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望孩子[3]

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拥有自己的生命线,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这条生命线不会断裂。孩子的内在有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只有当孩子可以得到稳定的照料时,这个内在过程才能有稳定的进展。只要作为一个人的婴儿开始与他人建立关系,这些关系就会极具张力,一旦干扰这些关系,就会带来危险。关于这一点,我无须多言,因为妈妈天然地讨厌让孩子离开自己,直到孩子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如果孩子不得不离开家,妈妈当然会想要去看望孩子。

当下有一股去医院看望孩子的热潮。这种热潮的麻烦在于,它可能会让人忽略真正的难题,最终产生不良的影响。唯一理性的做法是让人们理解去看望和不去看望的原因。从护理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非常重大的难题。

护士长究竟为什么选择做这个工作呢?或许一开始,护理工作只是她谋生的方式;但最终,她全身心地投入护士这份工作中,爱上了这份工作,尽心尽力地学习那些非常复杂的技巧,最终她成了一名护士长。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工作时间很长,而且会一直如此,因为永远不会有足够好的护士,这项工作很难分摊出去。护士长对二三十个不是自己孩子的孩子有着绝对责任。其中很多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需要经验丰富的人来照料。她要负责对孩子的一切照料工作,甚至在她不在场时,也要对经验尚浅的护士所做的事情负责。她变得十分热衷于让孩子好转起来,这可能意味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明确规定。除了这一切,她还必须要跟医生和医学生打交道,他们也是人类。

当没有人探望孩子的时候,护士长就承担起照料孩子的责任,这会激发她内在最好的东西。她常常更愿意上班而不是休息,因为她会一直想着她的病房里是不是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一些孩子会变得非常依赖她,不能忍受她不说再见就下班。他们还会想确切地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上班。这一切会激发出人性中最好的一面。

我们现在可以去医院探望了,这会怎样呢?这立刻就让事情出现了变化,或者就算不是立刻,迟早也会带来不同。从此之后,这个孩子就不完全是护士长的责任了。这可能会带来出人意料的好处,护士长可能会很乐意与人分担这个责任;但如果她很忙,尤其是如果她的病房里有几个特别难对付的孩子和特别难对付的探视妈妈,那自己去承担所有的责任就比与人分担要简单得多。

如果我告诉你一些探视期间发生的事情,你可能会大跌眼镜。孩子常常会在父母离开后有身体不适,他们的不适说明了很多问题。或许孩子在探视之后出现身体不适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它也可能说明家长给孩子吃了冰激凌或者胡萝卜,或者给需要节食的孩子吃了甜食,而这会完全打乱医生对他现状的判断,影响对他的后续治疗。

事实是,护士长在家长探视时间里不得不放弃对局势的控制,我认为她有时真的不知道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些什么,而这种情况是没办法避免的。除了不注意饮食,父母探视还会带来感染的风险。

某个医院一个很优秀的护士长曾经跟我讲过另一个难题,因为现在医院允许妈妈每天去探望孩子,妈妈会以为孩子在医院里总是哭,这当然绝不是真实情况。如果你去探望孩子,那你就会给孩子造成痛苦,因为你的每次探望都会让孩子唤起对你的记忆。你会让孩子重新记起想要回家的愿望,因此你走的时候孩子必然会哭。但我们认为这种痛苦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要比冷漠对孩子的伤害要小得多。如果你离开孩子的时间久到孩子把你忘了,孩子会在一两天以后恢复,不再觉得痛苦,也会开始接受护士和其他孩子,发展出新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你被孩子遗忘了,之后孩子就要再用些时间才能记得你。

如果妈妈愿意进去看孩子几分钟就离开,那情况就不会那么糟;但妈妈当然不想这样。正如大家可以预见的那样,医院允许她们待多久,她们就会待多久。她们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礼物,尤其是食物,她们还要求孩子有情感回应;然后她们会在要走的时候花很长时间跟孩子告别,站在病房门口跟孩子挥手再见,一直到孩子已经因为跟她们说再见而筋疲力尽。妈妈还常常会在离开时去找护士长,跟她说孩子穿得不够暖或者晚饭吃得不够多之类的。只有少数妈妈会抓住离开时这个恰当的契机,感谢护士长所做的一切。你会非常难以承认,有人会把你的宝宝照顾得比你自己照顾得还好。

所以如果有人在父母离开后问护士长:“护士长,如果你是一个独裁者,你会对父母探望这个制度做些什么呢?”她很可能会说:“我会废除这项规定。”但在情况更好的时候,她还是很可能会认同父母探视是一件应当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如果医生和护士能够忍受父母的探视,如果父母可以在这期间配合医院的工作,那医生和护士就会明白这件事是值得的。

