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长江讲坛”的“廉政讲堂”今天首次开讲,我很荣幸被邀请来当第一个演讲者。我演讲的题目是《明代监察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我讲一讲明代监察机关的设置。

明代一共存在二百七十七年。明代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四十岁,需要处理的麻头事太多,因此他一时抽不出时间来重新设置新的制度,一切都采用元朝遗留下来的政府衙门那一套。而这个政府衙门的设置,元代是继承宋代的,宋代是继承唐代的,一代一代传了下来。每个朝代略有增删,但大的格局基本没变。明代的都察院这个机构,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它是为防止各级领导干部的贪赃枉法而成立的一个监察机构。这个机构在宋代的时候,有三个分支:一个叫台院,一个叫殿院,一个叫察院。台、殿、察三院,构成了完整的御史台。这个御史台就是明代的都察院。

今天我们到北京城里去看,中央各部委的大门,有的朝东,有的朝南,有的朝北。这一点可不像中国的古代。古代的中央机关是放在一块的,大门朝南,而“御史台”这个机构大门是朝北的。面南为君,面北为臣,这个门向可显示,监察机关是直接替皇帝负责的,而其他的大门,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所以,这样一个门向就从没改过。这是到明代我们的御史台还在紫禁城中,在皇帝肘腋之间,大门还是朝北的。

在这三个院中,台院就是总领、总部,就像我们的“总参”一样;殿院在皇宫里,“一把手”叫殿中御史里行,可以直接面对皇帝;察院就是办案机构,我们现在叫“反贪局”,就是具体办案的地方。台院是总管的,殿院是在皇帝跟前随时听从诏旨或直接为皇帝负责的,察院是具体办案的。这样的一个结构,元代承继了宋代的,朱元璋承继了元朝的,也是这么分的。他的御史台的“一把手”的级别是“从一品”。从一品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今天的“副国级”。一品是宰相,从一品,就是比宰相低的“副国级”。这个设置,包括级别,跟今天差不多。但是,朱元璋在他登基之后,政权稳固了,就开始对国家的行政体制进行一次很大的改革。

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开始,到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进行了类似我们今天的“行政体制改革”。他的行政体制改革举措之一,就是把宰相永久地废除,由皇帝直接掌管各部。从秦朝开始,中国就有宰相。此后每一个朝代都有宰相,但朱元璋却将其废除了。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他执政的前十二年里面,一连有两个宰相,都因为“谋反”被杀头,这让他感觉到,在皇权和相权之间,总有一些矛盾不可调和。因此他决定亲自执政。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由“国家主席”直接兼任“国务院总理”。这种改革竟然被西方所用了,就是“总统负责制”。中国丢掉了,但是在美国,现在的奥巴马一直就是总统直接行政。朱元璋不设宰相这个层级。到今天,我们延续的还是这个体制。不设宰相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而且也被西方世界所用。

皇帝兼任宰相,直接做国家行政上的“操盘手”,这是改革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军事改革,取消了大都督府,就是我们今天叫作“中央军委”的机构。朱元璋怕大都督府的这个大元帅做大了,又会生出野心。朱元璋认为,大都督府的总督这一职位很容易把军权据为己有,变成一个人说了算。废除大都督府而分别成立五军都督府,五个大军事集团,直接替他负责,中间没有层次,不要最上级的那个“大元帅”了。这和不要宰相是一样的道理,担心大权旁落。第三步改革,就是监察制度改革,废除了“御史台”这个中央最高的监察机关。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当时把设在首都的中央监察机构,叫都察院,“法院”叫大理寺,“公安部”叫刑部。这个都察院,可不是我们今天的检察院,而是相当于“中纪委”。都察院的领导职数设置,朱元璋很奇怪地竟然设了六个官职,名称叫都御史,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纪委党组”吧。但当时都察院衙门品级较低,为正七品,大家都感到不理解,说这个皇上,怎么会这样去安排干部?怎么这样做事情呢?这个我后面还要讲到。其实,他当时的初衷是,在这六个都御史底下,还有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是分巡全国各地的。这个分巡全国,又跟我们今天说的不一样。监察御史都隶属于都察院,各省的监察御史全部在北京办公,由中央直接控制,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巡视组”,一事一授权。地方的案子报上来了,比如说我是“湖广道”,湖广道有四个监察御史,需要查案子了,都御史才把大印给你,你带着大印出京,就是“巡视”。今天查某某的事情,这个事情授权给你了,把印交给你,去现场办公。回来以后,这个印还得交回来。朱元璋又先后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这十三布政使司分别是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云南、贵州。我们的湖北、湖南属于其中的湖广道。这十三道御史我们叫“道官”,道官就是监察干部。一共有多少人呢?全国的监察御史包括这六个都御史一起,总人数一百一十人。“纪检干部”竟然是这么小的一支队伍,来管全国的“纪检工作”,可见当时的大案的确不多。

