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间佛教的根本教义

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是佛教的根本教义,而最为一般人耳熟能详的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些根本教义,都是佛陀为了引导众生,迎向欢喜、光明、解脱自在的人生而宣说的真理,却因为人为因素,例如讲经方式太过刻板,或者说法让人厌离人间,否定现实生活的需要,佛教因而与社会逐渐脱节。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正因为其宣说的教义是普世的价值,所以亘古常新,历劫弥坚。但是,也由于宣讲者,讲得太深奥,写得太高深,让人看不懂,听不懂,大众无法受用的结果,对佛教也就敬而远之。佛陀一生说法是为关怀、温暖人间而来,人间佛教的精神要义,则是契理契机、事理圆融。然而,佛法真义正如《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因此,本章以譬喻言说、深入浅出的内容,揭开佛法真义,直指佛陀本怀。

佛陀说法,都是随弟子的根基利钝,而有不同的教化,但是佛陀也有许多基本的思想、教义。例如,全世界公认的原始佛教时代,佛陀经常讲苦、空、无常、无我;到了后期,才鼓励信徒要行六度万行,要发四无量心,要学四弘誓愿等。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佛教,佛陀对人间的看法,说苦、空、无常、无我等,是非常究竟的。不过,后代的弟子、信徒,因为对佛陀的教化没有深刻的体认,多从消极上讲说人间的苦、空、无常、无我,使得一般信徒都跟着从消极面去体会,让人感觉到佛教的人生没有美景、没有光彩。

遥想人间的佛陀都在社会上生活、托钵、乞食、说法,度化众生,后代的佛教徒却主张要入山隐蔽修行,与社会脱节,把积极救世的佛法转为消极避世的意思,甚为可惜!以下谨就佛教的根本教义加以阐述,并说明其与人间佛教的关系。

不少佛子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并强调苦有生死苦,有三苦,有四苦、八苦……无量诸苦。其实佛陀提出苦的实相,是要我们正视这个问题,从而进德修业,去除苦因,得到究竟安乐;不是要让我们感到人间是苦,就厌离人生,就感觉到娑婆如苦海、三界如火宅,人生没有意义、人生活得没有目标,因此不爱世间、厌离世间。

苦,不该是这样认识的。苦,不是什么不好,从积极上来说,苦对于我们人生有极大的贡献;因为苦,是我们的增上缘,苦,是我们的营养剂。它给我们学习、给我们奋斗、给我们增上、给我们成熟、给我们超越,有能量的人可以刻苦自励,对人生是有正面的助益。

以离苦得乐而言,读书的人,没有十载寒窗之苦,哪能有金榜题名之乐?农人不辛苦地耕耘种植,怎么会有好的收成呢?军人不吃苦,怎么能升为将军?工程人员不细心地研究,怎么能成为专家?没有工作上的辛苦,哪里能有成就?父母生育子女,不教育、不辛苦抚养子女,他们怎么能长大成人呢?子女成人了以后,对老年的父母,不辛苦地去孝敬、奉养,又怎么算是人间的伦理之道呢?花草树木不经过严冬的寒霜冰雪历练,哪来春天的芬芳扑鼻呢?一些动物不经过寒冷的冬眠或酷热的夏蛰,不去适应苦的过程,又怎能继续存活呢?

踰城出家图

19世纪初,纸本设色,高48厘米,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藏

苦,是我们的老师;苦,是我们的力量;苦,能帮助我们成就;苦,让我们给人家称赞。苦,好像泥土做的瓦罐经过火烤,它就会坚实;沥青被压缩之后,就会坚硬踏实,给人行走;就说是黄金吧,也要历经艰苦让洪炉来冶炼;就是白玉吧,也要辛苦地让工匠琢磨才能成器。

苦,也是一样,它可以给我们训练,给我们坚强,给我们向上,给我们奋发。人生又怎么能不透过苦,来发展未来的成就呢?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佛教里成功的修行大德,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千辛万苦,才能与道相应,才能修行成功。就是佛陀吧,没有六年苦行的基础,后来的悟道也不是那么容易。

明朝于谦有诗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粉墙用的石灰,没有经过开挖、火烧、水溶、锤击等严峻的工序,哪里能成为洁白的粉末,来美化房屋,供人居住?

苦,是世间的实相,这是不错的。如佛教说八苦,有所谓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等苦。生,父母生儿育女,那种辛苦,诚然是难以言喻;老了以后孤苦伶仃,甚至没有人照顾,那也是苦不堪言。有病了,本来心里就有贪瞋愚痴精神上的苦,再加上皮肉的痛苦,如浪潮般的折磨,真可谓内外交煎,苦迫逼人;还有世人普遍畏惧的死亡,更加深了世间诸苦丛生的印象。

甚至还有恩爱的别离、冤家的相会、万般希望却不能获得等等,这些苦都让人深感煎熬。乃至一天当中遇事触缘,身心受寒暖、劳累、辛勤……产生了各种烦恼,你也不能说人间不苦。

但是人间这许多苦难,不是不能克服。例如:父母生儿育女是苦的,但是把儿女抱在怀中的那种喜悦安乐,这样的苦不也带来幸福希望吗?甚至一些贴心的儿女,时常给予嘘寒问暖,照料关怀,不也让父母感到温馨备至吗?

隐元禅师像

江户宽文十一年(1671),喜多元规,绢本设色,高138.4厘米,宽60.2厘米,日本京都宇治,万福寺藏

老是苦,但也有人老了以后,颐养天年,享受儿女团聚,享受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老了可以居家相惜,儿孙孝养,这不也是另一番情趣吗?老,受人的尊重、受人的侍候、受人的奉养,老也有老的喜悦、老的成就;就是老年退休了无人孝养,也可以发展第二春,让自己的人生更超然开阔。你能说老一定是苦吗?

