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太极——战功赏来的爵位(1)

在清朝,“铁帽子王”的地位是极高的。皇太极册封了兄弟子侄共八个亲王和郡王,他们是最早的铁帽子王。这八位皇室成员个个骁勇善战,在清初开疆拓土和挺进中原的过程中,留下了各自的威名,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济尔哈朗伐朝鲜、征蒙古,平定了东北;多尔衮大败明军,使得后金入主中原的步伐又前进了一大步;岳托勇猛克济南,带领后金左右两翼大军深入关内,使得明朝在山海关外就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京城门户失去屏蔽,危机重重;阿济格出兵陕西,大败李自成,占领河南、湖广、江西和南京等地;多铎攻克南京,硕塞俘虏朱由崧,为继续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豪格英勇对战张献忠,彻底平定了四川。

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于辽东起兵,带领兄弟子侄,栉风沐雨,以百战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那时的爱新觉罗家族还只是一个小家族,由努尔哈赤六祖和22个儿子组成。到皇太极时,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再到清军入关之初,发展到400多人。在努尔哈赤的子孙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英勇善战之人,可以说龙虎兄弟出于一门。

后来,努尔哈赤建立八旗,使得数以万计的女真人不再各自为战,而是融为一个整体。从此他们分享共同的权利和义务——既有平均分配土地和战利品的权利,也有“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义务。这种社会组织或者说军事组织,为清朝成功建立并且统治中原几百年,提供了便利。

入主中原之后,努尔哈赤的后人也基本上保持着高度的忧患意识和清醒头脑,通过以空杯心态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思想、文化、政治,顺利完成了从“入侵者”到执政者的角色转换,强调自己“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

为了让兄弟子侄更加投入地为统一大业服务,努尔哈赤开始对他们进行分封。不过,他只是基于亲疏远近,分封“大贝勒”“和硕贝勒”“旗主贝勒”等富有满语味的称号,还没有明确的封爵制度。直到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成为皇帝,开始借用明代宗室的一些名号,列爵九等,分别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依次进行封爵。皇太极的这次封爵主要按战功来定,功勋卓著的,被封为亲王、郡王。从此,清朝的封爵制度才走上正轨。

第一节

皇太极以军功分封诸王

相传元末,元都城被朱元璋攻破,末代皇帝元顺帝弃城北逃,后病死于应昌府(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日附近),传国玉玺“制诰之宝”从此下落不明。“传国玉玺”是中原王朝皇帝世代相传的宝物,得到它如同得到了天意的支持。两百多年后,有牧羊者发现“制诰之宝”,后被蒙古林丹汗所获,对他统一蒙古各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舆论导向作用。再后来“传国玉玺”辗转落入多尔衮手中,天聪九年(1635)八月,多尔衮将这一元代玉玺献给皇太极。同时,除“传国玉玺”之外,林丹汗皇室珍藏的另外两件宝物也被皇太极收入囊中,即玛哈噶喇佛像和蒙古文金字《甘珠尔经》,这三样堪称“北元皇史三宝”。这“三宝”尤其是“传国玉玺”,为皇太极统一蒙古诸部,进而入主中原立国称帝提供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从八月初多尔衮献“传国玉玺”给皇太极开始,到第二年的四月初,众贝勒齐上表劝进,之前投降的汉臣也上奏曰:“人当顺天而行,天之欲皇上受此尊号也,岂必谆谆然命之乎,玉玺既得,诸国皆附,人心效顺,是即天意所在也,今上宜顺天应人,早正尊号,以承大统。”(1)众人认为皇太极得到“天赐之宝”,是一统万年的吉兆。

诸王和大臣也纷纷请愿,进而论证,这些几乎成为此时后金全部政务的重点。皇太极推辞几次后,从汗位即皇帝位,改元崇德,定国号为清。可以说,皇太极将获得“传国玉玺”一事,变成了一个重大决断的舆论推手,将个人的“心意”变成了“天意”。

登基之后,战事仍然不断。对于后金这个“射猎为生”的民族来说,战争好像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比如可以掠夺人口、财物,或者从战胜攻取中维持旺盛的群体精神,保持民族善于骑射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甚至统一全国。为了让兄弟子侄更有**地为这一家族的发展效力,皇太极登基之初,就开始以军功分封诸王。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册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托为和硕成亲王(后因事犯错降为贝勒,崇德四年去世,追封克勤郡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2)这次分封有亲王、郡王7人,贝勒2人。另外,代善第三子萨哈廉原为贝勒,此前一直卧病,当时未能封王。就在皇太极分封诸王后一个月有余,萨哈廉因病去世,皇太极前去祭奠,表现出无尽的悲伤,随后追封他为和硕颖亲王。这次分封的亲王,都是努尔哈赤时代和皇太极即位之后统率大军征战南北的宗室成员,他们在统一女真各部、征战蒙古和朝鲜以及后来对明王朝的作战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次分封基本奠定了后来所谓“八大铁帽子王”的基础。

