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投身战争漩涡

第二章 投身战争漩涡

1.1937年7月8日凌晨,戴笠那鼻音很重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蒋介石目瞪口呆……

1937年7月8日凌晨。冷月疏星下的牯岭万籁俱寂。在一座警卫森严的别墅里,蒋介石睡得正香。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别墅的沉寂。

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同时从梦中惊醒。蒋介石打开灯,披了衣服,摇摇晃晃地走出卧室,来到外屋的电话旁。

蒋介石定了定神,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戴笠那鼻音很重的声音:

“委座,学生得到准确情报,两小时前,日本人向北平的宛平县城守军发起了进攻,我军与日军在城下展开了激战。学生的属下正在监视事态的发展,一有新的情况,再向老师汇报。”

戴笠遇事真能沉得住气,他用平静的声音,一字一板地说着,他深知这消息对于蒋介石来说如五雷轰顶。

蒋介石放下电话,木然地坐在转椅里。宋美龄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蒋介石的身边。

“什么事情?DarLing!”宋美龄关切地问道。

“雨农来电话,说日本人向宛平县城发起了进攻,娘稀皮!”

“天啊!这是真的?”宋美龄都不敢相信。

“雨农的情报还能错!”

“何总长他们知道了吗?”

“知道了他还不来电话。”

“那你还愣着干什么?”

蒋介石这才想起应该给何应钦去个电话。他抓起桌上的电话:

“给我接南京,何总长。”

洛阳跟南京一样燥热。陈纳德视察了洛阳航校后,气呼呼地就想飞回南京,当面向宋美龄汇报,是端纳的忠告提醒了他不能那样做。罗伊临回国前一再告诫他:记住,你现在是在中国,不是美国,东方人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遇事多请教端纳先生……陈纳德牢牢地记住了罗伊老友的这段话。罗伊的妻子不想让丈夫卷进中国的战争,让罗伊回国了。陈纳德异常感激罗伊,是他将自己介绍到中国来的,现在罗伊走了,不免几分神伤。

陈纳德深知宋美龄急于了解中国空军的现状,所以就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电文先发往南京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他想在洛阳再呆上一两天。没料想,“七七事变”爆发了。

正如杰克·萨姆森所说的那样:“陈纳德的经历和他所受的训练使他十分适合在中国发挥战斗作用,可是他对政治完全是门外汉。他的地理知识不丰富,更不懂历史。他出生在得克萨斯州,长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乡下小镇里。他早年的职业是教师。他是一个单纯和直率的人,一有问题就直接处理。他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心胸宽大、为人热忱的人。他十分坦诚,对他认为是正确的事,他坚持得有点过火。他忠于朋友,希望朋友也忠诚相待。他在争论时无所畏惧,也不害怕真理。他好打硬仗——不管是个人的还是事业上的。他很有文采,善于言词。他是一个‘孤独的人’,痛恨他认为不够格的或不了解情况的上司的压力。”

陈纳德了解在中国同日本冲突中所遇到的军事和战术问题。他认为自己知道该做什么来解决这些问题。更多的情况下,他所做的事情更多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因此,当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他立即决定留在中国。他为表示自己的诚心诚意,当即从洛阳向蒋介石发去一份电报,表示中国只要有用他的地方,无不应命。他在电报中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一、我从未逃避战争;

二、经过这几年来在课堂中空战理论的争辩,我希望给它们一个在战斗上的试验机会;

三、我认为现在中国对日之战,是一个美国也将卷及的太平洋之战的序幕。所以我觉得在战争的早期中我对日本认识愈多,能给予更多的损害,则最终对于我自己的祖国的贡献也愈大。

两天后,蒋介石的复电来了:

感谢你的自愿投效,我已接受了,请即遄赴南昌,主持该地战斗机队的最后作战训练……

2.陈纳德在日记里写道:中国空军还没准备好作战。

南昌距鄱阳湖一箭之遥。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夏季湖水碧绿清澈,凉爽宜人,湖畔柳色青青,回清倒影,是一处避暑旅游的天然去处。江西省省会南昌则因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而名声远播。

“七七事变”时,中国空军的大部分飞机集中在南昌。国民政府为了指挥空军抗战,在南昌设立了空军前敌总指挥部,周至柔为总指挥,毛邦初为副总指挥。并初步制订了冀北作战计划:出击天津、丰台之地日军,同时保卫南京、杭州。

中国空军在这里集结了3个战斗机队:一队寇蒂斯Ⅲ型双翼机俯冲轰炸机队;一队鹰Ⅱ型战斗机队;另一队是菲亚特式与P—26两种战斗机队。周至柔名义是前敌总指挥,事实上是由毛邦初具体负责紧急的战前飞行训练。

陈纳德接到蒋介石的回电后,当即率领视察组的全班人马,乘两架BT教练机降落在尘土飞扬的南昌机场,协助毛邦初将军进行作战训练。

清晨,陈纳德和毛邦初、比利站在简易的指挥塔上,命令飞行员们起飞、着陆。

一架飞机慢慢滑向起飞线。

加油。

冲向跑道。

噢,快拉起来了,怎么好像还没加满油?陈纳德满腹狐疑。

他的判断是对的。

再不加满油,那家伙就得冲出跑道,就会完蛋了!陈纳德急得双臂高举,大喊:

“加满油!加满油!拉起来!你这狗娘养的,赶紧给我拉起来!”

飞行员听不见他的喊声。就算听见了也晚了——飞机已冲出跑道……

机毁人亡!

停止飞行训练。集合。训话。重新讲解要领。

晚上,陈纳德找毛邦初。

“毛将军,我不敢相信你的这帮飞行员还能去打仗,与日本人格斗。不等他们飞到前线,也许早掉到哪个山沟里了。”

毛邦初阴沉着脸。陈纳德的话虽然有点刺耳,但说的是实情。短短几天,他对陈纳德的直率性格也有了了解,何况毛邦初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

陈纳德发火,他赔笑脸。不管怎么说,人家大老远从美国跑来,还不是为中国好!还有,陈纳德教授的两机、三机成编队格斗战术,毛邦初认为非常有道理。

“顾问先生,我也没办法。中国空军基础太差,更谈不上经验。我们的飞行员素质差,不能与美国飞行员相比。”

毛邦初耐心地向陈纳德做着解释工作。

毛邦初的苦衷,陈纳德也略知一二:心有余而力不足。

“晚安,毛将军!”

翌日,训练重新开始。

“比利,你去做遍示范,然后再让他们飞。”陈纳德叉着腰站在指挥塔上。

比利的示范表演既潇洒,又漂亮,百分之百的无懈可击。轮到中国飞行员开飞了。

“让中央航校的飞行员先飞,让意大利那帮狗娘养的教的先生们给我好好看着!”

不是陈纳德对意大利人培训出来的毕业生有偏见,事实上,中央航校培训出来的飞行员基本上是合格的。

还不错。中央航校的飞行员们果然为他们的美国教官争了光。轮到意大利人的“门徒”了。

第一个,马马虎虎。

下一个,加油过猛,拉杆过猛。下来后,陈纳德冲上去吼道:

“先生,如果你有劲没处使,请在驾驶飞机前先在我这里来上几拳。”陈纳德拍拍自己的胸脯,“飞机就像你的情人,情人懂吗?它也需要温柔一点。该他娘的用劲的时候,你给我使出吃奶的力气!”