就是有病了,我们可以到医院,找不同科的医生,为我们治疗各种的病痛。但你也要懂得病理,要知道营养,要知道保健,要知道运动,才能康复。就是在病榻上,现代医护人员的照顾侍奉,有时候病中也能得到诸多的因缘,得到许多的关怀,你也不能说,有病绝对是苦。有很多的人,借病养息,与病为友;或者在寂静的地方安养,与大自然共居,散步、看花,和青山秀水同在,反而因病得闲,让身心获致深层的放松与沉淀之后再出发,也未尝不是因病得福。

俗话说,吃了饭食哪里能不消灾呢?病痛也不是完全不好,有的人希望生一点小病磨炼自己,佛教大德常说,修道人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病,不也能帮助我们人生的增上和超越吗?经典里说,身体上有老、病、死、生的苦,心理上有贪瞋、愚痴的苦,只要你有佛法,就能透过磨炼,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更何况忙碌的人希望生一点小病,可以休息几天;健康的人也希望有一些小病,来体会病中的意义。病可以让我们认识人世间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以指望长生不老。病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世间真实的一面,让我们对世间不必贪恋、不必执着,所谓“英雄只怕病来磨”、“有病方知身是苦”,知道病苦就不会执着。人往往因为有病,就不会永久贪恋虚幻的荣华富贵,进而寻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不是有许多人因为大病一场而看破人生吗!?对人生能有另外一番体悟,这也不是绝对不好的事情。

说到死亡,一般人认为死亡最苦,其实,死亡不但不苦,可以说,还是一种喜悦。因为年老衰残的身体,等于破旧的房屋,必须拆了重建,才能住人;损坏的引擎,必须汰换更新,才能使用;又好比花草树木,不修剪枯枝残叶,没有希望,没有未来,那才是愚痴,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冬天过去了,还怕没有春天的百花开放吗?

死亡,不是死了就没有。就像花果成熟了,果实是那么的甜美,那么的丰收!这一期的果实收成了以后,种子又会再生长,繁衍出下一期的收获;人生也是一样,老病死亡以后,色身虽然毁坏,但是我们的真如佛性不灭,正所谓生命不死。就等于烧火的木柴,一根木柴烧完了,再接着另一根木柴,一根根木柴彼此不同,就如生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也不相同,但是生命的火苗一直延续焚烧,不会间断。

又如念珠,一粒一粒的珠子,就好像一期一期的生命,彼此之间用业力的线,把前后期的生命体串连在一起,轮回、循环不已,不会说死了就消灭没有,只是因为人有隔阴(我)之迷,隔了这一个身体,就是隔世了,就像隔了一道墙壁,你在那边,我在这边;换了身体以后,对于前世种种,今生就不复记忆了,但是善恶的业报,仍然存在,继续在因缘里面流转。

死亡就等于移民到其他的地区,有钱的人可以移民到好的国家地区,没有钱只有到比较苦难的地方生活;往生的去处亦然,它是基于善恶因果的业报,非常公平。所以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必为它太多地挂碍。

过去的佛教常以“生、老、病、死”来说明人生的过程,让人感到死亡就是终点,未免太过消极,假如把它的次序调整,成为“老、病、死、生”,虽然内容不变,却增添了积极进取的意味:因为既然有“生”,就有未来,就有希望,等于冬天过去了,春天就来了,又有什么不好呢?好比生命的火焰一直燃烧,人生只要为善,就有好因好缘,何必一定要说得那么愁云惨雾呢?

我们认为,佛陀的意思,是要我们认识生、老、病、死,从生、老、病、死中去长养善根,完成悟道,扩展生命,丰富未来,所以我们要好好地结缘,好好地行善,让我们今生、来世都能获得福乐。

涅槃寺涅槃像

印度北方邦哥拉浦

人生,有佛教信仰的人,都会知道是喜乐参半,假如懂得佛门的修持,会有很多方法对治我们的悲苦。例如,贪欲之苦,可以用不净观来对治;瞋恨之苦,可以用慈悲观来对治;愚痴之苦,可以用因缘观来对治等等。其他如:精进可以对治懈怠,尊重可以对治骄慢等等。因此八苦中的其他四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乃至世间无量诸苦,也不是完全不能超越。在信仰里面,有这么多好的方法,作为人生降伏诸苦魔怨的指南,让我们得以不断进步,难道不会感到人生那种美好的价值吗?

人世间,因为怕苦,所以就被苦征服,若能无惧于苦难,在世间没有感到困苦艰难,便能直面挑战,超越苦难,成就诸事。如过去中华文化主张要能吃苦、要能忍耐、要能受委屈、要能经得起苦的淬炼,才能让我们更具有坚强的力量,人生也才会成长,才会增上,前途才有光明。

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上怕吃苦的人、懒惰的人、懈怠的人,会有成就吗?唯有肯面对苦难,克服困难,努力奋斗,才会成功。因此,佛陀讲“苦”,是鼓励我们走向佛道,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畏惧苦难,那才是佛陀对人间的开示。

总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不会错的,但苦是有积极向上、成长的意义,不必把它说得那么消极,不堪忍受,佛弟子本该以学习苦行作为修行悟道的桥梁。当然,苦行也不是修行必经的过程,但是能够吃苦的人生,必定前途会有作为、有成就。所以,人生对苦,应该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它是我们的增上缘,不是我们的仇敌。假如能自我训练,以苦为乐、以苦为有、以苦自得,那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世间人对佛教最大的误解,就是怕“空”。当初翻译的时候,把佛陀的缘起真理用“空”这个字来解说,固然非常吻合,但是“空”的意思,也因为给解释成“没有”“空无”,而被世人一直误解,认为佛教讲四大皆空,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因此,自古以来,为了这一个“空”字,让佛教受了多少的冤枉委屈。叫他信仰佛教,像是信仰一种虚幻的人生,信仰一种空无的世界。因为误会“空”的真理,而对佛教不能深信了解,实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其实,空不但不可怕,还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希望。试想:没有空地,我怎么建房子?田园不空,我怎能种植?不能种植,哪里能收成?我的口袋不空,钱财放到哪里?我的饭碗不空,饭菜放在哪里?空,是给我们拥有,这就是所谓的“真空生妙有”。

佛教虽然讲空,但它是建设有的,它能建设我们人生的未来,建设我们人生的富贵。例如,世人经常误解的“四大皆空”,所谓“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它的意思是,宇宙人生所有万事万物,都由四大种:地、水、火、风等条件和合而成,所以自性空寂。假如四大不调、四大不空,一切就不能建设,就不能存在。

好比这一个宇宙世间,就是由四大所构成,没有地,哪里有万物的生长?没有地,哪里有万物的储藏?没有地,哪里能给我们踩踏、居住?

水也很重要。没有水喝,你干渴;没有水洗涤,你污秽;每日起居,没有水的滋润、灌溉、洗涤,你说,我们能快乐吗?能生存吗?

火,可以熟食,可以取暖,像阳光的温煦,不是很可爱吗?假如没有阳光、没有电力、没有火种、没有温暖、不能熟食,人间会有生机吗?