第二节

伐朝鲜、征蒙古,济尔哈朗主战东北

1.生性宽厚的主帅

济尔哈朗是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的第六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在父亲去世后就被努尔哈赤养在宫中,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生活在一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极受宠爱。他与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的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亲如兄弟。他追随伯父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们,南征北战,建立了战功,也因此逐渐受到重用,得到了信任。可以说,他是靠真本事成为清初四大亲王之一,并且是除了多尔衮之外,唯一获封“叔王”称号的人。

济尔哈朗生性宽厚,处事谨慎,而且能够体恤下属。镇守永平之时,济尔哈朗曾以书谕镇守滦州诸臣,凡在军队当差未回之人,要对他的父母兄弟和亲戚善言抚慰,察明后每人各给二十两银抚慰;如果奉差劳苦并且能回来的人,则一定要把他们的姓名记录于册。

2.远交近攻,出兵朝鲜

努尔哈赤在世之时,后金和朝鲜之间并没有发生重大的战争。皇太极继位后不到3个月,为解决后顾之忧,下决心发兵攻打朝鲜。皇太极认为后金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外部形势——西面是蒙古,东面是朝鲜,南面是明朝。蒙古和朝鲜是后金的后方,如果在彻底解决后顾之忧之前就对明朝发兵,皇太极认为隐患很大。因此,他听从大家的意见,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即稳住大明,先后对朝鲜和蒙古发动战争。

后金天聪元年(1627)正月,皇太极命二贝勒阿敏为主帅,与济尔哈朗、岳托、杜度等人率领三万大军进攻朝鲜。皇太极对济尔哈朗说:“朝鲜屡世获罪我国,理宜声讨,照此非专伐朝鲜也。明毛文龙近彼海岛,倚恃披猖,纳我叛民,故整旅徂征,尔等两图之。”(3)并且将“便宜行事”的决定权交给前线将帅。济尔哈朗认为皇太极的方略很正确,即刻率大军渡过鸭绿江,占领了义州。同时,皇太极将多数蒙古兵及家属一齐调遣至朝鲜义州城驻防。随后,济尔哈朗又率军进攻驻守在铁山的毛文龙大军。毛文龙不敌,铁山守将毛有俊等被杀,毛文龙被迫退守皮岛。后金军乘胜追击,济尔哈朗与胞兄阿敏一起,一举攻占了安州,然后一鼓作气杀到平壤城下,很快就攻占了平壤。

朝鲜国王李倧得知消息后大惊,马上修书向后金议和。阿敏不愿议和,仍然吹角进兵,趋近朝鲜王京。于是,贝勒岳托邀济尔哈朗商议此事,岳托认为如能议和,对后金是好事。济尔哈朗赞同岳托的看法,而且细致侦察了当地地形之后,断定此地不可深入,应该到距离此处三十里处的平山城驻营,等待议和。朝鲜使者到此处议和,双方定议。但是贝勒阿敏仍要进兵。后来,阿敏提出了三个条件——割地、交出毛文龙和借兵一万,朝鲜悉数同意。天聪元年(1627)三月初三日,朝鲜国王李倧率众臣与阿敏、济尔哈朗等在江华岛盟誓,达成协议。

随后济尔哈朗与胞兄阿敏带领后金军撤离朝鲜,四月,返回盛京。皇太极得知朝鲜已败,大喜,为表彰济尔哈朗协助阿敏有功,大行赏赐。

但是,阿敏因为行事冒进,在诸王决定与朝鲜盟约并签订协议之后,仍不顾阻拦一意孤行,以未参与盟约的订立为由,下令八旗将士在朝鲜分路掠夺三日,才于平壤城内驻营。后金天聪四年(1630),他又弃失永平四城,因此受到朝廷重责,被削爵囚禁,最后死于狱中。后来,阿敏的财产和牛录都分配给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从此成为镶蓝旗旗主,八大和硕贝勒之一。