飞行员们全给逗乐了。

毛邦初也忍不住转过身笑了。

陈纳德一挥手:“下一个!”

起飞还可以,转弯太慢。陈纳德又吼道:“这家伙是在驾驶飞机,还是在和情人散步?”

降落没收住油门,好险!

“把这个狗娘养的给我记住!”

陈纳德说,在南昌的作战训练,是他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个噩梦!

意大利人训练出来的飞行员洋相百出:在空中掉下来的,着陆时坠毁的;有一天竟有5架飞机在着陆时摔坏。意大利人不仅葬送了年轻的生命,也葬送了本来可以与日本人抗衡的中国空军!

他在日记里写道:“中国空军还没准备好作战。”

而中国的领导者对此却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空军的悲哀。

3.陈纳德告诉蒋介石:中国只有91架可用于作战的飞机。蒋介石气得要枪毙毛邦初将军。

当陈纳德和毛邦初被两顶轿子抬到牯岭上的蒋介石的别墅台阶前时,宋美龄微笑着站在台阶上。宋美龄穿一件绣花的素色旗袍,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使陈纳德像看见一只易碎的瓷器花瓶。

“欢迎你的光临,陈纳德先生,你辛苦了!”宋美龄的英语在陈纳德听来就如汩汩流动的泉水一样动听。

“能再次见到你非常高兴,夫人!”

宋美龄与毛邦初打过招呼后,3人一起向蒋的住处走去。

蒋介石在走廊上迎接了他们。

尽管天气异常炎热,蒋介石却穿着一套笔挺的军装。宋美龄充当翻译:

“这位是陈纳德顾问。”

“这是蒋委员长。”

蒋介石微笑着与陈纳德握了握手。双方寒暄了一阵后,也没有进屋,就那么站在走廊上。

陈纳德顺着蒋介石目光注视的方向望去,参天的古松投下巨大的阴影,阳光稀疏地散落在林间,没有风,走廊里很是凉爽。

蒋介石转过身来,陈纳德也跟着收回视线,蒋介石面色不悦。陈纳德只见蒋介石用断断续续的、很快的中国话对毛邦初将军说着什么,看上去很严厉。

“我早就问过你,空军有多少飞机?有多少飞行员?能不能打仗?你们一直支支吾吾的。娘稀皮,要你们做什么?身为党国的将领,拿着国家的俸禄,不为党国效劳,你们还有什么脸来见我?”

蒋介石越说火气越大。毛邦初笔直地立正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宋美龄站在陈纳德的旁边,飞快地翻译着蒋介石与毛邦初的对话。

等蒋介石发完火后,毛邦初这才凑上前,小声说:

“委座,已经查清楚了。”

蒋介石厉声问道:

“你说,可以作战的第一线飞机共有多少?”

“91架,委座。”毛邦初战战兢兢地答道。

“91架,91架,好哇,91架!”蒋介石气得脸色通红,在走廊里来回踱着步,一时不知说什么。“不是有500架吗?那400架呢?400架哪去了?你们这等贻误党国的罪人,理应按军法论处,我要枪毙你!枪毙你……”

蒋介石的话带着齿音。毛邦初面如死灰。

“委员长说要枪毙毛将军。”宋美龄用英语对陈纳德说,“航空委员会的记录是第一线可以作战用的飞机有500架。”

蒋介石好不容易息怒了,转身对陈纳德说着什么。宋美龄翻译道:

“委员长问,据你所知情形到底如何?”

宋美龄又转向蒋介石:

“陈纳德上校说,毛将军报告的数字是对的。”

宋美龄又转向陈纳德:“继续讲下去,告诉他实际情形。”

陈纳德说他在最近的视察中,看到了意大利所造成的损失和中国空军的糟糕情况。他说应该按美国方式来训练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他认为需要用何种型号的飞机来对付日本人。他建议要搞一个地面警报网和建立一些新的简易机场……

陈纳德边说,目光自始至终盯着蒋介石的脸色。他看到蒋介石的脸色由红恢复到原样,又由原样恢复了一点笑容。他还准备讲下去,宋美龄暗示他止住。

蒋介石慢条斯理地点了点头,离开了平台,进了小屋。

“他说,你说得很对,谢谢你!”宋美龄用英语对陈纳德说。

毛邦初没有被处决。陈纳德因此而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和尊重,并从此建立了与蒋介石和宋美龄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此后的交往中,他从未丧失过这种尊重。

陈纳德认为:宋美龄因陈纳德的牯岭之行,获得了所需要的权力,以整顿航空委员会,改组空军。

4.陈纳德认为:中国是一个喜欢创造奇迹和神话的国度。

工作人员为陈纳德搞了一把楠竹制成的躺椅,还在机场边为他搭了个临时凉棚。他就这样仰躺在凉棚里,身旁是他朝夕相伴的三样东西:半瓶威士忌、一包“骆驼牌”香烟和那只旧银色打火机。

飞机一架接一架在他眼前掠过:起飞、降落;降落、起飞……循环往复。

比利戴着遮阳帽,跷着一条腿,聚精会神地看,毛邦初还是着一身笔挺的军装,站得笔直。

陈纳德捧着一张当日的报纸,嘀咕道:蒋委员长终于不再沉默了。翻译走过来,念道——

“……若此次中国选择了战争,则必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和流血的斗争;而且决不能半途而废……”

如此说来,蒋介石关于打不打有了个公开的态度了。但是,据蒋夫人说,委员长仍然在考虑对日本人作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以便争取时间,重建中国的军事力量,消解国内的矛盾……

陈纳德从报纸上得知蒋介石已离开牯岭,回到南京。

次日,宋美龄来电:请陈纳德顾问火速飞赴南京。

酷热的南京。因日本人挑起的“卢沟桥事变”而愈加热闹。中国人民的愤怒情绪已达到极点。报纸上在怒吼:“起来抵抗!不再妥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学生们高唱:“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示威。游行。集会。演讲。南京城进入了空前的抗战热潮。南京的高楼大厦被漆成了灰色,公共汽车也被涂上了防空的灰色。大街小巷都是沸腾的人流。国民政府办事处门前挤满了捐款捐物的民众。公务员也捐出一日薪水。总统府门前聚集了社会各界“请愿”的代表。

与这种民众情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蒋介石的官邸,冷冷清清,除了匆匆而过的脚步声,再也听不见任何动静。

蒋介石在牯岭发表了一个“温和的演说”之后,静观事态的变化。他认为自己没有可与日本舰队抗击的海军。陆军除了一支由德国人训练的8万人的精锐部队外,都装备低劣。而这支精锐部队他却用来对付防止军阀与自己的决裂,因为那些军阀们反对他在国难当头时仍“围剿”共产党。空军的境况更是难以言说。

中国的军阀们应属民族主义,他们群聚南京,要求蒋介石以民族为重,负起抗日重命,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他们中有:桂军老将白崇禧;云南独眼将军龙云;山西主席阎锡山;广东的余汉谋;山东的韩复榘;冯玉祥;何键;刘湘;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二十九军将领石敬亭……共产党也派来了代表。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空前的团结局面,然而,这种团结的局面并没维持多久!

