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心态与好的免疫力 一、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著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心理健康的人应当:

(1)对现实具有敏锐的知觉;

(2)自发而不流俗;

(3)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

(4)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和宁静;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的理论;

(6)对于最平常的事物如旭日夕阳,都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有乐于助人的热心;

(8)具有真正的民主态度、创造性观念和幽默感;

(9)能承受欢乐与忧伤的考验。

人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而大脑又主宰全身的活动,因此,为了获得全面的健康,除了防止身体器官的疾病和缺陷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发生,必然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积极的情绪总是促进健康的,正所谓“快乐忘忧,乃是良药”、“乐观者长寿”。另一方面,“忧能伤人、怒能杀身”,消极的情绪容易影响健康。不善于控制情绪引起的疾病,是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忧虑、失望等日积月累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而造成的结果。很多病人的病痛,病根多在情绪的控制不当。

现代医学研究确定,情绪反应能刺激脑垂体和肾上腺素。只要消除引起紧张的消极情绪和有较多的轻松愉快的刺激,就能保持内分泌的适当平衡,有益于健康。快乐表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谐而完满;经常乐观又富有幽默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衡量能否适应环境的尺度。压抑在胸中的怒气、凝结在心头的忧闷,应当寻求适当的机会转化,做出积极的反应,才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而有益于健康。

要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做情绪的俘虏,要做情绪的主人。要保持健康的情绪、情感。情绪积极,情感热烈,对智慧活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大脑保持昂奋、活跃,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要以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从事学习和工作。在智慧活动中,经常会有困难横置在前,意志则是开疆拓域、披荆斩棘的利剑。一位外国专家曾对历史上长达400年间出现的301名伟人进行研究,发现他们都具有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积极进取心、百折不挠等共同的特性。

还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建立相容、融洽、亲切的伙伴关系,避免相互排斥、摩擦、冲突、互相拆台等不良人际关系,才会为智慧活动创造良好的空间。

2.能够接受和适应现实环境

霍姆斯研究所提出:任何类型的社会变动,如离婚、坐牢、经济拮据、被盗、受辱、事业的失败等都会造成人们对身体疾病呈易感状态。例如最近丧失最亲近者的人,要比年龄相似的对照组死亡率高出7倍。因此我们对待任何现实问题,都应直面困难,正确地分析,找出症结,设法妥善解决。

3.具有适当的行为

各种不同的人,他们的心理特点各不相同,而这些心理特点又受社会因素所制约。例如,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举动、言语、好恶、态度、服装等都与其他在相同的社会情景下的人显著不同,那么就是不健康的表现。一个人的兴趣、能力等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变,如果其行为与年龄不相称,也是不健康的表现。

4.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个人和集体生活的规律性,促进健康。不良习惯则发生有害的影响。劳逸没有很好结合,在生理上就会有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肌肉**、麻木等;在心理上也会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缓、反应降低、情绪波动、忧虑、厌烦、怠倦等情况。因而我们必须采用各种方式来积极促进大脑“轮休”和调整、缓和紧张与疲劳,使生活和日常工作既有规律又丰富多彩。

5.客观地认识自己,下决心改变个性的缺陷

每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个性、身体和家庭状况等一切与自己有关的事情,都要客观地认识、估计和对待;同时还要尊重他人,虚心容纳不同的意见,善于与他人相处;能把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与他人比较,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之所短,消除个性上的缺陷,才能保持心情舒畅,进而有益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