上面提到这些“纪检干部”品级都较低,监察都御史为正七品,各道监察御史为正九品。这项改革实施一年以后,朱元璋经过调查,又发现纪检干部的级别太低了,不利于工作,于是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升都察院为正三品衙门,第二年正月,又升为正二品衙门。此时的都御史中称为长官的一个叫左都御史,相当于“一把手”,一个叫右都御史,算是“二把手”。明代是直接承继元代的,只是元代的“一把手”是“右”。这是因为元代当政者是少数民族。中国从汉代开始,一直以左为大,因为汉代学的是楚国,楚国的“左尹”是最大的。楚国不称令,称公。如毛公、郑公,他称“公”,以左为大。朱元璋按照汉文化恢复以左为大。“一把手”叫左都御史,“二把手”叫右都御史。这两个是级别最高的。底下还有两个: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然后,又有两个:左佥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就这样,两个左、右都御史是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是正三品。这样一来,级别上就提到了“正省级”。到了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他的改革才算完成。最终完成改革的这套行政编制,就变成了跟六部尚书一样的正二品级别,都察院也成为中央九大衙门之一。

朱元璋如此设置监察部门,还是颇用了一番心思的。他是想让小官管大官。大官有钱,可能会谋私,我就用一个小官管你。小官可以弹劾,把你弄掉。级别高的官员很有权力,有受贿贪墨的机会。监察干部是小官,手上又不掌握行政资源,这个低级职位从制度上保证了他的廉洁。他就采取这种方式,互相制约。不过,他最终还感到,不能让监察干部与其他衙门的落差太大,不然的话,这个“纪检干部”没人愿意当。所以,朱元璋慢慢地改了回来。但是终明一朝,“纪检干部”的级别一直很低。朱元璋设计的监察十三道地方长官的官员,简称“道官”,监察中央六部的监察干部,叫“科官”。全国行政区划本来是十三道,最后发现有十四道,就是云贵川是一道;广西和广东是一道;越南,那个时候越南是中国的,所以越南专门设一道,叫“交趾道”。明宣宗的时候,说这个越南让他自治吧,给他派个总督去就可以了,其他的官让他自治。在那之前,越南是中国的,一直是中国的一个行政省,是交趾道;明宣宗之后,交趾这一道去掉,就变成了十三道。这十三道御史,共一百一十个人,这是道官。道官是针对地方的监察,属于地方官员;科官是针对中央各部门的监察。我们现在不是也给各部门派“纪检组长”吗?纪检组长其实就是“科官”的演变。但是,“纪检组长”的权力可比那时的科官小得多。在明代,很多“正部级”干部因为贪腐,都是被“正处级”的科官干掉的。明代科官的办公地点与首辅办公的文渊阁紧挨着,叫“六科廊”。为什么叫“六科廊”呢?是因为正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成立了六个监察科。“科长”的级别是正七品,与县令同级,也就是今天的“正处”。但不要小瞧这个“正处”,握有的权力并不比“部长”小。明代的官阶场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副职的见正职的,正职的作个揖,副职的要鞠躬。身份悬殊但可以对面作揖的,就是“科官”和“部长”。六科一共有四十名“纪检干部”。这六科的六个“一把手”,叫“都给事中”,底下的官叫“给事中”。这四十个科官,没有年纪大的,都是从全国新考取的进士里面物色出来的风清气正的人来当这个官,当到四十多岁才“转岗”。这些人的权力有多大?这么说吧,他们是可以直接半夜去叫醒皇帝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六科的“纪检干部”不归都察院管,而是直接归皇帝管。皇帝出来的诏旨,就是我们说的“中央文件”,相关六科的给事中要首先看,看了之后,他认为皇帝的文件不妥,奉还给皇帝,说你的文件不妥,不能下发,他还能监督皇帝。还有,一个人如果要升官,比方说这个人要从湖北调到中央,要高升中央的“部长”,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吧,就得由吏部尚书和管吏科的给事中首先商量,凡是被提拔的干部,都是吏部尚书和管吏科的给事中两个人一起找他谈话,然后两个人又陪他去拜见皇帝。任何时候,诸如拜见皇帝、提拔官员、调动财务,科官必有一个在场。他们就有这么大的权力。级别虽然只有“正处”,但是谁见了都得敬重三分、惧怕三分。蒋介石学到了这一招,即用小官管大官。戴笠一辈子只是个少将,但掌握的生杀大权连副总统都怕他。皇帝早朝,能够在台阶上站在皇帝跟前的,左边是首辅,然后就是九卿;右边站着的,就是六科的给事中,这六个“正处”级干部独占一边。台阶下面站的都是“副部”干部。从这一点上来看,大家就知道科官多么重要。科官四十个人,和道官加起来一共一百五十个人,组成了当时的“中央纪检”两大系统。至于地方的“纪检”部门,跟中央的没有直接的关系。现在,地方的纪检部门,我们叫省纪委、省监察厅,那个时候,叫提刑按察使司和分巡道。在纪检系统的设置上,明代已经做得非常完备了。

