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谋主”荀攸,当之无愧的战术大师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叔侄二人来投操: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单,字文若,荀绲之子也;旧事袁绍,今弃绍投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以为行军司马。其侄荀攸,字公达,海内名士,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操以为行军教授。

——《三国演义》第十回

一提荀攸,很多三国爱好者都说他是荀彧的侄子,其实这个侄子有点远。

荀彧的家族是嫡传的荀氏家族,父辈号称“八龙”,荀攸的祖父荀昙也非常厉害,虽然不是嫡传荀氏,但也做过广陵太守。荀昙的哥哥荀昱,是和“八龙”齐名的“八俊”之一,最后官至沛相。

荀攸和伯父荀彧虽然同在曹操的阵营中效力,但是很明显,这两个人对于信仰的理解和智慧特点是非常不同的。荀攸的智谋带有很明显的艺术特点,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三国时代的战术大师。

颍川出奇才

颍川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东汉末年,曹操阵营中的重要谋士大多出于此地。

荀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荀攸早早便失去父母成了孤儿,好在荀氏家族根深叶茂,祖父和众家叔父合力将他抚养长大。

从外表上来看,荀攸和伯父荀彧二人可谓天壤之别。荀彧是个聪颖机智的帅哥,而荀攸在外表上丝毫看不出来是个聪明人,反倒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

但是,荀攸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为人非常厚道,荀攸的厚道是从七八岁时就显示出来的。据《魏书》记载,荀攸七八岁的时候,叔父荀衢(也是位厉害的人物)有一次喝醉了酒耍酒疯,竟然误伤了侄子荀攸。

小荀攸不但没有哭哭啼啼地去找大人撒娇,反倒在平常游戏的时候故意避开荀衢,为的是不让荀衢知道自己受伤了。

听闻荀攸的所作所为之后,荀衢不禁感慨,小小年纪就如此体谅别人,这就叫厚道,而厚道也是智慧的一种形式。

荀攸十三岁的时候,祖父荀昙去世了,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到荀家要求为荀昙守墓。守墓这事枯燥、恐怖,少有人愿意前往,而张权自称曾受过荀昙老爷子的大恩,坚持要为恩人守墓。

荀攸在一边侧眼观看张权的表情,张权走后,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

由于前次的“瞒伤”事件,荀衢已经暗中注意荀攸很久了,他知道这孩子虽然外表傻乎乎的,但是心非常细。于是再次招来张权问话,见张权果然目光游移不定,已知其中有诈。

张权被荀衢毫不留情的盘问弄了个晕头转向,只得一五一十交代了要求为荀昙守墓的原因。原来是因为他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为荀昙守墓的方式避祸。

这件事之后,荀衢对荀攸另眼相看,这么多荀氏子弟,能够这么观察入微的只此一人。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表现,而谁也不会想到荀攸这样一个傻乎乎的孩子将是颍川之地的一个怪才。

何进执政后,想把海内名士全部集中在麾下,而颍川的诸多名士也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其地二十余人投奔朝廷,这其中就有荀攸,他被拜为黄门侍郎。

前边说过,何进被宦官所杀,而应何进之邀赶来的董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开始了犯上作乱,独断专权。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章节叫《孟德献刀》,说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而谎称自己是来献七宝刀的故事。虽然这个情节属于作者杜撰,但不能否认的是,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义士刺杀过董卓,而您决不会想到的是这些人中也有荀攸的名字。

荀攸虽然表面愚钝,却是心中有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不只心中有数,还敢作敢当。

荀攸曾策划了一次非常著名的刺杀董卓行动。当时,他找来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密谋,对他们说道:“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但即便他手握强兵,也不过是一介匹夫。现在我们不如直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齐桓公、晋文公)之举。”

可荀攸毕竟还是年轻,看人难免走眼,这些人中有人出卖了荀攸、何颙,二人被捕入狱。此人到底是谁不得而知,但是很明显,除了何颙、荀攸外其他三人均有嫌疑。

面对死亡的威胁,何颙忧惧自杀,当然他到死也没有再吐露一个同谋者的姓名,也算是条汉子。而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荀攸的表现,这个看上去傻乎乎的人,在监狱中依旧饮食自若,毫无惧意。

