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精神家园的守望

清人张潮说:“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读书、游名胜、交益友、饮酒、著书皆为天下之至乐,可见闲自有其佳处妙境。而休闲对于我来说,则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

我的休闲主要有三种形式:读书、听音乐和“漫行”。

有书可读的日子是幸福的。沏一杯茶,斜倚在沙发上,信手一页页悠闲地翻动着书页,不紧不慢地往下看。可以是诗,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小说,但最妙莫过于读小品。小品是闲适的,正合于那份闲情逸致。和知堂谈书,跟实秋侃棋,与林语堂漫话孔子……渐渐,你的心灵像刚冲的新茶一般,一丝一缕地舒展开来,便觉胸怀明月,心如秋水,清风拂煦,水波澹远。

不读书就听听音乐。一个人独坐家中,守一份静默,一份孤独。打开音响,音乐便萦之于耳。不必刻意追问创作者的意图,也不必着力揣摸演奏者的技巧,只需去听,用心,用整个灵魂去聆听。一曲《梁祝》如泣如诉,《二泉映月》凄冷苍凉,《命运》交响曲如浪如潮,《霸王卸甲》时而铿锵激越,时而温情款款,时而气壮山河,时而肝肠寸断。当音乐的潮水涌动时,心潮也随之起伏,仿佛沐浴一般,灵魂在音乐激**中一次次升华。当《春江花月夜》“高悬”起一轮皎洁的孤月时,我的心境也恰似月夜春江,柔和明净,开阔辽远。

不读书,也不听音乐,就去“漫行”吧(“漫行”一词是我的“创造”,“漫行”不同于散步,散步带有功利性,而“漫行”则与功利无缘)。春风和煦,绿柳含烟;长天碧水,莲香荷翠;皓月横空,红雁宿洲;瑞雪纷飞,暗香浮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不同,你可尽享大自然的恩赐,体会天人合一的感受。纵然在一天之中,“漫行”也有无限的趣味,可仰观日月星辰,可俯视花草鱼虫。一缕阳光,一滴露珠,一枚花瓣,都是自然的声音,都是宇宙间真理的表述,只要用心灵去和自然交流,你就会多几分对生命的领悟。

最好能在一个有月或者无月的夜晚,一个人独步天地间,放逐自己的灵魂,让它追随康德的足迹去作一次“漫行”。在艰难而痛苦的跋涉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人类早已丢失的精神家园就在前面。

人类追求物欲的同时,渐渐失去了精神家园。休闲是通往精神家园的驿站。读书、听音乐、“漫行”是我对精神家园的三种形式的守望。

(原载1998.3.9《山东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