风,徐徐吹来,让人心旷神怡;风,就是流动的空气,就是呼吸,假如没有空气,没有呼吸,万物怎么生存呢?

所以,四大——地、水、火、风,实际上是给我们生存。“四大皆空”,实在说,就是“四大皆有”,空与有是一体不二的。你的口袋不空,怎么能携带金银用物;你的肠胃不空、口腔不空、鼻孔不空,能生存下去吗?空地、空间,是多么的宝贵!一个健全的国家、都市,都要留多少空间,给人民生活得更加怡情养性;现在的大都会市区,一尺地也都是上百万元,你说,空不好吗?为了争取一个空位,和人争吵;为了争取一点空地,甚至告到法院,和人打官司。没有空间、没有空地,哪里能建房屋;空间对你不是那么的重要吗?空有什么不好?可是你平常又怕空,这是非常矛盾的。

空,是我们最好的生存条件;空,是我们最富有的世界。我们不必怕空,因为空,我们才能存在,才能富有。因此,我最近写了一副对联“四大皆空示现有,五蕴和合亦非真”。四大皆空,实际上就是四大不空。在世间上,我们都希望空间越大越好,等于虚空,不是容纳万物吗?有肚量的人,所谓“有容乃大”,就更能成事。所以,“空”应该说是成就了“有”;我们要认识,“有”要依“空”才能成立。

《金刚经》(局部)

册页,明天启五年(1625),董其昌(1555—1636),楷书,纸本墨迹,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指我们的身心。四大——地、水、火、风,就是我们的皮、肉、骨、髓、五脏六腑,涕、唾、泪、尿、体温、气息,佛教用色(物质)来总括说明这个身体的存在、事相的拥有,另外的受、想、行,都是精神的作用。当然,识,是我们人的主人翁,有心识,可以指挥肉体上的眼、耳、鼻、舌、身等行为作用;有心识,才能分别是非善恶,所谓要去恶从善。

其实,微妙地讲起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有不二。这种对人生真理的说明,开启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得以认识人生的真义。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了解真理,法喜禅悦自然就会产生。你何必把美妙的空义不给它认同呢?那你争取空间又做什么呢?

佛陀在《大智度论》《大般若经》《金刚经》《般若心经》里所揭示的真理,简而言之,就是空有不二;因为空,才有万象,才有万有,才有万物,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多么美妙的真理!可是世人哪里能了解到这种微妙的佛法,甚至一般人往往误会,以为“色”是颜色的色,情色的色,不禁为千古的真理受人委屈、误解而良深浩叹。

空,是因缘的意义,是宇宙万物的真相,我们常把宇宙间的万物在假相上分别,没有在内容真理上去探究,所以就不了解“空”义。

例如一张桌子,你认为是桌子,这是假相,它的真实样子应该是木材;假如你说它是木材,那也是假相,木材的真相是树木,是一棵大树;你了解到木材的真相是一棵大树,但大树的真相却是一粒种子;你认识了大树的真相是种子,但种子原来也是结合这宇宙间的土壤、水、阳光、空气、人工等种种的因缘和合,才能聚集宇宙万物的力量,成长为一棵大树,才能成为木材,成为桌子。

所以佛法经常讲,从一粒沙尘中可以看见宇宙世界,我从一片木材里就可以透视到,它是宇宙世界万物的力量所成的,这许多宇宙万物就是因缘。佛教为了要把这一段道理说明白,就简单地用“空”这个字来表达。

可以说,空是建设万物的意义,空有容纳万物存在的条件,空让人能生存,空让人能富有。空,我们应该去歌颂,不应该错认“四大皆空”对我们有什么不好,而应该肯定它对我们有利益。所谓虚空宝藏,为什么你要嫌弃呢?

佛教和世间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宗教往往把宇宙解释成直线的,从这里到那里就没有了;而佛教的宇宙观是圆形的、是循环的;讲时间是无始终,讲空间是无内外,这种美妙无比、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人生,给予人间多少的希望、多少的未来。为什么不接受这种教化,而要丑化真理呢?

如同季节有春、夏、秋、冬的更迭,冬天不是结束,冬天过后,春天就会来临;万物有成、住、坏、空的循环,空不是没有,此处房子倒了,有了空间,又可以重建大楼;生命有老、病、死、生的轮回,死了也不会空,就好像时辰钟,从一走到十二,又重新轮转。既然因缘是循环、是圆形的;那么空、虚空,应该是虚空无尽、无限啊!这就是空、缘的道理。

当然,“空”是因缘,这个道理也不是那么容易懂,因为那是佛陀千辛万苦悟到的真理,不是用有限的语言可以道尽,于是,空间便成为了解空义的方便。

我们常说,你有多少的能源,就能拥有多少的空间。现在许多人以拥有一栋大楼的空间为富豪,也有的人拥有良田万顷,就自认为是拥有很大空间的富翁。其实,所谓“心中无事一床宽,心中有事三界窄”,你心中能包容万物,就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甚至像出家人“处处无家处处家”,看似身无长物,实则富有三千大千世界。反之,如果你心胸狭隘,即使富甲一方,坐拥金山,也形同被财富囚禁的奴隶,甚至患得患失,人生无意义可言,虽富犹贫,故被讥为“富有的穷人”。所以,贫穷也是空,只是他的空间太小。

由此可知,空,有积极的意义;空,有成就万物的功能;空,等于我们的泉源活水,在虚空中畅游,那不是多美妙的人生吗?假如能把“空”从积极面去给人了解,世人还会对“空”有误会吗?

以佛学专家们所解释的“空”义,固然是因缘成就,另外的意义还有事待理成、果由因生、有依空立、相由缘现、多从一有,缘能成空,万有即空。没有空,哪里能涵容万物?没有万物,空又如何体现?

我们今日的人间佛教,要把佛陀讲“空”的贡献提出来,即:“空”为我们建设了“有”。空间愈大,我们愈是富有。佛法为什么不这样的解释,而要把“空”说成“没有”,这不是让佛陀遭受误会,让佛法给人错误的认识吗?这固然是佛教被冤枉,其实更是众生严重的损失,因为不仅让人不能正确地认识真理,甚至在迷妄中还以为自己有德,而以一盲引众盲,怎不令人感到惋惜、忧心呢?

