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困兽之斗的特遣队

第八章 困兽之斗的特遣队

1.陈纳德说驻华空军特遣队编制是一张空头支票,补给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1942年8月初的一天,驻印度的美国陆军第10航空大队的指挥官内登将军收到一份陈纳德将军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如下:

事由:收到有关目标的指示——驻中国航空特遣队

送:美国第10航空队司令

1.你7月24日的来电收悉。你说,密支那是驻中国航空特遣队的第一个目标已悉。

2.如能通过电台从速收到你有日本人在密支那的活动的一切可靠情报至关重要,为此,我向你提出上述请求。坦率地说,密支那似乎是日本人用来进行其典型的声东击西的地方,其用意是让我们只注意它而不去管日本人在其他地方作出的更为重要的准备活动。当然,日本人在某个时候可能利用密支那。我敦促你能充分使用空中和秘密情报。以便弄清日本人在何时会使用密支那。然而,在我在远东指挥期间,我总觉得去应急轰炸一个还未运用的机场以防止敌人利用它是不切实际的。诚然,日本人用逐日轰炸的办法阻挠驻中国特遣队占用衡阳、桂林地区的机场,尽管我当时并没使用过这些机场。下列事实可以说明日本人使用这种策略是徒劳无益的:当我决定将战斗机和轰炸机调到一些机场上去的时候,我一天也没受到过阻拦或捣乱。

3.就我对中国的经验而言,保持我们运输线畅通的最好办法就是遵循一项周密拟定的计划,即:计划将敌机摧毁在地上;在敌机进入我地区时,与其展开歼灭性战斗。

4.有鉴于此,我认为,对印中运输线的真正威胁是该线以南的敌人空军基地,特别是那些日本人早用飞机占领的基地。我相信,他们还在这些机场上不断施工,以便今后雨季停止时或者提前直接进攻我们的空中航线。我特别是指日本人在猛锡、垒允、腊戍、瑞昌、曼德勒、马圭、东瓜和仰光。正如你所知,这些基地的印中运输线150到600英里。日本人可能从这些基地合作轰炸机来袭击该运输线的昆明东端或者丁羌西端控制站。敌人也可能从这些基地(或用这些基地作为前沿基地)使用远程战斗机以攻击我们正在飞行的运输机。清迈和南奔是敌人可以快速飞向中间集结路线的基地。

5.为了应付这种局势,为了完成总司令部、美国陆军部队和中缅印战区交给我的战略任务,我特敦促采取下列步骤:

a.在丁羌地区,组织大量有效的空中报告网,能足以日以继夜地发出有关来犯敌机的适当警报。

b.增加每天向我们提供上述第4段提及的各基地上的日机和设施的情报,以便我们得到充分的预警并对付敌人的任何空中活动。

c.经常不断地向驻中国航空特遣队提供最现代化的飞机、人员和补给,以增援该队,以便我消灭敌人于他们的基地上,防止他们拦截运输线。

我相信如果能以战斗机和轰炸机增援到上述我要求的程度,如果上述建议能得以落实,我不仅能保持印中运输畅通,且能将日本空军赶出中国。如你能告我你为我源源不断送来最新型的飞机、人员和补给而采取的措施,我将不胜感激。

6.如果不按我在此信所建议的精神采取行动,我有责任预告你,我就马上会遇到这种情况:以装备低劣的力量去对付具有巨大优势的敌人。我想重申,我相信,如将驻中国航空特遣队变成一支力量,我不仅能将日本空军赶出中国,而且也能切断日本到马来亚的交通线,并在将来轰炸日本本土。

美国指挥官

陈纳德准将

1942年7月29日

内登读完陈纳德发来的密函,终于明白了陈纳德的战略意图:新建不久的驻华航空特遣队就像当初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一样,它完全依赖于从印度空运飞机、人员、零件、炸弹、弹药、机枪和最重要的汽油。陈纳德认为日本人不会对昆渝地区发动进攻,因为日本为了攻占陪都重庆而从其他战场上调来一支庞大的部队会得不偿失。陈纳德知道,只要能保持警报网,就像他在中国指挥志愿队那样,他就能用战斗机在中国沿海的海面上袭扰日本海运航线,保护中国的机场。他知道,日本人维持的从日本到印度支那和缅甸的补给线对日本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只要一有可能,就应立即将其切断!