可是阎王好像还没有向荀攸招手,荀攸要感谢吕布和王允救了他一命,也要感谢这次暗杀行动的其他同谋并没有被一网打尽,还要感谢何颙到死也没有出卖其他同谋。

吕布和王允合力干掉董卓后,荀攸自然是出狱了,比较可怜的是何颙——其实再挺一挺不就过来了嘛!这恐怕就是命运,有的时候真的如《红楼梦》里的秦可卿所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经过此次生死大劫,荀攸心灰意懒,辞官回家。不久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城复辟,荀攸又被征召封任城相,但是他坚决推脱,不肯就职。

荀攸心里很明白,这种时候越是在中央就越是危险,所以请求外调,而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于是请求朝廷封自己为蜀郡太守,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由于蜀道艰险,荀攸走到一半就因为道路不通滞留于荆州,并在此定居了下来。

这个事就比较奇妙了,咱们做一个假设,如果荀攸到了蜀郡,那么未来他会不会和刘备擦出火花呢?历史不容假设,不过这真的是一个比较值得思考的猜想。

在本章开篇时摘录的《三国演义》段落中,荀攸和荀彧一起来到曹操阵营,事实上并非如此。荀攸到曹操阵营的时间要比荀彧晚得多,而且也并不是通过荀彧的关系来到曹操阵营的。曹操早知荆州荀攸的大名,奉迎汉献帝到许都后,便发信给他说:“今天下大乱,这正是有智谋的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然而您却驻留在荆州顾盼观望,耽误的时光是不是太久了!”曹操让汉献帝封荀攸为汝南太守,令其入朝为尚书,荀攸这才来到了许都,并正式进入了曹操的视线。

曹操早闻荀攸之名,有事没事都找他说话,每次听荀攸慢悠悠地说话,曹操都非常高兴,回来后兴致勃勃地跟荀彧、钟繇这些同样出自颍川的名士说道:“荀攸可不是一般的人,有水平,我能够得与他议事,天下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而后便以荀攸为军师。

荀攸从此便成为了曹操阵营中的重要谋士,可以说他的排位仅次于荀彧。

可是荀攸却没有在短期内得到曹操的充分信任,第一次献计就被曹操无情拒绝了。

磨合期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开上一辆新车的时候,也很难一下子就觉得顺手,因为人车之间需要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

用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荀攸是个一等一的人才,曹操是个优秀的老板,可是人才和好老板之间也需要磨合。

建安三年(198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荀攸看出当时的形势不宜过快进攻,于是向曹操建议说:“张绣与刘表联合,互为掎角之势,但是张绣人马靠刘表供给,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若急切进攻张绣,刘表拼死相救,我军必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可是曹操忘不了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是死于张绣之手,而他也自信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所以拒绝了荀攸的建议,与张绣展开会战。

不出荀攸所料,见张绣被曹操围攻,刘表马上派兵支援,曹军果然失利。探听到袁绍将要袭击许都的消息后曹操赶忙率军撤离,花了足足两月时间才撤回许都。

回到许都后,曹操不好意思地对荀攸说,当初没有用你的计策才至如此啊!荀攸不但没有埋怨曹操,反倒贴到曹操身边,跟他耳语了几句。

荀攸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荀攸的大部分计谋都失于记载),曹操怎样执行荀攸的计划历史上也没有明载,但是《三国志》却明确记录了这么一句话:“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采用荀攸的计策后,曹军便大破张刘联军,一向多疑的曹操从此开始信任荀攸,而荀攸也确实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一段时间的修整之后,曹操开始讨伐吕布,攻打下邳,这是曹操与吕布的最后决战,但是在做出作战部署前,曹操还是对吕布军团心有忌惮。

此时荀攸缓缓走出谋士的行列,说了这么一番话:“刘表和张绣刚刚被我们打败,他们不敢轻举妄为。吕布虽然骁猛,却害怕袁术在后边偷袭,而横淮、泗间这些地方的豪杰对吕布也没什么好感(指刘备等陶谦的老部下),肯定会响应主公您。到那时,吕布众心未一,我们便可一战而胜。”曹操听后拍着大腿喊道:“善!”

果然不出荀攸所料,刘备、臧霸等人在后方捣蛋,令吕布麻烦不断。吕布连战连败,只好退守下邳。

可以说,吕布一直是个流寇,没有固定的居所,而当他开始依赖一个根据地的时候,也就是他失败的开始了。

但是,率先坚持不住的是曹操,一来是曹操的粮食实在是不够了,二来是曹军人困马乏,难以继续坚持。

死死咬做一团的两只野兽,谁先松口就会被对方撕得粉碎。此时荀攸和郭嘉同时站了出来:“曹公啊,你一定要坚持住!”