至此,济尔哈朗的父兄分别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所杀,但是济尔哈朗却没有流露出丝毫怨恨。后金天聪四年(1630)九月二十二,济尔哈朗率领家族成员一同发誓:“我父兄所行有过,自罹罪戾。若我等以有罪之父兄为是,而或生异心,天必谴之,夺其纪算,使之夭折。若有人谮毁我等,愿上与诸贝勒,审察而详处之。”(4)

3.虚假的“兄弟之盟”

这次征讨朝鲜的战争历时两个多月,给朝鲜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尽管朝鲜迫于后金的武力暂时屈服,但是虚假的“兄弟之盟”并没有使朝鲜与明朝的友好关系断裂,而是继续维持。在军事上、经济上,朝鲜仍然为明朝大开方便之门。比如在军事上,朝鲜国主许明朝在皮岛继续驻兵,明军也可以登岸,耕种于铁山一带;在经济上,朝鲜国同意调拨50只船给明军使用,而且每年春秋两季为明军提供军粮,米2.6万包。可是,刚订下了“兄弟之盟”的后金却并没有受到如此待遇,后金借船、借粮于朝鲜,朝鲜则一概不借。

由于后金同朝鲜的关系在不断恶化,几乎破裂。为了稳定后方,为今后攻明打下坚实的基础,皇太极决定再次对朝鲜进行征伐。崇德元年(1636)十月初一,皇太极亲率大军征讨朝鲜,命代善、多尔衮、多铎、岳托、豪格、杜度等率领诸军随征。面对后金大军,朝鲜兵可以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崇德二年(1637)正月三十日,朝鲜国王弃兵器,袭朝服,率文武群臣,将明朝所给敕印献上,从南汉山城来朝见皇太极。皇太极在汉江东岸三田渡参加了受降仪式。双方举行大宴,正式结盟,朝鲜脱离与明朝的关系,正式成为后金的附属国。皇太极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朝鲜彻底征服,从此消除了后顾之忧。

4.“逆者以兵临”——征服蒙古

皇太极的崛起,让作为前霸主的蒙古也不甘示弱。后金天聪二年(1628)五月,蒙古因特塔布囊部从察哈尔逃到阿喇克绰忒部居住,他们仇恨后金,下令如果有人敢归降后金,就将其处死。皇太极得知此事,非常生气,马上命贝勒济尔哈朗、豪格统率大军攻打因特塔布囊部。

这其实是其父努尔哈赤对蒙古政策的继续。对待蒙古,努尔哈赤采取“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恩威并行”策略。一旦有哪个部落由“顺者”转为“逆者”,后金就会采取“逆者以兵临”的策略。皇太极此时显然也是沿用了这个策略,从结果上看也是成功的。因特塔布囊部与后金军力战不敌,大败而归。此战直接导致因特塔布囊部百姓全部归顺后金,后金获得人口、驼、马、牛、羊数以万计。天聪五年(1631)八月,皇太极率军围困大凌河城,济尔哈朗率军随同,并负责攻打西南城门。一番激战后,后金的铁骑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附近的台堡。

天聪六年(1632)五月,皇太极亲征蒙古察哈尔部,命济尔哈朗率左翼军,岳托率右翼军,讨伐林丹汗。当时以林丹汗为首的蒙古察哈尔部势力不小,几乎可与后金势均力敌,与后金同为草原上最大的两股势力。因此无论怎样,后金和察哈尔部都会有一场大战。在皇太极时期,这场战争终于爆发。济尔哈朗这次率兵攻打察哈尔部,迫使林丹汗仓皇逃跑。随后,济尔哈朗和岳托继续率大军进攻归化城,蒙古察哈尔部1000余人投降,此战济尔哈朗战功不小。后来林丹汗去世,察哈尔部成了一盘散沙,全部臣服于后金。

天聪七年(1633)三月,皇太极命济尔哈朗筑建岫岩城。六月,为商议对朝鲜、明朝、察哈尔的军事策略,皇太极召集众贝勒征求意见,济尔哈朗认为,对朝鲜不用征讨,与之保持现状,增加商业往来即可。而明朝是明确要攻打的敌国,但是明朝过于庞大,为攻打成功应当为长久计,可以先攻下几个靠近北京的城池,屯田长久驻扎,然后时刻关注北京动向,一有机会就进攻。另外,后金还应该在山海关以东、锦州以西屯兵,经常袭扰明朝边境,使明朝派兵守护,不得休息。这样待时机成熟之时,分兵两路,一路在山海关前安营,一路绕到关后,同时发起进攻。如此一来,明朝将面临左右为难、难以兼顾的局面,后金的胜算将大增。可以看出,济尔哈朗的建议还是很有见地的,皇太极应该是听进去了,因为接下来后金正是这样做的。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亲征察哈尔。皇太极见济尔哈朗一向行事慎重,在御驾亲征时总是让济尔哈朗留守盛京,这次也做了同样的安排。

