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如何成就一世威名

日本学者司马辽太郎在其著作《项羽与刘邦》中说,刘邦的家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其家族成员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而我们一直称呼的“刘邦”也只有一个“刘”姓,“邦”很可能连名也算不上。

司马辽太郎认为,“邦”在沛县方言里是哥哥的意思,有时也管姐姐叫邦。所谓刘邦,就是“刘哥们儿”的意思。

刘邦这个哥们儿最为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从小有名气到声名显赫,一直都没有改换过名字,而是一路将这“哥们儿”进行到底。最终“刘邦”就硬生生地成了正式的姓名,还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秦汉之际,风云际会。刘邦凭借一支仅有百余人的起义队伍,登上反秦的历史舞台,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西楚霸王项羽,夺得西汉开国皇帝的桂冠,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

1.绝处逢生

刘邦生于战国末年,是伴随战乱长大的,秦统一中国后,他的家乡改设为沛县。秦朝在沛县县城附近,设置一种叫“亭”的机构,用来维持地方治安、传递朝廷文书等,当时叫泗水亭。刘邦到了壮年,经地方上的推举,在泗水亭做了一名亭吏,经过一段时间试职,后来被任命为亭长。

秦始皇死后,秦朝为他大兴土木修建陵墓,所以向全国征调劳役。当时的地方政府,必须配合秦王朝的这种大规模劳役摊派工作。刘邦在接到征调劳役的命令后,很不情愿。

刘邦为什么很不情愿呢?因为这次的劳役是建筑骊山陵,是一件非常艰险的劳务工作,加上大家对过多的劳役本来就反感颇深,因此负责领队去押运役夫是件危险的差事,万一有人结队逃亡,领队也要连坐论罪。何况从沛县到咸阳,有数千里之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全靠两只脚,又要携带笨重的炊具及干粮,日夜兼程,是件非常苦的差事。

队伍一出县城,便开始有人抱怨发牢骚了。有的人怒气冲天骂县令,说他心狠手辣;有的人诅咒差吏,说他们该断子绝孙;有的人则唉声叹气,诉说家中有白发老母和弱妻幼子,家里将无人支撑;还有的人泪水涟涟,担心自己此去会不复返。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刘邦心中不免也伤感起来:“我虽为押解之人,但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如今和他们同向西行,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去骊山修陵山高路远,谁知一路上会出什么事儿呢?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妻子儿女没人照料。想当初老丈人说我有贵人之相,如今我都三十八岁了,却还不知自己贵在何方,连妻子儿女都顾及不了,还有什么好前程呢?”

刘邦一路上心事很重,没想到走出县城才三十多里,就发现少了好几个人。原来,他们看刘邦脸色阴沉,只顾着自己想心事,他们本来就恋家心切,满腹牢骚,加之感到前途茫茫,见到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那些比较机灵的人,便趁刘邦不备偷偷地溜了。虽然发现有人逃跑,但因为监管的人员太少,山路又崎岖复杂,实在也难以搜捕追逃。

这时的刘邦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领着剩下的人往前走。

接下来,逃亡的人越来越多,刘邦也害怕了。他担心这样下去,到成阳恐怕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如何是好呢?如交不了差,身为押送官员,只能是死路一条。

怎么办?刘邦痛苦地陷入沉思。最后,他认为自己横竖是难逃一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干脆好事做到底,把这些人全放了。

有一天晚上,刘邦把那些役夫们手上和身上的绳索解开来,然后邀请他们喝酒。这些役夫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都有点害怕。

喝了一会儿,刘邦才对这些役夫们说:“喝完了酒,你们就自由了!都各自逃命去吧!我管不着你们了。”

有人感到不解,忙问:“此话当真?”

他说:“当真。”

“那你怎么办?”

“不要管我了,你们想回家的可以回家,但不能声张,回家后也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等事情平息了后再出头露面。”

役夫们听了之后心里非常高兴,对刘邦也十分感激,但他们仍不敢相信。因为按照当时的法律,这样做刘邦非但性命不保,连九族都有可能殃及。

于是有人问刘邦:“我们走了,官府追究起来,你又该怎样办呢?你如何交差呢?”