接下来我讲第二部分:明代反腐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有历史学家在谈到明史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明只一帝,朱洪武是也;明只一相,张江陵是也。”他是说,如果要从明代找两个代表性人物,那只有皇帝朱元璋,首辅张江陵。张江陵就是张居正。这个评价得到了史学界的认同。这两个人在执政时候的一些反腐措施,可以代表整个明代。我看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看朱元璋廉政和反腐的一些措施。

第一,颁布“戒酒令”。朱元璋登基的第一年,天下初显稳定,战乱停止了,官员们都很轻松,就开始饮酒作乐了。所以,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朱元璋就下了“戒酒令”,就像我们2013年开始的“八项规定”,反“四风”一样,他在执政的第二年就开始了。他后来发觉,戒酒令颁布之后用处不大,大地方不能喝,我就改到小地方去喝,小地方不能喝,我就在家里喝,跟今天一样。朱元璋有本事,他说,要想戒酒令能够实现,那就不准造酒。他搞得更彻底一些。派人下去调查,当时造酒的原料不是高粱不是小麦,而是糯米,他就以诏旨的形式下发各地,全国老百姓不准种植糯米稻谷。他从根子上去铲除腐败。反腐廉政无小事,任何一件小事他都在琢磨。社会上没有酒卖了,你就喝不成了。当然,他做得有点过,这个在今天是不大可能实现的,但是他当时就是这么做的。这样一来,一下子就把这个事情给管住了。这对他来讲是“小试牛刀”,他就是从这些小事入手,一步步做成了大事。朱元璋跟农民们说,糯米只能用来造酒,不好吃,产量又低,因此要废除种植糯米。作为皇帝,他的威望很高,他说的话谁都愿意听,当然,也不能不听。

第二,给可能奢侈的人“打招呼”。在颁布了戒酒令之后,他首先召集那些投降、投诚过来的官员“打招呼”。他把张士诚、明玉珍、陈友谅等反王的部下,以及元朝的一些官员召集来开会,他说,我打江山用的最多的是濠州、泗洲、汝州、颍州这些穷地方的人,这些人一辈子苦惯了,艰苦朴素,现在即使都封侯拜相了,他们也奢侈不到哪里去,而你们过去是好日子过惯了,因此,腐败很容易从你们身上产生。你们要是学我那些老部下艰苦朴素,你们一辈子都会平安;如果你们把往日的那些奢靡作风带到我的新政权里来,那你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听了这些话,所有人都害怕,因为他是说到做到的。他还特别指出:“若肆志一时,虑不顾后,虽暂得快乐,旋复丧败。”那意思很明显,你们敢奢侈,我就要你们的脑袋,请你们考虑好,何为真富贵。训诫之后,他还真杀了几个不识时务的人。这部分人基本管住了。

第三,制定《女诫》,不让后宫干政。朱元璋老婆多啊,他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一群女人给他生育。有这么多孩子、这么多老婆,就不能不考虑到,后宫不管好,女人一干政,就要出大事。因此他就跟朱升讲,你给我制定一个《女诫》,让女人们守戒律。我们常说“乡规民约”,他这是“皇约”。朱升起草了一个文本,朱元璋自己亲自修改:“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夫内嬖惑人,甚于鸩毒。”他告诫老婆、女儿说,你们都是我的老婆、女儿,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屋子打扫清洁,生儿养女,过艰苦朴素的本分生活。朱元璋不准后宫谈政事,什么枕边风、耳边风,他一概不听。哪像我们现在一些腐败干部,一弄就牵连出老婆来,一弄就牵连出情人来。这个《女诫》颁布后,每一户人家刚进门的媳妇,都要背诵,这是最好的“警示教育”和道德教育。