这家伙的想法不错。内登在心里说。

内登对陈纳德提出的建立警报系统很赞赏。他知道,陈纳德久经考验的空中警报系统还在使用,这一系统能给他有关日本人的袭击警报;而且还有一个能使跳伞或坠毁的美国飞行员返回基地的网络。此外,他还建立了将华东各机用通讯线路联系起来的体系,这样陈纳德就能任意袭击日本的基地。陈纳德可以用他手里的力量从一个基地调到另一个基地以打击敌人,当敌人来袭击他时,他的飞机则可从一个基地转往另一个基地,颇像空中“游击队”。

在机场边上的农舍一样的指挥部里,陈纳德热情地拥抱了罗伯特·斯科特上校。他是内登新派来的第23战斗机大队的大队长。

斯科特上校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具有长时间战斗机飞行经验,是一名战时不可多得的指挥官。

陈纳德让斯科特上校与汤姆·金特里上校和自己住在一起。

他的司令部被桉树和胡椒树所覆盖。土质的房间内铺了红色的地毯,四壁布满弹片的伤痕。

负责他们3人生活的是4名中国人:王司机、“游艇”茶房、“炮艇”餐厅服务员、王厨师。

每天和他们一起进餐的还有陈纳德的一条爱犬:乔。

内登还给陈纳德派了两名指挥官:副官亨利·斯特里克兰,参谋长梅里安·古柏上校。

古柏上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空军王牌战斗机飞行员。

这时的驻华空军特遣队还不能构成一支有效的空中强击力量,他们只有第11轰炸机中队的7架B—25轰炸机和40架P—40机。但他们要对付分布在中国华东、印度支那和缅甸的约400架日本飞机。

陈纳德不久又得到了两名指挥官:一位是克林顿·文森上校。比斯尔将军让他出任陈纳德的参谋长,可克林顿·文森对战斗机更感兴趣,陈纳德就让他担任作战官。

另一位是布鲁斯·霍洛韦上校。陈纳德任命他为中国重型轰炸机指挥官。

陈纳德对中队长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他让塔克斯·希尔任第75中队队长。埃德·雷克托上校任第76中队队长。这样,他就有了两名最有战斗经验的中队指挥官了。

陈纳德计划在雨季结束时,给日本人以致命的打击。

驻华航空特遣队的指挥系统复杂得令陈纳德吃惊。史迪威在重庆和新德里均设有司令部。两个司令部之间相距2000英里。比斯尔将军驻在新德里,陈纳德的绝大部分行政指示都得向比斯尔请示。为了与中国空军的周至柔、毛邦初将军联系,陈纳德须先把信或电报发到新德里,再转到重庆。

雨季将要结束时,陈纳德对各中队的部署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便能更好地对付日本人。他派第75战斗机中队去衡阳,第76战斗机中队去桂林。为防止从缅北对昆明和保山的袭击,他派乔治·海滋利特少校率第10战斗机中队进驻云南驿,将弗兰克·希尔的第74战斗机中队留守昆明。当时,第11轰炸机中队的B—25轰炸机暂驻桂林和衡阳。由于陈纳德要用它们来袭击印度支那、缅甸和泰国,所以这些轰炸机须在桂林和衡阳之间往来穿梭。但是,最理想的轰炸目标却是香港、汉口、广州,只要有战斗机的护航,他们就能轻取这些目标上空。

整个7月份,陈纳德指挥着他的特遣队攻击了一些有可能的进攻目标。日本人则予以反击。

7月20日,第11轰炸机中队的中型轰炸机袭击了日本人的一座工厂。但10天后,日本人开始了疯狂地反扑。他们派出一批又一批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中国空军和美驻华航空特遣队的前进机场狂轰滥炸。特遣队击落了进犯日机120架中的17架,其中4架是在月光皎洁的夜晚被击落的。

陈纳德在击落24架日战斗机和120架日轰炸机后,自己也损失了5架P—40机和1架B—25轰炸机,但飞行员没有损失。

雨季开始南移。

2.陈纳德给罗斯福写了封长信。罗斯福下令给陈纳德在华独立指挥权。

正当陈纳德全力以赴开始对海防港的日本船只进行空袭时,陈纳德收到一封孔祥熙发自重庆的信:

亲爱的陈纳德将军:

我和内人倾闻令尊大人去世,不胜悲痛,谨表由衷慰问。我等虽无缘幸会令尊大人,但他必系一正人君子才有你这样一位令人敬爱的儿子。他能尽享天年,并有幸亲睹其子大有作为。希此事在此悲痛之际给你以安慰。

你诚挚的

孔祥熙

1942年8月12日

陈纳德的父亲于7月初去世,陈纳德却在8月中旬才得到这一消息。

窗外下着滂沱大雨,陈纳德满眼泪水。他怨父亲不理解自己,不理解中国的这场战争,不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何要跑到这么遥远的土地上来打仗。他曾想在适当的时机,对父亲解释清楚。可是,晚了。父亲可爱可敬的形象出现在他眼前,但愿他在天之灵安息。

办公室里很静,陈纳德抹去眼里的泪水,他没时间悲痛,抽出一份地图来,制订新的作战计划。

驻华航空特遣队此时正面临着严重的补给不足。驼峰航空线没有给陈纳德运来新的补给。他只能依靠中国储备的一些战略物资。中国抗战前夕,在全国各地的战场上精心储备了汽油、炸弹、弹药。汽油和弹药是中国政府在战争初期购买的。购自法国、俄国甚至日本。弹药五花八门,只能凑合着使用。

8月下旬,陈纳德调回了轰炸机中队,部署在昆明机场。他准备袭击缅北的日军目标。

26日,陈纳德命令74中队掩护轰炸机中队,轰炸了腊戍。

接着,他又轰炸了密支那。日本人在那里集中了大批将用于支援地面作战的轰炸机和战斗机。

整个8月份,陈纳德因补给不足,减少了出战。衡阳和桂林是特遣队的前进机场,日本人对这两个机场恨之入骨,一直想彻底摧毁这两个基地。由于警报网严密的监视,日本人只能轰炸空空如也的机场。日本人的飞机一走,中国的工兵和成千上万的民工便抢修跑道。刚一竣工,特遣队的战鹰们又飞回来,利用这两个前进机场,对日本人发起新的攻击。

但此时,特遣队只剩下几架能作战的飞机了,飞行员也疲惫不堪。飞机的汽油一再过滤后才使用,轮胎短缺,飞行员们只好在轮胎里塞进破布,凑合着使用。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那些P—40的引擎有时突然在空中熄火。到9月初时,陈纳德的特遣队只有38名飞行员和34架P—40,分布在广阔的地区上。

9月快结束时,陈纳德才得到了一点补给。比斯尔将军从巴拿马派来了一个中队20架P—40机的飞行员,还带来了几架破旧的P—40K型战斗机和6架B—25中型轰炸机。陈纳德将这个中队分编进4个中队里。

雨季消逝时,陈纳德的B—25轰炸机开始最大限度的频繁出击。

9月19日,一中队的B—25轰炸了龙陵市。注意到日军在腊戍集结,第10航空队命令他去支援中国地面部队。

陈纳德指挥轰炸机和战斗机队连续出击11次,袭击了日军补给线和大部队集结地,给日本人造成惨重的损失。

10月25日,特遣队对几个日军大补给车队进行了袭击。

这些车队准备去印度和仰光,刚到香港时,就遭到陈纳德的7架P—40护航的12架B—25轰炸机的袭击。

特遣队向香港码头、九龙倾泻了3万磅的爆破弹和杀伤弹。特遣队出击战鹰遭到21架日本战斗机的拦截,双方在空中展开一场追逐与反击大战。特遣队损失了1架P—40和1架B—25,日本人自己报道说他们在这场空战中“只损机20架”。

陈纳德利用自己手中的仅有的飞机,频频出击,驻华空军特遣队自成立以来,在面临着严重的补给不足时,仍出击达65次之多!

陈纳德在各前进机场之间往来奔波。桂林机场上的B—25疲惫不堪的连续攻击,往往是刚刚降落,地勤人员就装上炸弹、添充燃料,再次起飞,去袭击日军重要目标。

随着形势的变化,陈纳德和他的作战官布鲁斯·霍洛韦临时住进了桂林基地。霍洛韦是一名非常优秀的作战官,他和陈纳德合作得得心应手。

陈纳德为了反复轰炸香港电厂和广州天河机场,几乎连吃饭和听取作战命令的时间都没有。他希望能彻底摧毁电厂,让日本人难以修复。至于天河机场,其目的是为消灭日军战斗机。

霍洛韦计划对香港实施一次打击。

这天午夜1点,陈纳德和霍洛韦正在制订一份作战计划的时候,突然接到比斯尔发来的一份加急密电:

天明时即开始轰炸腊戍与密支那机场,直到继续得到命令为止。

陈纳德读完这份电报,差点气晕了。

密支那与腊戍距700英里之遥,特遣队的飞机一半尚在返航途中,另一半正在加油装弹,正准备去袭击香港的目标。

但他很快就想到发生了什么。日本人大概已经对驼峰航线发动计划已久的攻击,而比斯尔的地面飞机大概已大受损害。陈纳德早就通过密电向汀江的第10航空队警告过,但该队仍没有逃脱厄运:20架P—40机只有2架得以生还,驼峰航线上的10架DC—3型飞机和12架P—40机被日本人击毁在地面。另一批企图偷袭昆明的日机,在昆明以南100英里遭到了特遣队的P—40的拦截,当即击落日机6架,并将余敌击退。

比斯尔要求轰炸腊戍和密支那的空机场,简直就是徒劳无功。陈纳德早就得知那两个机场日本人尚未组织任何飞机进驻,更无进攻设备,袭击的日军只能来自东瓜和清迈机场。比斯尔却判断失误,陈纳德又没法不执行其命令。

陈纳德只得派留在昆明的一架B—25去轰炸腊戍和密支那,以此来搪塞比斯尔。其余的P—40机每架携带一枚500磅重的炸弹,去俯冲轰炸维多利亚港的日本船只。

这次袭击维多利亚港,炸沉一艘日本油船,炸沉了几艘货船。

次日,陈纳德知道日本人会来报复,将机群调离桂林机场。果然,日本人来袭,陈纳德指挥P—40机拦截,击落日机16架。

1942年10月8日,美国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访问了中国。

威尔基在重庆期间,打电话给当时在白市驿的美国驻中国航空特遣队司令部,要求面见陈纳德并与他私下谈谈。陈纳德说,他要得到史迪威将军同意后才能见威尔基。

10月11日,威尔基和史迪威驱车到白市驿。

史迪威告诉陈纳德,可与威尔基谈他想谈的任何事情。

陈纳德与威尔基长谈了两个多小时,史迪威在外面回避了他们之间的交谈。

10月18日,威尔基与陈纳德再次进行了长谈。

威尔基后来成为陈纳德的有力的支持者,正是因了这次谈话。威尔基告诉陈纳德,在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给人一种错觉,让人以为有一支庞大的美国空军在中国作战。有一则报道就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则报道刊载在9月27日的《纽约时报》上:内容如下:

美联社9月27日驻华空军随军记者报道:美国驻华空军在经过一个月的寂静之后恢复了对日本人的空中进攻,昨天扫射了云南省西南的行军队伍。在前一天,他们袭击了法属印度支那的河内。这是史迪威中将的司令部昨日宣布的。

美国人民一直听不到好的消息,例如:日本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啦、阿留中群岛的战斗啦、欧洲的战事啦,根本不知道在中国的这支空军只有半打中型轰炸机和50架战斗机。

威尔基得知陈纳德的情况后,感到震惊。他要求陈纳德直接致函罗斯福总统,谈谈驻华空军特遣队的情况。威尔基表示,他可将信直接呈给总统。陈纳德知道这是个机会,他对通过驼峰运输线的物资姗姗来迟、对他认为史迪威和比斯尔力求压制在中国的空战深感烦恼,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陈纳德不是一个注意按指挥系统申诉的人,即使在他昔日的陆军航空队里也是如此。他认为,只要打赢战争的目的正当,什么手段都可使用。陈纳德给罗斯福总统的信,说得再差,也是经典之作。这封信全文如下:

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的特使威尔基先生:

您告诉我您是美国总统(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在军、政方面的直接代表。您命令我向您直接汇报一下在中国与日本人进行军事作战的情况,我谨遵您所嘱,汇报如下:

1.日本会在中国被打败。

2.日本会被这样一支小小的航空队打败,它在其他战区会被认为是可笑的。

3.我深信,只要我有全权指挥这样一支航空队,我能把日本人打垮。我相信我能拯救千千万万名美国军人和海员的生命,而美国将付出的代价很小。

4.我想我所说的是有信心的,这不是带着个人考虑说的。我之所以有信心是基于下列事实:自从1923年以来我一直坚信日本会对美国发动战争。我将自己军事生涯中最美好的年华用于研究这一问题;我任中国空军的非官方顾问已有5年之久,同时,我以上身份,对日作战也有5年之久。去年,我先是指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之后是驻中国航空特遣队。我在中国期间,从来没有超过50架作战飞机来对付日本强大的战斗力量。作为中国美国志愿队和驻中国航空特遣队的指挥官,我们从来没有在与日本进行的空战中被打败过。在我指挥下的这支小战斗力量经过核实已消灭了300多架日本战斗机,毁坏敌机约300架。我相信一共约600架,而我们自己只损失了12名美国志愿队飞行员和4名驻中国航空特遣队飞行员。驻中国航空特遣队的轰炸机力量最多由8架中型轰炸机组成。我使用这些飞机,对日本人的仓库、军队和船只进行过25次袭击,而自己从来没有因为敌人的活动而损失一人一机。

5.我到中国前,中国空军是由意大利的顾问指挥的。在美国参战前,我把意大利人请出了中国(因为我认为我们迟早会与轴心国和日本打仗的)。我自信,我得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信任。如果我有了他们的信任,这是因为我(a)已是一位常胜将军;(b)我从不对中国人说假话,我从不许诺去干那种我力不能及的事。

6.我现在深信,只要我拥有作为一个美国驻华军事指挥官的全部权力,我不仅能打垮日本,且能使中国人变成美国持久的朋友。我相信,我能培植这种友谊,使中国世世代代成为一个大的友好的贸易市场。

7.军事任务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现在它被那些不灵活的、不合理的军事组织和不懂如何在中国进行空战的人所复杂化了。

8.为了打垮日本,我只需要一支很小的美国航空队:105架新式战斗机、30架中型轰炸机。在最后阶段(今后几个月内),再要几架重型轰炸机。这支力量应一直加以维持。我们总会有损失,但损失应予以补充。我认为,战斗机有30%,轰炸机有20%的补充就足够了。

9.我之所以说,我能打败日本是因为那支力量有把握摧毁日本空军,也许半年,至多一年,我是一个职业飞行战士。这是我作为专业人员之所见。我此见的根据是简单的,日本只能生产有限的飞机。我可用空中军事机动手段迫使日本空军按我们选择的态势来与我作战;只要一旦把日本空军固定在这个位置上,我便能有效地将它摧毁。一旦日本的空军被粉碎,我国的海军就能行动自如,麦克阿瑟将军就能在西南太平洋上任意推进他的攻势。与此同时,我可从华东的航空基地确保摧毁日本的主要工业中心。没有一国是固若金汤,不易受到空中袭击的。切断日本通往其所取得的帝国的海路并非难事。一旦上述两项目标完成,完全从军事上控制日本是有把握和容易的。

10.为了有效维持上述这支空军力量,在印度与中国之间一定要建立一条空中补给线。与应完成的任务相比,这条补给线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与建立泛美航线的南美航线或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线所要克服的重重困难相比,维持这条空运路线如同儿戏。它只要求指挥有方,管理得法。通过这条航线运送的维持空军的补给供应量也是很小的,所附研究报告说明此事并不复杂。

11.目前对这条运输线的防卫计划是一种典型的、正统的和僵硬的军事思想的产物。它表明完全缺乏真正运用空中力量的概念,甚至连起码的军事战略概念都没有。我将如同西皮奥·阿夫里卡纳斯保卫罗马(在汉尼拔兵临罗马城下时)一样来维护这条空中路线。西皮奥攻打迦太基,结果,迦太基人不得不将汉尼拔及其军队调回非洲去保护迦太基。同样,我也要以打击日本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补给线、接着以袭击东京的办法来维护这条运输线。这样,日本空军就会迫于形势回到华东和东京上空去打仗了。日本人没有一支既能在印度、缅甸和云南的运输线上空作战,又能同时在东京上空打仗的空军。历史上没有一名能干的指挥官会采纳目前保护这条航线的运输的呆板计划的。南北战争期间,格兰特命令谢尔曼向南方纵深进军,打垮李将军的补给线,切断李的交通线,同时,格兰特自己把李的部队拖住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旦李的补给线和通讯线被切断,李被打败,南部同盟也就被打败。我打算在中国如法炮制,对付日本人的空中力量。日本人一定会死守香港、上海和长江三角洲。这时守住日本本土至关重要。我可以依靠世界上最好的警报网迫使日军空军为保卫这些目标而战。使用这种战术,我相信,我可以10至20架对1架的比例摧毁日本飞机。要是日本空军不愿走进我的警报网并进行战斗,我会用我的中型轰炸机轰炸他们通往西南太平洋的海上补给线。在几个月内,敌人就会丢掉许多飞机,使日本人从空中防卫本土的力量变得微不足道。然后,我就能从株洲和丽水用重型轰炸机去袭击日本。我的航空队可以烧掉日本两大主要工业区:东京和神户,还有大阪、名古屋三角地带,日本就无法将弹药补充给它在中国、马来亚、荷属东印度等新占领的帝国。这样,在中国的中国军队和在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都有了出路,麦克阿瑟也可从他的澳大利亚根据地前进了,这一切都不需要很大的代价。

