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间的道德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道德生活呢?

(一)感情生活的道德

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是依情爱而生活的意思。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生活是人人必须,离不了的。那么一个人在感情生活中应该有些什么道德?对于感情生活应该如何处理?一般而言,我们对越亲近自己的人越有感情,而且爱自己胜于爱别人。所以儒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推己及人”,在儒家的观念里,爱有亲疏,爱由亲始,从尊敬自己的长辈推而及于他人的长辈,体恤自己的幼小,广被至他人的幼小;从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进而亲戚、朋友,由自己血缘至亲推广开来去爱和自己有关的人。越有道德的人,爱心越扩大,甚而连亲疏差别都泯除,这就是民胞物与、物我一体的胸襟,也就是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怀。

和佛陀同时代的提婆达多,本为佛陀的弟子,并和佛陀是堂兄弟。后来心存不轨,背叛佛陀,三番两次想陷害佛陀。有时派人去行刺佛陀,有时驱遣恶象想踏死佛陀,甚至令人埋伏在佛陀经过的路上,推下巨石企图把佛陀压死。一次又一次,极尽狠毒,务必致佛陀于死地才罢休。虽然如此,但是佛陀却一点也不计较,甚至告诫弟子说:“你们要多尊敬提婆达多,他是我的善知识,我们因他而更坚强,我们因他而更能发扬佛道,他是我们推展佛法的逆增上缘。”

没有黑暗,就显不出光明的可贵;没有罪恶,就显不出善美的价值;没有作恶多端的人,就显不出好人的值得尊敬;没有非道德的行为,就显不出道德的崇高。有道德的人,不仅爱和他亲近的人,甚至陷害他的人,也一样的爱护。

佛陀的感情,是将慈悲推广到爱他的仇敌,佛陀的感情是无恨无私的慈悲。我们是佛陀的弟子,也要把感情升华、净化、扩大,使我们的感情生活合乎道德。那多如黄河泛滥的情欲之水,要能疏导、控制,最好以慈化爱,以智化情。

(二)伦理生活的道德

佛教不仅是重视感情的宗教,也是非常重视伦理关系的宗教。佛陀成道之后,没有几年,他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了,王子们商量着净饭王出殡的时候,大家抬棺木之事。佛陀知道了,对大家说:“我也参加一份,尽尽我为人子的心意。”第二天,佛陀与王子们一起抬着父王的棺柩出殡。佛教很重视慎终追远的孝亲之道,佛陀以身作则,留给我们可贵的典范。

佛陀自幼失怙,由姨母大爱道夫人抚养长大。佛陀成道以后,大爱道也要求跟随佛陀出家。当时印度最初的僧团,没有女众,佛陀也不主张妇女出家学道,但是对方是姨母,是抚养自己成长的长辈,佛陀为了尊重伦理,因此开了方便法门,允许大爱道等削发出家,以报答哺乳之恩。

唐朝的道明禅师,俗姓陈,他为了奉养高龄老母,编织草屦,售得微薄金钱,以为甘旨孝养所需,人们尊敬他的孝行,因此称他为“陈蒲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有一位道济禅师,经常肩挑扁担,一头挑着行动不便的老母亲,一头挑着经书,到处讲经说法。人们因为恭敬他的高行,也尊重他的母亲,要帮忙照顾禅师的老母亲,他总是婉拒说:“这是我的母亲,不是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不论如厕吃饭,都应该由身为人子的我亲自来侍候。”由此可见佛教非常注重对父母之恩的回报。

跟随我出家学道的弟子们,当他们的父母到了佛光山,我总是竭尽热诚招待他们,弟子们就说:“师父,您事情忙,我们的父母由我们自己来招呼就好了,怎好劳动您!”我总是回答:“不要紧!我离开了父母、师父,孑然一身到了台湾,我有家难归,有亲难孝,你们的父母等于我的父母,分一点让我照顾,尽尽我的心意。”

佛教并不是出了家就不要父母,不重视人间的伦理关系,而是要由孝顺自己的父母,扩而孝顺众生的父母;从今生的父母,推及过去多生的父母。由以上数例,可知佛教对世间伦理道德的重视,并且重视层面更深更广,所不同的仅是孝顺的方法、方向不一样而已。

(三)政治生活的道德

佛教徒应不应该关心国家政治?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国家,人人对于国家的政治应该关心。我们早课唱诵的“国基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意思是希望国家、佛法都能兴隆。初一、十五唱的《宝鼎赞》:“端为世界祈和平,地久天长。”更说明佛教徒关心国家乃至世界的前途,祝祷整个世界能和平绵长。

我们的教主佛陀也很关心政治。有一次摩羯陀国的阿阇世王和越祇国有了纠纷,准备发动战争,于是派遣大臣雨舍去拜访刚从越祇国回来的佛陀,向他打探敌情。雨舍到了佛陀的精舍,佛陀知道他的来意,却故意不正面回答他,佛陀说:“你先请坐,等我和阿难谈过话后,再和你交谈。”

佛陀转身问随侍在身旁的阿难说:“阿难,我们刚从越祇国回来,你觉得越祇国的政治,非常民主自由吗?”