第四,戒方物。所谓“戒方物”,就是把好玩的奢侈品全部毁掉。元朝的皇宫在北京,大将军徐达把北京打下来之后,就把元朝宫殿里的宝贝用车子运到了南京。其中最好玩的,是一个用水晶做的天文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到了一个时辰,那个小舞台就自动滑开,两个小铜人站起来,打中间的一个小鼓,告诉我们现在到了辰时或午时。这个东西很奇妙,宫里面的人就把它搬到了朱元璋的卧室,让他欣赏。朱元璋问,这是什么?回答说,这是元朝皇帝的爱物,是天下的宝物。他就在那看,马皇后这时在旁边说话了。她问朱元璋,你说什么是宝物?朱元璋说我知道,宝物就是民心。如果这个水晶宝物真的能保天下,元顺帝怎么会逃了?元朝怎么灭亡了?马皇后说,是啊!朱元璋就叫人拿来个榔头,把它砸了个粉碎。朱元璋反复说:这个不是宝,民心才是宝!这件事,《明史》记载得很清楚。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朱元璋的节俭朴素。我们湖北省蕲春县当时叫蕲州,那里的竹子做的凉席,比一般的凉席要凉,篾丝很细。蕲州府的知府到南京去开会,就夹了一张凉席,要送给皇帝。朱元璋在接见地方官员谈工作的时候,看到这个凉席,就说:“古者方物之贡,唯服食器用。”意思是说,古代朝廷都有贡品,贡品的内容就是吃的、穿的、日常缺少不了的生活用品,没有奇巧耳目之娱的东西,有可能让我奢侈的东西,一个都不要。你这个凉席是生活用品,不是宝物,但是这也不对,因为朝廷没有给你下指标叫你进贡。我要什么礼物啊?你们来南京,就等于是进贡了,你这个风气一开,各地的官员进京来,都给我带点东西,你们回去之后,再找老百姓勒索,这不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吗?你拿回去,从今以后,所有进京述职的人,什么都不准带!朱元璋就是这样,从每一件小事来做起。

第五,告诫子孙。刚才讲到了朱元璋告诫女眷,此外就是告诫子孙。在南京大内里面,在他住的房子和办公的地方之间,有很长的一条御道,御道两边是空地,本来是用来种植花草的。皇帝搞点园林绿化,本来也是应该的嘛,何况是在宫廷里面。可是这个地方没有种花,那干什么呢?他让太监去买了很多农具,锄头、耙子、粪桶等等,再把他的皇子们都找来,从几岁的到三十多岁的,他要他们跟着他一起种地。同时,他还以身作则,每个星期吃两天“忆苦饭”,就是地菜、野菜什么的,叫他的儿女们全部跟着他一起吃,并告诉他们说,你爹就是吃这个长大的。然后,他让手下的文臣将古代的忠臣孝子,一个个模范人物,都画在儿女们的居所里。然后,还把他家族的苦难史,他一辈子的奋斗历程,他的父母是怎么饿死的,他是怎么当和尚的,又是怎么起兵的,都画成了“连环画”,作为励志的“教材”。他跟他的子女们讲:你们要戒奢,要永远保持根本。他在第一次检查这个绘画工程进度的时候,就跟子女们讲话说,富贵易骄,艰难易忘。富贵的人一般容易骄奢**逸,艰难过完的人,容易忘掉自己的困难;我的后世子孙生长于深宫大院,只见富贵,只见奢侈,不知祖宗创业之难,故绘之以示子孙,使之朝夕观览,心有所警。现在,我们搞革命传统教育,有些人心里反感,说你执政党就会搞这些东西,借以抬高自己,却不知道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我们需要这样一代代告诉后人,我们创业是如何的艰难。

