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修行的次第

修行的次第,可依不同层次来解说。

(一)菩萨修行的层次

佛教中的菩萨,如同学生一般,分成一年级、二年级、小学、中学、大学等层次,菩萨的年级共有五十一阶位。所谓菩萨,并非是指供在佛堂上的菩萨,只要有人起信,从十信开始,即堪称菩萨一年级。以下列举“菩萨十法”,以这菩萨十法,便可测知自己是菩萨几年级,每一个问题能完全做到者得10分。

1.若闻讥毁,心能堪忍:完全能够忍受别人的讥讽、侮辱,毫不生恨者可算满分;只能忍受一半者得5分;能够忍受三分者得3分;完全无法忍受别人的讥毁,则是零分。

2.若闻称赞,反生惭愧:有人称赞你,心里觉得惭愧,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惭愧,可以得10分。

3.修道欢喜,自庆不傲:自己庆幸自己修道、利他的成就,但不因此感到自傲。

4.人之惭耻,不为宣说:对于别人感到惭愧羞耻的事,不加以渲染。

5.不为世事,而作咒术:不要为了世间上的事情,去怀恨、咒骂别人,或者怨天尤人、施放法术。譬如自己把钱拿去放利息,结果被倒闭了,心生怨恨,就“该死、该死”地咒骂不已。能够不这样的话,就可得到10分。

6.少恩加己,施欲大报:别人对我有些许恩惠,心中念念不忘,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7.怨恨己者,恒生善心:对于怨恨自己的人,要对他好,以慈善心待他。

8.见有骂者,反生怜悯:别人骂我们,不但不因此生气,反而怜悯他的无知冲动。

9.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对一切众生,都能如同父母兄弟姊妹般看待。

10.拥诸所得,乐于助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欢喜与人共享。

以上10条,可以测验自己是不是菩萨?有几分是菩萨?或者不及格?

(二)罗汉修行的层次

做个罗汉到底困难不困难呢?罗汉的悟境有四种,即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

初果罗汉,叫作须陀洹,到达须陀洹果的条件是:对于三宝不坏信仰;对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对于受持的戒法,不可违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无间罪不可毁犯。

其次,初果罗汉对于五戒的看法、受持和没有证果的一般凡夫有何不同?譬如“杀生戒”,未证果的凡夫,恣意杀生,为了口腹,什么都杀;至于初果罗汉,他宁可饿死,也不会为了吃而杀生;但是,如果你激怒了他,或者你诽谤佛法,为他所知,他一气之下,也有可能会杀生。

至于“偷盗戒”,初果罗汉绝不会为了发财而去偷窃,他宁可守住贫穷;不过有时饥饿难忍,只要有东西吃,他也可能会去偷吃一些。关于“邪**戒”,证得初果的罗汉在感情上当然不会有染污行为,不过在今日社会,**太大,一而再,再而三,有时他也会接受美色情欲的**。至于“妄语戒”,若为了救人,他有可能会说谎。提到“喝酒戒”,告诉他饮酒会犯很大的罪过,他是不会相信的。

一个初果罗汉的人,或者是信佛修行的人,万一犯了五戒,不必太紧张;凡是有修行的人做错了事,犯了过失,他的罪过要比一般不修行的人轻一点。好比将一把盐放在茶杯里,会觉得很咸;如果将它放到大海里,它的咸味就淡了。一个有修行的人若犯了罪恶,这罪恶就如同一把盐洒在大海里,罪过较轻。

学佛的人,犯了罪过,要知道忏悔,虽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但也不必想得那么恐怖,须知“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空”,罪恶只是“相”上的问题,“性”上没有罪业的名称,如果我们能证悟清净自性,所谓“明心见性”,则相上之罪恶即不成为严重的问题了。修行者犯了罪过,如同大石将沉入海底,用信仰修持的大愿船,则可将大石托住,免于下沉,即是“信能得救”的道理。初果罗汉之完成,尚须“七次上生天上,七次投生人间”,并断尽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烦恼,方得成就。

