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首席谋士荀彧,到底该不该坚持自己的理想?

操以是告彧。彧曰:“汉以火德王,而明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兴者。”操意遂决。

荀彧曰:“将军勇则勇矣,不知用谋。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在《三国志》中,他的传记排在了曹营谋士中的第一位,而且他的事迹在《后汉书》和《晋书》这些正史中也都有记载,后世的许多野史也对他倍加推崇,这说明荀彧这个人物在汉末这段历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没有给他一个单独表演的机会,从《三国演义》的目录中就能看出,没有一回目录是单独留给荀彧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的,荀彧的事迹散落在《三国演义》整部书中,让大家感觉这个人出场很多,却不很出彩!

那么荀彧在正史中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在三国这段历史中的地位如何?在曹操的阵营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留香荀令”

在许都中,人们只要闻到一股淡淡的兰花香气,就知道荀彧来了。

在老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导演找了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来演荀彧,其实这并不符合荀彧的形象。

其实,历史上的荀彧,年轻时是个帅哥,中年时是个型男,晚年时是个时尚老头!而且他还好熏香,久而久之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兰花的香气。据《襄阳记》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从此之后“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样,成为帅哥的代名词。

荀彧,字文若,豫州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氏家族在后汉,那可是占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

荀彧的祖父叫荀淑,那是在《后汉书》的传记中留下过十分详尽记载的人物,他活跃在汉顺帝和汉桓帝的时期。他有八个儿子,这他们都很厉害,号称“八龙”。

荀彧的父亲荀绲排行老二,官至济南(今山东历城东)相。他的六叔叫荀爽,这个人最为有名,据说十二岁时,经史典籍无一不通,其官位至司空。

最重要的是,荀氏家族的人都是忠于汉王朝的,荀爽见董卓专权,祸乱朝政,竟然辞去官职,遁去隐居。

荀彧从小以六叔作为自己的榜样,正是由于从小受到这种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让荀彧的人生充满了矛盾,因为他遇到了曹操!

荀绲是个比较怕事的人,当时宦官专权,他怕自己官位低微,人单势孤,所以想找个有权势的人家联姻。正好,中常侍唐衡有个女儿,一开始他想把女儿嫁给汝南傅公明,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傅公明就是不娶,唐衡见荀绲正在给儿子找媳妇,就把女儿嫁给了荀彧。

这事成为荀彧的一个污点,很多人都指责荀彧父子,说他们攀附权贵,可是给《三国志》作注解的裴松之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既然荀绲也是八龙之一,那肯定不是凑数的。然后又举了春秋时期的例子,郑国的公子忽拒绝齐国的文姜,最后遭致身死国衰的下场。所以,裴松之认为,有势力的家庭跟你结亲,为什么不干呢?就为了成全一个不攀附权贵的清高名声?

经过一段短暂的质疑声后,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些质疑声全部消失了。

汉末的名士们有个特点,爱到处溜达,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就要评价两句,这次出场的名士是南阳的何颙。当何颙溜达到荀彧的老家许昌时,见到了青年荀彧,大为震惊。

哎呀!世间还有这样的青年才俊,然后留下了一句话:“王佐才也。”

就像今天的炒作一样,一个成名已久的明星捧红了一颗新星,自从何颙说完这话后,对荀彧的所有质疑都停止了,《后汉书》上记载的原因是:“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

前文讲过,在汉朝时,想当官有很多种选择,荀彧的家庭背景很好,完全可以选择靠背景或是捐钱两种方式当官。

可是荀彧没有,他和曹操一样,是举孝廉,是凭其品德高尚,得到地方官的认可才推荐给政府的,这是难能可贵的。

永汉元年(189年),荀彧做了第一个官职“守宫令”,职位比较小,但是却有一个无比巨大的优势。

守宫令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东西,有点像皇帝的私人文件保管员,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重要的文件,荀彧先看到。

当时汉室衰微,皇帝无能。同年九月董卓就废了少帝刘辩。十一月,董卓自立为国相,开始了专权的岁月。

荀彧很看不惯这些,所以要求外调,到地方去做个小官。他被任命为亢父(今山东济宁南)令,但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意料,董卓做得越来越过分,荀彧看到国家已经被奸臣所控制,在哪当官都不会有前途,所以选择了辞官。

荀彧躲了,回到家乡,此时,四方战事已起,整个中国呈现一种动乱。许昌正处于中原腹地,战乱一开,此地肯定是受战火侵袭最严重的地方。

荀彧在家乡闻到了血腥的味道,这里非常有可能变成一个人间炼狱,成为各路人马杀戮的主要战场。所以,荀彧对颍川附近的百姓们说道:“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中国人骨子里非常恋家,不是万不得已无法生存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离开故土。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牧同乡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苦苦相劝,让乡亲们和自己一起走,却无人愿意相随。

荀彧见众人意志坚定,不再劝说,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当时的天下是一天一个变化,“城头突变大王旗”的事到处都是,没等荀彧来到冀州,冀州牧就换人了,袁绍全面接收冀州的大小事务。

不过还好,荀彧成名已久,袁绍也非常尊敬他,见其前来非常高兴,待之为上宾。荀彧到这才发现,原来这里熟人蛮多的,他的弟弟荀谌早就在袁绍手下当谋士了,同乡辛评、郭图也是久负才名,同样在袁绍手下为谋臣。

荀彧并没有被袁绍阵营中表面的繁荣现象所迷惑,他通过仔细观察得到了和后来郭嘉所作的相同的结论。

袁绍成不了大事!