实际上,我认为任何打乱孩子生活的事情都是有害的。妈妈知道这一点,因此她们拥护允许她们每天探望孩子的规定,这让她们可以在孩子不幸需要住院时,也能有机会跟孩子接触。

在我看来,当孩子感到不舒服时,似乎整个事情都简单很多,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做。这种时候,跟孩子讲话时的语言似乎是那么无力,而且孩子感到不适时,跟他们说很多话也没有必要。孩子只觉得有人会做出某些安排,让他情况好转起来,如果这些安排包含住院,那孩子也会接受,哪怕是含着泪接受。但当一个孩子在没有任何不适感觉的情况下被送进医院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记得有一个孩子正在大街上玩,她没感觉到有任何不适,但突然救护车来了,把她送到了医院,因为医院前一天(通过喉咙检查)发现她是白喉带菌者。你可以想象,这对那个孩子来说有多么糟糕,她甚至没能回家跟家人告别。当我们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意图时,我们必然会丧失一定的信念。事实上,我刚刚提到的这个孩子从未从那次经历中恢复过来。或许,如果当时允许父母探视的话,结局会更好一些。在我看来,父母应该可以探视这样一个孩子,即使不为别的,也至少可以在她最为愤怒时让她把怒气发泄出来。

我前文说过,需要住院是不幸的,但如果顺利的话,结果也可能相反。当你的孩子足够大时,一次住院的经历或者是一次去姑姑或阿姨家住的经历,可能会非常有意义,这可以让孩子从外部来看家庭。我记得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住了一个月的疗养院之后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并不觉得我是妈妈的宝贝。虽然她总是给我我想要的一切,但不知为何,我觉得她并不真的爱我。”他其实说得很对。他的妈妈虽然很努力地对孩子好,但她有自己的难题,这让她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而这个男孩能够从远处来审视自己的妈妈,这是一件非常健康的事情。等他回家时,他就准备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应对家里的情况了。

一些父母由于自身的难题而不能成为理想的父母,这对去医院探望孩子有什么影响呢?如果父母在探望孩子时在孩子面前争吵,那自然让孩子感到痛苦,而且孩子在之后也会为此担忧。这样的事情会严重影响孩子身体的恢复。还有一些父母就是不能遵守承诺,他们答应了会来,或者会给孩子带来某个特别的玩具或者某本特别的书,但他们没有。当然还有那种父母,尽管会给孩子送礼物、做衣服、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很重要,但他们就是不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拥抱孩子。这样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在孩子住院这种艰难的时候更容易爱孩子。他们来得很早,尽可能地在医院多待一会儿,不断地给孩子带来礼物。他们离开之后,孩子几乎要窒息了。大约在圣诞节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就曾恳求我:“把这些礼物都从我的**拿走吧!”这种间接的爱的表达与她自己的情绪根本无关,这些表达几乎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我看来,如果父母过于专横、不可靠、易激动,孩子在父母不来探望的情况下住院一段时间,这对孩子来说会是很好的放松机会。病房的护士长就照顾着这样的一些孩子,我们能从她的看法中明白这一点,她有时会觉得所有孩子的父母都最好别来探望他们。她照顾的孩子当中,也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离医院很远,不方便来探望,还有最为困难的情形是,有一些孩子根本就没有父母。很自然地,探视时间会不利于护士长对这些孩子的照顾,他们会因为对人类信念的不足而对护士长和护士有着特别的要求。对于没有好家庭的孩子来说,住院的经历可能让他们第一次拥有好的体验。其中一些孩子可能非常不信任他人,以至于他们都不会感到悲伤;他们一定要与出现的任何人做朋友,当他们自己待着的时候,他们前后摇晃,或者用头撞枕头或床边。你没有理由因为这些没有父母探视的孩子就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但同时你也应当知道,其他孩子父母的探视会增加护士长照顾这些不幸孩子的难度。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孩子住院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很可能是孩子此后会有一个新的游戏。他们之前有“爸爸和妈妈”的游戏,当然也会有“学校”的游戏,现在又有了“医生和护士”的游戏。他们的“患者”有时是婴儿,有时是洋娃娃、狗或猫。

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家长经常性探望孩子这一政策的采纳,对医院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事实上,早该实行这一改革了。我欢迎这一新的趋势,它会减少孩子们的痛苦,而且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住院的经历可以轻易对他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能是好的影响,也可能是极为不好的影响。我认为去医院探望是如此重要,所以我着重论述了其中会有的困难,这些困难都是切实存在的。

现在当我们走进儿童病房时,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孩子站在婴儿**,渴望找到一个说话的人,我们很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妈妈来看我啦!”这种自豪的炫耀是一种新的现象。曾经有一个3岁的小男孩,他在病房里一直哭,护士很努力地想办法让他开心起来,可拥抱没有用,他不想要拥抱。最终,她们发现必须在孩子的床边放一把椅子,这样他才会开心起来。这个举动让他得以平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解释说:“这是爸爸明天来看我时坐的地方。”

所以你看,在探视这件事上,一定不只是预防伤害这么简单。如果父母不仅了解这些益处,也能试着理解其中的困难,那医生和护士们也就能支持这种探望了,哪怕他们知道这种探望会影响他们尽心所做的医护工作的质量,因为他们也知道,这种探望对孩子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