在过去,佛教让人很害怕的,就是因为一直讲“世间无常,人生苦短”。其实,无常对于我们的人生有更美妙的关系,对于人间的贡献更具无限的意义。因为世间无常,就有我改变的时间,就有我改变的空间。我们在人间的生活起居,甚至未来理想,都因为无常而可以进行改良,可以设法变好。无常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其实蕴含着积极奋发的思想。

例如:假使我贫穷,因为无常,我可以透过辛勤努力,转贫为富。我们看到世间上许多的学子,因为辛勤苦读而飞黄腾达,拥有荣华富贵;我们也看到很多青年,因为辛勤工作而得到主管的赏识,一直给予提拔升迁,甚至后来成为大企业家、大富豪。

世间,是无常的,所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残冬的岁月,不是长久的,它会短暂地停留,然后离开,换来春暖夏凉的气候,让人享受春天的百花开放,夏天的河流潺潺。这里太冷了,我可以到那里避寒;这里太热了,我可以到避暑山庄。因为无常,所以诸法不是定型的,是变化的;我们在无常变化里得到多少的利益,还有什么不能满足吗?

世间有生灭相续的现象,如花开花谢、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冷暖的变化、白天黑夜的轮转,这些都是无常带给人间不同的美景。因为无常,大自然显得多彩多姿,人间也充满奋斗的力量。因此,我们不要害怕无常,应该感谢无常让我们的人生有更美好的远景,让我们的事业有更高的发展空间。

对于无常,你若是从坏的上面想,它便是坏的,但是无常也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更好。比方说:我虽然贫穷,只要努力奋斗、广结善缘,就会有所成就;我有钱了,如果不好好爱惜,千万金钱也会随流水而去;我虽然愚笨,只要我勤于读书,可能慢慢会开窍,因为勤能补拙。如果穷、笨都不能改变,成为定型,就注定穷困一生一世,人生就没有奋斗的目标了。

因为人生无常,法无定法,只要我们肯得修正、改善自己的行为,努力奋发,自然就能改变自己的前途、命运。因此,无常,让人珍惜拥有;无常,让人珍惜因缘;无常,让人珍惜关系。

感谢世间的无常,让我们知道世事不会恒久,所以要加速勇猛精进;让我们知道时间的宝贵,所以要珍惜寸阴如金;让我们知道空间的可贵,所以要重视环保、重视山河大地。春花秋月,多么美丽的人间!即便生命有“老、病、死、生”,也会在无常里获得转机,获得更新。佛陀把他对世间实相的证知、把这许多美妙的真理告诉我们,我们若能信受奉行,其利益比什么财富都重要。

《大智度论(卷第九十)》(局部)

卷,北朝(386—581),田丰,楷书,麻纸墨迹,高23.4厘米,长1005厘米,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浙江杭州,浙江省博物馆藏

大家过去听到“无我”都很害怕,认为“我”都没有了,人生还能落脚何处。其实,这个假合的色身,又哪里能贪着?佛教的教理不是要我们否定自己,而是教我们不要私我,不要小我,不要执着一个愚痴的“我”,而应该发挥一个“真我”,追求一个大我,把“我”净化、把“我”美化、把“我”扩大、把“我”升华。所以佛教讲真如、自性、如来藏、实相、般若、法身……用种种名称告诉世人,都是为了建设人生未来的希望、未来的成就,为什么要把“无我”说成是一种消灭?

所谓“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生命都是无处不在的,虚空都在我们的心中。我,广大无边;我,无穷生命;我,会有循环,就是有老病死生,有分段生死,但是如同换衣服,这一件衣服破旧了,换一件新衣服;这一个身体朽坏了,换一个新的身体给我们居住。好比太阳下山了,明天早晨一样会再升起;日出晨光固然美丽,夕阳也无限美好,生死不都是一样吗?

在《大智度论》卷十二当中,有一段“二鬼诤尸”的故事,非常深奥,值得一说。

有一个旅行的人,错过了旅店,不得办法,来到路边一个没有人住的小神庙,便在神龛下面权且借住一宿,打算明天再赶路。

到了半夜,忽然见到一个小鬼背了一个尸体进来,他想,糟糕!真的遇见鬼了。正在恐惧的时候,后面有一个高大的鬼跟着进来,指着矮小的鬼说:“你把我的尸体背来干什么?”小鬼说:“这个尸体是我的啊!”大鬼说:“这是我的。”两个鬼争执这个尸体,都认为是自己的。

两个鬼正在吵架,旅人在神龛下吓得直发抖。小鬼听到了,咦?这里有一个人耶!“出来,出来,不要怕,你看这个尸体是谁搬进来的,为我们证明一下。”

祗园布施图

公元前1世纪初,砂岩,直径54厘米,印度中央邦阿拉哈巴德瑟德纳县巴尔胡特遗址出土,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

这个旅人想,糟糕,我说是小鬼搬进来的,大鬼怎么会饶过我呢?我说是大鬼搬进来的,这是说谎啊!唉,看起来今天劫数难逃。人之将死,也不得说谎,于是就勇敢地说:“这个尸体,我是看到小鬼搬进来的。”

大鬼一听很生气,上前就把他右边的膀子扳下来吃下去。小鬼一看,这个人帮我说话,膀子给大鬼吃掉了,这怎么办?就把尸体右边的膀子扳下来给他接上去。大鬼还是生气,又把左边的膀子扳下来吃下去。小鬼又把尸体上左边的膀子扳下来再接上去。就这样,旅人原本的身体全都给大鬼吃了,小鬼也替这个人全部接上来,就等于现在的器官移植,让这个旅人还是身体健全。

两个鬼一阵胡闹后,呼啸而去,留下来这个旅人一个严重的问题,他看看自己,不禁产生一个疑问:“我是谁?”

我本来是北京长安路的人、本来是纽约百老汇的人,现在给大鬼吃了,这个身体究竟是谁的呢?他忽然大悟:原来这个身体根本不是我的,那是假相,我的真如自性,是吃不了,也换不了的,这时候才发觉另外一个真我。

“我是谁?”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来研究。难道假合的四大色身是我吗?难道数十年的岁月就是人生吗?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太渺小了。生命,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生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人,生而伟大,这才是我们为什么苦苦地信仰、追求的成佛之道啊!在物质的身体以外,精神慧命永生不死,这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多么有意义的希望啊!