在各路诸侯的呼声包围中,蒋介石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各路诸侯们自愿站在抗日大旗下,即使交出自己的军队,也在所不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空军统一由南京中央政府接收,再由南京编成空军作战系列。

短短几天时间内,中国各地的飞机统计表就报到了航空委员会,并在迅速集中。陈纳德为中国人战时办事效率之快而感到欣慰。同时,也忙坏了陈纳德。

开会。讨论。分析。在烟雾腾腾的航空委员会会议室,中国空军作战编制落实下来了,共有296架参战飞机,分编成9个大队,30个中队。各大队配备飞机的状况是:

第1大队19架,其中第1中队配备9架诺斯罗普—2E轻轰炸机和1架弗力特-7教练机;第2中队配备9架诺斯罗普-2E轻轰炸机。

第2大队27架诺斯罗普-2E轻轰炸机,所属3个中队;第9、第11、第14中队各配备9架。

这是中国空军仅有的两个较先进的轰炸机大队。

第3大队24架,其中第7中队配备9架霍克—Ⅲ战斗轰炸机;第8中队配备2架布瑞达—27战斗机(只有2架这种型号的战斗机);第17中队配备3架菲亚特—32战斗机和10架波音281战斗机。

第4大队29架,所属第21中队配备10架霍克—Ⅲ战斗轰炸机;第22中队配备9架霍克—Ⅲ;第23中队配备9架霍克—Ⅲ和1架福克·华夫教练机。

第5大队29架,其中第24中队配备10架霍克—Ⅲ;第25中队9架霍克—Ⅲ;第28中队9架霍克—Ⅲ和1架福克·华夫教练机。

以上是5个驱逐机大队,但也可执行轰炸任务。

第6大队飞机最多,共45架,但都是性能较差的飞机,其中第3中队配备9架道格拉斯轻轰炸机;第4中队配备9架道格拉斯和2架德·哈兰—摩斯教练机;第5中队配备9架道格拉斯;第15中队配备9架菲亚特CR—32战斗机和7架卡波罗尼—111轰炸机。

第7大队27架,所属第6、第12、第16三个中队各有9架美式可塞机。

第8大队25架,其中第10中队有萨伏亚S—72轰炸机和道格拉斯轰炸机各6架;第19中队有6架德国亨格尔—ⅢA型轰炸机和1架福克·华夫教练机;第30中队有6架马丁轰炸机。

以上第6、第7两个大队飞机性能均差,第8大队第10中队飞机性能也不好,这三个大队都执行轰炸任务。

第9大队有20架雪莱克A—12攻击机,所属第26、第27两个中队各10架,这个大队奉命执行攻击任务。

此外,还有5个缩编独立中队,第13中队有7架道格拉斯轰炸机;第18大队有9架道格拉斯机和3架可塞机;第20中队有11架可塞机;第29中队有9架霍克—Ⅲ和3架霍克—Ⅱ;第31中队有9架道格拉斯机。

除去以上这些列入空军编制的飞机外,还成立了一个笕桥中央航校暂编大队,配有霍克—Ⅱ、可塞机等25架飞机;另外,在编外的飞机还有原广西空军的第32战斗机中队和第34轻轰炸机中队拥有的30架飞机。这样,连同编外的飞机在内,中国空军共有346架飞机。

然而,在这346架飞机之中,真正的主力只有霍克—Ⅲ、霍克—Ⅱ、波音281、布瑞达—27、诺斯罗普—2E、雪莱克A—12、马丁—136WC和亨格尔—111A,共166架。

无论从哪方面都可说:这是一支弱小得可怜的空军!

空军将领们心里都很清楚这一点。

陈纳德认为:中国是一个喜欢创造奇迹和神话的国度!

陈纳德完全被中国的抗战情绪所感染,他决心要为中国这场反侵略战争做点贡献。回到寓所,他思考良久:大战迫在眉睫,战争一打起来,说不定会出现何种局面,更何况他热切希望能名正言顺地投身这场战争,就将早已想好的合同写成文字,寄到中国航空委员会。7月26日寄出前,他又看了一遍:

事由:航空委员会与陈纳德上校签署的合同条款

主送:航空委员会秘书长

1.从南京回到这里时,我会见了霍尔布鲁克先生,谈及我与航空委员会合同条款事项。他告诉我,在我离美前,他已于1937年5月27日致你们的信中提出了已取得一致的合同条款。他把信的副本给了我。我已接受这些条款。蒋介石夫人和孔博士也接受。

2.霍尔布鲁克先生信中第6段包括了合同中未明确提及的惟一内容,即“与美国航空顾问协会签订的合同中所包括的其他使双方满意的合同内容”。虽然我不了解上述引语中谈及的内容,我希望将下列附加条款明确无误地写入合同:

a·每月薪金1000美元,不交税也不作其他扣除。月薪在每月的第一天发,直到该月最后一天不再发薪。薪金存于上海大通银行陈纳德名下。发薪金之日应从美国出发那日起算,在离开中国之日终止。我是1937年5月8日从旧金山搭乘“加菲尔德总统号”启程的。我已收到第一个月的薪金1000美元和旅费600美元。

b.中国政府将提供一架由陈纳德上校指定的飞机作因公出差、示范飞行、教学以及为维持熟练飞行之用。这架飞机由中国政府提供服务和维修,费用不由甲方负担。甲方在为了上述目的受聘期间对飞机的损坏和损失一概不予负责。

c.如有正式命令或指示要甲方由居住的工作地点出发,甲方应有权享受批给外国航空顾问的旅差补贴。此规定适用于从抵达中国之日起到离开中国之日止。从美国到中国和从中国到美国的旅差费已在本合同第一款中取得一致。

d.此合同可由任何一方在书面通知对方后90天时加以取消,不论何方取消合同,甲方应取得到通知期最后一天的全部薪金,并得到按本合同第一条规定的旅差费(即从中国回美国的旅差费)。

注:有关我薪金免交所得税或免作扣除的规定已写在合同内,因我已接受所发给我的薪金——每月1000美元作为我能考虑的最低纯收入。这一协定是在所得税法通过前达成的。交税会使已商定的薪金锐减。如无法不交税,应在我薪金中补足上交的税额。

3.在考虑此事后,我已得出如下结论:

合同应予立即签订,以免任何一方产生误会。如任何一方想在我在中国视察军用飞机的商定期期满后取消合同,则可行使取消权来加以实现。请求你立即拟定合同,交航委会批准并由我签署。

4.我的地址(如有变化,将另行通知):杭州中央航校。

谢谢航空委员会成员在我最近访问期间所给我的礼遇。

最诚恳的

克·李·陈纳德

空军上校

陈纳德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明知道宋美龄已申明在先,保证他能得到合同中所要求的一切,并已在付诸实现中,但仍坚持要见诸文字。他不相信口头的许诺,甚至对总统夫人的许诺也不相信,他对中国太不了解了,宋美龄答应的事,是没有办不到的,何况这事情又是如此之小,在宋美龄眼中可谓不值一提。

也许,陈纳德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也许他是想做个名正言顺的中国空军顾问,如不签订这个合同,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

5.“8·13”淞沪抗战之夜,宋美龄用带着哭腔的英语对陈纳德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打!