第六,告诫身边的人。一个皇帝身边,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为他服务的人。朱元璋经常把所有的宦官找来开会,他说,我读史书,发现汉朝和唐代屡屡出现宦官出来干政,扰乱朝纲,往往弄得不可收拾。汉代的外戚和内宦,唐代后来的宦官,以及宋朝徽宗时期的童贯、梁师成这样的大太监,最后把国家给亡了,朱元璋为之感叹。他说:你们在人主之侧,一天到晚待在我身边,日渐亲近,我有时候觉得你们做得好,还信任你们。但是,开国承家,小人不可重用。你们要记住,你们可以为我服务,但不要在我面前有什么非分之想,幻想出去当个什么大官。有一天,有个人给他理发,这个理发匠理完之后,把他的头发扫到了一起,用一张皮纸包了起来。朱元璋发现后就问他这是干什么。理发匠说,这是皇上的龙须,不能丢在地上让人践踏,我得收起来保管。他说,你给我理了十几年发,都留着吗?理发匠回答说,都在。放到哪去了?放在我家里神台上供着。朱元璋于是叫锦衣卫到他家里去看看他是不是把头发供起来了。他怕那个人撒谎,怕他是在他面前讨好。锦衣卫到了理发匠家里一看,神台上有个木盒子,打开一看,某年某月某日理的发,一包一包的都在里面。于是就把盒子拿回去给朱元璋看。皇帝一看,笑着说,嘿,你这十几年,还真是有心啊,很好很好!一高兴,给了他一个三品的待遇,不让他当官,却享受“副省级”待遇。这是朱元璋的性格,赏罚分明。剃头匠是幸运的,但是也有非常不走运的人。有个宦官穿着新发的布鞋在雨里面跑,朱元璋看到之后就说,给你新发的布鞋,你就这样穿着在雨里跑,鞋底浸湿不是很快就会烂掉吗?把他两只脚给我砍下来!真砍了,说他残忍他也是真残忍。

朱元璋对别人严格,对自己也非常严。有一天,他叫史官进来,说,你把我这段话记下来,假如我没做到,将来我要遭天谴。“自古圣哲之君,知天下之难保也,故远声色,去奢靡,以图天下之安,是以天命眷顾,久而不厌。后世中才之主,当天下无事,侈心纵欲,鲜克有终。”意思是说,我的后世子孙,如果不能像我这样,而开始放纵奢侈,那么他们的末日很快就会到来了。“以朕观之,人君清心寡欲,勤于政事,不作无益以害有益,使民安田里、足衣食,熙熙皞皞而不自知,此即神仙也。”老百姓变成神仙了,当皇帝的就名垂青史了。“功业垂于简册,声名流于后世,此即长生不死也。”这就是朱元璋让史官记录在案的一段话。在这一点上,毛主席跟他有点相似,一颗赤子之心,永远让人景仰。所以说,朱元璋建国,是从廉政开始的。

下面我再讲张居正。张居正的改革,也是从反腐开始的。总结起来,也有五条。

第一条,不准身边人与官府打交道。

张居正,是在公元1572年阴历五月二十五日当首辅的,任命是在早晨宣布的,他在文渊阁的执房里面忙了一天,晚上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全家人找来。当时他最小的儿子才十岁,最大的儿子二十岁,他自己四十八岁,他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女婿,还有秘书、管家、警卫,百把号人。当天晚上就开会,他说,我现在向你们宣布,我今天升为宰辅,你们要支持我的工作。他接着说,儿孙不准和任何官府的人打交道,不准进任何官员的家,不准接受任何官员的馈赠,凡是有官员来家里找我谈事,一律不准带礼品。如果你们违背,家法从事。

这种人跟朱元璋一样,别人都很怕他,因为他说到做到。他的管家叫游七,是他老家江陵那里的人,还是他的表弟,老老实实跟了他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在张居正当了六年首辅之后,他无意中听说游七讨了一个小老婆,成了一位科官的连襟,那位科官以此炫耀,企图向张居正效忠。张居正雷霆大怒,立刻回家召开家庭会议。所有人都来了,张居正叫游七站出来,询问他是否与某位科官成了连襟。游七承认了,张居正厉声斥问:我是怎么定家规的?迹不入宫门,不和官家人打交道。人家把姨妹介绍给你当小老婆,不就是因为你是我的管家吗?张居正下令让警卫用廷杖的棍子打了游七一百棍,打得游七一条腿终身残疾。他真干得出来!所以他死的时候,他六个儿子不认识一个当官的,想去喊冤都找不到人。这是第一条禁令,不许身边人与官府打交道。

第二条,清理超标准干部待遇。

当官的多吃多占,自古皆然。张居正上任之初,官员的腐败现象还是很严重的。从武宗到穆宗的六十二年间,一连三个皇帝都没有认真整顿吏治,因此使得明代中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时期之一。张居正上任伊始着手整顿吏治,就是抓官员的腐败问题。他首先清理官员的“勘合”。什么叫勘合呢?就是今天所说的护照。当时京城的官员到各地去视察或上任,由兵部发给护照,拿着这个护照,可以去住各地的驿站,因为那都是官办的。慢慢的,一些有能耐的人都在使用这个特权,而且接待规格也越来越高,每到一个驿站,地方官员要出界相迎,离开时还要送出地界,超标准的住房,超标准的吃喝,临走时还要馈赠礼物。到后来,凡是会搞关系的都弄到了一本勘合在手上。高官身边的工作人员,七大姑八大姨的,几乎人手一本。张居正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勘合全部没收,把各个驿站的账核查一遍,包括花了多少钱,花在谁身上,怎么花的。这一查才知道,朝廷里几乎都没有好人了。张居正说,过去的不追究,从现在开始,按新规矩来。按级别核定接待费用,多花一点就自己掏腰包。通过这些措施,当年公费开支节约了几百万两银子。