这有点像搞对象,感觉不合适就赶快分手,不要拖拖拉拉。荀彧再次带着自己的家族走了,去投奔当时还非常弱小的曹操。至于他为什么去投奔曹操,史书无载,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第一批来投奔曹操的知识分子(除了曹氏家族的人之外)。

当然,我们知道这样的投资是有风险的,荀彧的决定非常具有挑战性。有点像买股票,曹操这支股票当时还是一支在低位运行的垃圾股而已。

可是在荀彧看,曹操就是一支潜力股,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投奔了曹操。曹操见到荀彧后,也非常高兴,这种高兴和袁绍不同,这是一种智者对智者的欣赏,而不是袁绍那种对于才名的崇拜。

经过一番高谈阔论,曹操大悦,拉住荀彧的手说道:“你真是我的张良啊!”(《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吾之子房也。”)

曹操任荀彧为司马,这一年,荀彧只有二十九岁。当时董卓挟天子,**威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你怎么看董卓这个家伙?

荀彧说道:“董卓太过暴虐,必然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没什么能耐的。”之后董卓派李傕等出关东,虏略各地,一直烧杀抢掠到颍川、陈留,因为董卓被杀而撤兵。荀彧劝诫过的那些乡人多数死于这场战乱。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智者言,倒霉是当然!

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有“智”不在年高!

兖州变乱

跟随在领导身边的人,常常给人两种印象。

首先,这个人绝对不可以小看,因为他是领导最信任的人。其次,伴君如伴虎,这个人会有好下场吗?

荀彧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常常要跟随在领导身边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工作状态。

荀彧来到曹操身边的第二年(192年),曹操领兖州(今山东金乡西北)牧,后又被封为镇东将军,曹操走东闯西的这段时间里,荀彧一直以司马之职跟随在他的左右。两个人一段长达二十多年的阶级感情,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董卓死后,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开始了互相攻伐,而曹操也正式开始了他扫平北方的战略构想。

曹操的第一个目标是陶谦。

陶谦,字恭祖,东汉末年的大军阀之一,因为镇压青州、徐州一带的黄巾起义有功,升任徐州牧。

在曹操的战略构想中,陶谦虽然占据兵家的必争之地徐州,但是曹操打骨子里看不起他,并没想把他作为第一个目标。一切只是因为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的老爹曹嵩,死在陶谦的手中。

历史对待这件事情非常的矫情,《三国演义》本着尊刘贬曹的思想,依照《后汉书》和《吴书》的记载说陶谦是一时失察,他的部将张闿见财起意,杀了正在搬家的曹老太爷及曹操弟弟的全家。

《三国志》中的说法是,曹嵩的死及曹操家族的遇害就是陶谦指使部将干的。

曹操很可能是为了掩饰后来的徐州屠城,特意给陶谦抹黑。《三国演义》本着矫枉过正的态度,又把这事给扳了回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陶谦对于曹嵩的死都应该负有连带责任。谁杀了谁老爹,你都不能让他的儿子冷静,即便你说那是误杀。

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是在初平四年(193年),这次战争尤为残忍,曹操的青州军就是由当年被陶谦打败的黄巾军整编的,双方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战一场,陶谦大败,损失了数万人,陶谦只好退居到了郯(今山东郯城北),然后是闭城死守。

陶谦的丹阳兵也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兵种,虽然野战不利,但是依险死守,曹操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

因为粮草殆尽,曹操只好退兵,但是却做了一件让他蒙上阴影的事情。

为了泄愤,他竟然在回师的过程中,将取虑、雎陵、夏丘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全部屠杀。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后汉书?陶谦传》)

这件事情不只惹怒了陶谦,还有一直以正义化身自诩的刘备,甚至是已经是丧家之犬的吕布。因为他们都更有理由来保卫徐州的百姓。

更重要的是曹操的屠城还惹怒了一个人,他叫陈宫。陈宫此人,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忠义之人,《三国演义》中说他是因为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又无头脑地冒出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才去投奔吕布的。

其实并非如此,陈宫一直都在曹操身边,只不过他没有像荀彧一样得到重用。而让他对曹操彻底失望的是徐州大屠杀。

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再次出发了,目标还是已经满目疮痍的徐州。再临出发前,他看看了身边的人,然后把一直不离左右的荀彧留在了兖州,任命他为留事,负责一切的留守事务,这是曹操对于荀彧的最大信任,把他的大本营交给荀彧管理,历史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曹操前脚刚走,后方就有人打起了鬼主意。张邈和陈宫二人立即叛乱,要和吕布里应外合,夺占曹操的大本营。

兖州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这里的兵马几乎都被曹操抽调走了,留下来的兵力少之又少。

吕布已经到了兖州城下,张邈派使臣刘翊来忽悠荀彧:“吕将军是来帮助曹公打陶谦的,请您给点军粮!”

曹操阵营中是一帮贴上毛比猴还精的谋士,他们都非常疑惑。刘翊找到的是不贴毛也比猴精的荀彧,荀彧早就觉得张邈这家伙不是东西,迟早必反,吕布多半是他叫来的。

荀彧一边召集城内仅有的一点军队开始布防,一边快马召东郡太守夏侯惇前来救援。可这样的布置也显得晚了,因为张邈和陈宫的叛乱是蓄谋已久的,所以兖州诸城已经开始响应归附吕布了,掌握地方兵权的督将大吏多与张邈和陈宫通谋。

形势可谓是千钧一发,就在此时,夏侯惇赶到了,飞快赶来的原因除了兖州形势危急外,还因为曹操的所有家眷都在兖州的鄄城(今山东鄄城北)。

夏侯惇正巧在路上碰上吕布的军队,双反一阵激战,事实再一次证明论单打独斗,吕布很厉害,但是论打仗,吕布很菜鸟。

全师而来的吕布被只有一郡兵马的夏侯惇打得大败,夏侯惇迅速进入兖州城,诛杀了十几个叛乱的人,人心惶惶的局面才稳定住。

可是夏侯惇的兵马也没有多少,兖州依然在风雨飘摇之中。

而在此时,豫州(今安徽亳州)刺史郭贡率众数万至城下,这数万人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这数万人已经归附吕布,那一切都完了。但如果是来救援兖州的,那所有的一切都将转变,即便是他两不想帮,对吕布来说也是个震慑。