8月6日,国民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会后,蒋介石发表了一个简短的讲话:

“即使中国对抗战尚未有充分之准备,而且要灭亡,这次亦决不再让步了!”

空军奉命紧急行动,本来已定调往察哈尔的阳明堡机场的张延孟第一大队和高志航第四大队实际上只飞到河南周家口机场就停下待命。

8月上旬,淞沪一带形势日趋紧张,日军进攻上海已迫在眉睫。中国空军只得变更作战计划,撤销北上作战,以全部兵力转移到京沪杭一带地区。空军具体部署是:

2大队进驻安徽广德;

5大队进驻扬州;

6大队驻苏州和淮阴;

7大队驻安徽滁县;

8大队和3大队驻南京大校场;

9大队驻浙江曹娥机场。

此外,增加一个学生暂编大队,进驻浙江嘉兴机场;第4大队由周家口转场驻杭州。

而此时的陈纳德并不知道上海发生了什么。

根据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签订的《淞沪停战协定》规定,安亭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现在上海市的全部)不准中国军队驻防,只留有少数保安部队和警察维持治安。而日本却在虹口驻有海军陆战队,吴淞、浏河口及黄浦江上还停泊着二三十艘日本军舰和船只……如取上海,就可直指南京。

毫无疑问,日本人将攻打上海。

上海危在旦夕。

陈纳德从南京赶回南昌,准备和北上战斗机群飞赴前线。他刚把行李扔上飞机,准备等战斗机群起飞后再驾机前往。这时,宋美龄的电话来了。

“请立即飞来九江,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

宋美龄的口气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完全是在下命令。

陈纳德望着离去的战斗机群,万分沮丧。他的行李已全都扔上飞机,只剩身上穿着的一件短褂和一条短裤,以及一顶鸭舌帽。他就这样飞到了九江来见宋美龄。

“日本人正准备占领上海!”宋美龄喘了口气说,“上海是长江流域重心,是中国的精华,中国除了抵抗已没有别的选择。蒋委员长的那支德国人训练的精锐部队已奉命开赴上海。”

“这是真的?”陈纳德有点惊诧。

宋美龄没时间啰嗦了:

“你必须马上到上海去,警告各国领事馆,及早疏散他们的侨民和保护他们自己的财产。”

陈纳德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我就这样去上海!”他做了个自嘲的手势。

“买些新的好了,请你尽快赶往上海!”

宋美龄将一大叠钞票递给陈纳德说。

蒋介石的专机把陈纳德扔在上海后,就飞走了。

陈纳德忙买了一套白衣服,到各国领事馆充当灾祸的预言者。此时,张治中的3个师正在开往上海途中。

8月12日,宋美龄因两天没有陈纳德的消息,忙派比利驾机去上海接陈纳德。比利在虹桥机场准备着陆时,机场上的管理人员大喊:“快点离开!昨天我们在机场打死了一个日本军官和一个日本士兵,市内战事已开始了!”

比利不听,向机场负责人借了辆车子去市内找陈纳德,没找到,只好驾机返回南京,向宋美龄报告:

“陈纳德顾问失踪了!”

正在这时,陈纳德走进了宋美龄的办公室。

8月13日,星期五。当晚,国民政府在南京军官学校(恰是八年抗战后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地方)召开军事会议。

陈纳德和端纳列席,宋美龄担任翻译。

会上,与会的军政要员对在何方抵抗日本人的进攻意见不一致:政府要员们认为,日本人对上海的威胁是为了转移中国军队的视线,目的是为北方的进攻作准备;将领们的意见是日本人会在上海进攻,上海一旦被占领,可进入长江流域,直接威胁首都南京的安全。那么,到底是在北方抵抗,还是在上海抵抗呢?将领们认为北方广大平原,便于日本装甲部队和坦克部队的运动,中国军队很难抵抗得住,可以暂时放弃长江以北,有长江天堑为防线,首都南京暂可无忧;应将主力部队集中上海防御,上海与北方比较来说,挡住日军的进攻要容易一些。他们列举了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就是在上海挡住了日军。

正当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一位机要军官模样的人冲入了会场,递给蒋介石一封电报。

蒋介石拆开电报,看了看,递给宋美龄。

尽管灯光昏柔,与会者还是看见了蒋介石的手有点发抖。

宋美龄接过电报,潸然泪下。她用带着哭腔的英语,对陈纳德和端纳,也是对着所有的军政要员们惊呼道:

“他们(日本人)在炮轰上海市中心呢!他们在屠杀我们的老百姓!他们在屠杀我们的老百姓!”

会场一片哗然!

“你们准备怎么办?”陈纳德低声问道。

宋美龄拭去眼泪,把头一扬,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要打!”

这时,蒋介石在台上正声色俱厉地说:“诸位,民族存亡,在此一战。全军将士,务必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共诛日寇!……”

1937年8月13日傍晚,日本陆海军继“卢沟桥事变”后,故伎重演,对上海的中国守军不宣而战。

日军用重炮轰击我闸北地区之杨树浦、江湾等地,掩护步兵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反击,与日军展开激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从此爆发。

“保卫大上海”的呼声,压倒了炮弹尖厉的呼啸声,压倒了机枪的射击声,压倒了坦克履带碾动声。中国军队在上海民众的竭尽全力支持下,与日军浴血厮杀。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坟场。

发疯了的日军,将成百上千吨的炮弹往市区倾泻,成千上万的平民倒在血泊之中。

日本海空军又从航空母舰、巡洋舰上出动一批又一批轰炸机,飞临上海市空,疯狂地轰炸、扫射中国守军和平民百姓。

上海市区、苏州河岸,满目疮痍。到处是烧焦的泥土、焚烬的房屋、暗红的血流……

中国守军仍在顽强地抵抗、反击。

一封又一封的加急电报发往南京:

“请求空军支援。请求空军支援……”

“陈纳德上校,我已将北方的空军调回。现在所有的空军正在待命。”

在南京孝陵卫的一座别墅里,宋美龄边摇着绢布团扇,边向正伏在一张军用地图上的陈纳德说。

所有的中国空军将领都聚集在这里。

通往各大队的电话均已开通。

中国空军的神经中枢将一个又一个指令传向各个机场。

“五大队准备完毕!”

“……三大队准备完毕!”

陈纳德从13日晚受宋美龄之令来空军总部担任这次作战组织指挥后,已和比利忙了整整一个通宵。

陈纳德在毫无准备,对作战对方实力缺乏必要的了解下,担起了重任。

中国地面部队要求空军支援,空军如何支援?去轰炸、扫射中国守军的前沿阵地?不行,那简直是大材小用。那么对中国守军的威胁是什么呢?对,是日本人的军舰!空军作战计划,目标应该是日本泊在黄浦江上的舰只。

本来按空军原定作战计划是,一旦上海开战,立即封锁长江,将停泊在长江中的日本军舰和船只来个全部瓮中捉鳖。不料,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是个汉奸,将这一机密计划告诉了日军,日军50多艘舰船立即向长江下游紧急出逃,很快便逃出了江阴要塞封锁线外。为此,蒋介石大怒,将汉奸黄浚当即枪决,并令空军出动追击。

凌晨2时,空军第5大队奉命追击出逃日舰。中队长刘粹刚率领9架霍克一Ⅲ战斗轰炸机连夜出动,沿长江仔细搜索,直到吴淞口外才发现一艘日舰,当即进行俯冲投弹,第一枚炸弹没有命中,第二枚炸弹中敌舰尾甲板,顿时,敌舰浓烟滚滚,并开始徐徐下沉。

中国空军失去了痛击围歼日舰的好机会,不得不重新制订作战计划。

陈纳德决定将寇蒂斯鹰式飞机派去对付日本轻巡洋舰的俯冲轰炸机,把诺思罗普轻型轰炸机派去对付设在“出云”号重巡洋舰上的日本海军司令部。这些军舰正在为日军的地面进攻提供炮火支援。

陈纳德将空军投入战斗的部队分成组,按作战时间顺序起飞,出击预定目标。

当他那魁梧的身材再次立在作战室时,他扔下手中的铅笔,对宋美龄说:

“夫人,我想该是抽支烟的时候了。”

作战计划已制定。宋美龄转身对空军将军们道:“将军们,下命令吧!”