12.在进行这种作战的同时,我会维护这条运输线在云南东端的全部地面设施。如果日本通过中间集结路线调动大批空中力量进入缅甸,以袭击印中空中补给线。那么,我可以依靠内部空中联络,退居内线,并又回到我在云南建立的警报网内,到缅甸机场上空去对付日本人,并在那时和那里打垮他派来对付我们的任何力量。

我的整个上述计划是很简单的。这一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花了5年时间建起一个空中警报网和无线电指挥系统来这样作战。我对我的成功毫不怀疑。

13.然而,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应给我充分的作战自由;我能直接与中国的军事当局和中国部队打交道。我知道中国的军事领导也希望我这样做。要是我在与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工作期间后退一步,我就不会作出那么有信心的声明了。我只是在地面部队逃跑致使我的航空基地暴露在地面进攻之下时,我才后撤。即使那时,我也要为每损失一架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的飞机而打掉20架日机。即使那时,要是我有所需的轰炸机和侦察机,我也不会撤退的。

假如我有权只向中国最高军事长官报告一切,我想在中国进行陆空联合作战。

14.我重申,这一计划将使中国的地面部队作战顺利,而且肯定会使麦克阿瑟顺利前进,并会支援在太平洋上的海军的作战。而且,这会在战后使中国成为我们持久的友邦。

美国准将

陈纳德

陈纳德的这封信通过威尔基转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手中。罗斯福总统读毕此信,深受感动。他一直注意到报刊上谈论的美国志愿队的业绩。而这些业绩恰巧又是战争公报中罕见的光明点。殊不知,罗斯福总统也一直主张使用空中力量,但他不明白陈纳德为何乐意实现其计划。他将此信转给了陆军部,结果在陆军部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陆军部很早就知道陈纳德与史迪威就中国、缅甸、印度战区的战略问题——尤其是从地面进攻印度的问题,老是抱着不同的意见。陈纳德的这封信,充分暴露了他俩的意见和矛盾。

马歇尔当即致电史迪威,史迪威让比斯尔了解此事。陆军部长史汀生极为恼火。但在华盛顿,不少人支援陈纳德,这中间包括总统最信任的顾问哈里·科克沦、宋子文和乔·艾尔索普等人。艾尔索普的文章像一枚枚炸弹炸开了。但是,多数的陆军部首脑们对陈纳德的计划反应冷漠。陆军航空队总司令阿诺德将军对马歇尔说,他反对中国航空特遣队在陈纳德的指挥之下独立。于是,陈纳德的计划搁置起来了。

阿诺德本人承认陈纳德是出众的战术指挥官,不过,他同意史迪威和比斯尔的意见,说陈纳德不懂补给方面的业务,因此向罗斯福总统进言说,最好把中国航空特遣队置于第10航空队的领导之下。

继阿诺德中将对陈纳德的批评之后,马歇尔也提出了批评。他说,陈纳德对日军展开积极作战,日本人是否会展开报复行动呢?在此情况下,陈纳德是否能守住自己的机场?

