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

拿着写了46页的商业计划书,我第一个想到了刘立佳。

首先,他有创业欲望。我前面说过,大学就开始创业的他,尽管毕业后在一个待遇较好的单位就职,但内心仍然有创业的想法。

其次,他有资金。读大学时开乐器店赚了点钱,毕业后在物流公司当主管,薪水待遇也不错。

再次,他有资源。他的信誉好,认识的老板比较多,能够帮我找来更多的投资人。

最后,对服装店的失败我一直心存愧疚,希望可以通过再次合作实现双赢。

在将计划书送给刘立佳之前,我犹豫了好多天。说实话,再次找他我多少有点顾忌:他还会相信我吗?

短暂的犹豫过后,我想通了:信不信我是他的事,争不争取是我的事。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行不行?

不过,为了提高胜算,我还是没有将商业计划书贸然给他看。我想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他认识到商机,再慢慢谈投资的事。总之,尽量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2010年7月,正值暑假,我找到了刘立佳和他商量积压的服装如何处理。他的意思是全权委托我去处理。然后我们聊了当时很火爆的团购,我"顺便"告诉他最近我做了一单画材团购,发现画材的利润蛮大的。又和他谈了“艺考热”,以及十堰地区的美术生规模,十堰地区的画材店。

这次见面大约聊了一个小时。中间有几次我忍不住想直接说出我内心的真正诉求,但是还是被我压制住了冲动。直觉告诉我,不能太性急。毕竟,一下子要别人投入一大笔钱来做一个他陌生的生意,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告别刘立佳后,我一路上思考如何说服刘立佳再次与我合作。突然,一个念头蹦进我的脑海:策划一场“十万画材销售大战”——一个月销售10万元画材,用火爆的生意来佐证开画材店的可行性。

这个大胆的计划让我非常兴奋,但面临的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又让我不得不冷静谨慎。首先,我拟定了一份进货单,锁定了约20个用量大的画材品种:水彩颜料、油画颜料、画笔、洗笔筒等。接着,我在网上找不同的供应商询价。本来我想找博格公司进货,但转念一想:刚和人家谈好首批进货30万元,马上又推翻口头协议,恐怕会给对方留下出尔反尔的不良印象,不利于日后的长期合作。

为了筹集启动资金,我试着将积压的夏装、秋装卖给服装店,但他们的出价比我的进价还要低好多。比如说我100元进的,他们只给我50元。一气之下,我决定自己摆摊去卖。

夏日炎炎,我每天只摆早晨、傍晚和晚上。辛苦自不必多说,好在价格便宜(基本上是以进货价卖),生意还算蛮好,每天能卖两三百元。碰上周末,则有四五百元。

就这样,摆了一个多月的地摊,将服装变现了12000元。加上我自己还有1000多元的积蓄(团购画材赚了800多元),我口袋里一共有了1.3万多元。预计实现一个月销售10万元画材的目标,至少需要2万5千元来滚动。资金还有缺口,我只能忍痛半价卖了一批服装给服装店,收回了1.2万多元。库存的服装,现在只剩下一些冬装,和别人挑剩的,加起来大概不到8000元了。

资金终于解决了,我感觉离成功又接近了一步。

0小规模试验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拿着商业计划书找到你,让你投资一笔钱,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个项目靠谱吗?

于是对方“吧啦吧啦”一番演说,将项目前景描绘得无比灿烂。你此刻的反应又是什么呢: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有没有能力做到他所说的?

这时,“口说无凭”的法则开始发挥作用了。毕竟,需要你大笔现金的投入,你不会轻易相信对方。

可是,如果对方告诉你:这个项目他已经做过了一些小规模试验,证明项目是可行的。你是不是会动心呢?

要想投资人打开荷包,最好是能够给他一个已经验证过了的项目:你看,我已经做了试验,试验的结果是乐观的。而我的“十万画材销售大战”,其实就是一个小规模实验。如果这个试验结果如我所愿,我相信投资人的反应一定也会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