作战室里,顿时呼叫声连成一片。

“35中队,7时起飞5架,轰炸1号目标。”

“2大队,8点40分起飞21架,目标:2号。”

“……5大队,9点20分起飞8架,目标:3号。”

8月14日,中国空军揭开了上海大空战序幕。这一天是星期六。中国空军几乎是倾巢出击!清晨7时,空军第35中队出动5架可塞机由杭州笕桥机场起飞,轰炸上海公大纱厂日军械库。

8时40分,第2大队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诺斯罗普机21架,自安徽广德出发,轰炸上海吴淞口一带的敌舰以及公大纱厂、汇山码头等地。

公大纱厂以西的广场内,有许多席棚,敌人正在拆除这些席棚,改作飞机场。中国空军侦察到这一情况,2大队对这个未诞生的机场实施轰炸,燃起了大火。

9时20分,5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领霍克机8架,自扬州出发,沿长江飞向上海,轰炸长江口一带的敌舰,在南通附近发现敌驱逐舰一艘,当即投弹命中,因炸弹威力不够,未能将其炸沉。

下午2时20分,5大队24中队队长刘粹刚率霍克机3架,自扬州出发,轰炸上海日军司令部及兵营,到达预定目标即俯冲投弹。地面敌高射炮猛烈还击,云中又有7架日机向该队射击,副队长梁鸿云所驾2401号被击中,人机俱毁,光荣殉国。

2时40分和3时40分,2大队诺斯罗普机21架分两批轰炸上海公大纱厂、汇山码头及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多数命中目标,飞行员任云周遭地面炮火击中,当场牺牲,李传谋座机被击伤,返航时坠地殉职。

下午2时40分,第35中队队长许思廉率领可塞机3架自笕桥飞往上海,轰炸公大纱厂,命中该厂棚屋。

下午3时50分,第34中队刘领赐率霍克机16架,自笕桥出发,轰炸上海公大纱厂,接近目标时,发现敌正在沿江的飞机场内装备飞机,我机迅速俯冲投弹,多数命中目标。

空军第4大队早在8月7日已奉调周家口,8月3日,航委会密令他们移防杭州,并令大队长高志航赴南京面授机宜。

8月14日下午1时,李桂丹中队长率21中队9架飞机,离开周家口机场,接着,第22、第23两个中队也先后起飞,刚到笕桥机场,正待停机加油,突然响起空袭警报,刚从南京赶来的高志航,当即下令起飞。随即有几架日九六式重轰炸机从不同方向窜入,高志航立即驾机升空,首开击落敌机记录。这天,第4大队共击落敌机6架,我方无一伤亡,取得6比o的胜利。读着这些战报,确实鼓舞人心。后来,8月14日被定为国民党空军节。

后来,这一天也被称为“血腥的星期六”。

杰克·萨姆森回忆说——

陈纳德派去轰炸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本舰艇的缺乏经验的驾驶员造成了大灾难。那些驾驶诺思罗普-2E或轰炸机的驾驶员曾经受过7500英尺高空和以固定速度进行轰炸的训练,可是他们缺乏经验。不懂得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会大大改变炸弹的着陆点……

陈纳德回忆道——

在那悲惨的一天所发生的事实真相至今还没有发表出来过……去轰炸“出云”号舰时,必须避免飞越公共租界。因为我们都晓得,这是五方杂处的地区,假若惹起国际纠纷,将予中国以麻烦。那天,上海的天气很坏,不宜于高空投弹。于是这些中国轰炸机人员便想,与其此来不能完成任务,便不妨试行低飞,在1500英尺的高度,超过了他们所习惯了的速度来投弹。这一来,不但违反了要避开公共租界的命令,更因为新的速度与高度,而将目标瞄错了……两枚1100磅重的炸弹,落在最热闹的爱多亚路与南京路上。有一枚没有爆炸,另外一颗炸死了950个各种国籍的人,还有1150人受了伤……那一天投下的别的炸弹,还震破了美国巡洋舰“奥古斯达”号的玻璃。“出云”号却幸免于难……

陈纳德在回忆中所称的“公共租界”和“五方杂处”是指外国租界,它包括西南面的法租界、西面的英租界和西北面的意租界。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在城里的中西部分——闸北中国北区下面。中西却是市区,名义上是属外国租界。市中心临江,是上海本埠,英美在此均有驻军。南面是旧城区,南通在它南面。日本的“出云”号停泊在城东离外国租界日本区不远的江面上。还有其他日本轻型舰艇及英国巡洋舰“坎伯兰”号和美国巡洋舰“奥古斯达”号等外国舰只。

当时——杰克·斯姆森回忆说,轰炸机是在滑行时即投弹,结果打中了国泰旅馆和汇中饭店……

陈纳德在休息室里躺了几个小时,对中国空军感到有点不放心,便驾着宋美龄花了5万美元为他买的那架鹰5战斗机由南京起飞,以中立国人的身份去看看空袭上海。他沿着长江在极低的云中飞行。当他看见了一只军舰,以最快的速度在前进时,忽然看见中国空军的3架飞机正在空中重整队形,另有3架很快向上爬升,便放弃了去上海的希望。他亲眼看到中国空军向这只军舰俯冲,他想看清这艘舰只的国籍,就在这时,舰上升起了巨大的烟幕。舰上的高射炮在闪烁,陈纳德终于看清了,这艘舰是英国巡洋舰“坎伯兰”号。陈纳德一声惊叹:又一个国际事件!

“赶快把这飞机装上机关枪!下一次若再有人向我射击,我必还击了!”