在罗斯福总统面前,马歇尔对陈纳德部队的作战能力给予了肯定,但对中国军队是否能顶住地面进击机场的日军产生了怀疑。

如果丧失了中国航空特遣队基地之后,在中国的空军活动就得结束。马歇尔认为:一直到能够防护陈纳德的飞行基地为止,中国航空特遣队的活动是不必加以限制的。

1942年12月,马歇尔向罗斯福总统谈及此问题时,罗斯福已倾向了陈纳德的意见。因此,罗斯福总统向马歇尔下令:给予陈纳德独立的指挥权,并即刻补给100架飞机,以便对日本的军事设施及船舶展开轰炸。

罗斯福总统之所以支持陈纳德的计划,是因“陈纳德派”强烈的影响。那些支持陈纳德的人,自始至终站在陈纳德一边。由于支持陈纳德的呼声日高,史迪威在中国的地位一落千丈。

史迪威在军方拥有一大批支持者:包括马歇尔上将等,这就形成了军方对白宫。

罗斯福总统很赞赏陈纳德的计划,并且对史迪威将军有了新的看法。

3.宋美龄密访哈里·霍布金斯。重庆大声疾呼:在中国的进攻行动,应是空军,而非地面部队……

1942年11月,宋美龄在纽约会见了大权在握的哈里·霍布金斯。

宋美龄是以私人身份访问美国的。在纽约的一座豪华别墅里,她与哈里·霍布金斯——罗斯福总统的“第一顾问”进行了长时间的会晤。

霍布金斯被宋美龄的东方女性的典雅、端庄、华贵气质所倾倒。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多年以后,笔者才从一些零零星星的回忆录中略知那次会谈的内容:

宋美龄:“尊敬的总统顾问先生,恕我直言,我认为中国并不需要史迪威将军。”

霍布金斯:“请夫人明示。”

宋美龄:“史迪威将军如果继续留在中国的话,这对中美,包括盟国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极大的伤害……缅甸的失败,损伤了中国的抗战热情。”

霍布金斯:“这个,我听到一些传言,似乎史迪威将军的指挥系统出了点问题。”

宋美龄:“总统顾问先生,难道你也相信谣传吗?”

霍布金斯:“当然不会的,夫人。”……

宋美龄:“不知总统顾问先生是否了解陈纳德将军?”

霍布金斯:“唔,听说过。一位堪称空军里的天才指挥官。”

宋美龄:“也许可以这样说吧!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美国空军志愿队和目前的驻华空军特遣队被中国视为救星了。”

霍布金斯:“夫人,毫不恭维地说,我很敬重陈纳德将军,还有他的志愿部队。”

宋美龄:“希望罗斯福总统能给予陈纳德将军独立的权限,或者能出任驻华空军最高司令官诸类的职务,以便能发挥其才干。”

霍布金斯:“我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夫人,这没关系,总统已有所考虑。”

宋美龄:“中国需要陈纳德将军,总统顾问先生。中国的抗战已经打了5年多,已经快精疲力尽了……”

宋美龄谈到了陈纳德与史迪威之间的矛盾,一褒一贬,霍布金斯听明白了。

会晤结束后,霍布金斯吻着宋美龄的手,说:

“夫人,你真漂亮!”

宋美龄嫣然一笑:“谢谢你,总统顾问先生!”

宋美龄这次出访美国,使史迪威在罗斯福总统面前的威信大打折扣,也是最致命的一击。

1942年底,盟军批准了史迪威收复缅甸的战役,计划于1943年2月间发起。

史迪威决定从印度发动进攻。

经多次谈判,史迪威说服了蒋介石:从中国空运4.5万人飞越驼峰,到印度集训。结果,英国人表现得极为冷淡。

此时,史迪威不喜欢和不信任的中国陆军总参谋长何应钦正在云南指挥中国军队,以便史迪威在攻打缅甸时向缅甸进军。

尽管史迪威对陈纳德致罗斯福的信大为恼火,但他毕竟是位军事战略家。他深知空军的力量必须增强。

11月22日,史迪威致电马歇尔:他要求将2个战斗机大队、1个中型轰炸机大队和50架运输机立即派到中缅印战区,并要求将每月运往中国的3550吨租借物资增加到1万吨。

增加驼峰吨位仍然是加强对驻中国航空特遣队的支援的大问题。在华盛顿,阿诺德将军看到吨位要求数字时,觉得他能给予陈纳德的惟一援助是一个中型轰炸机中队。同时,在中国,陈纳德到1942年底还在为生存而战。由于什么都缺,作战几乎停止。他的战斗机中队不得不撤出桂林、衡阳和零陵,使这些前沿基地无法保护。他甚至不得不减少巡逻和在云南西部支援中国的地面部队。