后金对待蒙古“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恩威并行策略,达到了战略目的,最终使蒙古变成了后金的盟友,也因此获得一个稳固的后方,为未来攻占明朝的大战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节

多尔衮大败明军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自幼就深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因攻打蒙古察哈尔部英勇无比而获封“墨尔根戴青”的美号,意为“聪明的统帅”。

1.绕道蒙古,突破长城防线

后金天聪三年(1629)十月,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征讨明军。后金大军绕道蒙古,避开走山海关之要道,分两路从龙井关和大安口突入明朝边塞。明边防守军在半夜中被惊醒,急忙起来抵御。明守军起初以为是散居蓟州(今天津蓟州)边外的蒙古来犯,汉儿庄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遵臣听到炮声突响,即刻率兵出城来救,没想到遭遇多尔衮和贝勒莽古尔泰等人带领的后金铁骑。两军相交,没过多久,明军悉数被歼,易爱、王遵臣二将双双阵亡。接下来,汉儿庄的守将不再抵抗,率城内军民剃发降金,后金大军入城。邻近的潘家口守军在听到汉儿庄陷落之后,随即也献城归降。后金大军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汉儿庄,逼近通州,接近北京。兵临城下,崇祯和满朝文武皆惊。想那蓟州长城,也是兵家重地,怎么会被金兵如此轻易就突破了呢?其实,认真考量一下就发现确实金兵有机可乘。明朝蓟州长城沿线很长,有一千七百多里。作为进攻方,集中力量突破一处即可;而作为防守方,则必须处处设防,这就很难集中兵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备而无所不寡”。万历元年,蓟州镇额定驻兵共十三万人,到崇祯元年,共计有十一万七千余人。这不足十二万人要防守蓟州长城成百上千的关隘,墩台一里一座,平均下来每座墩台的守军只有十余人到三五十人不等。再加上明军极为腐败,边防军队缺额严重,吃空饷的现象比比皆是。蓟辽总督喻安性曾向崇祯奏报过这个状况,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某地一千五百人的兵额,而实际却只有五百人,五百人中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兵不强马不壮;再加上朝廷拖欠军饷严重,武器装备陈旧,边墙、墩台、城池、隘口年久失修,军队平日里也缺乏操练,士气低落。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后金大军的进犯提供了良机。

2.鏖战广渠门

时任蓟辽督师袁崇焕一直非常关注山海关,也曾上书请朝廷加强山海关守卫并密切关注其周边动向。他主要负责的宁锦防线距离皇太极入关的龙井关和大安口有两百多公里,得知清军毁关而入的消息时,已经几天过去了。而且更没想到的是,当他来到山海关巡视军情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北京的紧急军报——皇太极的军队已进逼京师。

后金天聪三年(1629)十一月一日,北京城戒严。戒严当天,袁崇焕派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军四千,营救北京。然而,以四千兵马对抗后金留守在遵化的五六万大军,结果可想而知,赵率教率领的四千人被后金全大军全歼于遵化城外。

十一月四日当天,袁崇焕点了九千名骑兵,率军从关宁出发,日夜兼程,驰援京师。十一月初九,袁崇焕到了蓟州顺天府。十一月初十日,袁崇焕率军进入蓟州。蓟州距离北京东郊的通州约一百四十里,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袁崇焕准备带军在此处阻截金军,发誓“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然而,皇太极的情报工作也很到位,及时得知袁崇焕在蓟州备战后,直接越过了蓟州,绕道直捣北京。十一月十四日,袁军侦察到后金军大队潜越蓟州,继续向西行军。至此,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落空了。

袁崇焕在蓟州拦截后金军的计划失败后,并没有直接往西追击后金军,而是往位于蓟州西南的河西务行军。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的军队到达河西务。河西务距离北京差不多一百二十里,在天津和北京之间。这时,总兵周文郁向袁崇焕提议:“大兵宜趋敌,不宜入都。且敌在通州,我屯张家湾,相距十五里,就食河西务,敌易则战,敌坚则乘,此全策也。”(5)但袁崇焕担心后金像先前绕道蓟州直捣北京一样,再次绕道不战,威胁根本,于是没有采纳周文郁的建议。这时后金军队已经到达通州附近,于是袁崇焕选择绕过通州,从间道直奔北京。十一月十七日,袁崇焕抵达北京,比后金军早三天到达,驻防在离紫禁城不远的北京广渠门外。但是广渠门不是驻军之处,这里既没有军中备用的粮食,也没有战马吃的草料,后勤补给很成问题。

