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佛教东传中国后的发展

佛教发源于印度,光大于中国。经过中国僧人前往西方取经,或西域僧人东土弘法,佛教历经数百年的岁月,与中国文化、风俗、生活融和为一体,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精髓。而佛教三大体系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其中两大语系都在中国,可见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影响。

佛教在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在生活中,扩及食衣住行;在公益上,设立义学、植树造林、设佛图户、长生库等;在艺术上,中国文化在建筑、雕刻、绘画、书法上,无不受到佛教影响;在文字上,因为译经,丰富中国人平常遣词用语、文学创作的词汇。而历代以来的文人雅士,如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等人,莫不与人间佛教有深厚因缘。

本章也指出佛教在中国没落的十种原因,如本土宗教排挤、专制帝王毁佛、经忏密教鼎盛、道德信仰堕落等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所谓“人间佛教”,不是哪个地区、哪个个人的佛教。前文所述,人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法,是佛陀为人说法的宗教。佛陀降诞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弘法利生在人间,三藏十二部经典等,都是为人而说;就是大乘佛法的净土观,所谓娑婆即净土,烦恼即菩提,心净国土净……这些都是告诉我们佛陀的教示,以人为本,不离开人间,成道也必须在人间完成。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切法无非真理,一切法都是人间佛教。

佛陀灭度后,弟子们将佛法弘传各地,成为亚洲世界的共通文化,到了现今21世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宗教之一。

佛教东传中国,到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正式派遣博士弟子蔡愔等人前往西域求法,将月氏国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沙门请回洛阳白马寺,于此,从皇帝由上而下,佛教就正式在中国传扬开来。

从东汉到现在,佛教在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从传入、融和到本土化过程中,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学、语言、艺术、音乐、建筑等的影响深远,并且进一步弘扬至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成为东亚文明的基石。

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恢弘的效应,实因中国佛教继承原始、大乘、小乘佛法的人间性格与积极入世的精神,并予以发扬光大,所以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无不生活在佛教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中。

灵岩寺罗汉像

北宋治平三年(1066),泥,通高约155厘米,山东济南

虽然历朝佛教时有兴衰更替,但僧信二众秉持人间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注重利生的事业,拥护国家政治的领导,关怀社会大众,福利群生,建设中华文化。从历代高僧大德身上,处处可以看见人间佛陀的示现、人间佛教精神的发扬。他们有的担任国师辅佐皇帝,有的西行取经从事翻译、文化交流的工作,有的创建丛林、订立清规,或开凿石窟、植树造林、开设碾米场,施设无尽藏、修桥铺路、提供避难所、从事僧侣救护、施诊医疗、教育讲学、传戒住持正法等等,无一不是人间佛教的阐扬。今天,我们要继往开来,也必须本此精神,所以本章就历史面向作一纵览,期能收到以古鉴今之效。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觉者的佛陀,也不能离开衣食住行的人间生活。在五乘佛法中,从人天乘入世生活的需要,到声闻乘的出世思想,在大乘菩萨道之下,把人天、声闻、缘觉融合起来,就叫作菩萨道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人间佛教。

这里就从衣食住行等生活行仪,讲述佛教东传中国后发展的概况。

所谓“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重要的大事。从现今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里,可以看见佛教带来的深远影响。好比我们常吃的蔬果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伴随佛教东传,从西域丝路引进的外来品种。例如大麦、荞麦、扁豆、豌豆、茄子、哈密瓜、葡萄、西瓜、石榴、番茄、胡瓜、胡桃、胡萝卜、菠菜、菠萝蜜等,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许多蔬食,中国这么多人口,在生活上,你说又要增加多少不便呢?

除了蔬菜,中国人早斋吃粥的习惯也与佛门文化有关。经典记载吃粥有消食、除饥、益寿等多种益处,逐渐成为百姓早斋的饮食之一。甚至为了纪念佛陀成道,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寺庙道场就会烹煮腊八粥分送给社会大众。延续至今,腊八节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也是全球华人重要的节庆之一。像佛光山海内外道场,每年这一天分送的腊八粥,就不止百万碗以上。

禅茶一味 喝茶融入仪轨

再者,中国人吃茶也与古代丛林茶文化的推动有关。像客堂奉茶是待客之道,一般僧众集合饮茶叫“普茶”。特别是,禅僧打坐最怕昏沉疲倦,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成为僧侣合适的饮品。更进一步的,喝茶被融入禅堂的仪规、生活中,好比禅堂清规中的仪节、职务等。像禅宗“赵州茶”等脍炙人口的公案,可以看出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透过禅者的点拨,提升到不同的境界,可谓贡献甚大。

唐招提寺鉴真和尚像

奈良时代(710—794),夹泞,高80.1厘米,日本奈良

今日,享誉世界的名茶,许多也都与僧人有所因缘。例如: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福建武夷岩茶的“大红袍”,杭州玉泉寺的“龙井茶”,还有西双版纳的“普洱茶”等,最初都是出自佛门的茶种。

像西藏人士他们多以牛羊肉食为主,没有普洱茶来帮忙消化,生活也难以生存。全国种茶的地方,大多靠近寺院的名山大川,供应全国人的饮茶,“禅茶一味”,就这样跟文化结合在一起。

乃至唐朝鉴真大师把茶带至日本,成为日本茶文化的始祖。宋代时,日本荣西禅师到中国留学,回到日本极力宣扬饮茶等等;也可以说,透过佛教,日本吸收了中国文化并且发展了自己的“茶道文化”。佛门僧侣对茶文化的发扬与中华文化的传播,实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此外,佛教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素食文化的实践与推广。最早,佛世时为顺应当时社会习俗,僧众托钵乞食,除了不拣精粗,也随顺信徒供养的方便而食用,并没有荤素的分别。

及至佛法东传中国,由于托钵乞食在地理、气候及文化上不适宜,安居一处弘法利生成为常态,寺院于是设置库房、厨房,自炊自食。中国佛教倡导素食,是为了实践慈悲的精神,再加上儒家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思想影响,素食于是成为中国佛教日常习惯和修行生活的特色。佛儒的文化结合,成为现在世界素食的良好生活习惯、人间佛教尊重生命的重要理论。

佛教虽然没有反对肉食,但主张不杀害生命,充分体现慈悲平等、生命一体的精神,与现代提倡环保、护生的理念相呼应。

食文化说过之后,我们再说衣的文化。

中国服饰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受到佛教与中亚文化的影响很大,不论是衣服样式或色彩选用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与改革。从代表中华文化的唐朝时期妇女的装扮,就可以看到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成果。

好比唐朝妇女喜爱穿着来自西域的大红石榴裙,发式喜爱如佛教飞天图像的“飞天髻”,以及由释迦牟尼佛的发髻演变而来的“螺髻”,都是当时宫廷妇女喜爱的发式之一。此外,璎珞原本是佛菩萨颈项上的装饰,也随佛教传入中国,成为妇女与乐伎喜爱的配件。还有在服装的花样上,开发出来自印度的“忍冬纹”“莲花纹”以及“八吉祥纹”等,也都是来自佛教的纹样。

华严寺下寺菩萨像

辽重熙七年(1038),泥,高约365厘米,山西大同

特别是一直到现在,中国僧侣穿着的长衫、大袍(海青),甚至偏袒右肩的袈裟,都来自印度,成为汉服的代表,可谓现代僧侣保持了传统的中华文化。

再说到住。佛教崇尚自然,修行人大多淡泊物欲,喜爱与自然为伍。佛世时,因为印度天气炎热,弟子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有的比丘在山间结集而居,便能安度终生。但中国有些地方天寒地冻,在大雪飘飘的天气里,哪里能到处去居住呢?因此就有了寺院的建设。

中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永平年间的鸿胪寺(白马寺),本来是官方接待贵宾的官署,但因为印度的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僧人驻锡很久,后来国家的宾馆“寺”,就成为中国僧侣居住修行的道场。

不但“寺”,后来中国佛教在建筑上又有增加,如“院”、“庵”、“讲堂”等多种名称,都是佛教的居处。甚至佛教的寺院建筑的巍峨庄严,成为中华文化建筑的特色,影响皇宫的建设也参照了佛教宫殿的样式,乃至中国农村许多排列式的房屋,也是受佛教僧侣群居一地的影响。

后来,中国寺院有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中国佛教就有了典章制度,历代的皇朝受佛教规范的影响,对于居住规章也有许多的改良。

这许多寺院,除了有集民间大众的力量兴建而成,也有由皇朝敕建,例如金山江天禅寺、南京的栖霞古寺等,因为敕建的殊荣,成为国立的寺院,大多规模弘大,气势不凡。另外,在断崖山壁开凿而成的洞窟寺院,遍于中国西部、北部,为边陲地区的民众,带来心灵的慰藉,这也是中华文物的宝库。

总之,佛教发展至今,寺院建筑已产生多元风貌,为人间增加了许多彩色;凡此适应时代需求而作的改变,都可以看出人间佛教的弘传轨迹。

说到行,更是佛教重视的文化。因为早在佛世时代,如印度僧侣次第乞食,比丘们走路,眼看前方,心不外驰,双臂放平自然摆动,步伐稳重均匀,徐徐而行。

在中国,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注重行、住、坐、卧都要合乎威仪。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来展现一位修道者由内而外,行仪上的庄严正派。

尤其,佛门特别注重排班的行仪,寺院僧团举凡早晚课诵、殿堂进出都要排班。除了重视走路威仪,也特别讲究要队形的整齐划一。经由这种排班训练,培养对空间、时间的敏锐度,不必争先恐后,这也是人间佛教必要的修行。

说来,现在更应该恢复这种排班的文化,特别是现在社会常有推挤、不排队、公共场合大声讲话,甚至喧哗喊叫等。如果能倡导这种中国佛教的轻声慢语,行走威仪,排班的次第,讲究生活教育,加上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温文儒雅,我们社会就会更祥和有序。

白马寺山门

河南洛阳

中国佛教自禅宗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之后,宗派多了,规矩也多了,钟板号令行仪也就更讲究,晨钟暮鼓,各家也都有一定规矩。比丘们出外参学,从这个寺院到那个寺院挂单,彼此寺院拜访问候,以及各个寺院的种种纪念日,诸山寺院也都依丛林规矩行仪,互相往来而不失礼。

生活即修行 佛门礼仪尽现

人间佛教对于生活即修行的重视,完全表现在五堂功课与三餐饮食,佛弟子们行仪如礼的节度中,也因此能获得信徒的恭敬尊重。所谓“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这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渊源于佛陀的行仪教化所致。好比宋代大儒程颐在目睹定林寺众僧入堂,威仪济济的行止,发出“三代礼乐,尽在斯矣”的赞言,则是佛门礼仪受到肯定的最好明证。可以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受佛教的许多影响。所以,中华文化、人间佛教都与佛陀遥相呼应。当今的教界,特别是佛教的僧侣,对于人间佛教这种至关重要的生活修行,不能不认识它。

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人所需要的,衣食住行都是人的生活所需,人间佛教也要顾念人的需要,有很多的规章、格式、纪律等,这些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水乳交融不容分割。所以,我们更要重视中华文化人间佛教的发展,应该让它回归到佛陀的怀抱,这是当今佛教徒所应该努力从事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要说到人间佛教的公益慈善救济。

佛教之所以能从印度弘传到中国及世界各地,并让当地人间社会普遍接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佛教注重资生的贡献与利众的事业,协助解决人间生活的问题。

当初佛陀为示教利喜降诞于世,所做的就是利益众生的公益事业。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家,也是人类的义工;他没有放过假、从未拿过薪酬,说来现代的义工应以佛陀为祖师爷。

后来的佛弟子依着佛陀教化而行,弘法利生,自利利他。如佛世时的优波离尊者、差摩比丘探视病者,供给医药;给孤独长者、毗舍佉夫人广行布施;频婆娑罗王鼓励全国七千名里长皈依佛陀;乃至后世的阿育王,设立无遮大会、药藏库、福德舍,供给旅人及贫病者药品、食物等。这些都是佛教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先驱。

佛教东传中国后,古来的高僧大德、历代的佛教徒,也依循佛陀教化修行慈善、服务社会。如:设立义学、植树造林、垦荒辟田、凿井施水、修桥铺路、兴建水利、施粥施棺、经营碾硙、急难救助、设佛图户、长生库、无尽藏院、悲田养病坊等;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举凡一切能利益众生的教法,都是佛弟子应做的本分,是菩萨道的实践,也把人间佛教推动到社会大众之中。

