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理健康标准

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事物是复杂的,人所接触的客观现实不同,人的心理活动也各不相同。健康的心理标准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认知正常

认知正常的人,对客观事物能辨别真与假、美与丑,生活上不奢望,遇到麻烦不怨天尤人,能正确对待;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处理好家庭、社会间的人际关系。认知过程主要包括观察、感知、思维、理解和记忆的过程。感知、思维、记忆的过程既是人们学习知识形成思想的过程,又是工作和创造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

2.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的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与心境;能长期热爱自己的事业,搞好自己的工作;对生活有深厚的兴趣,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情绪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波动很大,不能控制自己。

情绪即心情、心境。广义地讲即情感,系指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其表现是随着各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而转移的。情感有**、心境、应急等多种形态。**是强烈的暴发式的短暂的情绪体验,如暴怒、狂欢、绝望等;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如心情长期愉快、高兴、心情长期不愉快、遇到什么事都不高兴等;应急是危险情况下出现的极强烈的情绪体验,如地震、车祸等突发事件出现时的应急状态,人能集中精力,排灾去难,化险为夷。人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与人类道德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如对相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人与人之间的理智、宽容、爱戴和关怀等;理智感是与个人智力活动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如好奇心、求知欲、惊奇感、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沮丧、捍卫真理、鄙视迷信的情感等;美感是与个人对美的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如看美丽的风景、听悦耳的音乐时所产生的感受。情感又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长期积极的乐观情绪有助于健康长寿,消极的悲观情绪损害健康,缩短寿命。

3.意志正常

意志正常的人,凡是符合行动目的的事就去做,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事就不做;获得胜利不骄傲自满,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而是振作精神去战胜困难。

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常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它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志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为客观规律所制约。

意志行动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明确的目的性;二是能克服内部或外部矛盾;三是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所以,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毅性。

4.心理与行为协调

心理健康的人,其内心的认识和情感与外界的言行是一致的;心理不健康的人其内心和言行是不统一和不和谐的。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和能力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内心活动。行为即所作所为。健康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协调一致的。性格是指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果断、刚强、懦弱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们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一个人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特征。

(1)人际关系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善于交往,能与多数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对人尖刻,与集体对立,遇点小事易与别人吵架,喜欢孤独一人生活。

(2)心理年龄

科学家们认为,在人的生命进程中,可分为几种不同性质的年龄:即年代年龄、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和心理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程度确定的年龄,以意识和个性为主要测量内容。心理年龄一般分为三个时期:≤19岁是未成熟期,20 ~ 59岁是成熟期,≥60岁为衰退期。一般认为心理年龄≥60岁为老年人。心理年龄与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往往并不同步。确定一个人是不是老年人,不仅要以年代年龄为标准,还要依据其生理年龄、社会年龄和心理年龄来确定。年代年龄的增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是可以通过自我保健措施来延续增龄的。因此,老年人要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特点,防止早衰,使寿命达到自然赋予的正常寿限。

(3)心理健康应是三者俱备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感,或是只能愉快地接受生活规范,应是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特殊的心理状况,当事者要有良好的适应力,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5.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体心理健康的7条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3)具有较强的意志和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动地适应并改善现实环境;

(6)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