因此,“我是谁”的这个“我”,不是肉身的我,而是一个真实的我,我们要来认识、要来修证;一旦体证了无限生命的真我没有死亡,便没有恐惧,没有颠倒妄想。

由上述可知,佛陀原始的教化——苦、空、无常、无我,若从消极上去想,是可怕的;但从积极上去想,是多么可爱。人间佛教对于佛陀的本怀、真理的解释,是给予人间希望,不让人觉得那么惧怕,因为一切都是法尔自然,苦、空、无常、无我,都是对我们有所增益的。

甚至佛陀这许多对人生宇宙的解说,在日后也都持续获得科学的印证。但尽管如此,即使在佛灭二千六百年后的今天,还有很多佛陀证悟的内容,连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仍无法完全揭开。

例如:当初佛陀以智慧,证知世间的地球如一颗庵摩罗果,今天的地球不就是如佛陀所说,是一个圆形的状态吗?而佛陀说过这句话后的八九百年间,科学家哥白尼也提出地球是圆的观点,不过却遭受天主教会部分人士反对,并整治他,对他刑罚,直到近百年后,才有牛顿印证其学说的真实性。佛陀悟道的智慧,透过科学家的研究,慢慢地才了解到一些。我们认为,一般世间的学问想要赶上佛陀悟道的境界,恐怕还要相当的时间。

又如佛陀说“佛观一杯水,八万四千虫”这句话,现在科学家运用显微镜观察水的情况,不就看到许多微生物吗?在科学未发达前,谁能说出这种智慧的语言呢?而在《正法念处经》卷六五,佛陀也告诉弟子,人的身体约有八十种虫在活动,以今日的科学研究,不也发现人体内有诸多的寄生虫吗?甚至《首楞严经》卷二说:“于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这种一多相印、大小互摄的宇宙观也被现代量子物理学家所认同、肯定。

此外,佛教泛指宇宙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它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无量无边,无垠无涯的。根据现代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实,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面积,只有太阳系的一百三十万分之一;此虚空之中,一个银河系就大约有两千亿个太阳,宇宙里的银河系又多达几百万个,可见宇宙无比的浩瀚深广,诚如佛陀所说。

若从小的“微尘”来说,近代物理学家把物质分解成最小的单位,叫做原子、电子、中子,而佛陀所说的“微尘”,又比中子更加细微。就像一根动物毛很细,毛的尖端用高倍显微镜放大来看,还可以发现更多更小的成分,这种比一般观念所认识还要细微了几万倍的情形,就是微尘。乃至现代科学家发现,原子的构造有99.999999……%是空的;我们所感知的事物并不只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根据我们探索的方式所呈现的样子,其中心识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真正的实相有如宽广无涯、浪潮起伏不断的能量海;所有的存在都是一体相依的……凡此都与佛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真空妙有”“同体共生”等主张若合符节。

至于佛陀说明世间万物有成、住、坏、空的循环,内心状态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其中的细节,科学上都很难有一个周全的研究结论,但是佛陀在两千六百年前,也许就已经说得那么明白,无怪乎20世纪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慨然兴叹,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的学科,这唯一的学科就是佛教。”而事实也证明:科学愈昌明,愈能证明佛法的真实不虚。

佛陀说法不但契理,而且契机。他为一切众生说法,对政治家,他说为政之道在于勤政爱民;对企业家,他说经商之法要能普利世间;对社会大众,哪怕只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佛陀也耐心为其开示治家之道、为人之道。

当初,佛陀在社会上主要的活动,除了教导僧团的发展以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行化,甚至年高八十,仍以老病之躯游走恒河两岸弘法。因此印度的南北东西各地,就是到了今天,也都还有发掘出佛陀弘化的遗迹,像祗园精舍等建设,虽然历经成、住、坏、空的变化,只剩碎瓦颓垣的遗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两千六百年前一砖一瓦的历史里,感受到那时候佛陀说法的盛况,与佛陀无我利生、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在大乘佛法里面,人要得度,有六种方法,即所谓之“六波罗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从表面看来,让人感觉到大乘佛法好像没有什么微妙之处,也是跟世间庸俗的事情一样,就是叫人要懂得分享、守法、勤劳、忍耐、专注、灵巧……这些事哪里还要佛陀来指导?实际不然,佛陀指导的是不一样的,兹说明如下:

(一)布施:佛教初成立时,佛陀在南、北印度行脚,在恒河两岸间弘化。为了让民众更深刻了解法义,佛陀常举恒河为例。像《金刚经》里佛陀举出,即使有人因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而得福甚多,但都还是在有相、有限、有数上去计算的,真正的修行是要能可以做到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凡是读过《金刚经》的人,就知道佛陀心包太虚的胸怀,他常教导弟子,“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这是一种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物我两忘的大乘佛法。

所以说到布施,究竟是给人呢?还是给己呢?如果说是给人,善财难舍;如果想到布施不但是给人,也是给自己;彼此共荣互利,你还会执意悭吝吗?就如农夫种田,你播种了,当然就会有收成;所谓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

佛门经常普遍讲说布施的意义。浅显地说,信徒以财物布施供养教团,教团里的比丘、比丘尼,则以佛法布施给信徒,所谓“财法二施,等无差别”,佛陀一再强调二者平等无别,这也可以说是佛法殊胜之处。

在布施中,固然有很多不如法的布施,有的内怀执着,有的心存偏见,有的贪图名利,有的要求回报……这许多情况在各种经文里也都有过说明。不过,布施在佛法里面,有一个最伟大的意义,即:“施者、受者,等无差别。”

我们布施给人,不要只是想自己能得到多少功德,其实接受的人,也和布施的人有同等的功德。等于现在我们请人吃饭,人家应邀而来,吃过以后,我们还要对他说:“感谢您的光临”“感谢您的友谊”“感谢您远道而来接受我的邀请”。别人吃了我们的饭,我们还要感谢他。所以佛法对施、受之间微妙关系的阐述,可谓发扬到了极点。

(二)持戒:说到持戒,一般人都觉得恐惧,认为持戒对自己太过束缚。我们再来提问一句:持戒究竟是束缚?还是自由呢?