以下试列举说明。

佛陀建立僧团教育弟子,是佛教第一个义学。他行化各处时,随机开示教导民众,就是佛教社区教育的开端。中国过去的僧侣学识丰富,被认为是社会的老师,许多文人学生经常前来请教释疑;寺院也开办义学、私塾、学堂,礼请名师大德讲学,甚至殿堂就是学生的教室,藏经楼相当于图书馆,供应十方学人、社会文人士子读书环境,丛林寺院成了思想智慧的场所。

历代以来,有不少状元进士就是在寺院寄读完成学业。例如:唐朝贤相狄仁杰,进士杨祯、李端、王播,宰相李绅、徐商、韦昭度等,以及“茶圣”陆羽自幼在寺中成长,后来撰述了名传千古的《茶经》。

又如宋朝大臣王安石、范仲淹、胡瑗、吕蒙正,年轻时曾在寺院挂单苦读有成,乃至当代蒋中正先生也在浙江雪窦寺读过书,梁漱溟投考北大落第,住在寺院苦读研究佛学及印度哲学,被北大校长蔡元培欣赏,破格取得北大教职与荣誉。

此外,书院的创立也受佛教丛林的影响,如著名的岳麓书院,最早就是由智璿等两位法师所设,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曾在这里讲学,元朝以后的书院成为乡学,也是人才培养的地方。这些都是受到佛教义学之风的影响,而有助于社会教育的发展。

佛教自古以来就注重环保生态,对于山坡地的保育、森林的保护功不可没,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这不就是一个实例吗?历代出家人披荆斩棘,开山建寺之后,就重视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不仅美化环境,尤其加强水土保持,防治自然灾害,同时生态也获得保护。

这许多僧侣:如宋朝的衡山福严禅院省桥长老,率领徒众环院百里种杉十万棵;无准师范于住持的径山寺,植松杉数百万株,以及知名的临济禅师栽松,不仅庄严山门,也留予后人典范。又如明远大师种植松杉楠桧一万株,消除泗州水患;明僖禅院希问禅师,捐衣钵募款,植松柏数千,以煞水势。至今许多千年古寺像北京的潭柘寺、戒台寺等,古木参天,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都成为珍贵的自然遗产。

佛教东传,中国禅宗有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寺院有了垦荒辟田、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其垦荒辟田,多以山田和海涂田为主;如象山永净法师曾开垦山田三百亩;佛日普光禅师开辟良田千亩,岁收增加千斛;道楷禅师废湖为田,增加农作;浙江天童寺开垦海涂田,增加岁入三千斛……这许多寺院,不但自给自足,也带动了地方建设。

中国以农立国,人民以米食为主。过去农村靠人力舂米,费时费力,唐宋时期,寺院开始设立磨坊、碾米场等。例如明州天童寺、麦积山胜仙寺、崇果院,都设置了水碓硙;台州惠安院、楞伽院,也都各有设置,不但嘉惠了当地民众,也方便了寺院本身。甚至也有寺院设立制油厂,帮助了寺院的收入,也增加了农业经济价值。

过去天灾、战祸、人为等因素频发,百姓普遍贫穷。佛教除了扮演精神上的导师,更是生活救济的依靠。佛教寺院对于济贫事业更不遗余力。

那灿陀寺遗址舍利弗塔

印度比哈尔邦

像隋朝昙延和尚施米,贫民聚集寺院,甚至皇帝出面解决米粮问题;唐朝僧人智聪在栖霞寺,募集米社,救济百姓;此外有德美、慧震、法云、灵润等法师成立悲田基金与施食道场。

佛教的济贫事业,像北魏时期,昙曜创立“僧祗户”,用缴交的谷子“僧祗粟”,大家共同储蓄,作为解决饥荒时期赈济饥民之用。此外,还有寺库、解典库等,都是为救济贫民灾户设立的福利制度。

甚至到了隋朝三阶教信行禅师,创设的“无尽藏院”,举凡金钱、稻米、粮食、灯油、衣服等都可以无息借贷,乃至后代设立“磨坊”等,都是类似的概念,与现代的农会、合作社,甚至当铺等相近,都受到广大人民的肯定,带动社会各阶层布施供养,利于济贫。

天童寺佛殿

浙江宁波

像“长生库”的设立,也可以说是佛教为了便民利国的金融事业,称佛教为当铺祖师亦不为过。只是佛教创典当的制度,不同于今日一般高利放贷,赚取利息。佛教本着取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的精神,把社会的净财做一个集中,再一次发挥其整体的力量,回馈于社会,解决人间问题,这才是人间佛教的根本精神。

佛陀是人间的大医王,僧侣就是人民的护士与依怙。过去,有许多高僧对医学多有研究,从事行医救人,如佛图澄、竺法调、竺法旷、昙衍、昙鸾等等,都有许多贡献。此外,南北朝时期,寺院设有福德舍、六疾馆、孤独园,到了唐朝设悲田养病坊、疗养所等,宋代也有福田院等,这许多都是为广大的贫病穷者所作的善行。

佛教徒经常自发地在路旁施茶、点灯,让行路的人得以解渴,获得指引。除此之外,过去因为取水不便,寺院也经常修筑泉井,提供民众汲水饮用、洗涤。像吴越时期的德韶禅师在杭州吴山凿井,解除旱渴;唐朝慧斌法师在汶水开凿义井报答亲恩,澄观法师在江宁普慧寺凿井供众……这些都是嘉惠民众的利行。

除了凿井,与水有关的公益善行就是兴建水利。像宋朝福州维溪法师在长乐县绵亭洋,以九年时间,截了十二脉小溪,筑堤八一〇丈,灌溉四十顷的农田;师振法师发起劝募,筑堤九百余丈,经过十一年,灌溉二十多顷农田。此外,宋代衡岳寺纯粹长老率僧众开凿石渠,引水灌溉,解除了旱象;甚至今日西湖景区,佛教徒白居易、苏东坡担任太守时,陆续修筑“白堤”“苏堤”,不仅改善水利,“苏堤春晓”也成为闻名美景。这些公共建设都与佛教有所因缘。

福田经

莫高窟第302窟福田经变相之施医药,隋代(581—618),壁画,甘肃敦煌

而历史以来,佛教对地方建设最具代表性的善行义举就是筑桥铺路。像宋朝,光是福建厦门、泉州一带,由僧侣募造的桥梁不止数百座以上。如:道询法师一生造桥就有二百多座,普足法师、了性法师、守性法师等造的桥不计其数,再加上其他地区僧侣所建造的,总说应有万座以上。

其他像明庆法师砌筑街道,觉先法师修筑街面;思齐法师、蕴常法师修筑石路;道琛法师、文达法师率僧俗担泥负土铺修道路;甚至道遇法师策划开凿洛阳龙门潭,以利水上运输等,都大大方便了行旅,并且促进地方繁荣。

古代公共设施不便利,交通不发达,佛教经常在路旁野外,或搭建凉亭供人避雨休息,或施舍茶水解除饥渴,或点挂灯火给予照明。特别是寺院提供住宿,让往来的商旅、进京赶考的书生有个歇脚休息的地方,如唐朝宝寿寺、五台山普通院等,这些都给予行旅路人很大的方便。

此外,出家人参学行脚、游化他乡、传播佛法的同时,也把很多的民情风俗、习惯文化传播出去。像过去,许多学子相继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到湖南石头希迁禅师处参访寻道,而有“走江湖”之称;像明代隐元禅师到日本弘法,带去中国的扁豆和茶道,现在日本人吃扁豆都叫“隐元豆”,同时他也成为日本“煎茶道”的始祖。

讲到出家行脚四方,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曾告诉我,在更早东晋时期,就有僧人慧深法师到达美洲墨西哥传教,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还要早,相关事迹可以在《梁书》卷五四、《南史》卷七九中看到。他说,至今墨西哥还有一城镇(Acapulco)大部分的居民信仰佛教,说是从祖先开始就承袭下来。而现在旧金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个“石锚”,据闻也是慧深法师所遗留下来的。

美洲大陆本来没有佛教,在慧深行旅传教之后,有了佛法、经像的流通,并且也有了出家人。相隔着太平洋万里波涛,中、墨两个伟大文明古国,就这样通过佛教僧侣的传播,沟通了东西方的文化。

每当国家遭逢战争,兵荒马乱之际,寺院往往成为军队驻扎的场所,难民栖止的避风港。1937年抗日战争期中,太虚大师为了国际宣传,抗拒日本侵略主义,远赴印度宣扬佛教和平教义,提倡世界和平;乐观法师组织僧侣救护队救难服务;南京栖霞寺寂然、志开上人等,收容难民达二十万人。曾任新六军军长的廖耀湘,就是当时避难栖霞寺的难民之一,受到人间佛教的救护。

人间佛教解决了许多士兵、难民的生活问题,安抚了动**不安的民心。人间佛教慈悲包容,使得许多遭受刀兵劫难的人,免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于保民养息的利行,确实发挥了极大的功能。

福田经

莫高窟第302窟福田经变相之施医药,隋代(581—618),壁画,甘肃敦煌

过去,在北魏时“佛图户”的设立,让犯人到寺院从事耕种、开拓河道的劳动服务;另外浴池、义诊、养老、寒冬送暖等这些慈善公益福利社会的事业,都是佛教徒以慈悯众生的心,为国家社会尽一分义务,也使需要帮助的人获得心灵上的安顿。此外,还有寺院设立放生池、放生园,佛教不但慈悲照顾人民,而且扩及一些动物,甚至森林、花草、树木等,可以说都是佛教对国家社会的帮助。

当初国家还没有警察公安的设立,寺庙对社会的排难解纷也做了很多的帮助。例如普陀山的客堂就像派出所,民间有了一些纠纷,就能在这里获得解决。现在许多台湾民众信仰的妈祖,假如她没有虔诚信仰观世音菩萨,她怎么救苦救难呢?

台湾人民崇拜的清水祖师(普足禅师),为干旱祈雨,泽及万民,所以受到社会的尊重。

以上总说,人间佛教对于每个时代的苦难,每个时代社会的需要、人民的救急,寺院除了自我生产,农禅生活以外,也多所布施协助,不断地救灾恤贫,人间佛教对人民的贡献,真是举不胜数。我们不能不知道这许多历史上的往事。只要有佛教的地方,就有慈悲的法水为人抚慰伤痛,涤除悲苦。我们希望今后的从政者、学者专家、社会工作者,能多参与人间佛教的历史,对人间佛教为社会的这许多苦劳服务的慈悲精神,能够有所了解。

现在对于人间佛教的发展,追根究底,都是佛陀设教的成果,因此,我们倡导人间佛教,不能不感谢人间佛陀的慈悲恩惠,希望中华民族在倡导文化的同时,不要忘记人间佛教的贡献。

说起佛教艺术,在印度,以阿姜达石窟群最为代表,成为世界的瑰宝,之后光大于中国。在中国艺术中,不论是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凡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无不与佛教有关。例如,当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称得上集建筑、雕刻、绘画等于一身的东方美术馆。

童子礼佛图

轴,明代(1368—1644),陈洪绶(1598—1652),绢本设色,高149.5厘米,宽67.5厘米,北京东城,故宫博物院藏

过去的寺院很少宣扬佛教艺术,但是讲到生活观、人生观、宇宙观时,都会不自觉地透露丰富的艺术内涵。例如:《华严经》谈论到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菩萨,因而有千佛洞的壮观佛群;《佛所行赞》以优美的诗偈写下的佛陀行化事迹,成为中国梵呗音乐的起源;《维摩诘经》中天女与维摩居士及舍利弗的巧妙对话,创造了“天女散花”的经典戏剧,并为舞蹈的开端。《阿弥陀经》里极乐世界的清净殊胜,绘成庄严的经变图;像现代自然的美景、都市的建设等,那不就是极乐世界吗?融汇中印西域文化特色的敦煌石窟里,创造出名扬世界的敦煌舞蹈……这些都是古代高僧大德化导世间的善巧,也是佛法人间化的重要价值。

这些伟大的艺术创作,让世界各国人士看到中华文化与佛教的关系。古德先贤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佛教,创造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与对佛教的传播,因此怎能不感恩及重视佛教艺术的发扬呢?