袁崇焕就在简陋的条件下率领骑兵们白天与后金军作战,夜晚就地宿营,艰苦卓绝,坚守不退,获得了广渠门大捷。细看大战详情,战前,袁崇焕指挥明军分三面列阵——袁崇焕阵于西,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空出东北面等待后金军。后金从东南角进发,明军在祖大寿带领下奋力死战,后金军于是向北奔,却发现前面有王承胤等严阵以待。莽古尔泰与诸贝勒商定,全军从右突围,对西北向的明军展开攻击队形,集中兵力进击王承胤部。王承胤发现了后金军队的意图,调其部南避。战场的突然变化让后金几个贝勒只得改变既定计划,率军转而向西,猛攻袁崇焕本阵。袁崇焕突然面对几路后金军的夹击,后金军中本来作为留守军的莽古尔泰也作为主将也参加了战斗,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由于后金军优势兵力集中使用于局部,袁崇焕军虽苦战未撤,但阵型已被后金军突破,《清太祖实录》中称其为“明溃卒”。在这个时候,袁崇焕仍率军力战不退,但明军已被打散,袁崇焕本人差点被杀。危急关头,有一支明军部队从树林里出来,拖住了后金军,打退了后金军的这次猛烈攻击,救了袁崇焕。后金军称这支明军为“树林伏兵”。如果不是这支“树林伏兵”,多尔衮带领的前锋部队很可能击溃袁崇焕,多尔衮在这一战中功劳不小。

这一战,从午时开始,鏖战了三个时辰,后金军死伤数以千计,明军亦伤亡数千。战斗结果为后金退却,明军大胜。然而,虽然大明赢了此役,却留下了不少后遗症。广渠门一战袁崇焕所率辽兵因为正面抵挡后金大军攻击而伤亡较大,京营的官兵却以逸待劳一起冲出反击,很快取得了胜利。此后,这些京营官兵因为对后金首战大捷,据此以为后金实力并不如耳闻的那么强大,甚至不堪一击。崇祯耳边整日充斥着这些言语,于是一道道命令促使袁崇焕进军。然而,袁崇焕深知辽兵长途作战,兵疲马怠,权衡之下还是认为坚守胜于出战。

3.计除袁崇焕

崇祯本就一肚子气,再加上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一怒之下将袁崇焕下了大狱。原来,金军俘虏了明朝两个太监,把他们关在金营里。有天晚上,一个姓杨的太监半夜醒来,恰巧听见两个金兵的谈话。这两个金兵就是看守他们之人,他们轻声说:“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姓杨的太监偷听了这番对话,心底知道这番话的利害,自觉立大功的机会到了,于是第二天,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来。姓杨的太监赶快跑回皇宫,告诉了崇祯皇帝他所听到的黑幕消息。崇祯帝听了信以为真,大怒,最终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可以看出,多尔衮尽管没有挽回这一仗后金的败局,却影响了大明的军事环境。崇祯皇帝哪里知道,他从太监那里得到的这个情报完全是假的,是原先明朝投降后金的副将鲍承先密授毒计,令崇祯误判,自毁长城。

这一仗虽然没有攻入北京,但是除掉了明朝重臣袁崇焕,也算是为太祖努尔哈赤报了宁远兵败之仇。后金天聪四年(1630)正月,后金大军班师回盛京,途中明朝军队设伏袭击,多尔衮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率领后金军队大破明军。两个月后,后金的八旗军队终于回到了盛京沈阳。这一次多尔衮立了大功,声望大振。

第四节

岳托勇猛克济南

克勤郡王岳托是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太祖努尔哈赤之孙,最初被授予台吉,继而封为贝勒。岳托和他的兄弟们一样,生长在军营中,他和他祖父努尔哈赤一起战斗了很长时间,20岁时,就开始带领他的军队上战场,而且久经沙场从未败过。岳托不但骁勇善战、功劳卓著,而且擅长谋略,很会排兵布阵,善于谋划全局,因而名冠后金。岳托脾气很大,容易急躁,但有着铁汉柔情的一面,与其福晋伉俪情深,甚至不惜为此对抗皇太极的命令,也成为清初铁帽子王里最重情重义的一个,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1.树立形象,买得民心