我们稍微深思一下就知道,持戒是防非止恶,你能可以做到,则戒不但不是束缚,而且还是自由。等于我们遵守法律,哪里会有刑罚之苦呢?我们看,今天在全世界失去自由,被关在牢里的受刑者,他们都是因为犯下五戒、不守法治而受法律制裁,才会有束缚之苦;如果他们不杀、不盗、不**、不妄语、不酗酒、不吸毒,哪里会有牢狱之灾呢?就像火车要在铁轨上行走才安全,飞机在空中飞行也有一定的航道。佛陀当时就已经把人生的路线,指示得非常清楚。

例如:佛陀的戒律东传中国以后,要正式成为一名出家人,需受三坛大戒:初坛沙弥、沙弥尼要受“摄律仪戒”,就是讲究行、住、坐、卧的威仪;到了二坛比丘、比丘尼,就要受“摄善法戒”,要能可以做种种的善事,要积极地去教化和度生,为社会服务;如果说想再受菩萨戒,不管是在家的信者,或者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就要进一步受持“饶益有情戒”,所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真正做到《金刚经》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是最究竟的持戒。

(三)忍辱:在修行途中,与我们关系更为密切的,就是修忍辱波罗蜜。忍气吞声、忍苦忍难,忍受别人的责怪,忍受别人的批评,往往让我们觉得非常吃亏;所以一般人对忍饥忍饿、忍苦忍难,都还能堪受,但对于忍一口气,却感到心不甘愿,尤其受到委屈、冤枉的时候,就觉得非要与你抗争不可。

其实,忍辱,不是一般说的忍饥寒饱饿、忍笑骂讽刺,或怯弱让步、吃亏受气;佛陀所提出的忍,是一种力量;面对外境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你能担当多少,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

对于忍,大家可以深思一个问题:忍,究竟是吃亏?还是讨便宜呢?

一般的人说,忍耐是在吃亏。实际上,忍者是讨便宜,不能忍的人才是吃亏的。因为能忍,我们就有修养,就有力量,就有智慧。对方是半斤,我不能八两,因为我能忍,我就超越他的修养、超越他的作为。所以,在各部大乘经典中,都不断地倡导修习菩萨道的过程,必须重视忍辱波罗蜜。

确实,我们要知道忍的重要。一个家庭里面,若是人我不和,亲如父母兄弟姐妹,彼此相互对立,这个家庭还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呢?我们在社会上,斤斤计较,跟人比较、执着,没有忍耐、没有修养,还能做人处事吗?

今天,世界到处斗争、战争,凶杀案件频发,法院里的诉讼告状堆叠如山……都是因为大家不能忍一口气。到最后,有的不能胜过别人,自己就心灰意冷;有的就是胜过别人,却让人受苦、受难、受委屈,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快乐吗?这样的快乐能持久吗?

古德说:“唯忍能安。”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乐,更需要大家鼓吹人我互易、彼此忍耐的观念。能够忍耐一点委屈误会、忍耐一点荣辱毁誉,那就天下无事了。

《阿含经》里面提到,忍,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意思是说,我们要生存、要生活在这一个世间上,唯一的智慧力量,就是忍耐。

所谓生忍,就是为了生存,要有智慧认识这个世间的善恶好坏。忍,也是一种接受,不论遇到嬉笑谩骂、功名富贵、好坏对错,你都要能接受,要能担负责任,要能可以化解。忍者,要有勇气去担当苦难,给予别人安乐。

生忍,是为了生存而在人间所酝酿的耐力、勇气,并从生活、人际关系的历练里自我提升,从中淬炼出面对困难的智慧与力量。因此,人生遇到许多不平等的对待,能不能接受,能不能进步,端看你的智慧,你的力量。

法忍,即所谓的“八风不动”:生活上的一切,世间上的一切诸法,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等,不但不为所动,而且要能真正地认知、处理、化解、消除,进而转化、升华。所以,在人间唯有忍,才能认识、才能接受、才能担当、才能解决。

无生法忍,是更高的不生不灭的境界了;也就是了知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平等不二,故能达到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若能随处随缘地觉悟无生之理,则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

所以,忍,究竟是吃亏呢?还是讨便宜呢?在我近八十年出家的生活中,我深知忍的妙用、忍的力量,忍的功力有多少,成就的事业就有多高。

我们看世间有许多百万富翁享受荣华富贵,这固然是他的福德因缘,但大多数也都是凭自己的努力辛勤而争取得来的成果。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闲坐家中,天上就会掉下财富、地上就会长出金银财宝任其享用。俗语说:“黄金随着潮水流下来,你也要起早把它捞上来。”读书的人,精进努力,当然会金榜题名;乡村以农业为生的人勤于工作,秋收冬藏,还怕人生没有春天吗?你说,精进究竟是辛苦呢?是快乐呢?

例如衣服脏了不洗,永远都是脏的;洗过了以后,穿在身上多舒服;地面肮脏了,不打扫干净,家里凌乱,不予以整理,你生活在其中,还有什么快乐呢?举世的父母培养儿女、老师教育子女,都是教大家:想要学业进步,事业有成,就得精进不懈。所以精进是辛苦?还是快乐呢?你要想快乐,一定先要勤劳,而后才能得到成果。葡萄园里面,没有殷勤的锄草、施肥,哪里会有葡萄累累的丰收呢?

过去从农业的时代进入工业的时代,现在到了高度工业化的时代,虽然靠机器人来帮我们工作,但是再好的电脑,还是要人脑去设计、操作;再高超的机器人,还是要靠人去给予它动力。

一个家庭里,父母儿女要互相精进合作,才能共同创造美满的家庭;一个团体机关,也是靠大家协力打拼,才能让事业发展。如果今天普世的人民都能加一把劲,将一点快乐给人;人人都能有此想法,世界还不安乐美妙吗?

(五)禅定:在六度万行里面,固然要懂得这许多做人处事的方法,在菩萨道自度度人的方法中,禅定的修行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心里的不安,主要是受到烦恼的鼓动。心中充满了贪瞋愚痴、忿恨忌妒,哪里肯对人做一些利益福乐的事情呢?假如妄想贪念不除,自己的身心都无法安住,如何能帮助别人、服务大众呢?所以,禅定,是安心立命的修行,是一切六度的动力。

佛陀当初在灵山会上拈花一笑,可以说,笑出了世界宇宙的火花,笑出了人生无限的真理,笑出了中华文化禅学里那许多美丽的语录篇章。我们问一句,禅是活泼的呢?还是呆板的呢?禅,应该是活泼的,不是呆板的。一般人以为坐禅要眼观鼻,鼻观心,要像“老僧入定”般如如不动,否则不容易得道。实际上,打坐只是过程和方法,用来帮助我们生定发慧。禅的真义应该是活活泼泼的,所谓搬柴运水是禅,喝茶吃饭是禅,行住坐卧是禅,语默动静、扬眉瞬目都是禅。禅,是用一种行云流水、潇洒自在的态度来应对万事万物,好比两岸经过了六十多年的疏离,经过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一握手之间,促进了彼此的和平,可以说是中华儿女禅心的表现!