刘邦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你们走后,我自有办法,当然也不会坐着等死,也要找个地方躲起来。”

后来,绝大部分人逃跑了,只有十多个人没有走。他们被刘邦这种舍己为人的凛然大义所感动,都流着泪表示,愿永远跟随着他。

刘邦带着众人朝芒砀方向逃命。当时谁也不曾料到,以刘邦为核心的小团体,居然如丢进过饱和溶液里的晶体一样迅速壮大。

刘邦在沛县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拥戴,其原因当然与他私放数百名劳役苦工有莫大关系。应该说,刘邦私放劳役苦工,并没起心为自己谋人气,更多的原因是送个顺水人情:反正自己难逃一死,干脆就为家乡人民做点好事。

在刘邦和十多个追随者躲在深山中时,陈胜、吴广的起义大军正令包括沛县在内的东部地区的百姓跃跃欲试。由于刘邦声望高,于是便被推举为沛县的起义领袖。刘邦很快就拥有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他们杀了沛县县令,加人反秦暴政的滚滚洪流之中。

2.造神运动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插叙一个故事。在刘邦私放劳役苦工、率一行十多人在泽中小道逃跑时,一条大蟒蛇挡住了前面的逃路。同伴们见到大蛇,吓得要往回走。刘邦知道,往回走一定会被官府逼兵杀死,此时已经义无反顾。他也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勇气,一声大喝:“壮士行,何畏!”说完拔出三尺青铜宝剑,毫无畏惧地走上前去,将挡道大蛇斩为两段。然后,带领同伴们继续前进。

据说,当刘邦一行已经远去,后面的役夫再经过此地时,却发现有一个老太太在这里号哭。后面的人问她为何夜晚在此哭泣,老太太竟说她的儿子本是白帝的儿子,化成一条蛇,在此挡道,如今被赤帝的儿子斩杀。众人以为老太太在造谣惑众,威胁说要打她,老太太却忽然消失不见。这些人后来追上刘邦,要求加入他们的起义行列。原先的追随者听了此事之后,对刘邦更是崇拜起来,坚定了跟着刘邦干大事的决心。

刘邦斩白蛇起义,说自己是赤帝之子,现在看来八成是他自己炒作自己的,目的就是为自己造势(其实就是造神)。这种炒作造势的方法,刘邦不是第一个采用,也不是最后一个。早于他的有陈胜策划的“大楚兴,陈胜王”,晚于他的更是数不胜数了。这个造势活动,后来还得到刘邦夫人的呼应。刘邦后来曾在公开场合问吕夫人:为嘛你老能找到我呢?——当时刘邦流亡于山中。吕夫人答:我看见天上有片祥云呀,我顺着祥云找你,准没错!这种公开场合的一问一答,让我们现代人难免产生演“双簧”的怀疑。但我们怀疑没有用,他手下的人偏偏就相信。因此,他的目的达到了。

3.楚汉联手

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很快就发展成3000人的队伍,在丰邑(今江苏丰县)和薛县(今山东滕县南)一带,曾先后两次击败泗水郡的秦军。就在这时,刘邦的部将雍齿怀有二心,竟以丰邑叛降周市,刘邦闻讯立即还击,却未能攻取丰邑。眼前的事实表明:孤军奋战,难有作为。而且当时农民起义的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陈胜的起义军在荥阳失利,不久陈胜被杀,起义的**遭受挫折,因此刘邦决定联合项梁起义军共同作战。

项梁和项羽原在吴起兵反秦,陈胜被杀后,他们率起义军渡江北上,逐步汇成以他们为主力的起义洪流。公元前208年6月,项梁在薛县召集各路起义将领,共商联合反秦事宜,刘邦应召参加。项梁决定立楚怀王孙心为王,把都城设在盱眙。这次会议改变了原来起义军的策略,将各路义军会集成强大的力量,大大推动了反秦斗争。

薛县会议之后,在项梁的指挥下,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与项羽所率义军联合作战,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这年8月,刘邦、项羽在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杀死三川郡守李由,取得了丰硕的战果。项梁在东阿、濮阳、定陶也接连大破秦军主力章邯。