“佛陀,越祇国的政治非常自由民主。”

“他们的教育普及吗?”

“教育非常普及。”

“越祇国的人民遵守法律吗?社会讲求上慈下孝吗?人们具有宗教信仰、相信因果吗?他们的民风敦厚,对事业有贡献的热忱吗?”

阿难尊者对于佛陀的询问,一一肯定地答复“有”,佛陀于是很慈悲、严肃地说:“假如一个国家具有自由民主的政治,上慈下孝的民风,信仰宗教因果,这个国家必定是富强的,外国的侵略是不会胜利的。”

雨舍大臣听了佛陀含蓄的开示之后说:“佛陀,我很惭愧,侵略战争是不会胜利的,我已懂得了。”

(四)经济生活的道德

佛陀为我们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实相,更告诉我们解决痛苦的根本方法。佛教并不是要我们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们如何追求究竟常乐的宗教。有人以为佛教反对享乐,要大家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完全不重视经济问题;信仰了佛教,社会文明不能进步。

其实,这完全误解了佛教,佛教的确是呵斥物欲,是反对过分耽迷于物质享受,过分沉沦于物欲大海而无法自拔。佛教并不是漠视物质生活,相反的,佛教非常重视经济与物质生活。例如佛经上描写极乐世界的殊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佛教中有一些实践苦行的人,希望借着淡薄物欲来磨炼自己的意志,我们也不完全否定他的价值;但是在普通的社会里,适度拥有物质文明的享受是合乎道德的。佛教虽然不否定经济生活的适度性,但是对于非法取得的财宝是不赞成的。举凡违背国法,如贩卖毒品、转卖人口的职业,或者违反佛法的不当工作,如屠宰、酒家、赌场,都在禁止之列,也就是和佛教不杀、不盗、不妄语、不饮酒、不邪**等根本大戒触逆的职业,佛教都不允许。佛教也反对贪污舞弊的经济犯罪,不允许诈欺背信的行为。

除了上述各项,佛经上记载有七种不当之财不可以苟得,所谓七种非财是:(1)窃取他物;(2)抵赖债物;(3)吞没寄存;(4)欺罔共财;(5)因便吞占;(6)借势苟得;(7)非法经营事业。譬如偷盗、走私、倒会、囤积抬价、挪用公款等等都是非法的行为。求财要取之有道,非法求得的钱财,虽然眼前得到了,却种下了恶因,来世要加倍地受苦偿还。不如法得来的财宝,是不清净而罪恶的,是苦因而不是甜果。即使如法求得的钱财,也要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地方。有钱是福德因缘所致,而懂得将钱用于合乎道德之处,更需要高度的智慧。

(五)信仰生活的道德

谈起信仰,容易令人联想到神道教的祭拜,甚至有人误解佛教也是求神问卜的祭拜宗教。其实佛教是关心生命本源的宗教,有别于一般的宗教。综观台湾目前的社会大众,信神求神庇佑赐福的人多,而信佛依佛的道理奉行的人少,在他们的认知里,佛菩萨不如神明的关系来得密切。在神庙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信众,手中持着线香,双膝朝城隍老爷、仙公、妈祖的神案前一跪,喃喃祈求着:“神明啊!请你保佑我升官发财,中大奖啊。”

“妈祖啊!求你保佑我的儿子考上大学,女儿嫁一个理想的丈夫。”

神明是否灵验也不管,总之如此一求,心里感到一切都很满意,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似乎神明也频频地向他们微笑点头。可是信佛呢?佛陀告诉大众:你们要把自己的幸福、欢喜布施给人;你们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度;要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两者比较之下,有的人心想:信佛,一切都要给人,我不是什么都失去,什么都没有得到吗?信神,神会给我黄金美眷、功名利禄。算了,我还是信仰神明好了。

一个不肖的子孙,只知向父母要求;真正孝顺的子女,只想奉献给父母。宗教的信徒也是一样,有出息的信徒,只求能奉献给宗教、给众生,不为自己求什么;没有办法的信徒,才想向宗教企求。不求什么就无所得吗?事实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所求,将来所得到的更多,《金刚经》不是指示我们无相布施的功德更大吗?

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托给神,让神明去控制、裁决,实在是太愚痴、太可怜了。信仰宗教,应该是寻求心灵的自由,而不是增添桎梏与束缚。佛教是讲自力的宗教;幸福与快乐,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