在印度,史迪威要重新打通一条印中公路。他在华盛顿和重庆都坚持应建造一条穿过崇山峻岭和深山老林及横跨印度利多河的200英里长的公路。

陈纳德认为修建公路完全是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他在这些地区上空飞行、作战多年。他认为史迪威对空军根本就没有概念;部队完全可以空运并作为伞兵降落。动用那么多人力、物力不如修建一些新的机场。马歇尔却极力支持史迪威修建陆路的方案。

由于英国人缺乏让中国部队在印度受训的热情,蒋介石感到自己的主动建议遭人拒绝因而大丢脸面,因此,他取消了从云南进攻缅甸的计划,而坚持要英国海军先占领孟加拉湾,之后,他才从缅北进攻缅甸。但英国人根本就不想在缅甸作战。

蒋介石向华盛顿大声疾呼:在中国的进攻行动,应是空军,而非地面部队。

蒋介石接受陈纳德在致罗斯福总统的信中的作战计划,他不愿从陆地进攻缅甸。从外交实力上,他敦促华盛顿派遣一支空军部队来解决中国的军事问题。这样,他就可以自己不必在中国有所作为,史迪威就无法得到对缅甸作战的支持。

蒋介石希望中国将来能成为盟国攻打日本本土的基地。1943年1月,盟军在卡萨布兰卡开会,蒋得知会上根本没谈及中国战场的事,感到十分恼火。

这次会议决定,英国人继续在缅南作战,以便取得接近日本人的基地。但是,这次会议却将史迪威在缅北重大作战行动计划推迟到1943年11月间来进行,假如那时可能的话,对中国惟一的有利的一件事就是:加强新建的空运勤务部的印一中联队达成了协议。

阿诺德将军参加了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想亲自弄清中国的麻烦出在哪里,他在新德里找到史迪威,又一起去重庆见蒋介石。蒋介石当时对美国光许诺不付诸实际行动缺乏耐心,直言不讳地说,他要求中国有一支单独的空军,这支空军由500架飞机组成,受陈纳德指挥,将驼峰空运量增加到每月1万吨。

阿诺德一直反对建立一支单独的空军驻中国,但他答应蒋介石,陈纳德会得到75架运输机,由空运勤务部用于驼峰运货;目前在飞行的C—47运输机将由更大容量的寇蒂斯C—46代替,再加上4架新的四引擎C—87运输机。他还答应第308轰炸机大队(重型)——配有B—24解放者机——即将离美,并可用于轰击日本港口和船只以及战略目标。他原则上同意向中国驾驶员提供美式飞机。

蒋介石对美国人的许诺再也不敢相信了。他要阿诺德向罗斯福转交一封个人的要求信。

蒋介石在信中重申要500架飞机和1万吨驼峰空运量,还称赞陈纳德是一位战斗指挥官,是可以与之放心合作的人。

罗斯福很重视此信。看来,他已经相信了,陈纳德应在中国有一支自己的空军。

1943年2月底3月初之交,罗斯福撤下了军方的意见,让陆军部起草了一封电报,告诉蒋介石:只要状况许可,飞越喜马拉雅山的运输能够增强此项作战的话,当尽快地任命陈纳德为该部队的司令官,并准备把该部队的飞机数增加到500架。

罗斯福总统指责马歇尔说:“史迪威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必须具有航空力的必要,以及蒋总统对陈纳德计划所保持的热情。”

罗斯福又补充说:“为了与中国维持良好的国际关系起见,我们必须接受蒋总统的请求。”

罗斯福总统警告马歇尔:“史迪威所采取的手法是错误的。如果他继续以高压的态度对待蒋总统的话,他非被免职不可。”罗斯福总统对手下发出了一个信号。

1943年3月3日,陈纳德被晋升为少将。阿诺德将军把即将在中国的扩编空军消息通知了史迪威和比斯尔。

1943年初,由于汽油缺乏,中、美空军都很少出击。

驻华空军特遣队在严重的补给不足中作困兽之斗,9个月内,在空中共击落日机149架,此外,可能还击落85架,自己损失了16架P—40。在65次轰炸日军基地中,日本战斗机只有一次突破了担任护航的战斗机队,击落了一架B—25轰炸机。轰炸机投弹314吨。

陈纳德在回忆美国驻华航空队时这样说道:“美驻华空军队也许是从来在将级司令官麾下的空军力量最小的一队。当然它也是最支离破碎的,它既不习晓公文,也不考究礼节,但当奉令出战时,它却始终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