第三条,堵塞制度性漏洞。

到了明代中期,奢侈、排场现象已经十分严重,社会风气非常恶劣,有些腐败甚至是制度性安排。比如孔子的后代,他的裔孙,被封为“衍圣公”;还有龙虎山的张天师,这也是个“标杆式”的人物。这两个人都被封为一品待遇,允许他们每年到北京见一次皇帝,吃一次御宴,谈一谈,再回去。根据安排,衍圣公一路都是住在“迎宾馆”,他每次进京的队伍有几百人,把他们家里生产的酒、土特产带着,一路走一路卖,虽然价格很高,各地的官员还是争相购买。就这样来去一趟,游山玩水,最长要半年,最短也要三个月,花费颇大。张天师是一个道士,却被封为一品,还赐金印,包括衍圣公也是这样。张居正一上台,把两人的待遇都给撤销了,由一品改为七品,派专人把金印收回,三年进京一次,一次不准超过一个月,只许报不超过十个人的费用,沿途不准私自兜售东西。既然这两个人的特权都没有了,其他人的特权就更没有了。他这算是抓了“牛鼻子”,就把一些特权制度给改掉了。我们说反腐要从制度上找原因,有的制度,就是让你有腐败的可能。

第四条,遵纪守法无化外之人。

国家法律,任何人都得遵守,包括皇帝,包括皇亲国戚。历代的改革都没有张居正这么彻底的。有一天,张居正说到武清伯李伟——李太后的父亲,明神宗朱翊钧的外祖父——说他的待遇严重超标,住房等各方面都超了标准,要收回。这样一来,武清伯就不干了,找他的小皇帝外孙闹,找他女儿闹。张居正就对李太后晓以大义,说,要让大明的江山稳固长久,约束自己以及眷属是你母仪天下的分内之事。李太后这个人很不错,父亲她不敢训,就把她的弟弟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要他家的私田交税,他不交,说这是皇帝给的待遇。张居正让国舅爷这样的人把税都交了,哪个还敢说不交呢?因此,在张居正手上,国家财政一年好转,三年盈余,那么大的亏损,他一下子就给扭转过来了。从这个方面来说,反腐也可以提高“GDP”。制约皇权,这是古代任何一次改革都不敢做的事,张居正做了。

第五条,管好国家的钱袋子。

“国家”这个词,对于皇帝来说,会与我们常人的理解不一样。在他看来,国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就是国。张居正的改革是一定要把国和家分开。万历小皇帝登基后,仍按老规矩,经常要到太仓支取银两,赏赐后宫嫔妃,搞一些宫廷建设,花费比较大。张居正就搞了一个预算制度,比如今年的用钱计划,必须要在去年年底前,由司礼监和工部一起协商。今年皇上的祖陵、皇陵、家庙,有哪些建筑要安排资金,皇帝的衣服嫔妃的首饰要添置多少,事前要有预算,不能想拿就拿、想盖就盖。皇帝感觉这样很不适应,也很不高兴,张居正就想了个办法,把皇帝用的钱和国家用的钱分开,分成两个部。管理皇帝用钱的,叫“内廷公用库”,就像我们说的皇家银行;管理政府用的钱,在户部,叫“太仓”,就是国家银行。然后给公用库拨了全国专卖品的利润和矿山开矿利润这两块,作为皇家公用库的经济来源,剩下的各种税收,则是国家财政的来源,这可以叫“分灶吃饭”。分灶以后,你的钱一年进多少,不足的部分由国库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补充,但不能毫无节制,要节省开支。这个改革在他之前没有,在他之后也没有。后来为什么小皇帝恨他?就同这种财政改革有关系。这也是张居正悲剧产生的缘由。我们说,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其实就是在张居正手上出现的。他用的完全是一种现代管理模式,具有民本主义色彩。

第六条,监察体制改革。

这种改革就是把由皇帝直接管理的六科,变成了由内阁管理。这个六科既监督皇帝,又监督百官。这个监察权的改变,使内阁推行的任何一项改革制度,都能非常快地推行下去。张居正可以称作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他在世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动他,他是累死的。假如历史再给他十五年时间,那么,他的富国强兵的理想就可以完全实现。可惜他死得太早,五十七岁就死了。朱元璋七十岁死的,他是五十七岁死的。这两个明代的代表人物,在反腐和廉政建设这两个问题上,各有自己的招数,而且都还非常管用。应该说,张居正推行反腐和廉政建设比朱元璋更难,因为朱元璋是至高无上的,而张居正上面还有皇权。把这两个人在这两方面的作风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是有很好的启示意义的。

下面讲第三部分:明代是如何打“老虎”的?