荀攸说道:“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败,锐气已无。三军以将为主,主帅都坚持不住了,他的军队一定是毫无战意。现在吕布士气尚未恢复,陈宫谋之未定,奋进急攻,一战可定。”

解决问题未必只靠蛮力,世界万物都是可以运用的。只要运用得当,山川河流都可以变成千军万马。为了给曹操吃一颗定心丸,荀攸先去看了下邳的地势,下邳城地处低洼之地,而沂、泗两条水系都在下邳附近。见此情形,荀攸大喜:原来下邳城外还暗伏着这样两支大军,怎么之前自己就没有想到呢?

荀攸向曹操进献了引水灌城的计策,曹操闻听后不住点头。

本就不大的下邳城被水灌了之后更是凄惨,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就像是一个烧杯盛满了水,而这些水除了溢出来没有别的出路。

下邳的城墙虽然顶住了曹军多日的攻击,却没有顶住河水的浸泡,短短几日之后,城墙轰然倒塌。

城破之日,已经在大水中浸泡多日的吕布终于被活捉了。

常言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惜吕布不是蛟龙,在水中却是无计可施,只得束手就擒。

随着吕布、高顺、陈宫等人的被杀,曹操取得了对吕战争的彻底胜利,和荀攸的磨合期也宣告结束。

曹操不无感慨的评价荀攸:“即使是颜子、宁武这样的古代大圣贤,也不过如此!”而对于荀攸而言,这还只是个开始。

官渡鏖战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在这场战争中,荀攸实际起到了一个优秀的执行者的作用,而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往往可能改变战争不利的局面。

官渡之战的第一个战场是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在这里《三国演义》把一切功劳都记在了关羽头上,其实白马之战的胜利应该完全归功于荀攸。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仗着兵多将广,首先派大将颜良对白马展开围攻,白马告急。

曹操只好亲率大军来到白马,在部队正向前开进时,荀攸看到了白马的袁绍阵营,不禁一阵唏嘘。人过一万无边无沿,人过十万彻底连天。白马地面上到处都是袁军的营寨。

荀攸马上建议曹操,这场仗绝不能硬拼,曹操也是皱眉,他知道如果硬拼的话,即便能打胜,肯定也会损兵折将。

人人常问,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军事家?

在我看来,军事家有三种,一种是理论家,比如孙武,能够把复杂的战争总结出规律来;一种是实践家,无论多难多复杂的战争,他都可以取胜,比如白起;第三种军事家是谋略家,这种人从不会硬拼、不会以生命的代价去换取胜利,他们总是试图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胜利,近代解放战争当属林彪是这样的将领,而在三国时,无疑荀攸就是这种人的代名词。

仔细分析了形势后,荀攸为曹操制定了声东击西的战略,他认为白马袁绍的兵多,要想办法令其分散兵力,所以劝曹操引大军先到延津,虚张声势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袁绍得报在延津发现了曹军,以为中了曹操的奸计,马上命令驻守白马的颜良向西分兵救援。

颜良听从命令,撤走了大部的军队支援袁绍。而让颜良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已经有两个人站在了他的对面。

一个是那个降汉不降曹的关二爷,而另一个是刚刚从吕布阵营投降曹操的大将张辽张文远。颜良刚刚调走军队,这一对虎将就率领骑兵冲向了颜良的阵营。

这一仗打得很突然,颜良被打得措手不及。关羽在这次突击中立下了奇功,阵斩颜良于马下。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知道这只是一次无关痛痒的胜利,因为战争一直都还是在自己的内线燃烧着,袁绍除了颜良外,并没有损失什么。

所以,头脑清楚的曹操立即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以免被敌人捞去胜利果实。

可是怕什么来什么,袁绍见颜良被杀,才知道自己中计,派骑兵六千追来。由于曹操军队押运粮草,所以走得慢,被赶上了。

诸将都非常惊慌,纷纷建议曹操扔下辎重,赶快撤回大营。荀攸驰马赶到曹操面前说道:“这正是歼敌的好时机,为何要退呢?”