陈纳德怒气冲冲地来到航空委员会。他对空袭结果感到不满,但他认为中国的战斗机驾驶员倒还干得不错。

毛邦初将这天的战报给他看,他紧绷着的脸渐渐松弛。

这天夜里,他在日记里写道:“空袭甚差。丁(纪徐)领导的第5组几乎炸沉了英国的‘坎伯兰’号。该舰本来并无必要呆在长江口。第2组朝外国租界又扔了两颗炸弹。虹口着了火。第4组在杭州附近打下了几架日本轰炸机。日本人袭击时丧失了12架飞机。”

8月14日晚,南京政府照会各国领事馆,各国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舰船,务必远离日舰,否则,出现意外,中国政府概不负责。

8月14日是一个胜利的日子,也是一个奇怪的日子。当晚,南京政府忽然下令停止进攻。

当时,上海地区的中国守军比日军多七八倍,本可一鼓作气,将敌逐出上海,为何……原来,上海的外国使团建议上海作为不设防城市,结果却失去了进攻的良好机会,使日军得以大举增援。

17日,中国军队又奉命全线总攻击;

18日,中国军队又接令暂停进攻。这种攻守举棋不定,导致了后来上海的沦陷。

6.陈纳德一边喝着威士忌,一边欣赏南京上空的保卫战。

8月15日,中国空军按计划分8批轰炸上海日军。

第一批飞机起飞后,陈纳德来到南京首都饭店顶层,注视着天气的变化。据气象预报称,这天将有一个台风的尾巴和暴雨袭击上海。

果然不出所料,中国空军派出的轰炸机群,有2批因气候关系,中途返回,未能完成任务。上午9时,轰炸日军司令部的6大队5架战机,所携带的炸弹威力不足,虽命中日军司令部,但效果不大,仅给屋顶留下几处孔隙。7大队的6架可塞机从滁县出发轰炸上海日军司令部,多数命中,由于日军防空火力极强,中国空军损失了一架轰炸机。

日本空军面对中国空军的频繁出击,大光其火,策划消灭中国空军的更大的军事行动。

这天清晨,日本空军再次出动轰炸机34架,分批袭击杭州。4大队起飞21架追击。大队长高志航再次首开记录,击落1架敌机,正当他向另一架敌机攻击时,左臂为流弹击中,他带伤将座机驶回机场。其余战友仍在空中厮杀,分队长乐以琴一人连续击落4架敌机后,因油料不够,只好降落。这天空战,共击落敌机10多架!

南京也首次遭到空袭。日本空军木更津航空队九六式轰炸机20架首次空袭南京,又被击落5架!

随着战事的扩大和空战的升级,日本空军从航母和巡洋舰上派出全部空军升空作战,争取掌握战区上空的制空权。16时清晨,7大队8架道格拉斯机从苏州轰炸上海日军司令部。遭日九六式驱逐机拦截,道格拉斯机不适于空战,303号机飞行员光荣牺牲,见习飞行员黄文模也中弹负重伤。17日,5大队25中队8架霍克机轰炸日军司令部,遭敌防空火力拦阻。19日,2大队出动2批轻轰炸机各7架。向目标进发,抵达目标区时,同遭敌防空炮火拦阻,沈崇海杀敌心切,驾机从2000公尺高空,对准一艘日舰,连人带机俯冲下去,与敌舰同归于尽……

8月19日,中国守军开始总攻击,第三天曾一度攻占汇山码头,部分日军逃入英租界,被英军缴械。22日,守军继续向汇山码头两翼进展,日军连日失利,已濒临绝境。这时,由松井石根大将率领的援军到达上海吴淞口外,为阻止日军登陆,中国空军第4大队代理大队长王天祥率领两个大队(第4、第5大队)18架飞机飞往浏河一带,轰炸敌登陆部队,在上海近郊与敌驱逐机群遭遇,双方展开激烈空战。王天祥在击落两架日机后不幸牺牲。

第三天拂晓,日本空军猛烈轰炸中国守军阵地。日本海军也以重炮支援敌陆军在川沙口、狮子林至吴淞口一带登陆。中国空军即派第3、第4、第5大队19架轰炸机赶赴登陆场,轰炸登陆敌军及敌军舰、运输舰等。担负掩护的战斗机队7架飞机在战区遭敌驱逐机群拦截,空战中,击落2架日机,我方1架被敌击落,分队长秦家柱阵亡。

8月24日,日本航空母舰上的105架飞机全部出动,疯狂轰炸我阻击敌登陆部队。中国守军伤亡极大。次日,敌第3师团以主力向上海西北的罗店镇攻击。中国空军第9大队和驻汉口的8大队飞赴战区助战,因战况危急,中央航校暂编3大队也飞沪参战。中国空军各起飞机群飞抵目标时,发现江面停泊24艘敌舰,立即发起攻击,投弹完毕后,又向敌登陆部队扫射。空战中击落敌机1架,己方损失4名飞行员。至28日,中国空军损失过半,罗店镇在同一时间陷落。至此,中国空军共击落日机61架,日空军两个精锐航空队被基本消灭。

南京,炎热而又潮湿。

民众的抗战情绪一直高涨。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请愿、捐赠等等各种活动日复一日。《中央日报》的头版报道着政府的抗战决心和上海战况。报喜不报忧的战况令市民们确信:中国守军在浴血奋战,不日即可将日寇驱逐出上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前线不断传来上海吃紧的消息。连同这种消息传来的是日本轰炸机群飞临南京上空,以及炸弹落地的爆炸声。

早在“淞沪抗战”爆发前的7月初,陈纳德就已在南京、上海、杭州三足鼎立的城市布置了空中警报网。他找到一位澳大利亚的电讯工程师麦雷,来帮助他实现了这个计划。这个警报网是中国抗战时警报网的最初雏形。

陈纳德离开南昌时,曾让比利和路克挑选出一批优秀的飞行员,教他们如何攻击日本人的轰炸机。

在这批优秀飞行员训练中,他首次实施了自己的战斗机战术:以3架战斗机来围攻1架轰炸机,1架在上,1架在下,第3架伺机而动,实施最后的打击。他在讲述攻击敌机的要点时,告诉这些飞行员;不要注意敌机机身,而应把打击(攻击)重点放在敌机的引擎上,因为引擎一旦被击中,飞机立时就会失去控制,起火、爆炸和失去操纵。

陈纳德的这种战术被用到了保卫首都南京的防空上,而他设立的警报网与他的战术可谓珠联璧合!

战争初期,美国政府极力避免自己的国家被卷入这场战争的漩涡,而陈纳德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中日战争是太平洋战争的开始,美国应予以中国关注和援助!但他深知,自己的呼声是微弱的,就不得不借助新闻和舆论的力量。他在自己住的首都饭店屋顶上,搞了一个观察小组,请来美国的新闻记者们,观看在中国首都的空战。

一天,他和那些朋友们刚吃完中饭,空袭警报就响了起来。在座的记者们大惊失色,纷纷离座,准备奔向防空洞。

陈纳德举着半杯威士忌说:“先生们,别惊慌。”他晃了晃那半杯酒,“这么好的纯美国威士忌,我可不想让日本人的炸弹喝了。”

“我们可不想等在这里挨炸弹!”一名记者小声嘀咕着。

“还早着呢!这是第一遍警报,它告诉我们,日本人的轰炸机群刚刚从台湾机场起飞。到这里还有一段距离呢!”陈纳德解释着说。

“你怎么知道?”另一名记者问。

“我有千里眼和顺风耳!”陈纳德记得毛邦初将军称他的警报网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中国神话中的特异功能。

记者们相信陈纳德不会拿他们的生命来开玩笑。喝完杯中酒,陈纳德又请他们上屋顶去观看空战。

记者们确实又吃了一惊:躲都来不及,还去看?但一看陈纳德那架式,是非去不可的了,一个个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屋顶。陈纳德没忘了带上一瓶威士忌。

他们一群人就那样喝着酒,笑谈预测一会儿的空战。

正说着空袭警报又响了。

“先生们,日本人的轰炸机群快飞抵本市上空了。”

果然如此,轰隆隆的飞机引擎声愈来愈响,仿佛天空突然间变低了。

“那是中国空军的机群。”陈纳德自豪地说,“是我们美国教官训练出来的!”