郭贡此时在城下发出邀请,要求城中最高掌管荀彧出来和他见面,荀彧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可是其他人并不认为荀彧该去见郭贡,他们很害怕,认为郭贡早已经想吕布投降,所以都劝荀彧不要去,夏侯惇也上前劝道:“先生,您是这一州的镇守者啊,去的话肯定有危险,不可以去。”

荀彧看了看刚才还在战场上威风八面大败吕布的夏侯惇,这样经历过九死一生的战将,现在也是一脸愁容,可见形势确实非常危急,便安慰他道:“郭贡与张邈不是一类人,而且平常这两个人也没什么来往和交情,现在火速前来,实际是没拿定主意,他是试探我们来的。趁他没拿定主意说服他,即便他没有为我所用,让他保持中立也不错。如果我不出去,郭贡一定认为我们怀疑他,一怒之下跟张邈合谋去了,那样的话我们就危险了!”

荀彧就这样走到了郭贡的面前。他身后什么都没有,而郭贡身后是几万人马,他毫无惊惧之色,而郭贡此时心里已经开始发虚。

和荀彧对过眼神后,郭贡服了,看来鄄城早有准备,不易攻打,郭贡率领本部人马灰溜溜地跑回豫州去了。兖州算是躲过了一场大危机。

虽然此时,兖州大部分已经沦陷,但是仍有很多城池在左右摇摆之中,吕布只是只丧家之犬而已,就是给他外围这些城池,他也未必待得住。也就是说,只要说服鄄城周围的城池坚守,收缩兵力,等待曹操回来不是没有可能。荀彧和程昱商量,于是荀彧派程昱去游说(程昱如何游说三城的故事在后面程昱的章节会详加记述)了范(今山东范县南)、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再加上鄄城,兖州的三座大城被保留了下来,这就为曹操的回师赢得了时间。

曹操得到兖州告急的军情,立即从徐州回师,在濮阳(今河南濮阳)大败吕布,吕布只好向东逃窜。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虽然曹操没有攻占徐州,但是却保住了自己的根,而这一切都要拜荀彧在关键时刻的冷静与沉着。

从此,荀彧的指挥被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那就是老辣!

横扫中原

经历了两次大劫后,陶谦虽然勉强保住了徐州,但是却付出了数万兵马,还有数十万百姓的生命作为代价。

这场战争也不是没有收获,陶谦认识了一个仗义的青年,这就是刘备,当时还在公孙瓒阵营中的刘备,率领手里仅有的一千多兵马对陶谦施以援手。

很多人都在问刘备,这是为什么?刘备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道义!

陶谦见刘备兵马实在太少,就送给刘备四千丹阳兵,丹阳兵是三国历史上厉害的精兵之一,是可以和曹操的虎豹骑相提并论的以凶猛见长的兵种。

陶谦挽留了刘备,而刘备也确实不想跟着没什么前途的公孙瓒混了,一个想留,一个愿留。陶谦给刘备豫州刺史这样的官职,让刘备去守护小沛,实际就是把刘备放在抗击曹操的第一线上。

可是,比较讽刺的是,上一节提过的郭贡才是名副其实的豫州刺史,而刘备手中其实只有可怜的,他的高祖(刘邦)的老家小沛(江苏沛县)而已。

陶谦此时已经六十三岁,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临终前他找来糜竺,立下遗嘱,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刘备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陶谦变成了刘备,面对对手的转换,曹操丝毫没有在意,因为他的眼中是徐州,而不是徐州由谁镇守,况且他曾经不只一次打败过刘备,怎么会怕他呢?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击败侵入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的吕布军。五月,曹操向驻军巨野(今山东巨野东北)的吕布部将蒋兰、李封发动攻击,吕布亲自援救,被曹操击败,撤退而走。曹操歼灭巨野守军,斩蒋兰、李封,乘胜进驻乘氏(今山东巨野西南)。从理论上来说,吕布暂时不会对曹操的大本营兖州造成什么威胁。

于是,曹操制订了先攻取徐州,再消灭吕布的计划,第三次远征徐州的行动即将展开。可此时老辣的荀彧拦住了曹操。

荀彧说道:“当初,汉高祖刘邦据守关中,光武帝刘秀据守河内,都是要先巩固根据地来平定天下,这样的话,进可以胜敌,退足以坚守,他们即使有兵败困顿之时,却终可完成大业。主公您本来在兖州率先举事,平定青州一带的黄巾军,百姓无不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附。兖州是天下险要之地,现在虽然残坏不全,但是却容易自保,这就好比您的关中与河内,不能不先平定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打败了李封、薛兰,如果分兵向东再去攻打陈宫,陈宫一定不敢向西窥视。当然这些进攻只是为我们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争取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当去把成熟的麦子割了,储蓄粮食,有了足够的粮草,我们就可以一举攻破吕布。攻破吕布后,我们就可以和刘繇共同讨伐袁术。如果放弃了攻打吕布而东征徐州的话,留的兵多了,前方就兵力不足,留的兵少了,就要动用百姓来护城,百姓就不能从事正常的生产了。那时吕布一定会趁虚而入,民心一散,又变成了只有鄄城、范、卫可以保全,其余的地方非我所有,其实这跟失去兖州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徐州没有按照计划被攻陷,那么主公您还能安全回来吗?陶谦虽然死了,可徐州不是这么容易攻下的。那里的百姓要报往年兵败之仇,将士谨慎,各郡县亲密结合,相为表里。现在正是东面麦子成熟的季节,徐州此时正在割麦子,必然坚壁清野以待主公。将军攻城不下,又没有什么可以获得的利益,那时不出十日,十万人马必然是不打自困。前一次攻打徐州,您屠杀了这么多人,他们的子弟都还记着父兄的仇恨呢,人人自守,肯定不会有人投降,即便攻下了城池,也不可能为我所有。事情都有个选择,肯定会有顾此失彼的时候,但要以大易小,以安易危,权衡利害,不能危害根本。现在没有一条对咱们有利,还希望主公您慎重考虑。”

曹操听到了荀彧的剖析,终于放弃进攻徐州的计划,把重点转向吕布。曹操以少胜多,大败吕布,吕布连夜弃营撤往徐州。曹操乘胜攻取定陶城,并分别派出部队收复兖州各县,兖州终于被彻底平定了,终于又回到曹操的掌握之中,曹操的后方再无后顾之忧。

此战的胜利,对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成就大业,具有重要意义,荀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关键的。此战后,对于曹操来说,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摆在他面前。

“奉”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196年),荀彧再次随曹操出征,彻底扫平了在北方的黄巾军势力。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就在这一年的七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返回到了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汉献帝的一生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悲剧!