法海寺善财童子像

明正统八年(1443),壁画,北京石景山

所以我们也要问一句:般若是向内求呢?还是向外求呢?你向外求得科学、哲学等知识,总是世智辩聪,不若向内悟得般若。般若是向内自证的功夫,是透过“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所获得的“内外圆成”的智慧。人生有了般若,就能泯除人我对待,跳脱无明烦恼,达到随缘自在、任性逍遥的境界。因此,六度万行字面上看似简单,其蕴含的意义却是很高深的。

在人间佛教的修行里,每一位信者要想做人健全,就必须提升自己,要求自我能比别人、比过去更好更高。人间佛教的六度万行等菩萨道都是我们行为的准则。例如在《维摩诘经》里,就分别依眷属、朋友、饮食、衣服、居住、交通、教育、娱乐、资用、修行十个项目,描绘出人间佛教蓝图的具体内容,即: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就是在中国,天台宗的基本经典《法华经》,也宣扬菩萨行是最究竟的一乘法,并有“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的说法,鼓励人们要普度众生、利益人间;其中化城等七喻提到的自心法门、修身法门,勉励行者不要怀珠做丐,不要藏宝还穷,自己的本性、真如(真如自性),值得我们不时去体会、去发挥。

除了《法华经》外,被敕为“清凉国师”的澄观大师是七位皇帝的国师,他也勉励佛子要到处参学,学习《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而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对象遍布了各个行业、阶层,如语言学家弥伽、聚沙为戏的数学家自在主童子、严刑酷罚的无餍足王、航海家婆施罗、法官无上胜……

我个人也认为,一个青年学子一生没有亲近五十位到一百位大善知识,没有听过他们几句立身处事的教示,是不容易成功的。你说,真正的孤家寡人哪里能做皇帝呢?你要想地位很高,你必须要有干部、必须要有群众、必须要有合作的团队。所以,在《华严经》里面提到事法界,理法界,到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其实就是要我们在做人处世、应事接物中,了悟法界圆融的真理,享有欢喜自在的人生。

因此,你说在人间佛教里面,能有一碗饭吃,不神圣吗?在人间佛教里,能获得生命的成长,得到欢喜,得到因缘、助缘,不神圣吗?人家给我们一个微笑、一个握手、一个点头,那不是神圣吗?我肯给人布施,肯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不是神圣吗?

甚至于现在提倡的“三好运动”,就是让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能可以做到“身做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这还不够神圣吗?信仰就是神圣,修行就是神圣,自己从凡夫慢慢地净化,到成圣、成贤,就是神圣的信仰之功。

依此看来,人间佛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是佛陀在人间对人说的,当然是人间佛教。当初,印度很多外道的修行方式稀奇古怪,背离人间的常理,与道相违。佛陀基于悲悯,为了降伏九十六种外道,不辞辛苦度众弘法,虽然成果丰硕,但终因众生的思想、习性不同,难以统一。尤其像提婆达多逆师叛教,企图借标榜苦行来称雄做主,但最后都是失败的。

佛教不主张乐行,因为太过的人间欲乐,热烘烘的,会迷失自己;但也不标榜太冷淡的苦行,即使因此而赢得别人的崇仰,这种冷冰冰的苦行人生,对于社会大众又有什么利益呢?真正的人间佛教应提倡缘起中道,如佛陀之所说、所行。

所以,今后佛教的出路,应真正依止佛陀的人间佛教教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人人能开悟,还怕不能成佛吗?

另外,佛陀教我们度众生要用“四摄法”,要发“四弘誓愿”,要我们重视在生活里面衣食住行、行住坐卧的修行,并且要能将这许多超越的、高远的、深长的义理,运用在日用之中,让自己在人间的生活,获得安宁,获得自在,获得洒脱。

如来的一代时教,要我们对国家忠心,对父母孝顺,对人类平等……儒家的仁道、道家的出世,虽然也有类似佛教的道理,但他们却都是片断的,唯有佛陀的教法是彻底的圆融,所以能在人类文化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历久不衰。

平等也是佛教足以睥睨天下的教义。说到平等,在维摩丈室里,舍利弗受女青年的教化开示,可见得有志不在年高,即使是大阿罗汉也要听女性菩萨的开示,这不就是平等吗?又如《华严经》中提到的伊舍那(休舍)优婆夷、自在优婆夷、贤胜优婆夷、慈行童女、有德童女、师子嚬呻比丘尼、婆须蜜多女、夜天女神等,由于她们对佛法皆有独到的体证,故能引导善财童子进入法界之境。

水月观音菩萨像

高丽忠肃王十年(1323),徐九方,绢本设色,高165.5厘米,宽101.5厘米,日本京都左京,泉屋博古馆藏

当然,不只是男女要平等,僧信也要平等,古今也要平等,甚至事理都要平等,可以说,真理本来就是平等的。因此,我题写佛光四句偈:“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实际上,这四句偈里,最重要的就是“平等”和“忍”,才是真正佛法的精神、佛法高深的意义。

像佛教发展到今天,不少人修学佛法,开口闭口都是为了要了生脱死。但什么叫了生脱死?我们又看到谁了生脱死吗?

真正的了生,应该是对生不要执着,不要计较,不要贪恋;对死亡不要惧怕,不要认为死就是毁灭。其实,死亡如乔迁、如移民、如换车、如更衣,也是可喜的事情。再说,人会死是因为有生;如果不生,不就不会有死了吗?所以生的时候,就注定有一天会死,生死不二,何必认定生就是可喜,死就是可悲的呢?你对生死能用平常心、平等心看待,那不就是了生脱死了吗?