起义军凌厉的攻势,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秦二世倾全力增援章邯,加上项梁轻敌无备,结果被章邯夜袭定陶,项梁战死,起义军惨遭挫折。为了保存实力,避免被秦军各个击破,正在攻打陈留的刘邦和项羽以及吕臣率领的义军,东撤至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集结,楚怀王也迁都彭城。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起义军内部重新作了调整,将吕臣和项羽两支义军合并,由楚怀王指挥,又任命刘邦为砀郡守,指挥砀郡的义军。从此,刘邦与项羽各自独立指挥一支起义军。

秦军主将章邯击败项梁后,立即率军渡黄河北上击赵,赵王歇被迫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又遭秦将王离的包围,只好求救于楚。楚怀王派宋义、项羽、范增北上救赵,牵制和消灭了河北的秦军主力;又派刘邦西进攻打咸阳,威胁秦王朝的统治,而且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

宋义率军北上,因慑于秦军声威,在安阳滞留不进,被项羽杀于军中。于是,项羽“破釜沉舟”,发动著名的巨鹿之战,使秦军损失惨重,秦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章邯只好退至棘原,与漳水南的义军对峙。

项羽大战巨鹿,把秦军主力牵制在河北,为刘邦西进咸阳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刘邦正是利用这种有利的形势,接连在西线和南线展开军事攻势,取得节节胜利。公元前208年9月,刘邦从砀郡率军西进,由于兵力少,只好采用游动战术。他先后在阳城、杠里击败秦军,又在成武大破东郡尉。接着,在途中又收编队伍4000余人。

公元前207年2月,刘邦北击昌邑未下,决定率军西攻。过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时,高阳人郦食其认为,义军人力、物力很弱,进攻关中太危险,建议先夺取军事重镇陈留,取得城中积粟,解决西进义军用粮问题,刘邦言听计从。

当时,由于秦朝在函谷关一线设防,投入的兵力比较强大,因此刘邦选择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带,决定从武关进攻咸阳。公元前207年4月,刘邦率军南下,进占颍川。两个月后,他与张良出辕(今河南登封西北),大破南阳郡守齿奇。南阳郡守退到宛城,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连夜行军回师,把宛城重重包围,迫使南阳郡守齿奇投降。

刘邦攻下宛城之后,解除腹背受敌之忧,进军势如破竹。大军到达丹水(今河南淅川西南),秦将王陵等投降。就在刘邦率军直指武关的时候,秦将章邯在殷墟(今河南安阳)投降了,形势发展对刘邦进军咸阳极为有利。

公元前207年9月,刘邦攻取武关,又挥师绕过武关,越过蒉山,在蓝田(今陕西蓝田)大败秦军,形成兵临咸阳的局面。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军到达灞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王朝在农民起义浪潮中瓦解了。在夹缝中表现,在困境中生存,这是谋势者时常面临的任务。刘邦投靠“项家军”后处处受他人牵制,只有在战场上立功,以求更大的发展。西征的重任落在他的肩上,这是形势所造成的。一路上,他结交了大盗彭越、郦食其,谋士张良,在他们的帮助下,运用怀柔策略,不费一兵一卒,顺利抵达武关。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刘邦的最大优点。

4.屈伸有度

刘邦进入咸阳后,萧何首先接收秦丞相府的重要图籍,有利于掌握全国战略要地、户口及各地的经济情况。接着,在张良和樊哙的劝说下,好色重财的刘邦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封闭秦的府库财物,对于宫中的美女也秋毫不犯。为了建立“王师”的美誉,刘邦严令手下人不得扰民。后来,刘邦干脆将军队撤出咸阳,陈军灞上。他还召集关中父老豪杰,与其“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这些措施赢得了民心,为他后来击败项羽,建立汉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相反,项羽进入关中,烧杀掠夺,大失民心。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击败秦军主力后,率40万大军进入函谷关,驻军于戏下(今陕西渭南西南),以优势的兵力与刘邦形成对峙的局面。当时刘邦处于劣势,为了赢得时间与空间,刘邦不得不亲赴鸿门言和。双方钩心斗角,在表面上的友好气氛中联袂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项羽的谋臣范增主张击杀刘邦,免得留下后患,但项羽没有听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帮助下,顺利地逃回灞上。项羽就这样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为他将来身首异处种下了祸根。气愤的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子婴,烧秦宫。接着又分封18个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于彭城。又把刘邦封为汉王,把他支得远远的,去管辖巴、蜀、汉中等地。项羽的所作所为,使关中人民大失所望。由于分封不公,又引起诸侯王的不满。刘邦因项羽毁了“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并将自己的封地设在交通不便、历来作为流放犯人的巴、蜀、汉中之地,更是怒不可遏。