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一定看它的武力,而是看它的文化、艺术;等于人一样,气质与内涵最为重要。我们现在旅行在各地,到大英帝国博物馆,到巴黎的卢浮宫,到美利坚的芝加哥博物馆,不但看到西方的艺术文化,更看到中国的艺术文化在那里放光。有时候想想不免可惜,中国的宝藏怎么会跑到外国去呢?不过,留在我国,在安全上也是堪虑,连年炮火,造成对文物的破坏,更为遗憾。有这许多国家为我们收藏,为我们展出,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光芒四射,也是一件好事。

先说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早期以来,佛教对艺术的贡献甚大,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说敦煌洞窟,其留下的佛像、绘画,收藏的各种经典、佛书,甚至比秦始皇的兵马俑还要惊动世界,在一些大学里还把“敦煌学”列为显学,作为专业研究的课程。

一千多年来,历朝的王公大臣、信徒民众,一代一代地把敦煌建设得在世界上可以傲视全球,就连印度阿姜达石窟,在敦煌石窟的相比之下也稍显逊色。想到先民们把佛像雕塑得那样栩栩如生,那许多壁画具有超凡入圣之美,那许多刻经都被收藏保存;好在,敦煌地处偏远的甘肃,历代的炮火不容易波及,所以能存留至今。现在的敦煌博物院有数百人负责保护、修缮、管理,可以说,这应该不只是佛教独有,它已经成为中华儿女、甚至是世界人士共有的文化艺术宝藏。

六祖像

镰仓时代(1185—1333),纸本水墨,高837厘米,宽34.7厘米,日本大阪泉北正木美术馆藏

除了敦煌之外,从5世纪起,由北魏昙曜发起建设的大同云冈石窟,其石刻之美,可以说天下无双。我们经常在世界各处的报章杂志上,见到那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庄严圣像,全世界的艺术家都推崇它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走到云冈,因为地处黄土高原,加上时代久远,看到风化侵蚀的痕迹,希望国家出面全力来把它保存下来,避免毁坏剥落。也期盼对复兴中华文化有心的人士,把云冈列为世界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外,也能对它加以重视发扬。

从大同云冈石窟再到河南龙门石窟。那雕刻佛菩萨像的姿态,仿佛让我们走回了唐朝时期。因为唐代的人士重视人体的健壮、丰美,好比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等,都是体态丰盈的女士。那个时期,雕刻的艺工们把这许多佛像人间化,都表现出人间佛教的时代精神。

云冈石窟第20窟佛坐像

北魏(386—534),石,高13.7厘米,山西大同

其他如麦积山石窟的佛菩萨像,线条之秀美、姿态之优雅,也是让人叹为观止。四川大足石刻,宝顶山上那一尊三十一公尺的佛涅槃像,宁静庄严;到了北山石刻,一个个的洞窟,走进去,真是不忍离开,让人想要投身进去,也充当他们的一员。

此外,在丝路、新疆那一带,佛教的洞窟也是相当丰富,可以看出早期佛教在那里发展的情况,投注多少人的心血、信心。到现在,许多佛教的山洞石刻壁画,还在一一地被发现中。

这些石刻绘画的艺术,由于北方天气干燥,土石坚厚,较能完整保存。到了南方,因为江南烟雨绵绵,并不适合这种壁画艺术的发展;虽然如此,南京栖霞山上的千佛岭,庄严俊美,所谓“六朝圣地,千古名蓝”,让佛教的石窟艺术南北双美,这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要引以为荣的艺术瑰宝。

再有,佛教的内涵,对中华文化的书法影响深远,其价值不只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甚至怀素的《金刚经》草书,到现在都已经成为稀世之宝。历代的高僧大德,有的不靠田地收成或经忏为生,而是以绘画、书法获得世人的欣赏,作为他们既能修道,又能生存的资粮。

我在七十年前负笈焦山读书的时候,焦山除了主殿定慧寺之外,在它的周围有数十座中小型的寺院,每一间里都有画室、展览场所。你到焦山,只要欣赏哪一幅画作之美、书法之精,都可以便宜地请购回家,增添家里的艺术气氛。

所以,在中国的书画中,不只是吴道子的观音之作为人称道,在佛教里,八大山人、石涛、石溪、弘仁等那许多的书画僧,他们的作品,都展现绘画之清美、文字之雅典,大家在清修生活之余,有时间以练字习画作为修行,可以说,让佛教的书画比宫廷画师们的作品又更上一层楼。此外,我们看到的《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里面融入了寺庙、僧人,可见佛门与人间的生活息息相关。

观音菩萨像

轴,一九四四年,张大千(1899—1983) ,纸本设色,高111厘米,宽495厘米,台湾高雄,佛光山寺藏

这许多呈现人间佛教样貌的作品,有的虽然随着时代慢慢消逝,也有许多精品流传在各个博物馆中被列为珍品。像近代张大千先生,他曾在敦煌临摹有二三年之久,而溥心畲先生,他们的佛教相关作品,如今已价值连城。

佛光山曾获张大千先生赠送《墨荷》一幅,在为了办大学举办的义卖会上,为远东集团徐家收藏,所得就作为办学之用了。另外张大千的一幅《观世音菩萨》,有人甚至出资五千万想要请购,我们舍不得割让,现在还保存在佛光山可以展出的数十种文物之中,成为佛光山镇山之宝。

佛教的艺术也不只是从硬件上表现,对于软件的呈现也相当重视。像渔山的梵呗、唐代的说唱传教,都是中华文化里的一绝。

渔山梵呗,相传为三国曹子建在渔山这个地方,听到海潮的声音可以与天人的歌唱比美,爱好音乐的曹子建,便把这许多海潮音、天乐结合的声音记录下来,成为佛教现在的梵呗。

梵呗有所谓四大祝延、八大香赞,六句的短唱,像《炉香赞》;八句的吟唱,像《三宝赞》等,那许多赞咏的各种腔调,让人听了感到**气回肠,意境美不胜收。可惜,在太平天国后,又经历各种劫难,让这许多音乐,在逃难的生活中流离失所,几乎成为绝响。幸而,几位善于唱诵的人士来到台湾,我把它们录制成唱片、录音带,而保留下来。后来我们又把它带回内地;现在,这许多梵呗歌唱已经在很多地方响彻云霄。

这许多音乐,在晨钟暮鼓中悠扬回**,几年前,由佛光山主办的“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结合两岸佛教四大教派,共同在世界上巡回演唱,获得听众一致的赞美。

当然,说唱的布教,在敦煌石窟里,被保存在八相成道、天女散花、目连救母等经变俗讲的篇章中;不过,现代的佛教随着时代发展,逐渐用歌声代替了说唱。像佛光山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弘法布教,连续30年不断;在香港体育馆,也有20多年的弘讲,都留下这许多说唱的内容。说唱的人间佛教,把佛法普及社会各界,有很大的效应,应该要继续发扬。

除了上述内容,佛教建筑与雕刻之美,也是艺术的典型代表。可惜,现代大陆有关单位多把佛教的古刹丛林作为观光景区,并且收取门票,让佛教与商业挂钩。假如让这许多媲美宫殿之美的庄严宝殿、精舍、高塔、亭台楼阁等,回归佛教寺院教化的功能,会更显得超然净化。尤其佛教园林艺术,寺院的层层叠叠、雕梁画栋,更呈现群体建筑之美。

最近在佛光山有所谓“三宝山”,代表“佛宝”的佛陀纪念馆,除了一〇八公尺的铜铸佛像,还有八塔相伴,以及本馆里有十几个艺术展场。配合各种树木花草装点,吸引前来观赏者一年有千万人之多。

尤其代表“僧宝”的佛光山,早期虽然建筑经费困难,大雄宝殿、丛林学院、宝塔、庭园逐渐完成,也显得美不胜收。最近代表“法宝”的藏经楼即将完成,前来观赏的人都叹为稀有。佛法僧三宝的建设,这也算佛光山的僧信二众对人间佛教的一大贡献了。

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相之舞乐

中唐(766—835),壁画,甘肃瓜州县

再谈到中国的戏剧,其中以“昆曲”最为有名。它发源于元末苏州昆山,后来发展出各地的戏剧,如京剧、豫剧、粤剧等,而有“百戏之母”的称号。其实,昆曲来自明代智达法师写的《归元镜》,这些与佛教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许多戏剧,多反映现实生活与理想,发挥了教忠教孝的精神。可以说,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戏剧成为民间社会教化很好的体裁。所谓人间佛教,秉持着佛陀教化的理念,借着不同的形式,发挥净化人心社会的功能。像一部《释迦传》,就以歌剧、电影、小说、广播、舞台剧等流传全世界;还有许多忠孝节义的典故,也随着佛教的戏剧、舞蹈、音乐不断传播,启迪人心。

此外,光是在台湾,就有二十六支敦煌舞蹈团经常演出,可见敦煌舞在世界上的影响。最近,大陆残疾人艺术团的聋哑人士演出《千手观音》,可以说到处轰动。不仅是他们的荣耀,甚至让中国人以他们为荣,其优美精彩的表演,整齐划一,动作典雅,无不令观众赞叹不已。

谈到武功,自然会想到少林寺,相传少林拳术为达摩祖师所创,开启了武术在中国的地位,并且影响中国武术的发展。它也不只是表现力道,尤其精神、姿态,和所谓“一指禅功”、“般若神掌”等那许多动作,都呈现内在修养、道行的表达,有其让人尊敬的领域。过去,少林寺的僧人行侠仗义,主持公道,保家卫国,为世人所称道信赖;我们希望少林寺秉持过去先贤大德的武德,再做人民的护法长城。

综上所说,人间佛教的艺术成就对国家社会的贡献、人性的开展、教育的提升,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播,在世界上可以说无不受人尊重。以上所述人间佛教艺术的成就,挂一漏万,只能表达点滴的意见,希望在复兴中华文化的现在,要知道佛教艺术之美,是中华文化里取之不尽的宝藏,应该好好地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学者一向备受礼遇,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与尊崇,因为他们的发言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舆论力量,尤其文人的一支笔可以横扫千军万马,因此不管对当代乃至后世,都能在无形中发挥一定的影响力。

就拿佛教在中国的弘传来讲,之所以能与儒家思想融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此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历代有许多文人,他们感于佛教深富人生哲理,佛教在人间的流传与现实人生有很密切而重要的关系。例如,佛教讲因缘果报、无常苦空、三世轮回等,这些阐明宇宙人生实相的微妙义理,不但可以解开人们对生命的迷惑,满足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并且开阔了他们的思想领域与创作空间,所以历来不少文人受到佛教博大精深的教义影响,写下名垂千古的不朽著作。

双林—寺叶观音菩萨像

明代(1368—1644)泥高134厘米·山西平遥

虎溪三笑图

轴,一九四五年,傅抱石(1904—1965),纸本设色,高136.5厘米,宽36.4厘米,江苏,南京博物馆藏

最为大家熟知的,如干宝的《搜神记》、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等,都可以看出当中的佛教思想浓厚。这些家喻户晓的旷古之作,不但为中国文学增添光彩,同时也间接地帮助人间佛教在民间的传播。甚至可以说,佛法丰富了文人的生命,开拓了文学的新面貌,而文人学佛则助长了佛法的宣扬。

首先,中国古代最具文才的终身太子萧统(昭明太子),他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从小秉性仁善,聪慧过人。深受父亲影响而学佛,不但受持菩萨戒,持戒严谨,且遍览众经,深究教旨。曾撰《解二谛义》,论著佛法,《金刚经》的“三十二分则”就是由他所作。

可惜昭明太子英年早逝,未即位就在31岁时去世。不过同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当过昭明太子的东宫通事舍人,太子死后便依止在大学僧僧祐座下,十余年间协助僧祐编定《出三藏记集》十五卷,这是中国佛典目录的名著。他撰著《文心雕龙》十卷,与钟嵘《诗品》并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典籍的双璧。书中多取佛教的教条,以建立文章的体例,至今仍为学界所看重。晚年出家,法号慧地。

其次,东晋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田园。他的诗篇清新自然,具有文学的意境之美,同时蕴藏浓厚的佛教思想,如“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诗中充满了无常的感慨,可见佛教对他的影响匪浅。据说他时常到庐山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有一次,又与道士陆修静相约造访,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大师不自觉间险些跨越自我禁足的虎溪,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

布袋和尚图

轴,明弘治十六年(1503),绢本设色,高169.8厘米,宽97.8厘米,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藏

同样与慧远大师时相往来的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他笃信佛教,极得大师赏识,因此邀他撰写《佛影铭》。另外,他与道生大师也是交往密切,对道生主张的“顿悟说”极为服膺,因此撰著《辩宗论》以阐释顿悟之义。后来又因乌衣寺慧睿法师精通梵语,于是前往请益,因而会通众音异旨。

当时正值《大涅槃经》初传中土,由于品数疏简,文义艰异,初学者难以深入通晓,他便发心与东安慧严、道场慧观等人共同着手改订,是为三十六卷本的南本的《大涅槃经》,使得涅槃之学、顿悟之说得以弘布于当时。谢灵运一生对佛法的宣扬,可谓贡献良多。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初时宣扬儒家思想,主张“文以载道”,反对佛教与道教。后来因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任刺史,曾去拜访大颠禅师。定中的禅师如如不动,侍者在一旁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韩愈闻言赞叹:“我已于侍者口边得到消息。”后来经常参禅访道,受到佛教感召,忏悔过去所作所为,从此对佛教不再排斥,反而赞扬有加。

