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姿端正防疾病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走习惯影响着孩子的形象和气质,影响着孩子将来的体态美,也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生活和工作。

小楚,女,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小楚出生一年以后,爸爸妈妈就到南方去打工了,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和小楚只能在电话中聊天。今年上半年,小楚爸爸妈妈打工的企业不景气,连工资都发不出,爸爸妈妈于是决定回老家发展。回到熟悉的老家,远离南方快节奏的生活,小楚的爸爸妈妈心里淡定了许多。可是没高兴几天,心里又烦恼起来,原来上一年级的女儿经常弯腰驼背,走路时脚总在地上“拖沓”着,无法从脚后跟到脚趾“轮转”起来,两条腿移动得很慢,像小鸭子,落地时全脚掌着地,感觉很不精神。去年回家虽然也发现了小楚这样的情况,可是那时候并不严重,怎么一年时间没到,孩子行走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也易变形。由于成人不良行走习惯的影响、孩子从小没有形成正确的行走姿势和自身肌张力低等因素影响,孩子很容易出现畸形的行走姿势。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骨骼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行走习惯呢?

1.认识走路意义

家长要教育孩子明确走路的意义,正确的走路姿势对增强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关节灵活性,促进四肢及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有氧能力,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等均有良好的作用。走路姿势不正确,孩子骨骼和神经系统会出现许多问题,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幸福。

2.明确行走要求

家长一方面要教育孩子走路时胸要挺起,不要低头,两脚的脚尖应该指向前方,不要向里勾或向外撇。平时,背负重物时,以两肩同时承受为好。比如,双肩背书包时,应使书的重量分担在两肩上,既减少疲劳,又防止脊柱弯曲异常。另一方面家长带孩子外出做购物或散步时,要求孩子行走时集中注意力,注意交通安全,时时督促孩子注意行走要求,使行走习惯养成真正落到实处。

3.进行行走训练

明确了行走要求以后,就要让孩子练习正确的行走姿势。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内、外八字脚,晃臂、扭臀、驼背等现象,家长就要通过练习纠正孩子的不良走姿。比如,在地上画两条平行的直线,其间距为8~10厘米,然后教孩子沿着直线走,步伐由小到大,步速由慢到快;还可在地上拉一条布带,让孩子踩着布带跑,并要求孩子在跑动的时候挺胸、收腹,这样可以有效地纠正孩子的里、外八字走法等。

4.提高自律意识

孩子都有一股好胜之心,家长要利用孩子这种好胜心,组织孩子进行家庭行走比赛,培养孩子正确的行走习惯。比如,带孩子出外远足时,开展行走姿势比赛,让孩子在远足活动中做到抬头、挺胸、收腹、手脚协调、身体正直、精神焕发,及时发现行走问题,自觉养成正确行走习惯。

5.及时就医检查

孩子行走姿势出现问题,有时是由于身体缺钙或缺维生素D,或者出现肌张力低等神经性运动障碍问题,这时家长就要带孩子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进行治疗或矫正。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足可以证明走路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孩子因为年纪小,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一旦形成了不良的走路习惯必然会给以后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走路姿势,从指导孩子认识正确走路意义开始,提出孩子行走的具体要求,通过训练及时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走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养成正确的形体姿势,就应该从行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