在圣位中,初果是最可贵、最难得的,得了初果,可说生死已了。如破竹一样,能破第一节,第二节以下,就可以不费力的一破到底。证了初果的人,断了见惑,生死已获得解脱,如大树连根拔起,只是其余未断的烦恼——修所断惑,尚滋润着固有的业力,使他生在天上人间。好比大树虽连根拔起,但是在短时期内,仍会发芽开花,这是大树本身所保有的生活力在维持其生机,若不供给水分与肥料,终究会枯黄死去。

初果的圣者,虽未断修惑,但生死的根本已了;虽仍有隔阴之迷,但决不像凡夫一样。或经过进修,或经过人间天上的七番生死,修道所断的烦恼,大大地削弱了力量,可说是断去了一分。剩下的修惑,所能滋润的力量,已只有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再不能延续下去。故二果名为“斯陀含”,即“一来”的意思。

证得二果的圣者,若再进修,当生即能证得“不还果”,即三果阿那含;或是返来人间,只剩这一往天上的生死。已证阿那含果者死后,离欲界而上生色界,或无色界,一定会在那边入涅槃,不再复还来生欲界了。若从断烦恼来说:欲界的一切修惑,到此已断尽了,所以不再感欲界的生死;即除初果时断尽的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外,又进一步地断尽了欲贪和痴。欲贪,指欲界的贪欲,断尽了欲贪,而证得三果的圣者,虽身在人间,但对欲界的五欲,已经不再染着。

从初果而二果、三果,现生不断进修;或三果阿那含死后,生到上界,圣道现前,到了断惑究竟净尽时,就能证得四果,名为“阿罗汉”,是真正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证到了这个阶位,即杀尽了一切的烦恼贼,不再有生死的生起,故将阿罗汉译为“应供”、“无生”或“杀贼”。

经上说:证得了阿罗汉果,即断尽了系缚三界的一切烦恼。烦恼断尽后,依烦恼润生而感果的故业,也就不再生效,更不会再造新业,因此未来的生死苦果,更无生起的因缘,而得入于不生不灭的无余涅槃。罗汉的修行,到此即为最究竟的果位。

综合前面所述,修行证到四果者,有如下三种特点:

1.光明如日月: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智慧现前,内心断尽了烦恼,如乌云被冲散,显现了太阳光明。阿罗汉的光明,正如日光朗照,处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中一样。

2.不染如莲花:证果的阿罗汉圣者,清净如同莲花一样,他的言行不会再犯威仪。虽然没有舍报之前,仍然生活在世间;但是心不贪住,意不执着,不入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即不受杂染的环境所熏变,有如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仍能保持微妙香洁。

3.安住如大地: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有大禅定、大智慧,身心已安住在微妙的正法之上,寂然不动如同大地一样。大地常受世人践踏、耕种、挖掘,甚至堆积垃圾等秽物,但是,大地却分毫不动。证果的阿罗汉,在接触六尘境界时,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都不会再起贪瞋之心了;一切毁誉得失,他也都不再动摇了。苏东坡说的“八风吹不动”,那就是阿罗汉的境界。

(三)禅者修行的层次

禅门有句话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又常说:“要提起疑情”、“要大彻、大悟”,疑情是什么?又彻悟什么?这些都不是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

曾经有一个卖豆腐的老头儿,卖完豆腐,经过一家寺院,在禅堂外见到很多人正在打坐,一时好奇,也盘腿坐了起来。一支香结束,有人问他感想如何?老头儿说:“太好了!坐禅太好了!”

“好在哪里呢?你倒说说看!”

“我在打坐时,想起了三十年前,东家村有个姓张的,欠了我二十块豆腐钱。”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如果这种参禅也是一种悟境,是否叫作“豆腐禅”呢?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一天到金山寺拜访佛印禅师,两人盘着腿对坐论禅。苏东坡问道:“禅师看我这样子像什么?”

佛印禅师看了一下苏东坡,答道:“像一尊佛。”

说完,禅师反问道:“学士看老僧像什么?”

苏东坡看他肥胖地穿着黑色大袍,便答道:“像一堆牛屎。”

佛印默然。苏东坡心里甚是得意,以为几次斗机锋都输给禅师,这一次可赢回来了。晚上回家,得意洋洋地把经过情形诉了苏小妹。苏小妹一听,皱起眉头说道:“哥哥你输光了,还是佛印禅师赢呢!”