和韩愈同为古文运动领导者的柳宗元,自幼信佛,不但以诗文宣扬佛法,并作《东海若》阐释净土法门。当时南方许多高僧大德的碑铭之文,多为其所作,如六祖惠能大师碑,就是出自其手。

被誉为“苏门三学士”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同时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且全家都信佛。父亲苏洵虽以儒学为宗,但不仅不排斥佛教,甚至结交名僧圆通居讷和宝月大师惟简。苏轼本身更是才华纵横,但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贬,因此他的诗文经常流露出对佛法的体悟。他跟佛印禅师往来留下“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的公案,流传千古。

他访庐山东林寺常总禅师,对谈中有悟,赠诗偈一首:“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颇具禅境,至今仍脍炙人口。佛门诵念的《瑜伽焰口》中的召请文,相传也是苏东坡所写。文中他对六道众生的慈悲,对生命的平等关爱,充分显现佛心体察众生疾苦的人间菩萨性格。

同样是唐宋八大家,且被欧阳修赞为“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的王安石,早年皈依三宝,与蒋山觉海禅师交情深厚。他以宰相的尊位,时常向士大夫们宣扬佛理。尤其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他认为“没有一定的权威与不变的教条,但要对现实有正确的评估”,因此在神宗时实行变法维新运动。他提倡“均输法”与“青苗法”,都是在解决人民税捐及农民被剥削放高利贷的问题。可惜当时积弊太深,他虽有人间佛教福国利民的思想,却不为时人所接受。晚年辞官归隐,专心于写作赋诗,创作出许多名留千古的诗偈,又读《楞严经》有所开悟,后舍家宅为寺,茹素修行终其一生。

鸟窠与白居易

台湾高雄,佛光山寺藏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几乎个个都曾历经贬官之祸,饱尝人生的颠沛流离之苦。其实“宦海浮沉”,自古皆然,只是人在仕途得意时,往往危不自知。唐朝大文豪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有次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见禅师以树为居,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道:“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

白居易言下若有所悟,便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义?”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了感到很失望,就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白居易从此皈依在道林禅师座下。他曾发愿以今生世俗文笔之因,翻为来世赞佛乘、转法轮之缘。晚年尤其醉心于念佛,尝作《念佛偈》云:“余年近七十,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学佛有得的心境表达无遗。

梁武帝像

轴,绢本设色,高76.8厘米,宽56.4厘米,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代,文人吕蒙正与范仲淹都同样曾经寄住于寺院。吕蒙正是北宋第一位状元,曾在宋太宗、真宗时三次出任宰相,有“贤相”之誉。当他未得志时寄住寺院,二十年后拜相显达,他不忘寺院之恩,回到当年的寺院,并于每晨起来礼佛祈愿:“不信三宝者,愿勿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吕蒙正这种蒙恩不忘报的精神,以及对三宝的坚定信仰,正是人间佛教最珍贵的美德与传家宝。

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闻名后世。他在年少时曾在寺院寄读,出仕后,亲近承古、圆悟等禅门高僧,也曾问道于琅琊慧觉禅师,言下有悟,道业日进,并且得法。范仲淹一生尊崇三宝,每到一地则造寺度僧,尝舍宅为寺,寺名天平,并且创置“义田”,泽被族人。

盛唐素有“诗佛”之称的大诗人王维,平生奉佛,长年茹素,并以“摩诘”为号。此乃取典于《维摩诘经》,可见他崇佛虔诚。曾皈依菏泽神会学禅,并曾师事道光、普寂、义福等禅师。他的诗精致巧妙,颇具禅味,像《鹿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中“返景”“空山”即是透过鹿柴深林傍晚的景色,表现佛教寂灭无常的心境。

王维的母亲崔氏,笃信佛教,往生后,王维为纪念母亲舍宅为寺。自己晚年信佛更加专诚,每日鱼磬为伴,经书为侣,过着无异于出家人的修道生活。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并作书遍寄知友。

宋代文学大家黄庭坚与佛教也有一段特殊的因缘。

他善于诗词文章,好作艳词,为时人所传诵。一日,黄庭坚拜谒圆通法秀禅师,禅师正色地告诉他:“你的文章辞藻华美,文约义丰,难道只甘于做这种惑人耳目的文章吗?”

镰仓时代(1185—1333),绢本设色,高135.1厘米,宽59.9厘米,日本东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当时,有一位画师李伯时擅长画马,禅师曾告诫他,如果每天念念于揣摩马态,只怕他日要投生马胎为畜生。李伯时一听,从此收拾画笔,不再画马。黄庭坚知道这件事,因此笑着对禅师说:“难道你也要告诫我,他日恐会投胎马腹之中吗?”

法秀禅师说:“你以绮语拨动天下人的**心,只怕将来要堕入地狱泥犁中,而不只是投生牛胎马腹而已呢!”黄庭坚一听,幡然悔悟,立即忏悔谢罪。

后来又经灵源惟清禅师等善知识的激励,尽摒旧习,锐志学佛。曾作诗一首:“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甘肥为我须。莫教阎老断,自揣应如何。”充满护生的思想。

晚年黄庭坚筑精舍于涪滨,专修净土法门。他所作的诗文,流行于日本足利时代的五山僧侣之间,对日本汉文学史的影响颇巨。文学无国界,诚不虚言。

文学是人类感情、思想的发抒,一篇好的文学作品,除了要有美丽动人的文采与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外,更要在思想、理念的传达上,发挥教化世道人心、陶冶人格性情,导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功能,所谓“文以载道”,正说明文人负有以文字教化人心的使命。

佛法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利益人心,历久弥新,毫无疑问的,文人的妙笔应该是传播佛法的重要媒介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动、护持,佛教得以在中国生根发展。从东汉明帝、吴国孙权、南朝梁武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宋太祖、清朝的康熙帝、雍正帝、乾隆皇帝等等,都对佛教在中国的弘传有着重大贡献,尤其在隋、唐两代,开展出中国佛教史上最兴盛的一页。

这当中,也有皇帝舍弃王位出家为僧,如梁武帝、唐宣宗、清顺治皇帝等。又如在云南的大理,从南诏时期,隆舜王把佛教尊为“国教”,到大理国时代,二十二位皇帝中就有十位出家,上至国王下至庶民都以出家为荣,全民笃信佛教。乃至慈禧太后也欢喜人家喊他“老佛爷”,可见大家都以在佛教里有一个名号为殊荣。这许多帝王以佛法治国,推动人间的政治,推行人间的佛教。

龙门石窟第1280窟奉先寺虚舍那佛像

唐上元二年675),石,河南洛阳

而历代高僧大德,虽不像帝王将相直接掌政,但爱护国家之心是一样的。他们心系国家社稷的安危,关心庶民百姓的忧悲苦乐;或以国师身辅佐皇帝,或现宰官身为国献策参谋。如南朝刘宋“黑衣宰相”慧琳法师,受文帝信任入京问政,为出家人在朝为相辅佐国事的先例;北魏道人统法果法师,受北魏太祖、太宗倚重,时常请为咨询国事;宝志禅师为梁武帝国师,唐朝慧忠国师受三朝皇帝礼遇,综观历代担任国师者不只百位以上。他们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辅佐仁王治国,让君王感到安心,更能为国家社稷奉献心力。

第一位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皇帝是东汉明帝(即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他派遣使者,迎请佛教到中国来,敕令建寺、尊重佛教,正式开启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佛教于北方发展兴盛,以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大师等,受到胡人君主护持、推崇,让佛教普及,弘法布教贡献最大。如:佛图澄以神异行持感化嗜好杀人的石虎、石勒,被尊为国师,为国家军事献策,救了多少生灵。石勒更将宫里的幼童送到佛寺学佛,每逢四月八日佛诞节,亲自到寺院浴佛祈福,全民信奉佛教。

道安大师劝谏苻坚休战,受苻坚礼请回长安,致力经典翻译、注疏,并制定僧团规矩;韩国、日本有佛法,也是从苻坚赠送佛像、佛经开始。

后秦君主姚兴礼鸠摩罗什为国师,设立中国第一个国家译场,罗什流畅典雅的翻译,为佛教义理的传播带来空前的贡献;姚兴敕命罗什的弟子任僧正、僧录(等于今日佛教会的领导人)等职务,这是中国佛教僧官制度的开始。

说到“僧官”的设置,主要因应国家政治、社会发展,由国家任命德高望重的高僧,给予官职、俸给,从事纠察违戒失职的僧众,协助国家推展人间佛教。后秦称“僧正”,意思是须先自正然后才可以正人;南北朝以后,历代承袭制度,名称有所变更,如从唐朝以后,有僧正、僧录司、大僧正、左僧录司、右僧录司等不同官名,他们的地位相当高。

到了南北朝时期,素有“皇帝菩萨”之称的南朝梁武帝,是中国第一位以转轮王理念治国的皇帝,他撰写《断酒肉文》,为中国佛教僧侣素食戒律的开始;受持菩萨戒时,有四万八千人跟随受戒,也是第一位出家的皇帝,通达佛教教理,常为四众讲经,著有《涅槃经》《净名经》等义疏百卷,今天我们常礼诵的《梁皇宝忏》及《水陆仪轨》,都与梁武帝有关。

北朝时期历经二次毁佛事件,伤害佛教相当大,后由魏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宣武帝等复兴佛教事业。其中,文成帝命昙曜担任“沙门统”,执行开凿云冈石窟,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佛教艺术石窟,200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骄傲。献文帝虽在位仅有五年,但他在平城建寺、造佛塔,在城中呈现了“佛教都市”的景观。

这让我想到位于北京的潭柘寺、戒坛寺(戒台寺),建筑时间比北京城还早,所谓“先有潭柘后有北京”。过去恢弘堂皇的原始风貌,虽然至今无人修复,但雄姿还伫立在北京城的郊区,可见得当时人民对佛教的信仰虔诚,以及佛教与国家建设的相互关系。未来假如能复兴起来,在全世界的文化里,可以说是“文化宝库”。意思是假如把它庄严起来,全世界的人都会来朝拜。

进入隋唐,中国佛教达到最兴盛成熟的时代。隋文帝人称“佛教皇帝”,兴佛治国,造寺抄经,启建舍利塔八十三处之多,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巨擘。他自幼在般若寺成长,抚养他的师父智仙比丘尼圆寂后,还为其筑宝塔,并作传纪念,此塔至今还伫立在南京栖霞山寺内。

隋文帝的儿子炀帝,虽然受到了历史评价不一,对佛教却相当尊重护持。他敬僧迎僧,建立道场,弘扬佛教,在未登基前,礼天台宗智顗大师受菩萨戒,法号“总持菩萨”,后颁赠他“智者大师”尊号。

唐朝君王护持佛教,尤以唐太宗崇敬三宝、护持文教为历代罕见。他在弘福寺为玄奘大师设立第一个国家译经院;翻译出经典如《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心经》等,为中国佛教带来空前的贡献与影响。玄奘大师译经之余,也随驾太宗左右,接受国事咨询。

唐太宗器度宏大,性格宽广包容,在位时期,度僧护法,高僧硕德辈出,诸宗并弘,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期。他本身也深入经藏,致力菩萨道的实践;亲赐《瑜伽师地论》序,并刻于石碑上(即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

玄奘三藏绘卷第十卷译经(局部)

镰仓时代(1185—1333),高阶隆兼,纸本设色,高40.3厘米,长1746厘米,日本大阪都岛,藤田美术馆藏

唐高宗依玄琬法师受菩萨戒,造大慈恩寺,对玄奘大师译经事业也是全力护持,所有开支,皆由他供养;三次出巡,请玄奘大师随驾巡视,担任国家建设的顾问,可见当时政治重视佛教的情况。玄奘大师圆寂时,高宗三日不上朝,宣称“朕失去一件国宝”,其对国家的贡献可说史无前例。

玄奘大师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国求学的留学生,并且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人。他到印度求法,将经过的国家地区民俗风情记载,撰写《大唐西域记》,与东晋法显的《佛国记》、唐朝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都为研究中亚、南亚史地和社会风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关系史等,提供极宝贵的资料,具有高度价值。

唐宣宗未登基前,一度出家为僧;即位后,即刻恢复遭“会昌法难”期间被毁的寺院,并于全国各州设立方等戒坛,让被迫还俗的僧尼重新受戒。他颁赐紫袈裟予悟达国师,并敕封其为“三教首座”,襄助复兴佛教,功绩炳然。