项羽巨鹿之战一举**平秦军,成为天下无敌的英雄,他分封诸王,只给了刘邦一个小小的汉王。不仅如此,还派了三个秦朝降将带兵牵制刘邦。如按楚王之约,刘邦本应为“关中王”,但现在不但没做成“关中王”,而且连封地都变了,于是刘邦大怒要与项羽拼命。在众谋士的劝说下他又忍住了,并且休养生息,为此后成就大业打下基础。如果当时刘邦不忍,而冲动地带兵与项羽交战,胜负可想而知。

萧何当时就劝谏说:“虽说称王于汉中是件坏事,但总还是比一死要强些吧?”“何至于一死?”刘邦反问道。萧何回答:“如今我们的兵力远不如项王,如果交战必将是百战百败,怎会不死!那种能屈于一人之下而伸于万乘大国之上的,正是汤王、武王这样的人。愿大王称王于汉中,长养人民,招纳贤士,收用巴、蜀地区的物力和人力,还兵平定三秦,如此便可以图谋天下了。

萧何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后指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攻击项羽只能是死路一条。为此,萧何举出历史上汤武二位圣王如何在困境中暂时“屈于一人之下”而后来又“伸于万乘之上”的事例,来宽慰和提醒刘邦,使刘邦的一时激愤顿时化为乌有。在此基础上,又为刘邦提出了一条“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何图”的十九字正确路线。这十九字箴言,点亮了刘邦心中的明灯。

5.韬光养晦

就这样,刘邦郁闷地走在通往封地的栈道上。

栈道是一种先穿凿岩壁、再用圆木作支柱而建架成的人工通道,只能容几人行走,大队人马及辎重要很艰难地从上面过去。有些栈道的木头已经老化,承受不了过重的重量,必须先动用军力修复、加固,有的地方还要拆掉重建,因此工程十分巨大而又艰难。

栈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立刻粉身碎骨。尤其是有些特别艰险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单独通过,所有的粮食、器具、武器都必须用人力背过去。所有行人只能沿着山路逐步攀爬前进,那些体力虚弱或过分粗心的人,往往一不留神就会坠落在千丈的深谷中,连尸体都难以寻找到。

不久,刘邦要求张良先回韩王处,待取得韩王同意后,再回汉中辅佐刘邦。张良也欣然答应,并暗中建议刘邦焚烧经过的栈道。这样一方面可阻绝外面兵力的侵入,一方面也可向项羽表示,刘邦已无意再回中原争霸,以麻痹项家军。

范增派来的密探很快地向项羽密报了这个消息,项羽也因而放松了对刘邦的防范心理。

从军事谋略学角度来分析,刘邦、张良烧毁栈道的举措,属于韬晦之计的范畴。“韬”字的本意是弓袋,引申为掩蔽、敛藏的意思;“晦”则是阴暗不明的意思。所谓“韬晦”,就是把自己的才能、打算等隐藏起来,以瞒人耳目,欺骗对手。

刘邦与张良合谋烧掉栈道,的确是极为高明的韬晦策略。这一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仅进一步麻痹了项羽,使其放松了对刘邦的最后一点儿警惕,而且也有效地防止了其他诸侯国及乱兵盗贼的袭击。

当时,在推翻暴秦的战争中形成的各个军事集团,以项羽的势力最为强大,特别是在巨鹿之战后,项羽的军事力量达到了巅峰状态。他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为天下宰,不可一世。但是,他却始终有一个潜在的敌人,那就是刘邦。

从表面上看,刘邦的实力不如项羽,实际上他的潜力却比项羽要大。

从资历来讲,刘邦与项羽原本都是同时起义的义军首领,而且曾经同属义帝的臣僚,他们在身份上本来就难分高下。从功劳来看,刘邦在反秦斗争中,同样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特别是他率先攻入关中。更是其他诸侯所无法比拟的。从素质来看,刘邦宽厚大度,善于用人,有政治头脑,比项羽要高出许多。所有这些,都使他有能力、有条件与项羽争霸天下。

