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里去筹集创业资金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筹集创业资金难一直是许多有志于创业的人心里解不开的疙瘩。
创业需要创业资金,而失业人员最缺乏的东西就是两个:一个是创业经验,另一个是创业资金。特别是对于失业人员来说,失业以前的工资收入一般都很低,否则企业也不会倒闭破产了。而长期的低收入,使得失业人员积蓄不多,用来创业的资金投入就更有限。
对于创业者来说,很少有人没发生过关于筹集资金的痛苦经历。
天无绝人之路。苍天并不因为失业人员“一空二白”就扔下他们不管。只要开动脑筋,创业资金并不愁来路。
找钱的途径有多种多样。既可以掏出私人储蓄、向亲戚朋友求助、同业拆借;也可以利用融资机构筹资、向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还可以采用更新的融资方式寻求风险投资、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信贷支持和租赁融资、商业信用融资等等。
说到钱,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评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这样,为什么大家还会感到钱紧张呢?原来,资金必须在企业中进行流动,这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而资本流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二是创业者的信心和信念。一方面有人在寻找大量资金,希望以此建立自己的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也有人在为资金寻找出路,希望以此使钱能生钱。只是他们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1.银行贷款调头寸
向银行借钱是创业者开办企业必须考虑的传统途径之一。但是,在企业开办之前就向银行借款肯定行不通,而且即使企业开办起来了它还必须首先具有启动资金。
比较麻烦的事情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抵押物少,在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开办企业之后获得贷款的过程也往往会“好事多磨”,甚至会半途夭折。
柳暗花明的是,创业者与其向银行借钱,不如向银行“调钱”。首先利用家中值钱的东西向银行抵押贷款,用于创办企业的流动资金,然后等企业资金状况好转了,再用它赎回原来的抵押,完成资金的急需。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从1999年末就开始推出“综合性个人消费贷款”。名为消费贷款,实际它并没有指定用处,说穿了就是银行借你一笔钱,炒股、做买卖随你干什么,只要到期连本带利还清就行了,金额从2000元到50万元不等,还款年限从半年到3年不等。用大额存单或房产做抵押,利率分为半年~3年等不同档次,比向私人借贷利息低多了。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也推出了类似的“无指定性消费贷款”,所不同的是,这种贷款还可以用汽车和信用做担保。
切记,银行既可以成为创业者的救世主,也可能成为六亲不认的债权人,不可恋战。
2.民间借贷鸡生蛋
许多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都离不开向亲戚朋友借贷,失业人员创业也应该动一动这方面的脑筋。虽然“求爷爷告奶奶”所筹得的资金数额可能不会很大,但是不失为一种非常重要、甚至是创业之初唯一的融资渠道。
民间借贷资金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债券融资,即欠债还钱;另一种是产权资本,即与他人合股经营。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考虑周全、办清手续,以免以后纠缠不清,白白地耗费许多精力,甚至反目为仇、连朋友也做不成。
因此,给创业者一句忠告,民间借贷这种方式一定要“先小人,后君子”,也就是先以“小人之心”,把方方面面的风险考虑周全,然后再以“君子之脸”去向别人开口。
3.争取创新基金
如果创办的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企业,目前各地纷纷建立了诸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简称创新基金)之类的“奖学金”。创业者完全可以了解一下本地这方面的行情,以争取得到无偿资金帮助。一旦争取到创新基金,不但能够化解部分资金户难题,而且还是对自身创业的肯定和褒奖。在以后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适当向客户推介这方面的信息,对于做成业务也很有帮助。
4.从小生意起步
俗话说“看菜吃饭”。对于缺乏起码创业资金的人来说,先从资金需要量较少的项目做起、等到积累了一定资金以后再慢慢扩大企业规模,也不失一种有效方法。
这样的小项目很多,下面的故事值得参考。
有一位美国人名叫皮特,失业以后不仅没有了收入来源,而且还债台高筑,连房租也付不起了。
这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泰坦尼克号》,整个世界为之疯狂。在他经过纽约时代广场的时候,他看到了“请买泰坦尼克录像”的大广告。这时候他的心情非常糟糕,触景生情之后他掏出身上仅有的1800美元买了500件汗衫,在上面醒目地印上了“船沉了,此事该完了”的字样,就在那个大广告牌下卖汗衫。
由于他是无照经营,所以警察要来赶他走。但是当警察来赶他的时候,他在这6个小时内以10元一件的价格把汗衫全部卖完了。
接下来,为了避免警察的驱赶,皮特转移到网上卖汗衫,结果给他带来了4万美元的纯利润。
然后,皮特用这4万美元租了一间漂亮的办公室,添置了电脑、还清了信用卡债务,体体面面地创办了一家专门为纽约高科技公司服务的公关公司“科技怪人工厂”( Geek Factory),并且雇佣了4位员工一起干。
年轻的亨利当初在创业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问题同样是缺乏资金。
有一次他去朋友家里聚会,开车在高速公路旁休息时看到了一个安全套自动售货机,由此便产生了创业灵感。他想,在波士顿有这么多大学,如果在这些大学里放上这些机器,不用担心没有生意。
由于投资额不大,所以几个月以后。亨利就和他的伙伴们一起,把安全套自动售货机放满了波士顿地区的所有大学。他的父亲笑着称他为“波士顿地区的安全套大王”。后来律师告诉他,只要有1只安全套破损,为此所打的官司就要花费许多钱。由于害怕这一点,2年以后他以2.5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这些安全套自动售货机。
手中有了2.5万美元,亨利在波士顿开了一家静电复印机色粉商店,后来又把这家商店全部上了网,成了Tonemow.com的总裁。现在,这家商店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交易年销售额达500万美元。虽然这个数字并不大,但却迈开了成功的第一步。
5.寻找风险投资
寻求风险投资的基本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份详尽的创业计划书,然后才有可能游说风险投资商。
在美国市场上,1999年的流动风险资金达到历史最高,仅仅当年的前3季度,主要用来投资于新创公司的风险资金就高达210亿美元。然而要得到风险投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风险投资公司都要收到几千份创业计划,然而最后被选中的投资项目一般只有10个左右,连1%都不到。
由于风险投资市场在我国还远远没有发育成熟,对于绝大多数失业人员来说,要在国内市场上争取到这1%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曾经担任著名创业投资公司Walden Intemational InvestmentGroup副总裁的茅道林介绍说,风险投资公司投钱或是不投钱给一家初创公司的原因很多,很难找到一个公式来套用,诚实而清楚地把自己的公司经营理念与计划说清楚,是获取风险投资的最重要的关键。有些企业根本不具备明确的经营理念,当然也就不会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由于风险投资公司具有很多各种特定领域的专家,所以初创公司一开口,风险投资商就知道有没有机会了。
茅道林指出,以下10种类型的企业比较不容易得到风险投资:
(1)与政界高官攀亲沾故,例如故意炫耀有一堆与领导人合影留念的档案等。
(2)井底之蛙,认为在自己的车库里就拥有全世界最好的领先技术。
(3)谈到销售策略时自信十足。
(4)老板什么都管,从薪资、公关行销到研发等一手包天,典型的“个人秀”(one - man show)。
(5)只要风险投资而不要风险投资商介入经营。
(6)认为自己没有竞争对手。
(7)守着所谓的“中国特色(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无法扩大视野。
(8)虽然是新办企业,可是却想做好每一件事,缺乏经营焦点。
(9)老板一直在抱怨员工不好,觉得世界上只有自己最好。
(10)生意不大派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