从北面压来的轰炸机群引擎声在放大。

“1、2、3、4……狗娘养的,18架!18架!”陈纳德叫嚷着。

“没错,是18架!”

日本轰炸机群窜出云层后,立即散开队形,各自扑向目标。

记者们惊呼:

“他们飞得这么低?”

“中国空军的那些飞机呢?”

“他们如此自信?不敢想像。”

陈纳德默念着、念着,大喊一声:“狗娘养的,最多只有2000公尺!”

日本轰炸机群在距他们头顶2000公尺高空一掠而过,扑向机场。他们轰炸了空空****的机场后,飞走了。

正当记者们疑惑之时,空中传来引擎的咆哮声,又夹杂着机关枪的吼吉……

陈纳德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先生们,喝酒去!”

他们刚回到陈纳德的会客室,电话响了,是毛邦初将军从空军总部打来的。

“陈纳德顾问,我们打掉了7架!”

毛邦初的声音很激动。“走,看看去,我们打掉了狗娘养的7架!”

他们驱车顺着日机的来路,一路寻去,找到了8架日机的残骸!

次日,日本轰炸机群再次疯狂扑向南京,中国空军早已在空中守株待兔!

5天中,日本空军3次大规模袭击南京,中国空军在3次空战中共击落日机54架(其中40架陆续在地面被发现残骸)!未被击落的日轰炸机,也已大多受损。于是,日本空军对南京的空袭被迫停止!

7.陈纳德指挥大空战一战再战,直到中国空军主力被打光。

夜色沉沉。喧闹了一天的南京城渐渐安静了下来。

突然,轰炸机群的引擎声仿若铺天盖地而来。

这是南京遭日本空军的第3次夜袭。陈纳德对夜袭不屑一顾。在没有发明雷达之前,轰炸机夜袭只能凭仪表和驾驶员的肉眼来测视。

陈纳德只在8月15日那天躲过空袭,以后,他一直是在观看日本人的战术。他要掌握日本人的战术,以便指导中国空军的作战。

前两夜空袭,日本人将炸弹扔在市郊就逃走了。

今夜,他们又再次来袭。

当陈纳德刚刚迈出门坎时,第一枚炸弹就落在了他住处旁。紧接着,第二枚炸弹落地爆炸。巨大的气浪和本能的反应,令陈纳德和比利紧急卧倒在地!

日机扔完炸弹就飞走了。

第二天一早,中国空军黄将军笑吟吟地来到陈纳德的住处。

“陈纳德顾问,我们用金蝉脱壳计骗过了日本人,蒋委员长安然无恙!”

黄将军有点得意洋洋地说。

陈纳德闻讯,很有点恼火:岂不是让我们来做替死鬼?

黄将军无可奈何地解释道:“我们无法对付日本人夜间的空袭。假如我们能对付日本人夜间空袭的话,就不会那样做了。”

“那可是外国人聚居之地呀,将军!”陈纳德叫道。

“这个我们知道。可是……”黄将军话锋一转:“陈纳德先生能否为我们搞一个对付日本人夜间袭击的办法?这是蒋委员长的意思。”他补充道。

“我会想出办法来对付这帮狗娘养的!”陈纳德怒气冲冲地答道。

“将军们,我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集中所有的探照灯,将其分布在目标区域内,探索出现在该区域上空的敌机……当一架敌机被探照灯照住,就一直照着,直到快要消失,也就是探照灯灯光所及范围的边缘,传递给另外的探照灯的探照范围,从而形成一种接力……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派出战斗机,沿着探照灯光柱冲上去,射击敌机的机腹。先生们,这颇有点像猴子爬竹竿的办法……敌机被照住,看不见攻击它的战斗机,而我们的战斗机又很容易逼近他们,一举将其击落……”

陈纳德在详细阐述自己的对付日机夜袭办法。在座的空军将军们连连点头称:好!好!妙!妙!

蒋介石亲自下令,集中所有的探照灯,来保卫首都。

陈纳德又亲自来到机场,教授空军飞行员们应该如何在夜空攻击敌机……

最初两夜,中国空军迎战夜袭日机,一举击落3架。

第三夜又来了13架,又被一举击落7架!

中国空军夜战大获全胜。

日本人傻眼了:夜间损失飞机竟高达50%以上!如此下去,日本空军将消耗殆尽。于是,日本人又停止了夜间袭击。

日本人终于坐下来,分析他们在南京空袭中失利的原因。

日本间谍机关侦知:有美国人在暗中相助,指挥中国空军。日本领事馆照会美国政府:要求在华的美国空军人员立即离开中国。

美国国务院当即通知在华美国空军人员归国。陈纳德和助手们被列入归国之列,包括那些在中国民航工作的美国航空人员。

陈纳德拒绝执行国务院和领事馆的通知。他让人转告领事馆:“只要中国境内的日本人有一天都被驱出,那我就会很乐意离开中国……”

领事馆威胁说要逮捕他,送军事法庭审判,并将会失去美国公民权。

是端纳帮助了他,使美国侨民会一直无法拘捕陈纳德。

陈纳德只好躲起来,轻易不出门。吃饭也等别人吃完再去餐厅,但他没有因此而停止为中国空军出谋划策。

陈纳德和大部分美国航空人员都留了下来,他们对中国的抗战深表同情,而投身战争的漩涡里。

陈纳德在日记里写道:“设想——我是一个中国人……”

他还写道:“中国此时正为太平洋各国在作战,(信不信由你)而美国的官员和人民,就在日本屠戮上海之始,急切地离开了中国。此种情形,中国人民无论如何不能了解!”

“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会被认为在匿名作战!难道我不敢用我的真名来表示愤恨这个侵略和战争吗?对于我为什么二十年来如一日地献身于(美国)空军,我实无心再作申明。现在,我更毫无犹豫地要负起这个日本帝国主义对一个和平民族的侵略的反抗责任来……”

陈纳德在指导中国空军抗战,这是鲜为人知的秘密,只有中国国民政府的小部分高级将领和要员们知道。他领导、指挥中国空军抗战,是在幕后,而非台前。因为他不能直接发布命令,只能作为顾问出谋划策,然后报与航空委员会、蒋介石。而蒋介石最后在他的计划上批示:“照办无误!”四个大字。

他的建议,事实上就是空军的作战计划。陈纳德终于明白了蒋介石的批示之重要性:“后来我才知道,他(蒋介石)的命令‘无误’两字就是说误了要枪毙的。”陈纳德说。

中国空军在日本空军绝对的优势面前,浴血奋战,以弱敌强,但终因空中力量有限,只能抵抗,很难给敌以毁灭性的打击。

当日本空军夜袭南京后,中国空军以牙还牙!在陈纳德的策划下,中国空军6大队组织了夜袭支队,以杭州乔司机场为基地,由杭州总站设置夜航设备,每夜至少以3机各出动一次,每次以单机出击。