因此,项羽对他怀有戒心,处处进行限制,甚至企图将他封闭在汉中、巴蜀的崇山峻岭之中,永远不得东归,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从当时总的形势来看,刘邦却远远不是项羽的对手,根本没有能力与项羽公开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唯一可取的策略就是用韬晦之计。他一方面要忍耐,设法麻痹项羽;一方面要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结果看,刘邦的韬晦之计是成功的,他的上述目的也随之达到了。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回到韩国后,项羽因张良跟着汉王刘邦去了趟汉中的缘故,不让韩王和张良留在自己的封国,而将他俩一块儿带到了彭城。张良对项羽说:“汉王把栈道都烧毁了,已经不打算东归了。

项羽果然从此不再担忧西边的刘邦,而是放心发兵向北攻打齐国去了。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刘邦在大将韩信的策划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消灭了项羽留在关中的三个诸侯王,将关中据为己有,从而拉开了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序幕。

无论是范增也好,项羽也好,把刘邦“压制”到巴蜀之地,其实是一个严重的失策,竟在无意、无知中让刘邦得到一个进可以攻取关中,退可以御敌于“门”外的良好的立国之地。

巴蜀位置偏远,道路难行,是诸侯多不愿意去的地方,而实际上这是大错特错了。巴蜀一带,也是我国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不仅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且自春秋至秦末一直未曾遭到战争的破坏。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四面高山耸峙,中间平原宽广;陆有剑门之障,水有三峡之险;东扼长江,实为吴、楚咽喉;北越秦岭,可以直捣关中——军事上可攻可守,实为一良好的立国之地。

汉中的战略地位同样重要。项羽原本没有将汉中封给刘邦。但深谋远虑的刘邦却通过贿赂项伯,由项伯出面向项羽请求加封到了汉中。

刘邦自在汉中拜韩信为将后,后者一出“汉中对策”,刘邦便豁然开朗,既看清了自己的实力,也看清了项羽的弱点,于是他便采取韬晦之术,故意在汉中装作一副无所作为的样子,暗中却将东征计划全权委托给了韩信。刘邦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复出,主要是他从和韩信的“汉中对策”中受到了启发,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6.建立霸业

要建立霸业,先要将霸主打下擂台。

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依从张良、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一举攻取“三秦”,拉开四年楚汉相争的序幕。刘邦利用项羽在城阳与田荣会战之机,从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击败魏王豹,夺取河内(今河南武涉西南)。又针对项羽放杀义帝,号召诸侯王讨伐项羽。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率诸侯兵56万攻楚,占领楚都彭城、。正当他在彭城庆功的时候,项羽乘其不备,率精兵3万人夺回彭城。汉军死伤无数,刘邦只带数十骑逃跑,连自己的父亲及妻子都成了楚军的俘虏。

这年5月,刘邦收集余部,退至荥阳固守。当时许多诸侯王相继反汉投楚,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达两年之久。

为了打破这种相持的局面,刘邦大力经营关中,使之成为支援战争的巩固的大后方。首先,他解决关中反汉的诸侯王问题,迫使章邯自杀,平定了雍地。其次,派萧何守关中,制定一系列法令,包括户口、运输、调兵等,保证前线的补给。

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派韩信、曹参北上破魏,平定了魏地。两个月之后,又派韩信、张耳击赵,大破赵军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北)。至此,汉军北翼的压力解除了,又给项羽造成极大的威胁。

同年11月,他又派人南下九江,去说服项羽的枭将英布归汉。英布果然起兵攻楚,既削弱了项羽的力量,又解除了汉军南翼的威胁,壮大了破楚的实力。

与此同时,刘邦又派刘贾、卢绾率2万兵马,深入楚军后方,帮助彭越焚烧楚军的粮草军需,从后方给予项羽造成威胁。

公元前203年10月,韩信破赵之后,又纵兵攻齐,占领临淄,给予项羽极大的压力。

至此,汉军从战略上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刘邦转弱势为强势,项羽几面受敌,楚汉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双方对峙的局面被打破。项羽不得不与刘邦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属汉,以东为楚。