“老虎”和“苍蝇”都要打,但是打老虎的难度要大很多。明代被打死的最大的“老虎”,一个是大太监刘瑾,一个是首辅严嵩。这个级别倒台的官员不止这两个,但是因为腐败倒台的,就是这两个。没有其他政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太腐败了。这两个人腐败的行为,今天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刘瑾是武宗皇帝身边的“服务人员”,是宦官。武宗继位的时候十四岁,他当太子的时候,身边有八个太监为他服务,算是他的“私人服务团队”。后来剩了七个,这七个人每天陪他玩,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这七个人在明代被称为“七党”,包括刘瑾、马永成、张永、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这七个人坏到一堆儿去了。登基当皇帝,对于武宗来说是很累的一件事,他不愿意当皇帝,他一辈子都没玩够,特别喜欢玩,要是有现在每年都举办的“春晚”之类的娱乐节目,他绝对是一把好手。他每天最想做的,就是花样翻新地去策划一些娱乐项目,想方设法地玩尽兴。他去上朝,那么多人把他包围了,他感到很累,一回来跟这七个人在一起玩,抓鸟、掏鸟蛋、养老虎,他都乐此不疲。有一天,他说他的钱不够花了,因为他还是孩子,不知道哪个地方有钱。刘瑾就跟他说,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有钱。王岳是宦官的头儿,内朝的行政系统的“一把手”,叫司礼监掌印太监,底下还有四个副手,叫司礼监秉笔太监,下面还分二十四局,有三万多宦官,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天下的镇守使监军,就是所有“军区政委”都是由朝廷委派宦官去当,这件事就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来管。王岳老是瞧不起刘瑾这一帮小子,老是训斥他们,所以,现在刘瑾就跟武宗说他有钱。武宗问,他怎么有钱?刘瑾说,天下的镇守使监军都是他派的,每个人当上这个监军都要给王岳进贡两万两银子,您现在要是去抄他的家,起码有三间房子的金银财宝。武宗听了,就动了心,但是他又不敢动,为什么呢?因为王岳是他父亲生前很信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就说,皇上,如果您不动他,不相信他贪污,我说个方法,您不妨试他一试。皇帝说,什么办法啊?刘瑾说,您下一道旨,把天下各地所有的镇守使一律换掉,重新任命。皇帝说,那怎么行呢!刘瑾说,您就说,每一个宦官都可以自由报名,谁给两万两银子,就让他去做镇守使。当时全国有五十多个镇守使。皇帝说那就试一试。他还真的做了,像儿戏一样。他一试,全部的镇守使,就地免职,重新一宣布,不到三天,一百多万两银子就摆到武宗皇帝那里去了。刘瑾说,现在您信了吧?他们都当了十几年的镇守使,您说他们有多少钱?这样一来,武宗就心动了,但是这样大面积换这么多“上将”级别的人,而且一下子换光,天下政局不稳,人心动**,引起了朝廷内阁首辅刘健和两个次辅李东阳、谢迁三个人的不满。他们就跟皇帝交涉,说,怎么能这样!王岳也说,刘瑾是个坏家伙,您要不把这个人杀掉,将来后患无穷。皇帝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好坏还不能分清楚,这么多人在说,他就动摇了。他说,好吧,明天早晨天一亮,我就下旨把他抓起来。但是,君子搞政治搞不赢小人,这几人回去了,等着明天早上抓人,中间就留了这么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其实,“翻盘”只需要三分钟。其中有个小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他就偷偷地跟刘瑾说,坏了!天一亮就要抓你,抓你们七个人。别人见不到皇上,但是这七个人可以见到的。他们直接推开门,进了皇帝的房间。皇帝还在睡觉,七个人就全都跪在皇帝的床前,说,皇帝您得救我们。皇帝还在装糊涂,怎么了?刘瑾说,就因为我说他们贪污,说他们银子多,他们就跑到您这里来瞎告状,反而我成了恶人。如果您要不为我们做主,那将来就没有人对您忠心耿耿了。皇帝说,那怎么办呢?刘瑾说,您现在就下旨,我连夜就把他给抓起来。皇帝说,那好吧。结果就把这几个人抓了。这就是宫廷政变,非常诡异,非常厉害。当时的大学士刘健、谢迁,吏部尚书韩文,宦官里面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五个人,全部是中央的“高级领导”,都抓的抓,撤的撤。五个太监发往南京充禁军,押出北京城,路上全部被杀害,然后刘瑾自己就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五年时间里,刘瑾贪污了多少东西呢?抄他家的清单在明代朗瑛《七修类稿》卷十三的“刘朱货财”里面记得很清楚,我念给大家听听:“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银)五百万锭,银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甲二,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狮蛮带二束。金银汤五百。蟒衣四百七十袭。牙牌二匮。穿宫牌五百。金牌三。袞衣四。八爪金龙盔甲三千。玉琴一。玉瑶印一颗。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这相当于全国三年的财政收入了。这样的大贪,今天都没出现过。大家想一想,五年的时间,竟然贪了这么多东西!我看了这个单子,身上都冒冷汗!难道他就不怕哪天东窗事发吗?查办刘瑾的人叫张永,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宦官里面的“二把手”。这个人当年跟王岳有点矛盾,刘瑾觉得他跟王岳有矛盾,就重用了他。有一次让他去宁夏,和当地的守备使杨一清平定宁夏王的叛乱。平定了之后,杨一清和张永先是互相试探对方,然后两人才敢说真话。张永说,如果不把刘瑾这个人干掉,武宗就被绑架了。刘瑾与首辅焦芳、吏部尚书张彩,这三个人狼狈为奸,整个国家都快完蛋了,而他的贪腐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没有一个官不是用钱买的。杨一清说,你说的这些,不可能让武宗下旨除掉他。张永说,那怎么办?杨一清说,你不是说,他们家收藏了很多盔甲吗?不是还有龙袍吗?那么他是准备篡权的。你进宫,单独找武宗说这件事情。这样,就把腐败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说刘瑾想谋反当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他就是想当贪官。但是,只有往那上面引,才有可能除掉他。最后,张永找到武宗皇帝一说,武宗皇帝吓得哭起来了,当时他才十九岁,听说刘瑾要谋反,不知道该怎么办。张永说,你现在离开豹营,跟我一起住在南苑,暂时不要跟他们见面,其他的事情我来做。结果,杨一清秘密带兵进了北京城,来了一次大围剿,才把刘瑾除掉,然后清理出他的惊人的资产。