8月22日,夜袭支队首次对上海敌军目标进行了夜袭。从此,每次都出动飞机轰炸上海敌军。

25日凌晨3时,6大队15中队飞行员高漠单机轰炸虹口、杨树浦敌阵地。在敌高射炮火力甚猛、敌驱逐机起飞攻击的情况下,他从容地投尽炸弹才返航,但背部受创,飞机燃料又耗尽,迫降后终因出血过多而殉国。

9月初,日本陆军为了在上海建立陆上飞机场,命令第3师团步兵第18联队进攻公大飞机场(即公大纱厂附近日海军陆战队所筑的临时机场)以北的中国守军,以解除中国守军对该机场的威胁,经双方浴血苦战,敌军终于攻占军工路一线。9月18日,日本陆军航空队的飞机开始在公大飞机场着陆。中旬,日军又在吴淞以西约4公里处增辟了王浜飞机场。日本第3飞行团以这两个机场为基地,密切配合地面之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连续进攻。日本飞机越打越多,边打边得到新的补充,而中国空军是损失一架少一架,没有补充来源。上海战场形势越来越对中国守军不利,而空军肩负的使命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艰难……

航空委员会的将军们一个个阴沉着脸,面色憔悴,眼睑红肿,瞳仁间布满血丝。浓烈的烟草味老远就能闻得出来。

“昨天损失了4架。今天凌晨出动的8大队又损失了1架、6大队损失1架……”

“昨天4架,今天3架,明天几架?如此下去,空军岂不要变成名副其实的‘空’军了?”

“咱们这点飞机早晚都得报销掉,再不补充,咱们就得关门了。”

“光发牢骚有什么用?咱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可以说对得起陆军弟兄们了。”

“莫要说谁对得起谁啰!空军真打光了,民众还不会闹到天上去?再说,委员长那里怎么交代?我怕是要准备证词到法庭辩护吧!”

将军们你一言,我一语。“还是来研究一下明天的作战计划吧!看看还有多少飞机能集中的,给他妈的日本人来个大反击,就当是临死的最后一声呐喊!”

周至柔阴沉着脸,将手猛地往下一按,说道,“委员长那里,有我来承担,了不起就是个死,怕啥!”

众人无语。

“宋秘书长到!”

将军们齐身起立。

“将军们,不说你们也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九一八’事变6周年,为了雪洗国耻,向日本人复仇,委员长命令空军给日军以最大限度的打击。我把陈纳德顾问带来了,让他与你们一起搞份作战计划,晚饭前报给委员长。”宋美龄一口气说完,径直坐到会议室的主座上后,伸出玉臂,对陈纳德说声:“请!”

“将军们,我想先了解一下我们还有多少可用于作战的飞机……”陈纳德掏出一支“骆驼”牌香烟,面色严峻地问道。

毛邦初哭丧着脸说:“我们的主力快被拼光了,顾问先生!”

1937年9月18日这天,恰巧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空军集中了全部力量,对上海日军各个目标进行彻夜大轰炸。

与此同时,浦东的中国陆军炮兵也配合空军猛轰黄浦江中的敌舰。

这一夜的打击,使日军遭受了约700万元的军火损失。中国空军再次轰炸了日军旗舰“出云”号巡洋舰。

但中国空军并不知道,这夜的突击,炸毁了“出云”号!

陈纳德却认为“出云”号被炸沉。他回忆道:

“中国飞机曾以3枚500磅的炸弹去炸毁了日本的军舰‘出云’号,硝烟起处,船身已起火并引发爆炸。可是,三天以后,出云舰却安然出没于黄浦江中。然而我仍确定:我们已把她炸毁了,现在出现的是她的姊妹号。因为据我所知,这两只军舰确系1904年日本人从俄国人手中得来的,直至后来战争结束,在日本海军统计中很明白地记载着:出云号已在吴(淞)港沉于海底,至于姊妹舰则不知去向。”

4大队飞行员被敌高射炮击落。还有另外一些飞机在夜袭中被击毁、击伤。

次日,日本空军进行报复,调集30架飞机袭击南京。中国空军从南京、句容等地急调21架飞机迎战,击落敌机1架,击伤3架。中国空军由于力量对比悬殊,4名飞行员在空战中牺牲。

日本人不甘罢休,后又不断地调集更大规模的机群,空袭南京……中国空军在各个方面的战况是:

华北方面:继平、津沦陷之后,8月下旬,南口、张家口相继又落入敌手。此后,日军分三路南下,华北战事告急,急需空军支援。9月14日,中国空军组成正北面支队,从9月16日起至10月底,对晋北、大同、繁峙、平型关、阳明堡、崞县、原平、平汉等地敌军轰炸42次,击落敌机3架……

广东方面:9月底,敌轰炸机8架首次袭击广州,第29中队起飞8架霍克机拦截,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此后,日本空军频繁袭击广东各地,日本海军也封锁我东南海面,中国空军派出10架飞机,沿海搜索,轰炸敌舰,9月13日至15日连续出动8批次,共炸沉广东海面敌舰3艘,重伤数艘。

上海方面:9月中旬以后,中国地面部队放弃第一道防线,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以南、施相公庙、浏河一线,日本陆军航空队得到陆上根据地,实力骤增数倍。中国空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避免与大群敌机直接遭遇,相机攻击少数零星的敌机……正是从9月中旬后开始,日本空军加紧了对南京的空袭,每次出动飞机多达四五十架之多,分批进袭。中国空军第4、第5大队均移防南京,担负首都防空。

10月12日是重阳节。午后3时,日轰炸机9架,在6架驱逐机掩护下,侵袭南京,中国空军起飞8架迎战。这次空战共击落敌机3架,迎来了第2次空战大胜利。

10月14日夜,8大队30中队分批夜袭上海杨树浦敌军目标,敌误以为是自己的飞机返航,未加戒备,因而予敌以重创,计炸死敌100余人,炸毁飞机16架,焚毁汇山码头等地敌军用品4000余箱。

次日凌晨3时,30中队再次起飞,2架马丁机因载弹过重坠地爆炸。

10月16日,2大队14中队5架出击敌高尔夫机场,炸毁敌机10余架。

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已损失大半,到10月22日,原有的300架飞机,只剩81架。而日本飞机仍在不断得到新的补充,数量越来越多。中国空军已无力担负起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

日本人对南京的轰炸愈演愈凶。他们终于明白了陈纳德的理论: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群是很容易被击落的。于是,他们以后派出的轰炸机群必有与之相应的战斗机群护航。中国空军已经不足的空军力量,再也难以为继了。南京,这个国民政府的首都已是一片焦土,而上海的中国守军作最后的抵抗的努力几近渺茫。

陈纳德和华特·斯登对好表,夜袭总攻开始了,中国空军准时助战,地面部队英勇出击。这是上海抗战的最后的赌注,中国军队一往无前,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炮弹打光了,子弹打尽了,与日军展开肉搏,直到将日军陆战队赶到海边——然而,中国军队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弹药告尽,而日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弹药充足……中国守军再次退回防线。

10月26日,守卫在上海大场的中国守军遭到150架日机的狂轰滥炸,牺牲惨重。从此,上海战事进入全面撤退阶段。

11月11日,上海市长急电南京政府、航空委员会……中国空军的主力已全部打光了!于是,上海市长当日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中国空军次日命令停止出击,这等于是说中国空军脱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