当今的佛教徒除了不应抱持自修自了的心态,也不要事事求佛、拜佛、念佛,一味祈求佛陀的赐予,因为这些都还是建立在贪求上。淡泊、清净,都是佛陀教化我们的。真正的信仰,是发扬人间的佛教信仰精神,要能牺牲、奉献、服务,实践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菩萨道。人间佛教就是要发菩提心,能发菩提心才是人间佛教;所以要行佛,不要光是求佛、拜佛,行菩萨道才是真正佛陀人间佛教的精神。

上述所说是依据佛陀的本怀,将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融而为一的道理。当今的佛教应该要不舍一法。你要入山修行,人间佛教不排斥你;你要修学、要创办普利人间的事业,人间佛教也不会说不能,这就是秉持佛陀的本怀,容纳空,容纳万有,大家共同存在,彼此尊重。所以,我现在写“一笔字”的时候,常写共生共有、共生共荣、共生共存,就是希望能把佛陀的本怀说得让人了解,让人们能在生活中奉行。

我自己在佛门里面近八十年的出家生活,慢慢体会到“空”的重要,即所谓的“心空及第归”,若心中的肚量如虚空,你还不能容纳宇宙所有的佛说的“世界是我们心里的世界,众生是我们心里的众生,万物是我心中的万物”吗?既然一切都是在我心中,我又何必要去排斥他们?所以空即是有,你为什么不能从“空”中去体现万有呢?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的肚量如虚空,我还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吗?

中唐(766—835),泥,甘肃敦煌

《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说明虚空是不生不灭的,你能体会虚空的这种特性,就能了解生命也是不生不死的。如佛陀讲生命时就说道,人从这个色身修持而能到达法身。所谓法身者,就是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本来面目,那便是修道的目标。

今天假如有人问:佛陀在哪里?现在以我个人的体悟告诉大家:佛陀在我们的心里,佛陀在我们的虚空里,佛陀在我们的信仰里。

佛陀在我们的心里,这个不用说,因为佛教的传播都会提到“人人有佛性”“佛在我心里”“我是佛”。但是,普世的人当中没有阐提吗?佛陀会在阐提的心中吗?一些恐怖分子心中有佛吗?所以,“佛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这句话是对的,但不是究竟的。

那么,佛陀究竟在哪里呢?以我近几十多年的佛教生活里所体会的佛陀,应该是在虚空法界里。经典也说,“如来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在虚空里,哪里没有佛呢?

例如:你对一张画像礼拜,你自己认为那是佛陀,不是一张纸;所有的金、银、铜、铁、水泥、木材制造的佛像,你对他礼拜,你就不会问是金、银、铜、铁、木材,还是水泥,你认为那就是佛陀。可见得世间万物,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佛陀。所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青山秀水,日月星辰,哪一样不是佛陀的示现呢?如此看来,虚空法界应该就是佛陀的真身。

丹霞烧佛图

元代(1271—1368),因陀罗,纸本水墨,高32厘米,宽36.7厘米,日本福冈久留米,石桥美术馆藏

禅门里“丹霞烧佛”“婆子烧庵”的公案,你说,谁能认识真正的佛陀呢?有一位弘讲的法师,在一次讲经大座上宣说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在座闻法的信众也感觉到伟大的佛陀真是无所不在。

这时有一位禅者,忽然对佛像咳嗽,吐了一口痰。在座大众非常惊讶,这位弘法的讲师尤其生气,怒斥道:“你怎么可以亵渎佛陀,你什么地方不可以吐痰,怎么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禅者又再咳嗽二声,就问:“法师,我现在还要吐痰,请告诉我,现在虚空中哪里没有佛?我要吐痰。”

这说明了,讲者是解义,行者是行道,如果解行不能合一,便难以契入佛法的深义。当然,充满虚空、遍满法界的佛陀真身,就更不是那么容易认识、体证的了。

其实,我们假如要说得更浅白一点,佛陀在哪里?就在我们的信仰里。信仰是有层次的,佛陀的样子也是有层次的,等于达摩祖师对弟子说:“道副得到他的皮,总持(比丘尼)得到他的肉,道育得到他的骨,慧可得到他的髓……”我的信仰到什么程度,佛陀就跟着我的信仰到达什么程度。我也祈愿我们的佛教徒们不要把信仰缩小,执着与偏见是不能认知佛陀的,佛陀会和我们距离愈来愈远。因为你要看到佛陀究竟是什么样子,那不是一个知识分别的世界,而是信仰的层次。你解行到了最究竟的地方,你就体会到你活在佛陀的法身之中,佛陀的法身也在你的心中,这正是所谓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陀他不是地方性的神明,也不是三十三天里哪一天的天主,佛陀是觉者,是真理的体现者,你唯有用至高的信仰实践,你才能体会佛陀在哪里。

所谓扩大自己,就是自他一体,物我两忘,古今同体。有人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你不愿意做日月星辰吗?你不把生命比作日月星辰吗?有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新人从哪里来的?不也是我们的生命体在循环吗?你为什么不见你过去的自己,不见所谓“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呢?等于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流到哪里去了?不是还会再流回来吗?这种生命不死、法界流转的思想,就是普世得救的希望。你说,我们人间佛教的信仰,不建立在这种至高无上的据点,我们在信仰里又如何落脚呢?

所以,人间佛教和传统佛教不是有分别的,只是个人依照自己的分别境界,硬是用自己的程度把佛教给分裂了;等于唯识家讲“一水四见”,天人见水是琉璃,人类见水就是江湖河海,鱼虾见水认为是它们的宫殿,假如是饿鬼道的众生,他见水就是浓血。

我们可以了解到佛法僧三宝的真义,究竟什么是本来面目呢?我们透过信仰,不管是人间佛教也好、传统佛教也好,南北东西的佛教都好,其实,我们应体认到,一切在真理上都是没有分别的,只是大家在那里自我执着、自我饶舌而已。

当今的社会,人人都欢喜有积极的人生,有幸福的人生,有希望的人生,有未来的人生,人间佛教还不值得我们大家一致来宣扬、发挥,回归佛陀的本怀吗?倡导人间佛教,这才是佛教未来的前途,这才是人间世界的一道光明。不要沉湎于过去传统的、消极的、偏差的、曲解的佛教,今天我们倡导人间佛教,就是要把佛教还给它原来真实的面目:一个积极的佛教、超越的佛教、自我圆满的佛教。

总说,佛陀的教义,重视简单、重视和平、重视天下人我一体,给人间带来欢乐幸福、自在解脱。只要有益净化人心,和谐社会,都是佛法。如,佛告憍尸迦:“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我法中。”(《大智度论》)让人人从烦恼中净化自己,从凡俗中升华世界,从有相里超越到无量、无相、无边的法界,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和佛同具的法性真如,那就是大圆镜智的法身同体。

行笔至此,我们只是希望当代大家见闻觉知的佛教,能够把事理看成一体的关系,把人我看成没有分别的境界,把男女和万物同样平等地尊重。让我们像人间的佛陀一样,我在众中,众中有我。我们就是悟道成佛,不能离开人间,也不能离开虚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