说到国师,禅宗神秀大师为武则天,及唐中宗、睿宗、玄宗等四朝国师;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受到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等皇帝的崇敬,被尊为“七帝之师”。玄琬法师受朝廷礼请为太子太傅,以行慈、减杀、顺气、奉斋四事教导太子未来掌政爱民之方。

顺此一提,唐朝末年,契丹族在东北建立政权,佛教受统治者的信奉。辽代圣宗即位后,临朝摄政的萧太后对佛教竭尽护持,在故乡锦州兴建皇家寺院奉国寺,殿内供奉的过去现在七佛,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整,是现存最古老的彩塑佛像,我曾数度前往参拜,堪称举世珍宝。

宋代皇帝护持佛教,从宋太祖开刻中国第一部大藏经《开宝藏》,树立后世大藏经刊刻范本;太宗时设立完备的译经院,让中断的译经事业再度复苏。到了南宋,高宗礼请法道禅师入朝共谋国事,在禅师的极力奔走下,劝募丰足的军粮,并且参与军旅,贡献计策,稳定国势。

在这个时候,佛教在中国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翻译、弘扬、传播已日渐普及,经典需求量增加,带动印刷业的发展。北宋起,杭州的刻印居全国之首,高丽国曾委托商人到杭州代刻佛经,日本、高丽都陆续来到中国请回各种藏经,并且仿照中国雕版印刷技术,刊印再雕本。可以说当时中国兴盛的印刷业,傲视全世界,佛教扮有重要的角色。

元朝开国元勋刘秉忠(释子聪),受元世祖忽必烈礼请为军政幕僚,他上万言策,主张改革,建立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制度,对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最大的推动作用。刘秉忠为官护持国政,减少外族人士对汉人的残杀。

明清时期,佛教虽不似隋唐辉煌,但不再被认为是外来宗教,此时人间佛教已深入人心,可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尤其因果报应、生死、业障、因缘等观念广为流传,普及社会。到了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帝都对佛教相当尊重并大力提倡。

中国佛教在历朝帝王的护持下,在华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并弘传至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形成北传大乘佛教系统与东亚共同的文化。

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法律防患于已然,佛法防患于未然。”甚至梁启超先生曾说,他之所以信仰佛教,因为佛教的道理有六点让他心仪之处:(一)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二)佛教之信仰,乃兼善而非独善;(三)佛教之信仰,乃应世而非出世;(四)佛教之信仰,乃无量而非有限;(五)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别;(六)佛教之信仰,乃自力而非他力。佛教不但有和谐政治的功能,其正信、智慧,可帮助政治化导社会,发挥慈悲教化的功效。

上述说来,政治、佛教并不排斥,佛陀就出身于政治世家。他本来就是一位王子,成道后在印度弘化,对当时一些国家的政事也指示很多。在我们中国,历代以来,政治人物与佛教的关系,僧伽与政治人物的关系,也都是很融和。所以,佛教在世间,主要的是要建设仁王的佛教、人间的佛教。如果说仁王的佛教、人间的佛教完成了,你说,这国家还不兴隆吗?

佛教自印度东传中土后,逐渐形成各种本土化的发展,其中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文字的汉化,尤其今日更应该提倡语言文字的人间化。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借由语言文字,得以表达思想、沟通意见。虽然语言并不能究竟传达心声,所以禅宗主张不立语言文字,但,语言文字也是进入佛法核心的桥梁,是进入最后的修证阶段才能不立文字。

所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句话,给人欢喜;一句话,给人怨恨。你说,语言文字又怎么不重要呢?所以,佛教的弘传,还是需要靠语言文字。如《金刚经》说的,对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若受持四句偈,而为他人说法,可见佛法对语言文字的推崇。

像唐玄奘大师到印度求法,不带回来那么多的经典,怎么能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历代《大藏经》的印行,如果没有那许多智慧的经典语句,又怎么能表达真理呢?

假如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讲话、沟通,就没有那么顺利,那么美好;如果没有文字,那许多文学、哲学的内容,又怎么能丰富起来呢?所以人间佛教的发展,光是在语言文字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可以说无与伦比;假如没有佛教的词句,中国人的讲话,必定不够表情达意;如果没有佛教的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史哲学,就没有办法形容得那么淋漓尽致。所以胡适之推崇中国禅门的语录,视为近代白话文的滥觞,白话文运动亦受到禅宗语录的影响。

罗什寺塔,甘肃武威凉州

佛教东传以来,把佛陀对人间佛教各种真理的解释表达很多,例如:要我们明白四圣谛、十二因缘,要我们遵循八正道的行持,当然要用许多的语言文字来阐述。后来经过历代的高僧大德弘扬,特别是禅门祖师对于诸多文字的发展,影响很大,约略来估计,成语就不止千百条之上,名词、造句也不止千百条,还有生活之中的谚语、词汇等等,也是难以估计。

一般说来,如果能认识一千条成语,这个人可以算是一个读书人了;假如能运用文字传道,有几百个名词来应用,也已经足够;但是相关佛教的成语、名词,不止千百条之上,对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影响可谓至大至广。

梁启超先生在《佛学研究十八篇》里提到: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佛经的翻译,至少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个词汇。这些新增的词语,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而且扩大了原有的意境,所以中国的文学很美,甚至连平时的口语都很优美,正是因为有很多来自佛经的美妙语汇,无怪乎连外国人都认为中国的文字很高明。其实人间佛教的语言文字,常常在我们生活里运用讲说,只是大家不知道是从佛教中来,不知道是禅宗用语。

假如说,没有了人间佛教的这许多语言文字,我们还能文雅讲话吗?假如没有了佛教睿智的语言文字,我们的沟通,可以说非常的困难。像我们说的普通字词,如“佛光普照”“法水长流”,在英文里,翻译起来都很困难;像佛教的“四大皆空”“五蕴非有”,简单的八个字,用英文来说明,就是一长串的文字,也不容易深入翻译。所以中国的文字语言,不但意义深广,尤其词汇之华美,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都难以与中国文字并肩。

因为佛教的弘扬,依靠语言文字传播,尤其佛经与那许多禅门的成语都有很多解释,甚至用各国的文字来翻译,也一样不容易。如“不二法门”“真如自性”“八识田中”“无住生心”……这许多词语,不但充实了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字内涵,说来可以傲视今日全世界国家的语言文字之上。归根究底,有四种因缘。

(一)译经与整合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初的佛弟子,他们在佛陀入灭后不久,便着手把佛陀的言教、语录结集起来;因为有经典的结集,才有三藏十二部经的法宝流传,才能让正法得以永久住世。

甚至佛教初传中国之际,也要感谢有迦叶摩腾、竺法兰、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康僧会等来自西域的高僧。他们陆续把佛经翻译成汉文,乃至鸠摩罗什、真谛,以及后期的玄奘、不空、义净等五大译经家,随着他们翻译的经卷愈来愈多,佛法的义理思想也愈臻完备,因此才有后来“八宗并起”的隋唐佛教盛世,也才发展出属于中国大乘佛教的特色。经典的翻译,既传达了佛陀奥妙的教理,也形成中国佛教发展的义谛。

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一般称为“旧译”。由于他崇尚意译,译笔简洁流畅,尤其门下四大弟子道生、僧肇、道融、僧叡等,都是十分优秀的语言文字俊杰。因有他们参与其中,使罗什大师翻译的《法华经》《金刚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等,在中国流传广远,这是因为他的文字通顺、畅达,所以合乎中国人的喜好,能深入教界。

《华严经》卷第三十一卷首图

高丽忠肃王六年(1337),瓷青纸金泥,高20厘米,宽36.5厘米,韩国京畿道龙仁,湖岩美术馆藏

相对的,玄奘大师主张直译,他为了要符合经文原意,文字就有一点拗口,读诵起来就感觉比较困难。所以经典能否广泛流通,与文字的流畅与否,还是有唇齿相依的关系。其中,玄奘大师也订立“五种不翻”的原则,即秘密、含多义、此无、顺古、生善,而以音译代替意译。后代的译经家,每每就以玄奘所制定的这些原则为法式,称以前所翻译的为“旧译”,以后译的为“新译”,这就是当初古德们对于语言文字的讲究。

所以,人间佛教对语言文字不要泥古,不要那么执着,可以适当地口语化,可以流利通顺地翻新,因为它的传承转化,都有时代的意义。如中国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以及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等,都各有其语法特色,显示了地理、历史的关系。假如没有“中国”两个字,怎么表达华夏佛学丰富的历史意义?藏传佛教没有“藏传”两个字,能表达佛教在西藏弘传的教法吗?又好比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等,不但表示了内容的分门别类,也各有其修持精神。

今日,我们统整这许多的佛教都是“人间佛教”,这不仅是千百年佛教词汇的整合,而且也彰显了佛陀的本怀,希望全世界佛教能以“人间佛教”为佛教统一的大义。特别是现今提倡的“人间佛教”,已是当今时势所趋、社会人心需要的一种教法,众流汇合,壮大为共识,以导正家国社会风气,大家不要再画蛇添足,生出多少繁复的枝叶,反而让人无所适从。我们朝向“人间佛教”这个美好的方向去发展,不违反历史进步的潮流,人间佛教就是世人需要的佛教,人都可以成佛,这有什么不好呢?

(二)经藏的传播

在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也由于有历朝历代的许多高僧大德们艰苦卓绝、努力不懈于经典的翻译,才有今日各种版本的汉文大藏经,如:《开宝藏》《契丹藏》《毗卢藏》《碛砂藏》《高丽藏》《嘉兴藏》《龙藏》《频伽藏》《铁眼藏》《卍字正藏》《卍字续藏》《大正藏》等等相继问世。

也可以说,就如胡适之在《白话文学史》里所提,《华严经·入法界品》就是一部长篇小说;而《维摩诘经》则是世界上最长的白话诗,兼具哲学的意境和文学的美妙。虽然这样的说法,在佛教徒看起来,有亵渎佛法的尊严,但事实上,我们要歌颂赞叹佛学之美、词句之多,也只有用文学上、哲学上的角度来比拟了。

这些艰巨而伟大的成就,固然得力于中国印刷术的发明;然而相对的,由于佛教的传播日渐普及,经典的需要量日渐增加,因此也带动印刷业的蓬勃发展。甚至可以说,由于佛经的流传,促进了印刷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因为印刷术的日新又新,无形中也助长了佛教文化事业的兴盛。

现今各寺院道场,甚至一般信徒家中,不但可以见到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乃至各种佛教的书籍、杂志,俯拾皆是,可以说藏经、佛书十分普及,充实了大众的心灵,开拓了思想,促进了人间佛教的传布。

(三)宗派的共生

佛法,经过历代大德的阐扬,再加上禅门一花五叶、五宗七派的发展,许多禅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真理开辟了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捷径。尤其,祖师大德们把经典真理传播到人间社会,让百姓安心接受,老人能体会,孩童能听懂,也就更加的难能可贵了。

像智者大师,他在天台山发扬《法华经》,他的宗派就称为“天台宗”,又作“法华宗”;《华严经》由于贤首大师的大力弘扬,故“华严宗”又称为“贤首宗”等,佛教因此发展出以地名、经名、人名为宗派,各有各的特色。

又好比“净土宗”成为“莲宗”“净宗”“念佛宗”等,每一个宗派都有很多的称呼;又如一个“三论宗”,有“空宗”“法性宗”等说法;像“法相宗”又名“唯识宗”等等不一而足,也没有互相排斥。

就等于佛教为了表达我们的本性,说出“如来藏”“真如”“自性”“实相”等等名相,为的就是要把真理阐明。因此,佛教从来没有对许多名词有过异议,计较高下。

这许多名相的不同,使大家可以从各种方面来认识自性,所以名称虽多,其意义则一。好比一个佛陀有十个名词的称号,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就如过去一个文人雅士,有学名,有字、号、笔名、自号等等,就是一般人也会有别名、小名,其实都是同一个人。

因此,当今“人间佛教”的推行,是需要全世界佛弟子一起来,要知道:这是回归佛陀的本怀。接受“人间佛教”这一句话,对未来佛教在人间推动有无比的力量,千万不可以认为“人间佛教”有所不当,而残忍地摧残佛教的传承命脉。

有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中国人!在我们想,中国人的聪明,多多少少可能是靠了佛教经典语言的帮助。现在中国人习惯于使用的语言、文字,出自于佛教的不知凡几,在生活中一切都习以为常,连自己说的语词,也不知道是出自佛教的经典书刊了,可能其他的宗教徒说着佛教的语言,他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佛教词语。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华美,可以说冠盖世界。所以佛教的语言文字,在中华文化里面也起了很大的烘托作用。现在,请读者容许我们详细地把佛教的语句列举如下,也请各位读者不厌其烦慢慢地参阅,从中了解中华文化里佛教词汇的丰富多彩。

