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理的经济生活

“感情”在生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在生活中更是不可忽视。所谓“爱情与面包”,孰重孰轻?其实两者均不可或缺。“人为财死”的事例屡见不鲜,常有人说:“只要给我钱,我什么事都肯干。”在金钱的**下,什么贪赃枉法的勾当都做得出来,甚至为了钱财,朋友可以反目成仇,兄弟也会变成冤家;而“贫贱夫妻百事哀”,没有钱的人生真是事事难过。可见“金钱”在人的生活中占有多重要的地位。

在日常中应该如何安排一个合理的经济生活?

(一)从贫穷到富有

说到钱财,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很多钱财,“有钱要有有钱的命运”,“用钱要有用钱的福报”,一个没有福报的人,即使给他再多的钱财,他也无福消受。

佛教常教人要修福报,没有福报,到手的钱财还会再失去。循着正当的途径,努力耕耘,脚踏实地去经营,所获得的才是最可靠的。

佛陀有个大弟子叫迦旃延,他在诸弟子中是论议第一。有一次,迦旃延出外托钵,遇到一个贫穷的老太婆,随即上前说:“老婆婆,我是来托钵的,请你布施一点给我好吗?”

老太婆皱皱眉道:“我穷得连饭都没有得吃,哪里还能布施给你呢?”

“你说你很穷,那么你把贫穷卖给别人好了。”

“什么?贫穷可以卖?卖给谁?谁要买呢?”

“我要,卖给我吧。”

“卖给你?可是我怎么卖呢?”

“你要布施,布施就可以把贫穷卖出去。”

迦旃延于是教老婆婆布施一钵水给他,为她种下未来的财富。

一个人想要发财,并不是凭空妄想就可以得到,佛法告诉我们发财的方法就是布施,唯有布施才是发财的正确途径。可是,有些人一听到布施,就面有难色,裹足不前。其实,在佛法里面,布施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对佛法有认识,虽然身在贫穷之中,也仍然可以布施,也一样可以过富裕的生活。

1949年,我从大陆来到台湾,仅有的一个包袱,在兵荒马乱中遗失了,身上除了一套衣衫、一双鞋子,什么都没有,真是“身无长物”。走在路上,发现路人都朝我脚上看,原来乡下地方的人都赤着脚走路,我为了怕本省的同胞觉得奇怪,就赶快把鞋子也脱下丢了,和他们一样打赤脚。后来,我又把仅有的一件长衫也送给煮云法师,这样孑然一身,了无挂碍。

最初,我想到台北某一寺院去挂单,可是一到那儿,他们告诉我已经人满,没有地方住。当时,外面雷雨交加,很多低洼地方积水漫过膝盖,我冒着大雨走向台北另一座寺院,没想到在路上摔了一跤,跌到水沟里,全身湿透,还被水冲了一段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又到了另一座寺,当家师告诉我:寺里大法师交代,不接受外省人挂单。这下子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再去了。那时,我饥寒交迫,身心疲惫,又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在那个寺院的大钟下屈睡了一个晚上。

翌日,茫茫然的,最后想到不如去基隆,找一找过去的同学。可是人地生疏,路又不熟,当我辗转找到了那座寺院时,已经下午1点多,寺里有人问我:“吃过饭没有?”

我说:“不只中饭没有吃,从昨天中午到现在粒米未进,滴水未喝。”

我的同学看到我,说:“赶快先到厨房吃碗饭吧!”

但是,就在那时,另外一个人说:“某老法师交代,我们自身都难保,还是请他们另外去想办法好了。”

也难怪他们,在社会动**、人心不安的时候,谁也顾不了谁。我看看他们,心想这地方也无法住下去,正想离开,有位同学过来招呼我,叫我等一等,他自己拿钱去买了两斤米,煮了一锅稀饭给我们三个人吃,饭碗端在手里,我两只手还不停地发抖!吃罢稀饭,眼看只有告别而去。前路茫茫,人生地不熟,只有走到哪儿算哪儿。

后来,我到了中坜圆光寺,住持妙果和尚非常慈悲,他收留我们。当时,我感激涕零,下定决心替常住效命。老和尚叫我当老师教书,我心里想:一个逃难的人,奢想当什么老师?只要有地方住,什么粗活苦工我都不会推辞的。就这样,我在妙果老和尚那里一面教书,一面做事情。那时,该寺有将近100位的住众,每天所需的水,都要从井里一桶桶打上来,平均每天最少要600桶的水才够用。我每天毫无怨言地在井边打水,只希望多打一些,供应大家充裕使用。

除了打水供应大众,我每天一早还要拖着手拉车到镇上买菜。从寺里到镇上市场约有10里多路程,我拖着车子,走在黄泥土的路上,天上繁星点点,树梢微风轻拂,大地一片沉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划破宁静的夜空,此时,我心里非常平静,默念着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伴着滴滴答答的木屐声。常常我到了市场,卖菜人家还没有起床,几经叫唤,买妥了果菜,我又拖着沉重的车子,踩过黄泥路,回到寺中。