后金天聪五年(1631)八月,岳托随皇太极、济尔哈朗等围困大凌河城,而后攻下大凌河。就此机会,岳托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正月上奏章给皇太极,建议善待和安抚归顺了的百姓。岳托认为,因为后金前几年攻克辽东等城时,拒绝投降的汉人都被杀,之后攻下了滦州、永平,又开始屠城,所以汉人很恐惧,遭遇后金军队时就会殊死抵抗,归顺的人也就很少。如今,后金军队攻下了大凌河,正好借此机会让天下的汉人都知道后金也是会善待归降的军民的,而不是一味用武力征服和屠杀。这样,既能壮大自己的阵营,又能树立仁义形象,买得民心。岳托的献计受到皇太极的重视和赞赏,在接下来的对明策略中,岳托的建议得到了采纳。采用这样的怀柔政策之后,前来归顺的汉人果然有所增加,为后来清朝统治全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后来多尔衮也是听取了岳托的建议,为了显示自己师出有名,同时也为了争取明朝遗臣和汉族贵族阶层的支持,打出“代报君父之仇”“灭流寇以安天下”的旗号,并且在清兵入关前曾经宣布“有抢汉人一物者,即行处斩”,鼓吹迎降者能继续以前的官职和生活不受影响,而且首倡内应者,城破后还能获得破格提升。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和福临又大张旗鼓地为崇祯帝、周皇后发丧,去孔庙祭拜。同时,朝廷还免除了所用明末滥加的赋税,发还被李自成农民军抢夺走的财产。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所辖官民不至于抵抗太甚,至少在形式上能感受到,满汉官员有可能平起平坐。

2.因祸削爵

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为加恩天下,晋封岳托为和硕成亲王。然而八月,就有人指控岳托包庇莽古尔泰、硕托,离间济尔哈朗、豪格,皇太极令众贝勒、亲王议岳托之罪。众贝勒和亲王认为这是谋逆大罪,应定为死罪,诸王议定应该罚岳托雕鞍马二十匹,甲胄二十副,空马二十匹,白银一万五千两。但是皇太极念及岳托的赫赫战功宽恕了岳托,只是把他降为多罗贝勒,并且罢免其兵部的职务,另外仅罚岳托白银一千两,其余的皆予以宽免。皇太极遣大臣告诉岳托、豪格说,诸王都议拟处以死罪,但他不想杀他们,因为希望与兄弟子侄共享太平。岳托和豪格都表示,能免去死罪是皇帝的恩赐,今后当然结草衔环,努力回报。

崇德二年(1637)八月,皇太极宸妃诞育皇子,蒙古喀尔喀部马哈撒嘛谛塞臣汗和土谢图汗上表并派遣使臣献上驼马前来庆贺。皇太极在京城演武场设宴款待蒙古使臣,为展示大清诸王的武艺高强,特命竖起箭靶比射。各位贝勒、亲王都在皇太极授意下努力展现自己,但是岳托身体不适,多次向皇太极推辞不射,却没被批准。勉强之下,岳托拿起弓箭,射了五箭都掉在了地上。蒙古使臣忍不住哈哈大笑,岳托气极,居然将手中的弓掷向蒙古人。这下犯了大忌,因此,贝勒、国务大臣、刑部奉命联合审判,认为岳托一向傲慢自大,现在他犯了这样的罪行,很难原谅,遂议定岳托死罪,皇太极认为不可。后来众议将岳托圈禁,财产没收,皇太极仍不同意,再后来又议定夺岳托所属人员,罚银五千两,不再任职于兵部,削贝勒爵,皇太极勉强同意,但只是下令将岳托从多罗贝勒降为固山贝子,暂在家思过不准出门。

3.奉命伐明

崇德三年(1638),皇太极恢复了岳托的贝勒地位。八月,皇太极命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兵,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兵,一起分道伐明。八月二十七日,皇太极在演武场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亲自送扬武大将军岳托和杜度等率右翼军出征。出征仪式上,皇太极坐在中间,岳托领着将领先跪在台阶下,然后起身、下跪。岳托恭敬地接过皇太极赐下的御印“扬武将军”,行三拜九叩之礼。仪式结束前,皇太极特别召唤岳托进行临别赠言,并对下一步的征战进行指示。然后,奉茶,目送岳托率远征军出征。