一个做了三十年皇帝的人,却不曾有一日体会到大权在握的喜悦,整天战战兢兢地度日,被人当做傀儡玩弄于鼓掌之间。

一开始是董卓,接着是李傕,后来是杨奉,最后是曹操。他的一生都在被别人左着,他甚至连自己的住所都无法决定,从洛阳到长安,然后又从长安回到洛阳,后来又到了许都。他抗争过,可是没有用。所有人都不听他的,所有支持他的人都先后离开了他。

从古到今,历史上只有两位皇帝的命运如此坎坷,一位是后来的清光绪帝,而另一位是可怜的刘协。

洛阳已经离曹操的大本营很近了,而当汉献帝回到洛阳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已经被董卓搞成了废墟,原来金碧辉煌的皇宫,现在竟然是一座连顶子都没有的空房子。

更要命的是原来沿途还可以乞讨度日,可是洛阳,现在什么都没有,吃饭都成了问题。而此时,可以最近接济刘协的军阀之一就是曹操,曹操也完全有能力养得起这个皇帝。

可是,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操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多数人不同意曹操迎奉汉献帝,他们的理由是山东未平,韩逼、杨奉刚刚把天子送到洛阳,北部未平,如果现在迎奉的话,杨奉必然会联系其他诸侯对我们围攻。

汉献帝被军阀门抢来强去,不是因为他是个皇帝,而是因为能从他身上得到一种不可能用其他方法获得的利益。

那就是正统的力量,看出这点的人是荀彧,他对曹操说:“当年,晋文公收纳周襄王,而诸侯只能服从,高祖刘邦东伐项羽,名义上是为义帝报仇,而天下归心。自天子受难以来,曹公您首倡义兵,在山东平乱,但是条件所限,您未能远赴关右,但是即便那样您还是分遣将帅,冒着危险去探知君王的安危。虽然您一直在外平叛,但是您的心无时无刻不心系王室,这是曹公您要匡扶天下的志愿啊!现在机会就在眼前,难道您要错过吗?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就是因为能有人站出来,奉主上以从民望,这才是顺了天下的民心啊!只有这样,天下豪杰才能服您,像韩暹、杨奉那样的小人,怎么敢去联络已经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豪杰来围攻您呢?如果现在不去奉迎天子,四方必对您的忠诚产生疑心,以后再考虑奉天子的事可就困难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又得到了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所以在建安四年(199年),亲率大军进抵洛阳。

董承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引狼入室,恐怕打死他都不会想到,打董卓和黄巾军都很积极地的曹操,一旦得到了皇帝,竟然会比董卓还要蛮横专权,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衣带诏”事件。

不过开始时一切都还好,曹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而洛阳也确实不容易建都,所以曹操奉迎汉献帝刘协迁都到许县。

到许县后,进一步的封赏开始了,不过这根本不用皇帝掏腰包,皇帝除了许多公侯的爵位之外,没有什么可以给他的大臣的了。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从此,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越来越明显,他每次出征都能拿到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那就是天子诏书,是天子让我这么干的,即便不合理,但却合法。

这就为曹操发动统一北方的战争打下了政治基础。

当然,曹操从此也开始了他的人生蜕变,想做皇帝了,在荀彧的心里,曹操已经被他定义为齐桓公,自己永远是管仲!

齐桓公虽然称霸,却没有推翻周王朝,而后期管仲也特意让齐桓公没有作为。可是荀彧不知道的是,曹操不是那个胸无大志的齐桓公,而是历史第一大奸雄,在他的心里,没有谁可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奉”天子还是“挟”天子,一直都是荀彧心中隐隐的痛,一生没有解开的结。

老成持重

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身边后,像是迎来了财神,“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越做越大。可是荀彧跟诸葛亮不一样,他不是全能的,不可能出现在曹操需要的所有位置上。

所以,后来的征战中,曹操大多数时候把荀彧留在后方,因为只有荀彧坐镇后方,他才能完全放心。

可问题是,曹操身边也要有参谋啊!

在蜀汉,所有的军政大权都被诸葛亮一个人独占,智慧的谋臣几乎插不进来。荀彧不一样,他向曹操推荐了许多重要谋士,这些人成为了这个庞大阵营的多核CPU。

曹操一次出征前看了看留在后方的荀彧,皱着眉头问他:“你说谁能代替你为我在前线谋划呢?”荀彧笑道:“大有人在啊,我侄子荀攸,还有钟繇他们都可以!”曹操点点头,开始重用这两个人。

上章提过的戏志才,还有郭嘉都是荀彧推荐的,包括后来的一代枭雄司马懿也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

曹操的其他谋士在荀彧面前都是些小字辈,荀彧这样的老成持重的老智囊,把这些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一个一个扶植起来,并让曹操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

这就叫传、帮、带,注意人才梯次的培养,以至于人才不会断档。荀彧这种人才培养的眼光,客观上讲比诸葛亮要强很多。都说后来“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可是历数蜀汉的谋臣,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谁呢?这都是不考虑人才培养而造成的恶果。