曹操知道荀攸有了主意,于是听从他的建议,命士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引诱袁军。

袁军发现大量的辎重,以为曹操已经弃物而逃,所以纷纷下马争抢,一时乱作一团。

荀彧和郭嘉都在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的论断中说过,袁绍军纪散漫,而曹操军纪严明,这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的优势之一,恐怕二人都是在这场战争中悟出这个道理的。

曹军的骑兵都在远方注视着这队袁军,随着曹操一声令下,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一举击垮了这六千袁绍军,袁绍的另一员大将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正史中没说关羽参与了这场战争,所以文丑应该不是关羽所杀)。

至此,曹操在战略防御阶段取得了空前胜利,并且未有特别严重的损失,这就为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物质上的基础。

官渡之战正式展开后,经过多日的鏖战,曹操军粮日渐减少。无粮心慌,这是人之常情,可是荀攸想的是,我要你袁绍比我还慌。

所以他立即向曹操献计:“袁绍运粮至此,押送粮草的将领韩猛锐而轻敌,必可破之。”曹操问荀攸谁可以担当破敌大任,荀攸说:“徐晃最合适!”曹操于是派徐晃、史涣兵分两路合击韩猛,并烧毁了他所有的辎重。

接着,许攸来降,并把袁绍的粮草基地所在地这个高级机密告诉了曹操,并说袁绍派淳于琼等率领万余兵马运粮,这些运粮兵将领骄纵、士卒懒惰,攻打他必然可以战胜。

听了许攸的话,很多人感觉到很疑惑,作为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会这么轻易地投降曹操吗?这是不是诈降呢?

荀彧曾说过许攸日后必反袁绍,见许攸来降,荀攸一方面佩服伯父的论断,另一方面对许攸的投降坚信不疑。

当曹操面对许多人的质疑的时候,荀攸和贾诩力主一战,因为无论真假,这都是曹操最后的机会了。

曹操把荀攸和曹洪留下守住大营,而自己亲率骑兵朝乌巢而去,果然如许攸所说,淳于琼是个非常骄傲却没有什么本事的将领,很快被曹军斩于阵前。

就在曹操攻击乌巢的时候,曹军的大本营也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袁绍的重要将领张郃、高览来降。先是许攸,后是张郃、高览来降,当时曹操乌巢大捷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曹营,所以曹洪对这些先后来降的袁绍部将非常怀疑,迟迟不敢接纳。同在中军营镇守的荀攸听说后,马上找到曹洪说道:“张郃是因为他的计策不被袁绍用,愤怒而来,为什么疑惑?”曹洪见曹操独把荀攸留在大营中,知道他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也知道他的智谋过人,所以就接受了张郃、高览的投降。

这二人后来都成了曹操的重要将领,张郃更成为曹操的心腹大将之一。

当曹操攻破乌巢,将乌巢粮草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后,袁绍军心大乱。很多人要问,曹操为什么不把袁绍的粮草运回来使用,而是要全部烧掉,太可惜了。

原因很简单,粮草太多,而曹操的部队是轻军突击,没有带装运粮草的车辆,就算找到车辆来运这些粮食,等袁绍反应过来后,一定会夹击曹操,那样曹操就危险了。这就是智慧,即便前边有巨大的利益,也不会改变原有的战略意图。

火烧乌巢后,曹操迅速率兵回到官渡,荀攸向曹操建议:“不要停下!现在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可以散布谣言,称说我军正在调拨人马,我军可派两支部队佯攻,一路攻取邺郡,另一路攻打黎阳,做出要断袁兵归路的样子。以袁绍的多疑性格,必会信以为真,分出兵力阻击我军。我方可乘他调兵拔寨之时,集中主力部队急攻袁军营寨的中心。袁绍的军队本就没有什么斗志,这样一来,定能一攻而破。”

曹操觉得有道理,立即采用荀攸的计谋,出动人马,四处散布谣言。听到消息后,袁军大乱,有人急忙报告袁绍:“曹操分兵两路,一路往邺郡,一路去黎阳了。”

袁绍也是不长记性,竟然信以为真,慌乱之中派兵十万连夜急行军,分别援救邺郡和黎阳。曹操集中大队兵马乘虚而入,冲向袁绍营寨。袁军本来已无斗志,官兵四处逃散。袁绍连盔甲都来不及披上,带着幼子袁尚逃奔而走,曹军在后紧追不舍。为了渡河逃命,袁绍将车辆辎重全部丢弃,只带随身骑兵八百多人一同逃往黎阳,曹军获得全胜。