首先从四个字的词语说起。例如:

铁树开花、一切现成、不可思议、驴胎马腹、作茧自缚、洒洒落落、饥不择食、辩才无碍、严土熟生、不即不离、识心达本、痴人说梦、转女成男、直指人心、扬眉瞬目、掷地有声、龙头蛇尾、龟毛兔角、随缘不变、随波逐浪、诸上善人、磨砖作镜、横遍十方、聚沙成塔、针锋相对、拨云见日、一弹指顷、远尘离垢、蒸沙作饭、端心正意、对机说法、对牛弹琴、尘尽光生、梦幻泡影、隔靴抓痒、电光石火、叶落归根、万劫不复、当头棒喝、猿猴提月、敬上慈下、感应道交、顺水推舟、贵耳贱目、广结善缘、画饼充饥、无常迅速、焦芽败种、晨钟暮鼓、智目行足、寂寂惺惺、单刀直入、善男信女、拨无因果、逢场作戏、通身手眼、眼横鼻直、教外别传、羚羊挂角、常住真心、密在汝边、宿世善根、宿世因缘、唯我独尊、装聋作哑、森罗万象、动念即乖、动静一如、鬼哭神号、逆增上缘、羔羊跪乳、破颜微笑、拈花微笑、留惑润生、修成正果、香火因缘、重重无尽、苦口婆心、成佛作祖、恒河沙数、克期取证、刹那生灭、前世今生、金刚不坏、虎啸生风、返璞归真、不二法门、泥牛入海、明心见性、抛砖引玉、披星戴月、味同嚼蜡、卷舒自在、刻舟求剑、同登彼岸、慈航普度、事与愿违、邪魔外道、事事无碍、身心脱落、见闻觉知、言语道断、快马一鞭、坐久成劳、坐断十方、冷暖自知、洞然明白、自作自受、行住坐卧、老婆心切、有情世间、安心立命、守株待兔、如影随形、薄地凡夫、回光返照、因果报应、同床异梦、生生世世、本来面目、半路出家、去粘解缚、心随境转、心猿意马、心生万法、心心相印、天花乱坠、天衣无缝、天女散华、六时吉祥、五体投地、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滴水穿石、一丝不挂、步步生莲、凡圣两忘、三灾八难、三生有幸、饶益有情、有情众生、八面玲珑、八风不动、人身难得、人天眼目、大死一番、如丧考妣、凡圣两忘、凡圣一如、三途八难、一了百了、七上八下、七情六欲、七级浮屠、七零八落、七孔八窍、一篑之功、一亲一疏、一网打尽、一箭双雕、一曝十寒、一叶知秋、一尘不染、一超直入、一棒打杀、一得一失、一门深入、一知半解、一念三千、一往一来、一言道断、一水四见、一心不乱、一刀两断、龙蛇混杂、无缘一面、竖起脊梁、风调雨顺、人中狮子、浑身是口、降龙伏虎、束装就道、众望所归、面面相觑、日上三竿、三姑六婆、一笔勾销、和盘托出、一往无前、将心比心、冷若冰霜、再生父母、大彻大悟、混世魔王、群魔乱舞、病魔缠身、妖魔鬼怪、顶礼膜拜、沿门托钵、金刚怒目、道貌岸然、寸步难行、火眼金睛、见钱眼开、摇头摆尾、狗急跳墙、笔底春风、梦中说梦、正法眼藏、开山祖师、极乐世界、功德圆满、功德无量、乐善好施、大吹法螺、大吹大擂、老僧入定、舌灿莲花、游戏三昧、四面八方、指东话西、不知好歹、话不投机、落叶归根、敲骨吸髓、花花世界、头上安头、一念之差、含血喷人、竹报平安、僧多粥少、药石之言、清规戒律、一相情愿、石沉大海、防意如城、半信半疑、香花供养、心花怒放、细水长流、灰飞烟灭、不知不觉、昙花一现、想入非非、国色天香、大慈大悲、苦中作乐、恍然大悟、冤家债主、一心一意、掌上明珠、辩才无碍、面授机宜、皆大欢喜、打草惊蛇、飞针走线、锦上添花、点石成金、闭门造车、脚踏实地、庄严宝像、不可限量、痴心妄想、在劫难逃、无明业火、人间地狱、无缘无故、大显神通、各显神通、现身说法、自身难保、执迷不悟、凡夫肉眼、神通广大、独具慧眼、肉眼愚眉、佛眼相看、河东狮吼、步步莲花、勇猛精进、香象渡河、愁眉苦脸、劫后余生、空空如也、四大皆空、地水火风、救苦救难、五蕴皆空、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头阿旁、刀山剑树、刀山火海、报应不爽、恍如隔世、指点迷津、一手遮天、火树银花、不拘小节、镜花水月、少见多怪、自然而然、方便之门、如饮醍醐、丈六金身、哼哈二将、遁入空门、世外桃源、超然物外、标新立异、凡夫俗子、冠绝一时、画龙点睛、户限为穿、无遮大会、改邪归正、天下麒麟、重新做人、得未曾有、无风起浪、认贼为子、鹦鹉学舌、千差万别、水涨船高、事出有因、迷头认影、万家生佛、一瓣心香、二六时中、天龙八部、如是我闻、吉祥如意、耳根清净、十字街头、茶禅一味、海阔天空、随机应变、漆桶脱落、截断众流、横说竖说、应病与药、细嚼慢咽、手忙脚乱、至理名言、语焉不详、不可收拾、深居简出、无与伦比、沙里淘金、古井无波、万古晴空、今愁古恨、山光水色、孤云野鹤、火伞高张、一落千丈、情同骨肉、虾兵蟹将、衣钵相传、骨瘦如柴、十恶不赦、入海算沙、十方世界、天魔外道、超凡入圣、忍辱负重、得其三昧、冤冤相报、刀头舐蜜、法力无边、前因后果、不请之友、自由自在、口吐莲花、心领神会、水乳交融、单枪匹马、开花结果、登三宝殿、做贼心虚、和光同尘、见兔放鹰、瓮中捉鳖、两刃相伤、以毒攻毒、头重脚轻、鸦雀无声、雁过长空、有口皆碑、当面错过、见怪不怪、春寒料峭、宝山空回、钻故纸堆、额手称庆、豁然开朗、丰干饶舌、认贼为父、横三竖四、鲁鱼亥豕、扑火之蛾、游山玩水、路远迢迢、贼去关门、街头巷尾、象牙之塔、换斗移星、时丰道泰、洪炉点雪、非亲非故、急流勇退、拂袖而去、抛头露面、肉眼凡夫、心如古井、千里迢迢、一箭之地、一波三折、一笑置之、包罗万象、永生永世、摇头晃脑、天兵天将、身强力壮、弱肉强食、人穷志短、忍俊不禁、千辛万苦、忍无可忍、忙里偷闲、雷大雨小、立雪求道、冷言热语、含辛茹苦、成家立业、因果报应、胡言乱语、不可言宣、七手八脚、寻行数墨、胡说八道、藏头露尾、花团锦簇、粗茶淡饭、因风吹火、张三李四、方木圆孔、打破玄关、电光朝露、如梦如幻、家贼难防、普同供养……

除了四个字以外,三个字的用语还有很多,例如:

狮子吼、门外汉、善男子、善女人、善护念、无遮会、奈何桥、无尽灯、无尽藏、参话头、走江湖、一刹那、莲花池、须弥山、居士林、无上士、体相用、选佛场、阿修罗、鬼门关、日月星、一切法、一切智、一味禅、观自在、一指禅、香水海、香云盖、一食顷、一宿觉、一笔勾、一微尘、俱解脱、三宝佛、添油香、一弹指、无所得、人中尊、口头禅、大无畏、种福田、来生缘、大菩萨、大导师、大医王、不可得、不可说、无为舍、菩提路、不共业、不自在、不思善、不思恶、不思议、般若门、解脱道、不倒单、不退转、不动尊、慈悲心、优婆塞、甘露水、八福田、优婆夷、比丘尼、沙弥尼、不诳语、弄猢狲、光明藏、金光明、增上缘、真实义、不放逸、放生会、方便门、皈命礼、心花开、善知识、因缘果、心解脱、度众生、三界外、菩萨心、盂兰盆、贪瞋痴、清净心、水上泡、水中月、觉有情、观世音、妙吉祥、香积厨、三昧火、一大劫、微尘劫、金刚身、普贤王、地藏王、造口业、无明火、禅和子、二六时、欢喜地、清凉月、吃十方、作么生、活泼泼、臭皮囊、做功德、人我相、众生相、海潮音、现世报、无门关、无量寿、无量光、开眼界、烧头香、撞头钟、欢喜佛、弥勒佛、万佛殿、紫竹林、普陀山、藏经楼、腊八粥、露马脚、钻故纸、六和敬、七觉支、八正道、九品莲、开山门、吃早斋、三六九、不妄语、打禅七、念佛七、接引佛、西方船、上大供、施无畏、大和尚、小沙弥、佛法僧、阿罗汉、摩诃萨、摩诃衍、三摩地、戒定慧、闻思修、经律论、天地人、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消业障、免灾难、浴佛节、法同舍、天堂路、地狱门、光明灯、如来佛、福田衣、波罗蜜、增福慧、金刚心、报施恩、法如是、六斋日、放焰口、做法会、三皈依、受五戒、菩萨戒、十法界、发大心、立大愿、不二门、天人师、正遍知、明行足、世间解、大神通、普门品、普同塔、万寿园、多宝佛、如意寮、如来殿、智慧海、一合相、好兆头,所知障、滴水恩、朝山团、转法轮、阎罗王、帝释天、阿僧祗、难行道、易行道、法依止、赵州茶、云门饼、三法印、心意识、共生缘、共命鸟、如实知、安乐行、自性空、两足尊、明镜台、阿兰若、非思量、信愿行、南无佛、柔软心、祖师会、茶饭禅、常不轻、莫妄想、无学位、摩尼宝、标月指……

功德、如意、神通、安详、罪过、绝对、薰习、普遍、谛听、手续、一切、一心、一匝、三昧、三宝、上人、小品、山门、中道、公案、分别、天眼、方便、火宅、世界、世间、出家、出离、加持、布施、平等、正宗、甘露、生灭、示现、合十、合掌、吉祥、同事、回向、因果、因缘、地狱、如来、如实、妄想、成就、自在、自觉、行脚、衣钵、伽蓝、住持、佛道、佛学、利行、劫数、弟子、忍辱、投胎、投机、抖擞、束缚、沙门、沙弥、供养、依止、典座、初心、受持、和尚、居士、彼岸、往生、往还、念佛、放下、放光、放香、法身、法乳、法门、法界、法师、法喜、法轮、法器、法宝、知客、纠察、纠缠、舍利、金刚、长养、信仰、刹那、客尘、持戒、施主、染污、流通、流转、红尘、苦行、苦海、茉莉、降伏、首座、修行、差别、恩爱、悦众、悟道、书记、根器、殊胜、浮图、涅槃、琉璃、真心、真如、真谛、神明、素斋、般若、勘破、参学、问讯、云水、执着、寂静、常住、挂单、净土、清净、现身、众生、里碍、习气、庄严、割爱、善恶、喜舍、围绕、报应、悲观、恶道、散乱、普门、普度、智慧、朝山、朝暮、朝露、无住、无念、无明、无畏、无相、无常、无量、无尽、无缘、发心、结缘、菩提、菩萨、虚无、钝根、开光、开悟、云游、饭头、传法、圆寂、圆通、微妙、微尘、爱河、爱语、感应、慈航、慈悲、会馆、业力、业报、业障、极乐、烦恼、狮吼、当下、当家、禁语、经行、义工、圣凡、解脱、资粮、游行、游戏、过去、道场、顿悟、僧伽、僧侣、尘劳、尘缘、实相、实际、对治、惭愧、演说、福田、种子、称念、精舍、精进、维那、缁素、语录、轻安、增长、弹指、慧命、摩顶、乐观、缘觉、莲社、调伏、轮回、迁单、饿鬼、学人、导师、懈怠、烧香、积聚、醍醐、锡杖、阎浮、随分、随喜、随缘、头陀、龙象、应化、戏论、檀那、禅心、禅坐、禅味、禅定、禅师、禅悦、禅堂、总持、声闻、讲堂、丛林、归命、礼佛、绕佛、翻案、旷劫、罗汉、药石、颠倒、忏悔、觉悟、警策、阐提、饶舌、摄受、牺牲、缠缚、铛铪、魔障、欢喜、变易、灵感、灵验、观音、观想、观照、观察、赞叹、系缚、缘分、机缘、现象、有情、障碍、玄关、宗旨、现在、如是、单位、迷信、相对、上乘、有缘、化身、浩劫、宿命、相应、面壁、灌顶、棒喝、袈裟、胜利、尊重、利益、一句、一生、一向、一劫、一言、一味、一念、一门、一流、一面、一音、一家、一时、一期、一路、人天、人生、人身、人师、人间、入定、入门、入室、入流、入灭、入道、八难、力士、八苦、十方、三千、三世、三生、三劫、三灾、三思、三昧、三毒、三界、三乘、三时、三从、三涂、三学、三礼、三藏、正命、戒香、惜缘、止观、共生、安住、安忍、行禅、见道、和南、法忍、法味、法舍、法炬、法乐、法缘、问道、梵呗、清贫、无愧、无忧、等持、敬信、学愚、转身、证悟……