这些小字辈的谋士,对荀彧也是充满了敬意,因为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副长者风范,毫无做作之态。

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后,袁绍知道由于自己的犹豫,走错了一步棋,让曹操占了先手,为了挽回政治上的劣势,对曹操的挑衅变本加厉。

当时曹操虽然有皇帝在手,但是日子并不好过,东面有吕布,南边有张绣。而前边提过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南征张绣,大败而归。

这就让袁绍更加得意起来,他写了封言辞傲慢的信给曹操,成心羞辱曹操。

曹操阅后大怒,拍案而起,随曹操一起征伐张绣的钟繇最害怕,因为主公作战不利,随战的谋士、将领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钟繇怀着一颗不安的心来问荀彧,主公是不是因为对张绣战败一事,才这么恼怒的。荀彧摇了摇头,看来钟繇还是不了解曹操。

荀彧安慰他说:“主公是个聪明人,他不会追咎那些往事的,他发怒是出于别的原因。”钟繇听到荀彧这样说,一颗上蹦下跳的心才放下来。

荀彧知道曹操此时也正郁闷着,所以特意来瞧瞧他。曹操见荀彧来了,把袁绍的书信给他看。

荀彧看了书信,听曹操说道:“现在讨伐袁绍没有正当理由,而且咱们也打不过他,你说咋办呢?”荀彧一下子明白了曹操郁闷的原因,就像一个低年级的孩子,老受高年级学生的欺负,想打还打不过他,郁闷啊!

荀彧笑道:“自古成败,靠的是才干,而不是强弱,有才的人虽然暂时弱小,日后必会强大,而一个凭借机缘巧合获得强大势力的人,即便再强大,也会衰弱的。刘邦和项羽的例子足可以证明。现在能跟主公您争天下的只有袁绍。袁绍外宽而内忌,用人疑心,而主公您唯才是举,这就是胸襟度量上的胜利。袁绍迟重少决,总是事后才明白事情的关键,主公您能断大事,应变无方,这是谋略上的胜利。袁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土卒虽众,其实难用,主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愿意为您争相死战,这是武力上的胜利。袁绍凭世代的恩禄,他的那点智慧和名誉,都是外人看他有势力臭捧他的,所以在他身边多是那些小人,而主公您诚心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做事谨俭,赏赐有功者无所吝惜,所以天下忠正之士都愿意来投靠您,这是道德上的胜利。您以四胜辅天子,况且正义在主公您这一边,谁敢不从?袁绍就算再强,能有什么用呢?”

大家前边都读过郭嘉的十胜论,和荀彧所说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和荀彧相比,郭嘉的话对曹操的赞扬多少有点过分,而荀彧的四胜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荀彧善于抓住事物最为关键的部分,并且用最简洁的,毫不虚美的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也是曹操最喜欢的聆听方式。

曹操听到荀彧的分析后大喜,荀彧见他恢复了信心,便又说了攻占天下的顺序:“在北方,如果不先解决吕布的话,河北之地就不好打下来。”曹操不住地点头,说道:“是啊!我所担心的,是我去打吕布的时候,袁绍会趁此从后边袭击关中,连带勾结羌、胡地区的少数民族,最后给蜀地的刘璋一些好处,让他们都来找咱们的麻烦,我就不得不独自对抗拥有天下六分之五的诸侯了,那时咱们该怎么办呢?”

荀彧心中好笑,袁绍怎么会想到这一步呢?曹操想得实在是太多了,可是荀彧也不好责怪想法一直很怪且很多的曹操,因为这种可能性,在理论上确实是存在的。

荀彧分析道:“关中的诸侯很多,有十多位呢,其中以韩遂和马超最强。他们看到山东地区的争斗一开始,必然会各拥其众坚守自保。我们现在就派出使者去和西边的诸侯联合与示好,虽然这种关系不能维持永久的安定,但是却可以在您平定山东的期间,让他们按兵不动。我推荐钟繇去做使臣,让他全权负责西路,那样的话主公就可以无忧了。”

后面发生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按照荀彧的构想实现的,建安三年(198年)五月,曹操大败张绣,十二月,曹军攻入下邳,诛杀吕布,平定徐州。建安四年(199年)四月,曹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曹操放弃了外线,把全部兵力集中在袁绍腹地的内线作战,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逐步由弱变强,占据兖、豫、徐等州,为抗击袁绍集团准备了条件。

袁绍果然没有与西边的诸多诸侯联络,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征伐公孙瓒上,他击灭幽州公孙瓒,拥有冀(州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并(州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四州之地,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可是大片的土地掌握在一个没有能力控制的人手里,未必是件好事,就跟一个将就当当乡长的材料,你非让他做省长试试,那不出乱子才怪。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集齐了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攻击许昌,彻底统一北方,以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一个能力有限的人,却有着超大的理想,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来势汹汹的袁绍让许昌城内的许多人都惶惶不安,代表人物是孔融。

孔融,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大多数人知道这个人大概是因为一个成语,即“孔融让梨”,所以大部分人知道的孔融是一个比较善良,懂得尊老爱幼的人。

正史上的孔融,在政治上并无多大建树,是一个比较平庸的人,在历史上他给笔者的印象是嘴比较损。

他幼年时和洛阳的名士李膺见面攀谈,李膺觉得这孩子非常聪明,就向另一位名士陈炜介绍他,没想到陈炜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怎么样。”这话的意思原本是教育小孩子,不要仗着聪明就恃才傲物,太骄傲了。

可是孔融就受不了,他马上回击道:“您小时候一定非常聪明了?”弄得陈炜很生气。这就是孔融!三岁看老,从小就容不得别人半点批评,人家说什么就一定要把人家顶回去。

比较著名的一次是建安七年(203年),那时曹操刚把袁绍打败,攻破邺城后,曹操将袁绍的次子袁熙的老婆甄氏赐给了曹丕。这事本跟孔融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孔融却给曹操发了一封书信。

这封书信原原本本地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中,信上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公您这是效仿古人啊,可喜可贺!”