苏东坡如堕五里雾中,不明其中道理。苏小妹说:“禅师的见处是佛,因此他看你也是佛;你的见处是牛屎,因此你看禅师也是牛屎。禅师得胜鸣金,当然沉默不语,你却还自鸣得意呢!”

禅的境界就是如此,苏东坡以为自己大胜,其实却败得凄惨。

佛陀到忉利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经过三个月,又回到人间来,弟子们争相出外迎接,莲华色比丘尼第一个走到佛陀面前,欢喜地一边礼拜,一边说道:“佛陀,弟子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您的圣驾,请佛陀接受弟子的拜见。”

佛陀慈和地说道:“我的回来,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他在耆阇窟山的石窟中,观察诸法的空性,他才是真正见到我、迎接我的第一人;唯有见法的人,才能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

这正是说明莲华色比丘尼和须菩提所修证的境界不同,须菩提体证到诸法的空理,因为法性是无处不遍的,佛陀的法身也是无处不在,因此,须菩提能第一个见到佛陀。诸法的空性是不变的,只因证悟者的心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譬如三兽过河,足有深浅,而水无深浅;又如三鸟飞空,迹有远近,而空无远近。

禅者的修行,是身心相应的全一修行,禅门将参禅证悟的境界,分为三关,即三个阶段。有关“三关”之说,从何时开始,历史上没有详尽记载;禅宗的祖师们,多运用三句问题,反复探测学人的境界,所以称为三关。最明显的是黄龙慧南禅师,他常问学人:“上座生缘在何处?”

学人还没能够回答,禅师又问:

“我手何似佛手?”

接着又问:“我脚何似驴脚?”

学人如堕五里雾中,咸认为是龙祖的三大难关。后人即以三关作为三段证悟的境界,命名为初关(又名本参)、重关、牢关。有些禅门的行人,利根者一悟即三关透彻,有的一次透破二关,普通则继续地参,逐一地破,由此可知三关并非有固定的阶段,只看各人的根基如何。有人曾将三关配于教理,即破初关得人空,破重关得法空,破牢关证空空。证悟的境界,并非笔墨或言语所能描绘得出,诚如古德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每个人各自去亲证了。

(四)净土修行的层次

“净土”这个法门,易行难信,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佛陀亦说念佛法门为世间难信之法。因此,要修持净土法门,当先建立信心,依信心为支柱,然后生起行动,方能因果圆满。否则,佛门虽大,不度无信之人;有了信心,而后发愿,由愿生行,所谓“信、愿、行”为净土三资粮,譬如离家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缺此二事,则难到达。

信者:当笃信佛力,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其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因圆果满,我若念佛,必得往生。其次,信佛力慈悲,摄受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一定蒙佛接引。

愿者:愿以此生誓往西方,更愿既生西方,复回娑婆,度脱一切众生。

行者:即老实念佛。

信、愿、行,为修净土法门的诸行者少不了的资粮。因此,古德的净土经论及现今的诸师净土论章等,凡谈及往生的要事,都离不了这三秘要之法。

净土的修持法门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1)持名;(2)观想;(3)实相。修持此三种法门,皆可生于净土。其中“实相念佛”,即是入第一义心,观佛法身实相,所得三昧,是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这一法门,本来属于禅宗,但因禅心所显的境界,便是净土,因此亦摄于净土法中。此法非上上根器,不能悟入,故中下两根,便不能普及,所以在净土法中,很少有人提倡,而归禅门去提倡。

其次是“观想念佛”,这是依照《观无量寿经》中,对于阿弥陀佛极乐国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观行若得纯熟,则开目闭目皆是极乐,马上可转此娑婆为净土,即身便能畅游极乐,功效之大,不可言喻,修此法所得之三昧,为般舟三昧,亦名佛立三昧。只是这种观法微细深玄,有五种难成:一者,根钝则难成;二者,心粗则难成;三者,无善巧方便则难成;四者,认识不深刻则难成;五者、精力不足则难成。若要根利、心细、聪巧,还要印象深刻、精神强旺,实在不容易,因此,这种法门也不能普及,亦属难行门。

再次就是“持名念佛”,持名比上述两种念法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基,皆能念佛,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便能得三昧,所得三昧是为念佛三昧。持名念佛法,经过两千多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最深入民间的佛法。持名念佛的方法,因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以及念佛人的根器不同,念法也有种种的不同。譬如:

1.高声念:念时声音洪大,其效用可治昏沉,提起精神,扫除杂念。

2.默念:口不出声,但在心里明明白白,适用于公共场所或旅游。

3.金刚念:声调在高声与默念之间,一句句口念分明,耳听分明,心想分明,佛声能在身口意中不散失。

4.追顶念:字句紧急,一声追一声,中间毫无空隙,杂念无从生起。

5.觉照念:一念念回光返照,向于自性。

6.观想念:一面念佛,一面观想佛身相好,佛国庄严。

7.礼拜念:拜佛念佛同时进行。

8.记数念:以念珠记念佛次数。

9.十口气念:以尽一口气为度,用追顶法念佛,当出气已促,再吸一口气,方能续念,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故名为十口气念。

如何持名念佛,可随各人根机、环境而定,唯须念到浑然忘我,如古人所云:“念而不念,不念而念。”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五)一般修行的层次

除了上述菩萨、罗汉、修禅、修净土者有其修行的层次外,有关一般修行的层次,亦可分几点说明:

首先说到皈依三宝,三宝是佛法的总纲;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课。一个发心学佛的人,第一步必须先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若不皈依三宝,则无缘受用。

皈依三宝之后,除尽形寿以至诚心来受持外,进一步还要受持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能不杀生,则得健康长寿;能不偷盗,则得大富大贵;能不邪**,则能家庭和谐;能不妄语,则能受人赞誉;能不饮酒,则不乱性。受持五戒而能持戒清净者,可说是众福之所归。如能守持净戒,现生不受国法,且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真是人天爱戴,天龙护持。从受三皈继而持五戒,在修学的路程上又进了一层。

佛法中,从发心信仰,到究竟证悟,尚有解、行的修学过程,皈依三宝,进而受持五戒,是修持的表现。《大毘婆娑论》说:“有信无智,增长愚痴;有智无信,增长邪见。”这是说明发心学佛,除了信仰以外,“解”、“行”并重的重要性。

已受持五戒,如能进而持八关斋戒,则佛道上又前进一步。在家的佛弟子,不能出家修行,而对于出家生活,又非常钦慕,因此佛制有八关斋戒,即在一日一夜间,学习出家行。佛陀曾依修学者的环境、根性,制订不同的应守的规律,除五戒、八关斋戒外,有十善业为德行的根本。十善业,在大乘佛法中,属菩萨戒,亦为人、天、声闻、缘觉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如《海龙王经》所说:“十善业道,是生人天,得学无学诸沙门果、独觉菩提,及诸菩萨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处。”由此可知,发心学佛,除受持净戒外,更须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广修善业。

除上述十善业外,更应以“八正道”为生活的准绳。所谓“八正道”,即正当的见解、正当的思维、正当的语言、正当的职业、正当的生活、正当的禅定、正当的忆念、正当的努力;能将佛法融合在生活中,才可称为一个正信的佛弟子。

佛陀的弟子中有小乘的声闻、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正信佛弟子从发心学佛、持戒修善,更应由自利进而利他,由自度进而度人。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为菩萨的发心;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应发心修持菩萨行,即发心护法,协助法务进行,或作有利于他人的事业。所谓修菩萨行,不出六度。“度”即梵语波罗密多,意为到彼岸,即修行者依菩萨乘,如乘一大船,能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解脱涅槃的彼岸,完成自利利他的事业,而证佛果。

六度,即:(1)布施:以金钱去救济贫苦者;或以自己所修学的佛法,去劝化他人,使之共闻佛法,离苦得乐;或牺牲自己所有,去救度一切众生。(2)持戒:自己遵守佛陀的规律,再以所修的善法去摄受他人,同受法益。(3)忍辱:忍受他人的破坏怨恨、讥讽,以及一切的苦恼。(4)精进:能勤断一切恶,勤修一切善,勤度一切众生。(5)禅定:身心安定,不受动摇。(6)智慧:勤修一切事理正智。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恳切,而具有甚深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证修验的。只有信仰佛教的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人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造福于社会人群。如果人人都能信奉佛教,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和乐、世界太平的理想净土将不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