此外,我们许多生活上的谚语,也可举例如下:

.无风不起浪 .慧眼识英雄 .金刚不坏身

.一报还一报 .人成即佛成 .女大十八变

.空费草鞋钱 .路遥知马力 .一不做,二不休

.一即多,多即一 .上刀山,下火海 .龙生龙,凤生凤

.雷声大,雨点小 .冤有头,债有主 .慈悲没有敌人

.伸手不见五指 .人命在呼吸间 .逃不出如来掌

.人要知道苦恼 .八字没有一撇 .送佛送到西天

.求人不如求己 .一动不如一静 .一客不烦二主

.嗔拳不打笑面 .前言不对后语 .牛头不对马面

.死马当活马医 .出污泥而不染 .远亲不如近邻

.有佛法就有办法 .三个和尚没水喝 .冤家宜解不宜结

.羊毛出在羊身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 .心病还须心药医

.无事不登三宝殿 .一口吸尽西江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看僧面看佛面 .新妇骑驴阿家牵 .众生好度人难度

.如入宝山空手回 .螺蛳壳里做道场 .只重衣衫不重人

.铁打常住流水僧 .打扰常住挂一单 .看破世间吓坏胆

.心如将军能行令 .心如猿猴难安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千锤百炼才能成功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灵山再现,祗园重光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粒米,藏大千世界 .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发菩提心,成就佛道

一花一界一叶一如

二〇〇〇年,星云大师(1927—),行书,纸本墨迹,高47.5厘米,宽32厘米,台湾高雄,佛光山寺藏

.君子一言,快马加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即不离,若即若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骑牛觅牛,骑驴觅驴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死了会生,生了会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 .大地众生,皆有佛性

.千生万死,万死千生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佛在哪里,佛在心里 .因果业报,丝毫不爽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大肚包容,欢喜自在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杨枝一滴,甘露法水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饭来张口,茶来伸手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人会负我,我不负人 .生死轮回,永无休息

.杀子成担,愚不可及 .自寻烦恼,怨不得人 .飞蛾投火,作茧自缚

.惭愧之服,无上庄严 .佛光普照,法水长流 .六根清净,五体俱全

.五眼六通,好不自在 .水中捞月,空有欢喜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七上八下,心中难安 .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八功德水,九品莲华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还有很多丰富的词语,例如: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一个不嫌少,万个不嫌多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 .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

.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 .花落春犹在,人死楼已空

.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人争一口气,佛要一炉香

.宁动江千水,不动道人心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来的给他来,去的让他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三界似火宅,娑婆如苦海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坐得船头稳,不怕浪来颠 .灭却心头火,提起佛前灯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

.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平常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人人都是真罗汉,个个都是活观音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放大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安禅不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阎王要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我观世界,如庵摩罗果

.不要把遗憾带到棺材里 .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一花一木,都有来因;一沙一石,都是世界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从这些与佛教有关的谚语、常用语词中,可以看出佛教的语言文字,在中国社会早已扎根民间,产生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

再来要举的是与佛教有关的一些字,有许多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如:

“业”,是行为造作的意思,引申有善业、造业、业报、清净三业等。

“觉”,明白的意思,自觉、觉他、觉悟、正觉、觉醒等等。

“苦”,是一种身心苦恼的状态,佛教有三苦、八苦,人间苦海等。

“劫”,这原本是古代印度极大时限、时间单位。佛教沿用,后来用“浩劫”来形容很大的灾祸,以“在劫难逃”来形容难以幸免的灾祸,一旦幸运避开,就说是“逃过一劫”,在历经灾难之后所余留下来的,则称为“劫后余生”。

“缘”,是佛陀觉悟的甚深真理,“因缘果报”成为佛教最重要的主张,由此引申出来“广结善缘”“宿世因缘”,甚至“有缘”“无缘”、“随缘”等等,都是今天民间常用的词汇。特别是这个世界上,彼此都有相互因缘,不要破坏因缘才是佛教。一句“缘起性空”,你可以做各种解释,但不能否认它不是真理。

“空”,是佛教的真理,本指世间万物没有实在不变的自体;因为万法自性本“空”,所以才能缘生“有”,故说“真空生妙有”。关于“空”的名词,如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天也空、地也空、你也空、我也空”,但现今一般人都误以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才叫“空”,实在是对佛教莫大的误解。其实,不空怎么会有呢?这个“空”建设了人间万事、万物。

其他像幻、慧、参、缚、盖、根、禅、缠、法、梵、果、尘、瞋、痴、处、道、谛、定、恶、恩、惑、机、假、戒、界、魔、悟、刹……都是佛教字词;假如在日常生活、人们的对话、著书立说与思想观念等,没有了佛教这些词语意义,人们还能深入表达吗?

没有“清净”,家庭怎么能整洁;没有“清净”,心里怎么会干净?

不提起“烦恼”,你怎么知道它对我们的伤害,生活上的难堪?

没有“因果”,怎么知道这世间真理的原则、真相?

没有“惭愧”,不知羞耻,如何成为人伦?

没有“慈悲”,难道要到处树立敌人吗?

甚至《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等等,没有了佛教这许多观念、文字,如何成为伟大的作品,成为才子书呢?

其实像《法华经》《金刚经》,读来朗朗上口,文字如诗歌颂读般,但意义之深奥,就不容易了解了。因此,佛教词句之多、含义之深,好比前面提出的,光是这个“缘”字,人们常讲的“有缘来相会”,其实就不是表面所说而已。说来,佛教弘扬或许有些困难,也是因为语言文字太多太广泛。

又例如“劫数”“因果”,每个人都知道,但实际上,其意义能了解吗?再深奥一些的,如:“涅槃”“静虑”“般若”“真空”……假如没有经过讲解,甚至没有修行、没有体验,又怎么能了解包藏的内涵、意义呢?一般社会民众都会运用,但可能不知道这许多名词源头深义在哪里。

乃至历代以来文人的作品里,受佛教影响,充满了对人间佛教真理的描写,像:

·《古诗十九首》里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谢灵运的“望岭眷灵鹫,延心念净土,若乘四等观,永拔三界苦”。(《登石室饭诗》)

·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李白的“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秋浦歌其十七》)

·白居易的“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闲吟》)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到底是僧“推”好?是僧“敲”好?引出一段与韩愈之间“推敲”的文学美谈。(《题李凝幽居》)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古今传诵的诗句。(《枫桥夜泊》)

莫高窟第98窟于阗国王供养像

五代(907—960),壁画,高2.82厘米,长1036厘米,日本京都北区,上品莲台寺藏

·苏东坡悟道的三阶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皆寓含许多人生妙理。

其他,如“将军战马今犹在,野草闲花满地愁”“长夜漫漫何日晓,幽关隐隐不知春”“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都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无限的哲思。

总说这上面的语汇,我们细想,如果没有它们,我们讲话能表达那样美好的内容吗?假如没有它们,我们的文史书籍里,思想能表达得那样称心满意吗?所以,现在讲复兴中华文化的时候,对于佛教的语言文字,给予人间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的帮助,可以说是不可限量的。中国人管你士农工商、管你哪一种职业,人间佛教都帮助你讲话,帮助你表达情意,帮助你表达思想,这样的佛教,对你还没有功劳吗?人间怎么能没有佛教呢?今日人间佛教的流传,光是名词,如梁启超所说,就增加了三万四千个词汇,假如没有这许多语句,大家讲话能方便吗?

这些都说明了人间佛教确实已经走入社会、融入生活,甚至可以说,这是人间佛教长期以来,坚持以文化弘扬佛教,重视以文字传播佛教的一大成就。

俗语说:“世间好语佛说尽。”在这个注重交流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多多运用佛教美好的词汇来与人沟通,所谓“面上无瞋是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每日口出妙香,犹如春风拂面,这就是人间佛教最美的语言文字了。

佛教在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从东汉明帝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家争鸣,到隋唐的人间佛教思想百花齐放。在历代祖师的辛勤播种耕耘,在家弟子热心护法下,使得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教义普遍宣传,将佛陀重视民间疾苦的善行发扬光大。但法久则生弊,在历史的长河里,难免有一些贤愚不等、龙蛇混杂的现象。综观中国佛教兴衰不定的原因,今列举如下。

佛教初传中国便和本土的宗教、文化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或者来自儒家的非难,或者来自道教的排挤,最终酿成中国佛教史上严重的教难,从古代到近代,始终不断。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教难,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毁佛行动。其实,何止于此,还有太平天国、庙产兴学等,都是佛教的劫难;但因佛教有纯正的信仰,以及佛法缘起真理的普及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特质,超越宗教、地域性,所以佛教虽经过这许多劫难,在当今的社会,人间佛教仍然为有缘人接受。

先从“三武一宗”教难说起。北魏太武帝听信道教徒宰相崔浩及道士寇谦之煽惑,下诏诛杀长安沙门,连太子的老师玄高法师也被赐死;焚烧破坏佛像,烧毁掠夺寺庙道场,命令僧尼还俗。太武帝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北朝佛教遭受重创。好在只有两年,之后皇朝灭亡,佛教又再复兴。

二百六十年后,唐武宗会昌五年,佛教遭遇第三次教难而几乎灭绝。武宗笃信道教,受道士赵归真煽动,极力排佛,下诏废寺四千六百余所,并将寺产全部没收,充当国用;强迫二十六万名僧尼还俗,铁铸佛像改造为农具,铜制佛像及佛具、法宝,改铸为通钱。后来,因果不爽,翌年武宗因服用道士金丹,中毒身亡,在位仅六年,皇朝就灭亡了。

第四次教难,是由后周世宗发起,他即位之后,就贯彻以儒家为主的统治政策,下诏毁佛,废寺三万余所,禁止民间铸造铜器铜像,一切钟磬法宝都被铸成通钱。

拉察席他拉姆寺佛传图之归乡说法(局部)

一七八二年至一八〇九年,壁一画,泰国吞武里

比“三武一宗”法难,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就是太平天国的排佛。洪秀全假天主名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颁行天条书,压制民间信仰,焚毁佛像神像、孔孟百家经典。太平军所到之处,无庙不焚,无神不毁。素有“佛教花园”之称的江南一带,及云贵、两广等地佛寺,都受到严重摧残。

所幸,佛教劫后余生,才得以再次重建。

到了清末民初之际,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对佛教不了解,加上土豪劣绅觊觎庙产,假借兴学之名,行吞并寺产之实,使得寺庙财产被侵占、损毁,僧侣被迫还俗。

国民政府北伐前后,基督将军冯玉祥大力破坏佛教,驱逐僧侣,勒令还俗,强迫从军,寺产充公,寺院改为学校、救济院,或成为娱乐场所,对华北佛教而言又是一场灾难。

“**”毁灭佛教更为严重,所幸后来共产党的一些领导,扭转情势,废止“文革”,重新整顿。加上邓小平等人领导的政策开放,中国的文化、宗教,才能逐渐恢复过来。

佛教初传时期,受到帝王、官员护持,竞相建立佛寺,有的设立“寺库”“僧祗户”,有的成立“无尽藏”,有的朝代甚至供养寺院大片的田园土地,佛教的经济因此有了显著的发展。

隋唐三百余年间,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佛教在学术上、思想上、讲说上都非常鼎盛;加之各宗派僧侣的慈心悲愿,创办了许多利生的事业,如植树造林、垦荒辟田、凿井施水、造桥铺路、兴建水利、施设浴室、兴建公厕、建立凉亭、设碾米工场、油坊当铺、急难救助、设佛图户、施诊医疗等,人间佛教注重资生与利众,对社会事业的奉献不遗余力,佛教的公益纾解了国家的经济状况,解决了社会民生的问题,人民生活与佛教之间,已是密不可分。

还有一些僧侣,以出家人的戒条来要求在家信众,例如:教人不要营生赚钱,因为黄金是毒蛇,夫妻是冤家,儿女是讨债鬼……这许多偏执的说法,影响社会民众对佛教的观感,让人不敢信仰佛教。