当项羽准备引兵东归时,刘邦听取张良、陈平的建议,决定乘项羽兵乏粮尽,一举灭楚。在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大会诸侯兵,与项羽决战于垓下。项羽被重重围困,只得带800骑突围。刘邦发现后,派灌婴率5000骑追击。项羽退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便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身死。

这一年,刘邦登基,建立西汉政权。

7.壮士悲歌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又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问题恰恰在于,项羽的性格不能为自己谋势,他对敌不狠、对友不仁,刚愎自用,四面树敌,想不失败都不可能。而刘邦并不是什么“鹰熊”,但他能成事,能依靠谋士为他谋势,所以后人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项羽首先执著于他所谓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强相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实乃对敌人“义”而对自己的“不义”。项羽立刘邦为汉王,将他分封到边远的巴蜀之地时,项羽仍是强势。有谋士对项羽说:“刘邦乃是大王的心腹之患,应当设法除之,今日刘邦势弱,他不敢违抗大王,可一旦形势有变,大王岂不养虎遗患吗?”项羽自信道:“我一旦为王,刘邦就不可翻身,天命在我,哪里会变呢?”过分自信的项羽,就这样最后一次错过了灭掉刘邦的机会。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项羽重义而轻理,常常出一些有违自毁优势的昏招,令大好的时机失去,让大好的形势逆转。项羽的性格悲剧还表现在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开始在项羽麾下,他“言不听,谋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略,济世之才能,然而却不能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羽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羽的刚愎自用,终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可以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谋势,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处树敌是项羽最终失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项羽等将暴秦推翻后,虽然拥楚怀王为义帝,但自己却大权在手。大权在手的项羽行事乖张,对诸侯王或废或杀,全凭自己的喜怒行事。韩王韩成没有建立军功,项羽便不准他到封地去,把他带到彭城,废王为侯,不久又把他杀死。项羽此举大失人心,面对人们的议论,项羽不屑一顾地说:“自古王者主天下,百姓之言又有何用?我势倾天下,不服者只有死路一条!”不久,诸侯屡有反叛项羽者,天下一时纷乱不休,又有人向项羽进言说:“大王以强势压人,虽可一时取胜,但绝非长久之策。眼下诸侯反叛,形势已非从前,大王当改弦更张,安抚他们。”项羽暴跳如雷,他拒绝改变主张,仍以镇压为手段,东征西讨,穷于征战。汉王刘邦见形势不变,急与萧何商议说:“项羽处处树敌,身陷苦战,我等若趁此良机起事,当有胜算啊!”萧何极力赞同,他鼓励刘邦道:“项羽不知势易,仍恃强凌弱,这是他自取灭亡之道。大王窥破天机,起兵讨伐,必有大功。”于是刘邦起兵,打败章邯,降服司马欣和董翳,占领了三秦之地。项羽焦头烂额,气愤得要死,他要亲率大军讨伐刘邦,他手下的将领苦劝说:“天下诸侯纷纷反叛大王,大王不可以一味征讨了。形势大变,大王当思量别策,方为良谋。”项羽咆哮道:“强者生,弱者死,只有消灭刘邦,才是真正的良谋。我不会用什么别策,我不能让刘邦小视我啊!”项羽派兵抵抗刘邦东进,又自己领军攻打反叛的齐国。刘邦虽然多遭失败,但项羽尽失人心,实力不断受到削弱……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临终悲吟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前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勇力超群,英雄盖世,却仍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歌的基调悲凉低沉而又不失英雄本色,但将失败归结于时运不济,而不能认识到自己在谋势上的致命错误,则不免到死尚不知醒悟。

形势是充满变化的,因势而变是成功者的制胜要诀,“雨未来,风先至,不知其理,焉能存留?”度势不可因循守旧,更不可固执偏见,随时保持高度的警醒和调整才不致错判。特别对自身强大者而言,占有一时的强势并不能代表永远都会这样,所以,人不仅要有谦卑之心,还要正确估量自己,勿生骄纵之心。事实上,强者更需在度势上做到主动、自觉,否则,优势便会渐渐失去,直至败亡。善于谋势者,击筑高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不善于谋势者,只能慷慨悲吟《虞美人》。真是“可奈何”、“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