如此日复一日,我在妙果老和尚那里住了两年。身上只有一件小褂,脚上只有一双木屐。

那时,我虽然什么都没有,甚至要一支笔、一张纸写文章都得不到,但是,我却不曾感到自己贫穷,也不曾感到苦恼,相反地,我觉得自己很富有,自己拥有的非常多。

在我的观念里,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妍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我们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我们交往。我感到自己拥有三千大千世界般的富有,这就是我“富有”的妙方。

一个人想要富有,唯有从内心着手,因为外在的物质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若一味地在物质上追求,则内心将时常感到空虚,唯有心里的财宝才是丰裕、无限的,因此,我们应该向内心追求财宝。什么是内心的财宝?“真如佛性”是我们内心的财宝,佛法讲“如来藏”,就是说众生心中藏着如来。如来,才是我们最珍贵的稀宝。

(二)从毒蛇到净财

一般人都以为佛法轻视财物。有道的人不肯讲钱,他们认为一讲钱,嘴巴就肮脏了,“要贫穷才算有道”,其实,富贵又何尝不能有道呢?有人认为“黄金是毒蛇”,但是若运用得当,黄金不也是成就道业的资粮吗?黄金不也就是弘法的“净财”吗?

《阿含经》上说:有一次,佛陀带着阿难出去行化,忽然在路上看到一块黄金。佛陀说道:“阿难,你看到吗?那儿有毒蛇。”

阿难朝黄金看看,回答佛陀:“是的。佛陀,我看到了,那是毒蛇。”

说完两个人就走过去了。

这时,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俩,听说有毒蛇,就过来看看。当他们一看,是一块黄金!“哪里是毒蛇?刚才佛陀和阿难把它看成毒蛇,真是大傻瓜!”父子俩欢喜地说着,就把黄金带回家去了。

当时,印度的法律明文规定,百姓不准私藏黄金。这块黄金是被人从国库里偷出来而遗落在路上的。经过调查,这父子俩嫌疑最大,终于被治罪关进了牢狱。

父子俩为了一块黄金而被关在狱中,这时他们才觉悟佛陀所说的话。父亲回想着当日的情形,不禁喃喃自语道:“果然是毒蛇,不是黄金。”

儿子看着父亲,也若有所悟地说:“确实是毒蛇!”

但是,黄金也可以成为净财,因为贫穷才是罪恶。

今日中国佛教界,待我们去兴办的事业有多少?如果没钱,能够成办事业吗?例如重要的佛教教育事业,人才须靠教育来培植,如果没有钱,教室哪里来?教师怎么聘请?学生生活费用怎么办?总之,处处都要钱,有钱才能建最好的校舍,聘请最贤明的老师,甚至可以发放奖学金给学生,让他们安心求学,自然学有成就。一批批人才出来,自然能弘法度众,为佛教创办各种事业;只有佛教的事业兴盛,大众学道的资粮丰富,佛教才能发扬光大,造福众生。所以将“毒蛇”化为“净财”,对佛教的益处很大。

(三)从邪命到正命

我们希望佛教人士发财,但不是用邪命方法发财,什么是邪命?就是不合理的经济生活。凡经营不正当的事业,都是邪命的生活。譬如开酒家、开赌场、卖钓鱼器具、卖打猎的猎枪,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谋生方式。佛教不提倡看风水、择日期,《佛遗教经》曾指示佛教徒不应去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不是合乎因缘法的正命,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一住多年。后来,日本军队侵华,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在家弟子,有一座宽大豪华的别墅要供养他,请他到香港弘法。

印光大师看看因缘成熟,便想前往,但当他知道那位信徒是经营酒厂的,随即决定不去,并告诉这位弟子:“你要我去,你就不要卖酒,因为卖酒不是正命的事业,我不能接受你不净的供养。”

佛法虽然准许我们经商办厂,做各种事业,但是伤身害命、迷惑人性的事业是不准许的。在八正道中有“正业”和“正命”两种,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从事正当的职业,过正当的生活。

有了正当的职业和正当的生活后,若钱财有盈余时,该如何处理?佛法指示我们有几种处理方法:(1)要供养父母师长;(2)要让妻子儿女过着快乐的生活;(3)要扩建正当的事业;(4)要有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5)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各项的比例,大约如下:供养父母师长2/10,妻子儿女的生活4/10,扩建事业2/10,储蓄以备不时之需1/10,布施、救济、做功德好事1/10,这是佛教教人处理钱财的方法。

社会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他们不知道布施种福田,也有一些贫穷困苦的人,却为了面子而强作金钱布施,这些都不是佛教所希望的。有些夫妻由于不合理的布施,导致家庭失和,譬如先生或妻子信佛以后,经常到寺院发心,布施做功德,却不管家里的生活,促使家庭失去平衡、快乐,这是不合理的布施。

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实践,布施不一定要用金钱,只讲金钱的布施也是不合理的。有些信徒很发心,跑这个寺院,布施一点,跑那个寺院又布施一点。有一天,金钱没有了,哪里也不去了,因为“钱用完了,没有钱不好意思到寺院去”。这种信佛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信佛不一定要用金钱布施,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心香一瓣,随心、随力、随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信佛要真实,不必打肿脸充胖子,更不能为了信仰而导致家庭分裂,这在佛法来讲,都不是“正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