再讲另一只“大老虎”严嵩。严嵩是江西分宜人。世宗皇帝非常喜欢道教,一天到晚想着炼丹的事,希望吃下去能长生不老。严嵩每天陪他炼丹,炼完了之后就写一首颂诗,写得很好,拍马屁拍到地方了,后来就得到了世宗皇帝的信任,严嵩就被提拔为次辅,即内阁的“二把手”。“一把手”是他的老乡夏言。夏言有点瞧不起这个家伙。但严嵩一直忍着,后来找了个理由进谗言,皇帝就把夏言给腰斩了,严嵩就当了首辅。当了首辅以后,严嵩觉得没有人能成为他的对手了,于是就胆大妄为起来。他的儿子严世蕃等一帮人也明目张胆地开始卖官鬻爵了。他为了表现自己家族的“文化感”,给皇帝写了很多的颂词,还跟衍圣公结了儿女亲家,衍圣公的女儿嫁给了他儿子。由于他把官场搞得乌烟瘴气,许多官员敢怒而不敢言,最终,他的助手、次辅徐阶整整花了七年时间“做局”,才把严嵩扳倒了,抄了他的家。抄出来的家产仅次于刘瑾,他是明代的第二大贪了。抄出这么多钱之后,世宗皇帝感叹说,他从哪搞来这么多钱啊?张居正认为严嵩的贪腐现象是政以贿成的原因,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你所有的事情都做不好。

刘瑾比严嵩早了三十年。三十年间,接连出现了刘瑾、严嵩这两大贪官,可见当时的官场是多么的腐败。张居正改革就是出现在这两大贪官之后,并且以反腐作为突破口。从那以后,像这样的大老虎,再也没有出现过。他已经从制度设计上,把有可能产生大老虎的空间给压缩下来了,没有那么大了。

今天耽误了大家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的不到之处,敬请批评。

2014年5月4日

在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廉政讲堂”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