左右两军一路奔赴威子岭,一路奔赴青山关。岳托率领大军从墙子岭发动攻击,这时,明兵已经撤退到城堡里,只在外面布置了三个营地作为防线。岳托一马当先,率军攻克了外围三寨。但是城堡坚固不易攻打,岳托礼遇被俘明军士兵,了解明军虚实,并且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得到了一条妙计。岳托果断采用了俘兵的建议,即分兵两路,一路假装从正面强攻,以此牵制明军,另一路从墙子岭东西两边小道进行伏击猛攻。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接连攻克明朝长城11座烽火台,最后,率军一直杀到山东济南。在这过程中,岳托带领的军队与明朝打了多个回合,在数次战斗中,岳托勇猛向前,从未退缩过,他的表现很出色。攻破防线后,后金左右两翼大军深入关内,共攻下六十余座城,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掠夺,他们掠夺了无数的人、货物和牲畜。

攻克济南后,岳托染上了天花,病死于军中。同年,多尔衮率领掠夺了五个月满载而归的后金大军回到盛京,在汇报战绩时发现没有岳托的名字。皇太极很吃惊,询问原因,才知道岳托早已在济南去世。皇太极悲痛万分,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同时命令不要告知其父代善。等到岳托灵柩运回盛京,皇太极亲至盛京城外的沙岭遥奠;回宫后,再次辍朝三日以示哀悼。后来,皇太极下诏追封岳托为克勤郡王,赐骆驼五匹、马两匹、白银万两。

第五节

松锦大战多铎生俘洪承畴

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多尔衮的同母亲弟弟,满洲镶白旗旗主。乾隆皇帝对多铎评价非常高,称他是“开国诸王战功之最”。这句话分量很重,其实也很中肯,因为凭他的赫赫战功,获得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他打过的许多仗都声名远播,比如他在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逼降祖大寿,后来又以定国大将军的身份跟随多尔衮入关,击败了李自成军,而后南下攻占扬州。再后来他俘获了弘光帝、伪太子等,可以说为清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三十多岁得天花,年纪轻轻就病逝。后来乾隆下诏让他配享太庙,可见对其之重视。不过,他是一个少年时受过心理创伤的人。父亲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母亲大妃阿巴亥被逼生殉,与努尔哈赤同柩而殓,当时多铎只有十几岁,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后来,他与皇太极的关系非常不好,举个小例子,有一年新年,大臣们给皇太极进贺礼,所有人献的都是奇珍异宝,他却送了一匹跛马,显然是“荒唐王爷”。不过,为了家族的利益,他却频繁征战疆场,跟随皇太极征讨多罗特部、伐明、征伐察哈尔。

1.驻军屯田,打持久战

崇德三年(1638)十一月,为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军队会合,多铎准备率军攻占大兴堡,途中却被祖大寿带领的明军突袭,打了败仗。因为此事,多铎被罚银万两,降级为多罗贝勒。这次失利之后,多铎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报此次失利之仇。而后不多久,机会就来了。

为了夺取中原,皇太极发动了松锦之战,命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两人为帅。多铎与济尔哈朗于崇德五年(1640)三月,开始奉命带兵修整锦州附近的义州城,驻军屯田,拉开了松锦之战的序幕。多铎率部袭扰明山海关外,使明朝边民不得耕种,颗粒无收。五月,皇太极亲临前线,视察军情。本来依附明朝的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归降了大清,多铎和济尔哈朗奉命率兵迎接,经过锦州、杏山时,明军收到情报来追,被多铎击败。

崇德六年(1641)四月,皇太极遣济尔哈朗、阿济格和多铎替代多尔衮,指挥围攻锦州。多铎命军队夜伏桑阿尔斋堡,待早上明军出现,即刻借助有利地形倾巢而出,大败明军,并且追至塔山,斩首八十多人,缴获战马二十匹。

其实,从天聪三年(1629)开始,后金军就多次企图入侵明朝内地,却都因为有山海关阻隔而没有真正攻下哪怕一座城。而想要攻下山海关,就必须攻占锦州和宁远。锦州的总兵祖大寿誓死固守锦州城,后金军无论如何也没能攻下。济尔哈朗和多铎在锦州附近的义州城驻军之后,破坏庄稼,攻克台堡,截杀明军,向锦州城包抄靠近。

济尔哈朗做了持久战的准备,围困锦州,后来派兵攻下锦州外城,明军因而退入内城。锦州总兵祖大寿并没有投降,边坚持抵抗边向明廷求援,明廷派了正在清剿农民军残余势力的洪承畴增援,战局得到扭转。

2.“高桥设伏”,截杀明军

崇德六年(1641)三月,多尔衮攻打锦州失败。皇太极于是命济尔哈朗取代多尔衮行统帅之权,多铎协助出征。七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征战锦州。皇太极对此地形极为熟悉,断定杏山的明军肯定会去救援宁远,于是给了多铎一个“锦囊妙计”,即“高桥设伏”,在半路设伏,截杀明军。多铎依计行事,令杏山的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再一次扭转了松锦战役的局势。