分兵袭扰,引开敌人主力,再以优势兵力强攻敌人的阵营,这就是荀攸战术体系的核心。

有人会问了,如果袁绍没有上当,坚守大营会怎么样?那我想,曹军对邺郡和黎阳的攻击马上会从虚招变成实招。那样的话,袁绍照样会顾此失彼。

有人可能又有疑问,为什么曹操一开始不采取这样的战术?其实这就是对战局的观察,这种分击战术只有在敌人军心大乱、六神无主的情况下才会管用,否则即便有再多的虚招,袁绍自岿然不动,那样的话,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

建安七年(202年),荀攸跟从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虽然大获全胜却没有斩草除根。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刚刚要去征讨刘表,袁谭和袁尚哥俩就争夺冀州的统治权大打出手。

袁谭不是袁尚的对手,派辛毗向曹操请降求救,曹操接受了袁谭的归降,而后问部将:咱们是该先打刘表呢,还是先打袁尚?

大多数部将都认为刘表强,打就应该打强的,袁谭、袁尚他们的老爹咱们都不怕,怕他们干啥?一边呆着去吧!

前边说过,在这个问题上荀彧反对过,因为他不想曹操这么快统一天下,而荀攸也姓荀,他们的血管中留着同样的血,对汉室的忠诚之血,所以他也不同意先攻伐刘表,他对曹操说道:“天下大乱,刘表坐领江汉之间,大家都知道他并没有称霸四方的志向。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袁绍以宽厚得众心,想使其二子和睦以守其业,现在他们兄弟反目成仇,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了。若二人合,则难以攻打。如果现在趁乱攻打,河北就可趁此机会迅速平定,机不可失啊。”

曹操见伯侄二人说的几乎一样,便开始帮助袁谭攻击袁尚。袁尚是个被骄纵惯了的富二代,别看窝里斗很厉害,但是遇到曹操却一点抵抗力能力都没有。后来袁谭叛乱,荀攸又跟从曹操在南皮斩杀袁谭。之后,冀州彻底落入了曹操之手。

遗憾的是,和伯父荀彧一样,在官渡之战后,荀攸就再没有什么惊艳的表现了。不过荀攸的韬光养晦,却和他的伯父荀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转变

在最初的时候,荀攸也是赞成维护汉室的,但和荀彧不同的是,荀攸对于天下大势的判断更为理性。

当一种坚持已经无法改变大势的时候,许多人选择了转变,这种转变绝不是当汉奸那种叛变,而是在理智判断大局之后的顺势而为。

荀攸何等聪明,他明白,赤壁之战后荀彧几乎不发一言,正是在无声地对抗曹操。官渡之战之后,荀攸也开始琢磨,一旦曹操真的有了取代汉室的意思,自己该站在哪一边呢?

按理说,荀家世代汉臣,荀攸也是读着圣贤之书长大的,理应为汉室尽忠。问题是这个已经超过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是不是已经过了质保期,到了腐朽不可救药的程度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自汉灵帝以来,宦官专权,内政动**不安,三公人选不停变换。然后又出现了严重的党争,先是以宦官张让为首的鸿都门学压制太学,然后是宦官和外戚掐得你死我活。大贵族趁机竞相兼并土地,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生活极为困苦。各路地主豪强互相攻伐,死伤人数可以以百万计。

这样的时代,难道还要继续下去吗?必须要找一个强势的人物结束这个时代,而就当时的情形来看,曹操无疑是结束乱世的最合适人选。

荀攸逐渐转变了观念,从渴望维护正统、匡扶汉室,转变到寄望于结束乱世、拯救万民。

天下需要荀彧一样的殉道者,只有这样的人存在,天下才会有人坚持正义,才能再次使这个世界回到正轨上来;天下同样需要荀攸一样的转变者,因为在原有的统治秩序下,这个世界只能走向灭亡,需要有人站出来改变世界原有的轨道,让他重新走上新的正轨。