曹操也是饱读诗书,《史记》上说武王把妲己给杀了啊,没听说武王还把妲己赐给周公旦啊?回到许都后曹操向孔融请教,孔融笑道:“妲己是大美人,武王才没有这么傻把她杀了呢,送给周公旦那不是两全其美吗?哈哈!”

曹操知道自己被耍了,孔融这是在嘲笑自己贪恋美色。从此之后,曹操就恨上了孔融,想方设法找人给他收集罪证,终于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将其下狱处死。

但是孔家人就是牛,孔融的两个幼子听到父亲被抓的消息,依旧在下棋,毫不惊慌,别人问他们为什么不逃走,他们竟然泰然自若地回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孔家人要的就是这个“范儿”,即便死了也不掉价!后来这两个幼子也被曹操杀害了。

可是有时光靠嘴上的功夫是办不成任何事情的。我们把话头拉回到建安四年,面对袁绍的攻势,孔融认为袁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都是智谋之士,为袁绍谋划,审配、逢纪,都是忠臣,尽忠职守,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兵,很难攻破。

因为孔融是名士,影响很大,他这么一说必然会影响曹军的军心,这时荀彧狠狠地瞪了孔融一眼,反驳道:“袁绍兵虽多,而军法不严。田丰刚烈而犯上,许攸贪财而不治。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敢却刚愎自用,袁绍把审配和逢纪二人留在后方,如果许攸家族犯法,这两个人必不能纵容他,不纵容,许攸肯定会叛变。至于颜良和文丑,一介勇夫,一战可擒!不足为虑。”

孔融从来没在嘴上输过给谁,但是面对荀彧的分析,没话了,因为他根本不懂政治,只是个嘴上厉害的竖儒而已。

荀彧的分析,彻底为曹营稳住了军心,曹操此时也有了战胜袁绍的信心,这信心是老成持重的荀彧给他的。

内线与外线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

笔者在前边的章节中,没有从正面描写这场战争,原因有三个:第一,只要是三国迷,对这场战争都很熟悉,几乎可以说得出来每一个细节,所以不相关的人物笔者不想做更多的赘言;第二,前边的那些人物,在官渡之战中其实并没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第三,笔者要把对官渡之战的理解留给后面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曹操的软肋就是粮草太少,难以供给。所以当粮草将尽的时候,他就开始心虚,可是由不想退兵,因为和袁绍几次交兵,曹军并不占下风。可是如果让袁绍知道自己没有粮食分给士兵了,那很可能会被他碾杀致死。

曹操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放弃了向周边谋士问计,冒险地派人快马送信给荀彧,问自己该不该退守许都。

当然曹操也有其他考虑,利用自己退守的机会,袁绍一定会追来,那时再伺机而动,找寻破绽,就可以一举歼灭袁军。

可是曹操这个退守的托辞,被荀彧制止了,他立即给曹操回信,告诉曹操现在绝不能退!

信上说:“现在军粮虽少,未及楚、汉之争时荥阳、成皋间的鏖战。那时候刘邦和项羽都不肯先退,因为先退的在士气上就输了!曹公您用袁绍十分之一的兵力,在官渡坚守了半年,扼住了地势上的咽喉,让袁绍不能前进一步。您坚持不住了,袁绍那头也好不到哪去,我看他那头也就这几日,必然会变乱,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奇袭他!主公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荀彧一定对楚汉争霸有过非常详细研究,每次举例子几乎都离不开楚汉之战。当时的形势也确实如荀彧所说,曹、袁两军就像两个撕咬得筋疲力尽的老虎,谁先退缩,谁就会被对方吃掉,而且后果是连骨头估计都不会剩下。

这就是赌博,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决定继续坚守,寻觅战机。不久,荀彧对孔融的那番分析终于一步一步地应验了。

先是颜良、文丑临阵授首。

然后,许攸因为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一怒之下背叛袁绍,许攸来到曹营,献计曹操偷袭乌巢。乌巢是袁绍的粮仓,曹操知道这就是荀彧所说的奇袭之机,所以派兵偷袭乌巢,斩守将淳于琼等人,歼灭袁军七万余人。

而田丰也不出荀彧所料,屡屡向袁绍谏言,终被袁绍所杀!

官渡之战在乌巢劫营后便宣告结束,袁绍仅带八百多骑兵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曹操最终取得这场战略决战的胜利,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能做到这一步,除了归功于曹操的临场应变,与在后方的荀彧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不无关系。

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败走北方,遣军屯于仓亭(今山东阳谷境)。曹操一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犯迷糊,他有点可怜袁绍了,因为怎么说袁绍也是他少时的好友。

在没有彻底解决袁绍的情况下,曹操就开始把目光集中在了刘表的身上,他一生用兵神速,这是制胜的关键,却也是失败的主要因素。

如果曹操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北方的局势可能又会是一种模样了,好在曹操的阵营中还有老成持重的荀彧。

荀彧一听曹操的想法,就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曹操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和南方的刘表纠缠,而是要从自己的内线打到外线去,从防守变为对袁绍的进攻,彻底摧毁袁绍,统一北方。

所以,荀彧建议道:“袁绍大败,他的部署现在是离心离德,我们正好趁其内忧外困之际,把他彻底打败。如果他明白过来,收拾残兵游勇趁虚而入,在背后捅你一刀,曹公您就真的大势已去了。”

曹操一拍脑门,糊涂啊!即便自己再怎么努力,其实还是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折腾,。袁绍虽然折兵,而他并没有失去多少土地和人口,如果让他养精蓄锐,恢复过来,那么之前自己所作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曹操立即决定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并喊出了“打到外线去”的口号。

