雍正四年(1726)福建巡抚毛文铨就上奏解决银粮问题,雍正帝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并认为他有隐瞒不报之弊,让他接受胤祥的调查,“朕信得及怡亲王,至于尔等,朕实未能深信,谅怡亲王必不肯将不应拨之项拨解,尔但据实报部,王自有斟酌料理之道,设欲弄巧欺隐钻营趋奉,王断不为摇动也”。这里也可以看出雍正帝对胤祥极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