过度宣传消极的苦、空、无常,让人民不敢接触佛教,没有把佛法积极的真义正确的宣扬给人民知道,社会误解佛教不能契合人民生活,而成为没有人间性的佛教。其实,佛陀人间佛教的本怀,是积极入世的,应该不至于受人这样重大的误会。可惜,佛教的修道人只忙着自了,甘愿做焦芽败种,也不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因此,佛教遭受到的打击和灾难不断地发生。

尤其,出家人消极避世的态度,忽略了世间资生的问题、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不做人心的净化辅导,不参与社会的建设,急于求证出世的解脱,动辄劝人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和大众想建立现世安乐与追求幸福的生活严重脱节,使得佛教和世间显得格格不入。

佛教缺少对现实世间生活的指导,以及教人如何在人间安身立命,因此,与人间生活有了隔阂,与整个社会人心需求倾向不相符合。出家人不能观机逗教,社会上有识之士就不会接受,那么人间佛教怎么能传播到一般百姓的家庭,深入到社会大众的心里呢?出家人因为不能契理契机,只把佛教从消极上作叙述,没有从积极菩萨道的精神方面勉励他人,因此,佛教也就不得不衰微了。

因果经绘卷第三卷(局部)

一七八二至一八〇九年,壁画,泰国吞武里

过去有些法师讲经时,喜欢谈玄说妙,讲得太过抽象,都在哲学、哲理上,让人听不懂,表示自己很有学问,与人的生活有所脱离,其实佛法应该用来指导生活的。佛经里不也常说“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美好的佛法就是要让人人都可以接受,可以充实心灵,改善生活,如果信奉佛教而不能拥有佛法,这是非常可惜的。如同鸟窠禅师和大诗人白居易的对话,佛教的本意在净化人心,除了消极的不做坏事,更要积极地去做好事,行三好,实践四给,建设五和的圆满人间。

佛陀当初创立佛教僧团,就是要把人心从繁复难懂的玄理思辨中解脱出来,甚至严禁用高深艰涩的语言来说法。佛教会衰微,在印度,除了自我的分裂,及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斗争下,成了两教的牺牲品,另一个原因就是过度走向学术殿堂,少数人沉醉在学术的象牙塔中,致使佛法对人间的问题无法发挥净化的功能。尤其,只讲分宗立派,各立异说,致使佛教散漫无章,没有团结的力量,没有发挥团队的精神,佛教又怎能不衰败呢?

以现代人凡事讲求速度、效率的风气,其他的学问都不需要研究了,其他的工作也不需要去做了。这种虚无缥缈的讲述方式,不能争取时效,和人间佛教生活又毫无相关,加上不切实际的言说,不能契合现代人的根器需要,势必为社会大众所舍弃。再好的学说、思想、文化、艺术一旦脱离了群众生活,必定走入死胡同。再经过教难等各种因缘,佛教就不得不走入衰微了。

唐宋时期,有些寺院靠着田产收租来维持生计,有些寺院则接受信徒的净财布施来支撑经济。明清以后,佛教因为教难迫害,净财收入顿减,僧侣为了生活,奔走在檀信家中,赶经忏做佛事,等而下之,寺院渐渐沦为经忏道场,或者是香火鼎盛的庙堂。

其实,经忏不是不好,它是对人老病死生的一种服务,站在宗教的立场,出家人为生者说法利众,固然重要;为亡者诵经超度,同样需要,所谓冥阳两利、生亡得度,这也是佛教对人间的贡献。

但是,经忏并不是商业买卖的行为,有一些僧人因为经忏容易得到供养,讲经弘法比较困难,没有人会给予供养,利之所趋,使得一些对信仰不提升的人,就难免堕落了。

俗谚说:“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意思是说只要会念经,生存就没有问题。会诵经唱念,比做一个弘法布教的宗教师容易多了,但在佛教里作为一位宗教师,有这么简单吗?除了要有深厚的佛学素养,如果对社会没有服务、没有贡献,大众会需要你吗?

另外,密教也不是不好,像藏传佛教有它的一套理论,日本东密也有它的传承规范,不像过去流通的密教那样漫无章法,不但要求供养,自抬身价,标榜与佛教相违背的神秘主义。尤其,在元明皇朝时期,王室不从心灵上去净化,宫廷密教成为纵欲享乐,只是发展欲望,上行下效,传播不能契理契机,适合人民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佛教受到致命的打击,就逐渐衰微下来。

中国是一个崇尚鬼神仙狐的民族,历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以神话人物来反映现实或讽喻现实社会的创作,如《搜神记》《太平广记》《聊斋志异》等,这些典籍在民间流传甚广,同时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劝善功能,使得中国人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地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原本对社会风气也有所约束作用,让人心生警惕,不敢造恶;但是过度强调,造成人们因为畏惧鬼神,为了求平安,或是有所需求,而杀猪宰羊来祭拜诸路鬼神。尤有甚者,在信仰上过于偏重宣传作恶会堕地狱、受业报,大家听了心生恐惧,更不敢来亲近佛教。

山西五台

所谓“不问苍生问鬼神”,主要是因为人民无法在生活上获得满足,或是自己力有未逮,不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于是便希望借助另外的奇迹力量来化解困厄。

佛教承认民间神祗,但不以神祗作为信仰或皈依的对象。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他所弘扬的佛法也是在人间,其开示教化我们的真理,如五戒十善、戒定慧三学、八正道等等,都是作为我们改善人生的准绳。

人间佛教重视生活的安乐,拥有净化的财富,享受正当的娱乐,胸怀慈悲地处事,彼此尊重包容……可惜这些都很少宣扬。知识分子乃至社会大众以为佛教很迷信,把民俗信仰的看相算命、求神卜卦的习俗加诸佛教,以为佛教也是怪力乱神。因此,当社会运动要“打倒迷信,破除四旧”时,佛教也遭到池鱼之殃了。

其实,佛教不但不迷信,更要破除迷信。佛教不观天文、不算时辰,主张日日是好日;佛教不看地理风水,身心安住,处处是福地。佛教要大众不被迷信控制,更不被邪信迷惑,实践伦理、道德,建立正信的人生。因此,僧侣所讲的佛法,如果与人间都背离,佛教必然会走向衰微,所有僧信二众都要以此为鉴。

佛门有句话说:“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当初魔王波旬以各种手段来破坏佛教,佛陀都不以为意。后来波旬说:“我要穿你出家人的衣服,行违背佛教戒律的恶行。”佛陀听了潸然泪下。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腐之,内在的腐败、堕落比外来的暴力更具摧毁性。因此,我们当今的出家人,可以扪心自问,我们都是虔诚的佛子吗?我们对佛教都能正知正见吗?

佛教的发展,始终饱受附佛外道致命的伤害,例如佛教在印度的衰亡,最主要的原因是被印度教转化,佛教也吸收印度咒语、神秘的元素,因而失去了自己的立场。像明末清初的白莲教,以及早期的一贯道,台湾地区目前层出不穷的附佛外道,乃至日本、韩国的许多新兴宗教等等,都是混淆佛教真实教理的旁门左道。

他们打着佛教的旗帜,到处散播邪说歪理,挟信仰之名,行作乱之实;假宗教的名号,意图以敛财、图利、骗色、求名为目的。政府也无法依据来规范约束,任由他们披着“信教自由”的外衣,到处张扬违背正知正见的思想。他们卖弄神通,蛊惑人心,拨无因果,蒙骗世人耳目,偏离了健康社会的需要,让世人误解佛教,以为佛教迷惑人心。加上人心偏好功利、神异,贪求速成,对于附佛外道趋之若鹜,正信的佛教没有办法阻止邪教和附佛外道的发展,你说,佛教怎能不衰败呢?

自从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政治乃至文化的主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和儒家思想从矛盾对立到磨合交融,展开了漫长的消长接触,加上老庄思想,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于是,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为主,发展形成新儒学,也就是后来的宋明理学。不过,他们既吸收了禅宗思想,反过来又批判禅学乃至佛教。例如:一代硕儒欧阳修站在儒家的立场,写了一本《本论》反对佛法,蔚为当时风气。

宋朝理学家为什么出入佛教,而又排斥佛教呢?儒家认为,佛教为外来宗教,儒家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主流。从孟子开始,经韩愈至历代士大夫,都有捍卫儒家为正统的强烈使命感。他们对外来的佛教展开夷夏之辩,存在儒家优于一切的沙文主义。门户之见根深蒂固,视佛教为异端之学;加之偏于主观,以儒家立场解释佛教义理,甚至,仅以禅宗部分思想来评断和理解佛教,难免以管窥天,无法了解佛教的全貌。

例如,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出入释氏之门,涉猎佛教经典,甚至被收录于《居士传灯录》。他吸收佛教的制度、禅门的清规,将之化为儒家书院的门规。因此,理学的发展,说好听一点,它也许是佛教的支流;说得不好听,它其实是反对佛教。

归究主因,是因为佛教没有提升人才,致使佛教凋零,自然比不过那许多研究理学的学者,让他们觉得不一定要相信佛教经书,从理学的诸多著作中,更能满足他们对宇宙人生的探讨。

清朝末年,西方以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以武力打通了与中国的商业交易,西方的基督教传教士也一批一批涌进了中国。洪秀全趁机而起,24岁自称得到天启,称自己是“上帝之子”“天王大道君王全”,发动农民起义,因缘际会,成立了“太平天国”,是历史上运用宗教力量的大型农民起义事件。

咸丰元年(1851),洪秀全利用鸦片战争失败后,国人仇恨帝国主义的情绪,及一般人崇拜洋教的心理,制造了宗教战争。他们以基督教为号召,创上帝会,禁止耶稣基督以外的信仰,兵力所到之处,无论佛寺、道观,或是祖先祠堂、孔庙等,全都被焚毁,佛像经典也被破坏,不但中华文化遭到严重打击,不能崇拜偶像,连祖先都不能膜拜,破坏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传统伦理习俗,而佛教受到的破坏更是惨重。

1853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之后,废除基督教以外的一切宗教,那时,清政府完全没有办法抵抗,而提倡慈悲、和平,没有武力的佛教就更不用说了。加之佛教人才不够,也没有一言九鼎的人士站出来捍卫佛教,原本式微的佛教,就更加衰弱了。

佛立像

约5世纪上半叶,砂岩,高220厘米,印度北方邦秣菟罗杰马勒布尔出土,秣菟罗博物馆藏

我们的衣食住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艺术、建筑等等,都与佛教有深厚的因缘;甚至彼此讲话,都受到佛教语汇的影响。例如:“你有烦恼吗?”“你相信因果吗?”“你知道善恶吗?”“你懂得结缘吗?”乃至于“功德无量”“动静一如”“随缘”“慈悲”等等,如果没有佛教,那么我们连讲话表达都很困难。

佛教东传以后,历代高僧大德为了让佛法在东土生根,积极翻译经典,到了宋、元、明、清,各种藏经版本陆续搜集编印,虽然保存了圣言经教,可是各版藏经内容浩繁,没有分段、标点,让人感到阅读困难。加上经义高深,经典种类繁多,让有心想要深入佛教的人,只能望经兴叹。

过去,佛教因为受帝王的护持,寺院昌盛没有经济之忧,但出家人若没有对外宣讲、弘化佛教,或者传播佛教的内容没有契合人间需要,渐渐的,就会与人间背道而驰。加之元明清以来,佛教没有帝王的保护和宣扬,当佛教失去外护的伞盖,一旦邪恶的势力对佛教打击、压迫,佛教就没有办法发展,当然衰微不振了。

综合以上,佛教在中国辉煌兴盛的原因,是因为提倡五戒十善的道德,倡导因果报应,奖善惩恶,可以说,佛教的戒律清规,维护了社会的秩序。比如说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所谓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吸毒曰智。其实除了五戒外,佛教还有四摄、六度、八正道、四弘誓愿。

人间佛教从事很多服务社会的事业,利国利民,尤其许多高僧大德学问渊博、道德高超,受到历代帝王的尊重,发心护持佛教,人间佛教也契合人心,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佛教的发展就如日月光辉。

可惜,后来的佛教没有继续将这些美德发扬,甚至许多因为职场失败、爱情失意的人,纷纷进入佛教僧团,寄佛偷生,成为依赖佛教“吃教”的出家人,龙蛇混杂,良莠不齐,佛教渐渐缺乏了人间性,不得不衰微下来。

此外,佛教太过强调宗派、地域观念,导致各宗各派相互排挤,致使思想复杂,认为自己的最好,批评对方,认为别人都不对,其实,这都是伤害佛教。像少数的一些学者研究佛教,研究来、研究去,都说佛教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好像他们写论文的人才是佛教的主宰者。你说,有这种想法,佛教焉得不衰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