官渡战后,荀攸也选择了沉默,但是他的沉默与伯父不同,他是在默默地支持曹操。荀攸放弃了在前线的谋划工作,改为负责军中典选举、刑狱及监军。曹操对他的新工作也十分满意,称“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下令论功行赏:“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荀彧)是也。公达(荀攸)其次也。”荀攸增加封地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这就是说,荀攸是荀彧之后的二号人物。可见荀攸虽然远离了谋略的舞台,但依然在曹操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曹操曾让曹丕以尊师之礼敬荀攸,而曹丕也真正做到了奉老师为君父的礼仪。当荀攸生病时,曹丕甚至独拜床下问候。荀攸得到曹氏如此礼遇,《三国志?魏书》中绝无二例,而《三国演义》中说荀攸受到荀彧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非正常死亡的说法,是演义的,并非史实。

建安十八年(213年),荀攸以中军师的身份在董昭的策动下领导群臣上表,劝进曹操尊魏公、加九锡。七月,魏国正式建立。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的官职,荀攸受封首任尚书令。

前次荀攸被封为中军军师,同样受封还有前军师钟繇、左军师凉茂和右军师毛玠。这个以荀攸为首的团队很好地完成了丞相府中的行政任务,并在魏国建立后顺利过渡为魏尚书台,荀、凉、毛分任尚书台最重要的尚书令、尚书仆射、吏部尚书,组成魏初的政府机构总理内阁,镇抚新都。

可是天意弄人,正当荀攸抛去所有顾虑,准备重新走向前台,帮助曹操谋划军事的时候,他却在跟从曹操征讨孙权的路上突然去世了,时为建安十九年七月,荀攸做尚书令还不到一年,享年五十八岁。

曹操曾经哭过两个谋士,一个是早年死去的郭嘉,另一个正是荀攸。每次提起荀攸,曹操总是以泪洗面。

曹操不是刘备,江山是哭出来的,曹操很少流泪,而当他流下眼泪的时候,我相信这份情感的真实。

荀攸和钟繇是颍川同乡,二人不仅同时出道,又相互举荐,私交甚密。相面奇人朱建平曾给荀、钟二人相面说:“荀攸虽然年纪比钟繇小,不过他一定会将身后之事托付钟繇。”

钟繇听后打趣荀攸:“死后你就别担心了,我把你的漂亮老婆阿骛嫁人。”不想荀攸真的死在了钟繇之前,其子荀缉年幼,于是钟繇负责管理荀攸家务,并帮荀攸遗孀阿骛改嫁。

荀攸一生共为曹操提出过十二条奇谋,这十二条奇谋都是在曹操的帷帐中的秘密计划,大多不为人知,就连荀攸的儿孙们也未曾听荀攸提起过。而这些奇谋只有钟繇最清楚,可是钟繇为荀攸撰写文集尚未完成便去世了。裴松之说,钟繇是在荀攸死后十七年才去世的,什么样的书也应该完成了,这肯定是荀攸死时嘱托过钟繇不得将奇谋外传,钟繇才没有写进书里。

荀攸虽然没有把生前的智谋留给后世,却也在尚书台百忙之中著有史书《魏官仪》流传于世,我们可以在其中了解荀攸其人,也算是一种补偿。

正始五年(245年)冬,魏帝曹芳下诏祭祀荀攸于太祖庙庭,追加荀攸谥号敬侯。荀攸善始善终,而且名声不错。正如曹操对他的评价:“(荀攸)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智可及,愚不可及。”

大智若愚也成为了荀攸形象的最好描述。

荀攸的悼词:

荀攸是曹魏智囊团中的一个异类,如果把他丢在人群中,实在是难以辨认,因为他是那么的普通,但是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曹魏的未来,他又是那么重要。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却可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遗忘,这其实就是一种酷似变色龙的保护色。

在三国时期,谋略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智谋,而是人格的体现。荀攸把智谋和道德演绎得非常完美,即便是他为曹操服务了一辈子,即便是后世曹操变成了大白脸,他的形象却依然不倒,被称以“谋主”的称号,被小说说成是维护汉室的君子。

曹操爱才,身边有才的小人也不在少数,荀攸得宠,一定会引起他人的嫉妒,但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破之地。这就是荀攸,永远是这么深不可测。

更关键的是,对于维护正统和拯救黎民这两种思想,荀攸做出了更为先进的选择。他毅然抛弃了家族的正统理想,选择帮助曹操彻底结束这个乱世。

只可惜天意弄人,当年在董卓的牢房中都没有倒下的荀攸,却在自己事业即将到达顶峰的时候突然离世,曹操最终没有统一天下,也和荀攸的死不无关系。

这就是命运,是上天对人才的一种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