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做家务好处多

家务劳动对学习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做家务的过程也就是动脑动手的过程,它不仅仅锻炼孩子手指,训练孩子注意力的稳定和分配能力,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还增强孩子的统筹规划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小振,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自从小振9月份升入一年级以后,小振妈妈的生活显得更加忙碌,除了自己每天上班下班以外,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买菜做饭,晚上陪儿子写作业,真是累得够呛的。可是小振似乎并不领情,吃饭慢慢吞吞,学习时愁眉苦脸,作业磨磨蹭蹭,字迹写得潦潦草草,小振妈妈多次苦口婆心地告诉小振做事要认真,可总也看不见小振的进步。上周五晚上,班级举行家长会。会议结束以后,小振妈妈把小振的情况和班主任老师单独进行了沟通,班主任老师听完小振妈妈的介绍,对小振妈妈说:“孩子不爱学习,问题出在家长身上,家长剥夺了孩子的家务劳动权,孩子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情绪也随之低落起来。”班主任老师随后又说:“生活是一所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不能脱离生活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学习习惯的基础,生活习惯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家务劳动。”听完班主任老师的话,小振妈妈似有所悟。

一年级的孩子至今没有养成劳动习惯可能与孩子自身的怕苦怕累心理、家长对孩子的娇宠和孩子动手能力差等因素有关,由于家长剥夺了孩子参加各种劳动的权利和机会,造成孩子吃苦耐劳精神在弱化,自理能力在下降,劳动的观念在淡化,慢慢地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做一点事就觉得苦和累。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家务劳动的习惯呢?

1.树立正确观念

家长要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认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是为了减轻家长的劳动,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孩子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同时家长不能把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以防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对正常的家务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厌恶和躲避劳动。

2.提高劳动兴趣

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家长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比如,家长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干净;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少等。另外,家务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不能太繁,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3.练习劳动技能

家长应根据孩子体力和能力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劳动内容,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帮助孩子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提高孩子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稳定性等注意品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人格。

4.学会自我服务

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可以让孩子从自我服务做起,家长可以和孩子制订契约,通过契约管理来规定孩子劳动的内容、时间、要求和目标。比如,让孩子每天都要整理自己的小床、书桌、洗袜子等,要求做到床单铺好、被子叠好,衣服放好,桌子理好,袜子洗净等等,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家中的劳动,扫地、倒垃圾、收拾碗筷、帮长辈盛饭等。让孩子明白不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家庭中,还有义务为这个家庭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5.秀出劳动成果

孩子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如同宝贝一样珍惜,自己梳的头发,洗的手帕,穿的衣服,扫的地,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充满成就感。家长对孩子劳动成果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珍惜,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成果,也要表示出很感兴趣的样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激发孩子继续劳动的欲望。

爱迪生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让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对家庭尽义务的一种方式,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增强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和坚韧的毅力,积累了劳动时的积极心理资源,使孩子的个性品质全面协调地发展。孩子劳动时,家长要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指导,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然后再提高要求,使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劳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