建安六年(201年)四月,曹操挥师北上,扬兵于黄河之上,对驻守仓亭的袁绍军发起最后的攻击,一举歼灭仓亭袁军。至此,袁绍主力丧失殆尽。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绍因兵败惭愤,呕血而亡,一代枭雄走完了他的一生。

袁绍的谢幕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乱世实在只适合那些强者,那种内心真正强大的强者。

“空器”疑案

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曹操丝毫没有吝惜他要给予荀彧的赏赐,一个好老板是不会吝惜奖励的。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上表汉献帝(只是形式上的),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曹操的这份表文被记载在《彧别传》上:“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曲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当时荀彧正在担任尚书令,也就是说上书的表文,都要经过荀彧这里才能呈送给皇帝。在汉献帝那里这份表文当然没有问题,上去就会批准。可是荀彧不那么想,他自己把这份表文压了下来。

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压下这份表彰,荀彧说自己一直在后方,没有战功,不应该得到这份封赏。

曹操闻知后,怕荀彧有心理负担,特意写信给荀彧,信中说:“同你共事以来,你帮着纠谬辅政,荐举人才,提出计策,周密谋划,做得已很多。立功不一定都靠作战,希望你不要推让。”

当然,荀彧不接受侯爵的封赏并不只是高风亮节,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隐隐的痛楚。荀彧的家风一向是以忠诚作为最高指导的。

但是,荀彧也非常明白,汉献帝不可能平定天下,使这个世界重新回到统一和安宁之中。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是雄主曹操,可是在他的价值观中,他又不能接受曹操篡汉自立,荀彧是多么聪明的人啊,他知道曹氏代汉是不更改的趋势,这让他的心中无比矛盾。

荀彧一方面想看到曹操尽快统一天下,一方面又不想看到曹操统一天下,因为他知道曹操统一天下的那一天,就是他篡汉自立之日。

荀彧多么想把这种形势和状态保持下去,这样自己就可以继续为曹操谋划,也不用看到汉室被吞并的下场。

可是历史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也一直在反复循环。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克邺城,领冀州牧,这标志着北方基本统一,曹操已经可以将战略目光扫向南方了。

可是此时,荀彧却给曹操说了这么一番话,“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要这么快南下去统一天下,您现在已经获得了冀州,天下肯定会归附于您了。曹操很疑惑,明明南方和西面还没有平定,怎么会天下归心呢?

荀彧见曹操不甚理解,就又做了补充:“现在冀州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前些时候曹公您大破袁尚,擒审配,海内震骇。诸侯们肯定是唯恐不能保住自己的领地,现在一定是要闭关不出。如果现在形势是北方的诸侯各守其地,而刘表死守江、汉,那天下就未必好攻取了。劝您先把河北彻底平定了再说,然后把被董卓焚毁的洛阳修复,这时再去责问荆州为什么不向中央朝贡,天下就知道曹公您的意图,就会大定。天下大定,就可以恢复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

荀彧这番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告诉曹操,先不要急于攻取南方,继续收拾北方的残局才是关键;第二种是,不要只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应该更多采取外交的方式让其他诸侯臣服。

这是荀彧做出的最没有水平的一个计谋。笔者的分析是这样的,北方已经完全在曹操的掌握之中,他大量收编了袁绍等诸侯的部队,攻占荆襄之地已经不用全师出征,可以留下大量的部队镇守后方。而曹操刚刚打败袁绍,士气正旺,正好可以借势攻下荆州。

而荀彧所说的想要其他诸侯臣服的说法,更是扯淡,在三国那个年头,谁也不是被吓大的,纵观天下诸侯,除了张绣是主动投降曹操,哪个不是死战到底?所以这条建议根本就是一条没有用的建议。

因为荀彧知道,曹操已经具备了席卷天下的实力和决心,若是如他所料,曹操快速统一天下的话,那么他必将称帝,让汉朝彻底结束,这就是荀彧心中那块隐隐的痛,他不想看到的结果。

让这个结果不发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个乱世继续下去,曹操不能统一天下。

这种想法,荀彧知道会冒很大的风险,而且曹操是那么信任他,他也不忍心背叛曹操。可是当理想和现实产生了激烈冲突的时候,试图找到一个折中的方式去调和这种矛盾,显然是不明智的,那样的话,事件肯定会变得越来越乱。

可是曹操还是一如既往地答应了荀彧,暂时取消南下的计划。

令荀彧更痛的事情还在后边,前次封侯荀彧勉强接受,但曹操要和他联姻,把自己的女儿(曹丕称帝后封其为安阳公主)嫁给他的长子荀恽。

荀彧不想接受,因为接受就代表他将要和曹操穿一条裤子,但是他又不能不接受,因为没有理由不接受。荀彧痛苦地接受了,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又一个幸福陆续向他砸来,在他看来是一个又一个痛苦袭过来。

首先是他的侄子荀攸受到重用,他的大哥荀衍也因为坚守邺城,察觉并剿灭高干(人名)叛乱,被封为侯。

荀彧也还在兢兢业业地干着他的本职工作,为曹操推荐最适合的人才。建安十年(205年),河东叛乱,曹操让荀彧举荐贤才,荀彧推荐西平太守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平定叛乱非他莫属。

这个人是荀彧为曹操推荐的最后一个人,曹操任命杜畿为河东太守。杜畿到任后,平定叛乱,在河东广施仁政,这一干就是十六年,政绩获誉天下第一。卸任的时候,推举他的恩人荀彧早已去世多年。

荀彧为曹操推荐有用的人才,据笔者推测是出于一个目的,让曹操渐渐疏远自己,重用他人。可是事与愿违,越是这样曹操越敬重他,建安十二年(207年)三月,增荀彧食邑千户,前后共计二千户。还要授以三公(当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王公),荀彧让侄子荀攸推辞十几次才作罢。

建安十三年(208年),北方安定,不久后刘表病故,天下统一是大势。

曹操再一次向荀彧问计如何征讨荆州,荀彧叹了口气,再也没有理由去推脱,再也没有理由劝阻曹操不要南征,只好说道:“现在华夏已平,南边已成困局,可派骑兵轻进,出其不意。”