崇德六年(1641)八月,明将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驰援锦州城,势头迅猛。皇太极于是命济尔哈朗留守沈阳,自己率十三万大军开赴锦州,与多尔衮共同对战洪承畴。洪承畴自领兵以来,战绩斐然,曾经把李自成的军队打得死伤无数,李自成最后只带十八人突围。但是这一次在辽东之战中,因为与朝廷意见不统一,洪承畴被迫仓促应战,被皇太极切断了粮道,困在了松山。

崇德七年(1642)一月,洪承畴听说日日期盼的援军赶到,马上派六千人马出城夜袭,然而被多铎带领的清军铁骑打败。战败的明兵想要退入城内,但洪承畴考虑后有追兵,下令关闭城门,使得败兵大部被歼,其余的逃往杏山,又遭受清军伏击而全军覆没。洪承畴死守松山不再出战,明朝的援军也一直没来。就这样,在松山苦苦坚持半年之后,城中的草根树皮都被吃光,洪承畴再也无力进行抵抗。后来,被围困在松山的松山副将夏承德悄悄派人前去清军大营请降,为了表示诚意,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有了夏承德的内应,豪格派遣左右翼兵马在夜里爬梯进入城内,第二天一早,松山被清军攻破,多铎生擒了洪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人,斩杀明军官兵一千多人。

锦州守将祖大寿见松山城被攻破,援军又久久不至,已无人能解锦州之围,于是开城投降。松锦大战至此结束,清军大获全胜。多铎在这几次大战中战功卓著,皇太极论功行赏,封多铎为多罗豫郡王。

松锦之战之后,明朝在山海关外就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京城门户失去屏蔽,危机重重。

第六节

出兵陕西,阿济格大败李自成

爱新觉罗·阿济格,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是多尔衮、多铎的同胞哥哥。阿济格十多岁便骁勇善战,勇猛异常,被授为台吉,曾跟从三贝勒莽古尔泰征伐察哈尔部,追杀得蒙古霸主林丹汗望风而逃。

阿济格在征讨蒙古察哈尔、喀尔喀和朝鲜之时,都在军营中效力。后来到宁远、锦州、广渠门之战等攻击明军的战争,也一直都有参与,可以说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目睹了规模宏大的战役,所谓见过大阵仗,就是如此。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论功行赏时,晋封阿济格为武英郡王,清顺治年间封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的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在王爷中排序第八,“八王”的称谓由此而生。他死后的墓地被民间称为“八王坟”,之后作为地名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1.攻克昌平,进军陕北

崇德元年(1636)六月,阿济格率领清军以多种方式攻打独石口,从居庸关攻克昌平,直接向北京施压。明军被阿济格的勇猛残酷吓破了胆,皆不敢迎战。顺治元年(1644),阿济格作为前锋随多尔衮入关。李自成列阵于山海关,与多尔衮对战良久。

事实上,当李自成起义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想到他们哪天真的会袭击北京,因为农民军的军事实力没办法与朝廷的正规军相比。但是他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于北部边患连连,崇祯皇帝将朝廷的精锐部队尽数调往关外作战,导致关内空虚,让李自成钻了一个很大的空子。但是,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临阵倒戈,使得清军突然获得了进入山海关,也为后来李自成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原来,当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城以后,曾派人招降过吴三桂,吴三桂权衡之后,觉得明朝气数已尽,已有想法投降大顺政权。然而,李自成的农民军进京之后,吴三桂的父亲被拷打,最喜欢的小妾陈圆圆也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顿时气得七窍生烟,然后“冲冠一怒为红颜”,站到了清朝一边。多尔衮审时度势,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改变进军路线,即刻向山海关进发。

山海关大战之后,李自成发现与明军对战时的优势完全不复存在,大顺军伤亡惨重,再也不敢吹嘘大顺军的战斗实力,更不敢低估八旗军的作战能力。李自成带兵仓皇逃到了陕西,准备以山陕为根据地再徐徐反击。

而清军则相反,因为此次大战的胜利而信心倍增,野心也更大。紧接着,多尔衮计划兵分两路,阿济格带领一路进军陕北,再攻西安,追剿大顺政权;多铎带领另一路大军南下攻打南京,颠覆弘光政权。两路大军同时出发,旨在西进和南下兼顾,进而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