曹操大喜,动用了最精良的骑兵部队,虎豹骑,这一支在三国历史上最快速,最恐怖,当然也是最强的部队。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荆州。

虎豹骑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把刘备追了个屁滚尿流,若不是张飞在当阳桥让人咋舌的表现(具体细节请参看《三国演义》,小说跟正史说的差不多,并没有虚构情节)。刘备怕是真的要死翘翘了。

这种寂寞维持了四年,建安十七年(212年),一切沉默都被打破了,所有的寂静终将消逝。

这一年,曹操再也难以掩饰自己的野心,虽然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统一天下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是曹操也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慢慢消逝,他等不及了。

他想要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可这事傻子都知道,曹操自己提出来不合适,一般人提出来也不合适,因为分量不够。而朝中有这样分量的人屈指可数,算来算去,还是荀彧最合适!

所以,曹操的特使董昭踏进了荀彧的府门,已经整整四年一言不发的荀彧终于开口了。

“曹公兴义兵出暴乱,平天下。为的是匡扶汉室,他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一个给予君子的最大的奖赏不是这个爵位,而是要给他道德的名声,所以我觉得此事万万不可。”

董昭很吃惊,回去原原本本地把荀彧的话告诉曹操。

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一个我这样信任的人,却不能了解我的心意,一个这样衰微的汉室,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曹操把之前的事情串起来想,荀彧阻止自己南征,赤壁之战一言不发,四年期间缄口不言,终于明白了荀彧是永远不可能站在自己一边的。因为在他的心里,始终保持着对大汉王朝的那颗忠心,而自己恐怕只是他想匡扶汉室的工具。

曹操对荀彧彻底失望了,后边发生的事情很诡异。

《三国志》记载:“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荀彧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行军途中,死因是“以忧薨”,他死后的第二年,曹操才被封为魏公。

这种官方的说法鬼才相信,因为这种事根本不合理,史学家们在此时体现了难得的一致,他们一致相信《魏氏春秋》的说法。

《魏氏春秋》上说,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后毒自尽,死时只有五十岁。

曹操爱玩这种哑谜游戏,我们熟悉的杨修之死就是这样,这个空空的食盒是个夸张的哑谜,因为它让曹操第一谋士瞬间死去,这无疑变成了日后的一个大疑案,专家们认为荀彧就是服毒自尽的,而为什么要服毒,便成了一个谜。

一个空空的食盒为什么就能让一个人自杀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曹操示意我已经不要你了,你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暗示荀彧去自杀,可是这有道理吗?

据笔者个人猜测,这要和《荀彧别传》的记载相联系。《荀彧别传》上记载了一项重要内容,荀彧在临死前把自己生前的书稿全部焚毁,所以“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

荀彧为什么要在他临死前烧毁他所有的遗物呢?而且当时他正在行军中,并不是在许昌的府内,这种做法是非常奇怪的。好像荀彧把大量厚重的竹简(虽然东汉时蔡伦已经改善了造纸术,但是三国时知识分子大多还是采用竹简书写的形式)带在身边随时准备焚毁。

对于这样的事件,笔者认为,其实在曹操提出加魏公的建议后,荀彧就已经对他彻底失望了,他终于知道曹操终归不是齐桓公,他也不会再是管仲。像兄弟一样照顾了自己一生的曹操不再是那个可爱的奸雄,也不再信任他,不让他留在后方,在出征时把他带在身边,以便监视。

这种境遇,聪明无比的荀彧不会不明白,所以他带上了自己生前的所学,一起上路,就是要向曹操表明最后的心迹。

当他看到空空的食盒的时候,他在想曹操的意思,笔者也在想曹操的意思,曹操不会简单地结束他的生命。一个为自己谋划了二十年的战友,一个和自己经历过种种坎坷的老朋友,曹操难道真的舍得让他去死吗?那一个食盒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食盒是用来盛东西的,一个空空的食盒,是曹操想让荀彧把他的真实想法呈上来,这是笔者对食盒的解释。

而荀彧此时也给了曹操最后的解释,他选择了自杀,还把他生前所学,包括他的人生履历,为曹操生前所出谋略的记录全部焚毁,这是与曹操彻底决裂,是一种诀别。

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新的开始,荀彧的死给了曹操莫大的震撼,曹操一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荀彧那双眼睛,那双孤独、无助,却又充满了正气的双眼。

曹操终其一生,也未再前进一步,没有敢取代汉室,自立为帝。

人总有理想,被曹操杀害的人大多数都有理想,祢衡、孔融、崔琰、杨修,哪个不是饱学之士,理想重于生命的人,他们都敢豁出自己的性命和曹操一较高下。

这些人即便最终被杀,也九死而犹未悔,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着那份理想,这是立世之本。

荀彧无疑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一个理想者,还是一个实践者。如果荀彧亲自谋划赤壁之战,那么很有可能乱世就已经结束了。

乱世继续,又有无数生灵涂炭。所以,就荀彧是否该坚持他维护汉室的理想,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不过历史只是历史,不会给他什么评判,也不会说这是对还是错。

荀彧的悼词: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这是臧克家的名句,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浅浅的说是为了功名利禄,但如果那就是人类追求的全部的话,那人类必将走向灭亡。

而世界上正是有一群像荀彧一样的人,这些人,想用自己的理想让这个世界走向一种治世的正轨来。

理想,应该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一生的追求,这种理想应该抛去功名利禄的**,能够抵御时光岁月的侵蚀。荀彧做到了,他真正诠释了一个男人的理想应该是什么,这是一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更改的意志。

有理想的人必然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而有才能的人未必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才能使我们的世界有所改变,才能让很多人有所敬畏。

还是那句话,人总是需要坚持点什么,这种坚持就是一种理想。荀彧,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