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该如何发球与接球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刘勰

谈话的基本形式是提问和回答,而提问在谈话中则占主导地位,不论是谈话的开始,还是**的连续,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善于提问。不论是记者采访、医生问诊、教师讲课、市场交易,还是夫妇交谈、日常闲聊……好的提问可能引导对方讲话,给对方提供讲话的机会,克服讲话过程中的沉默局面,启发对方思考某一个问题,了解对方在某个问题上的真实想法。

提问就好比乒乓球赛里的发球,看似平常实则内有乾坤。要阐明自己的主张、阐述自己的意见,让对方关注地倾听自己的论述,使其理解、同情,进而接受、支持自己的主张,无疑需要一些良好的提问技巧。人们就常用“查户口”的比喻来讽刺那些僵化的、一问一答的讲话。死板生硬的提问不仅不能起到提问应有的功能作用,甚至会完全窒息友善的讲话空气,破坏讲话的气氛,使讲话难以进行下去。

在国际新闻界,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能娴熟地运用提问艺术进行采访,她在《采访历史》一书中谈到了一次采访霍梅尼的经历。

法拉奇采访霍梅尼,伊朗方面制造了许多障碍,甚至提出法拉奇必须身着伊斯兰妇女的黑色长袍,跣足木屐,并把脸和身都蒙起来等,并威胁不这样干,霍梅尼将拒绝接见。法拉奇从内心对这种以宗教名义实行强迫命令的做法很不满,但为了达到这次采访的目的,她还是勉强地穿上了一套伊斯兰妇女的服装。但在与霍梅尼见面后,她却根据自己身上的服装挑出了关于伊斯兰妇女的地位问题。

法拉奇激动地说:“他们要我披上这片长纱来见您,你坚持所有女人都必须披上这片长纱。请告诉我,您为什么强迫她们掩盖自己?全被捆在那些不舒服而怪诞的服装里面,让人工作和行动感到不便!”

访问这样迅速进入了主题。

可见,要问得巧,必须做到善于针对场合、对象,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你可对小朋友问:“你几岁啦?”但对老年人却不宜这样直直的发问。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你可以直接问:“您多大啊?”但这远不如问:“您有三十多岁了吧?”再如你可以对一个中国人问:“您在哪儿工作?”“怎么样,一个月领多少钱?”“家里有几口人呢?”……这是你关心尊重对方的表示。但你若是这样问一个欧洲人,他会产生误解,认为你这是打听别人私事的不友好行为。提问看对象,因为被问人有各种各样。有人沉默寡言、有的文静安详、有的急躁毛糙、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审慎多疑、有的高傲、有的谦虚、有的诚恳、有的狡黠……性格不同,气质各异。因此在提问的方式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或单刀直入、或迂回进攻、或敞开发问、或试探而行。

适应对方的心理,在交往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本身都会对被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有家咖啡店卖的可可,可以加鸡蛋。售货员在出售可可时,常附带上问一下顾客:“你要鸡蛋吗?”后来,一位心理学人际关系专家建议改为问:“‘您要加一个鸡蛋,还是要加两个鸡蛋?”结果,销售额猛增。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有许多商店因人手奇缺,想减少送货任务,有的商店就将“是您自己拿回去呢,还是给您送回去呢?”的问话改为“是给您送回去呢,还是您自己带回去呢?”结果大奏奇效,顾客听了后一种说法,大都说:“还是我自己带回去吧。”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违背文明服务的原则。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提问不是要对方解释,而往往是要对方听自己表达,顺着自己的思路附和自己的观点。这时,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就能达到控制对方的回答。

孟子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但他不直接抨击,而是采用步步设问的方法,让他顺着自己的思路做出肯定的答复,最后服从自己的思想。孟子问:“假若您有一个臣子,他把妻室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都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回答道:“和他绝交。”孟子于是回答:“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回答说:“撤掉他!”孟子接着发问:“假若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了”。在这里,孟子善用步步设问的语言技巧,让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最后附合自己的观点。

我们同样可以采用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诱导提问法,即用一个问句诱导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然后接过话头,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如在电车上,一位先生给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小姐让座。这位小姐一声不吭地就坐下了。先生恼这位小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便稍一皱眉,问道:“嗯,您说什么?”“我没说什么呀!”“哦,对不起。我以为您说‘谢谢’呢。”在这里,先生的提问是为了引出自己后面对女方的批评,显得含蓄而不失分寸。如果这位让座的先生一开始就叨唠:“给你让了座,连个谢字都没有。”那必然会让别人误以为他小肚鸡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斤斤计较。而一个简单的诱导设问,不仅含蓄地对女士不懂礼貌提出批评,而且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风度。

由此可见,在交谈中,问什么、怎么问、会不会问、大有学问。提问要问得好、提得巧,对方才能答得好、答得妙,回答你想得到的东西。和人交谈正像和人打乒乓球一样,而提问则恰似打乒乓球时的发球,打一个漂亮的发球,直接影响后面对局面的控制;一个好的提问,直接影响到整个交谈的效果。

如果把提问比作打乒乓球时的发球,则回答是接球与扣球。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上能否纵横捭阖,不但要具有好的口才,还要有发球与接球的技巧,这样才能问得好,也答得好。

◆善借于物

战国时代的墨子和他的学生子禽曾有这样一段对话:“老师,话说多了好?还是少好?”墨子回答说:“池塘的青蛙日夜不停鸣叫,可有谁去理会呢?雄鸡在天亮时只叫一两声,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墨子巧妙地引用青蛙和雄鸡作对比,说明了话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

善借于物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通过两类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进行对比,以求回答得生动、具体,而又别开生面。

一位演讲者在回答听众关于他对男女关系的看法时是这样作答的,他说:“男人,像这个大拇指(做手势);女人,像这个小指头儿……”这一下子,全场哗然,女听众们强烈反对他的这种比喻。这位演讲者不慌不忙接下被打破的话:“女士们,人的大拇指粗壮有力,而小手指却纤细、灵巧、可爱,且常常能‘四两拨千斤’,这些妙处,不知哪位女士不想要,却想颠倒过来?”一句话平息了听众的愤怒,一个个相视而笑,心悦诚服了。

◆适时装聋作哑

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处境不利而又无计可施,什么也不便表态,也不能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时地装聋作哑,避免落入对方设计的圈套以致更加被动。这也是一种回答,是一种很高明、特殊的回答。

1945年7月,美俄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谈。一次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有意对斯大林透露,美国已研制出一种威力极大的炸弹,即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这时,丘吉尔也两眼死死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应。而斯大林却好像什么都没听见,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其实,他听得很清楚,当然也听出了杜鲁门的弦外之音,尽管自己当时内心焦灼不安。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加快我们的研制速度。”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有时还不得不装聋作哑,为了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能占上风。”

也许是这件事给了丘吉尔有益的启发吧,1953年6月,已79岁的丘吉尔参加百慕大的英美法三国首脑会议。他为了回避某些难题,就借口年事已高,装作没听见,不予回答。而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与美法两方讨价还价,一点也不聋了。他这种时而聋哑、时而正常的做法使与会者颇感头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幽默地说:“真没办法,装聋作哑成了这位大演说家的新式武器了。”

◆明辨是非,机智巧答

在很多情况下,对方的问题如果是不对的,是个陷阱,这时你必须明辨是非、机智巧答,而不能不加思索、信口开河。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语录》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人故意问梅内德谟,他是否已停止打他的父亲?这显然是一个刁蛮无理的问语,若不假思索,简单地回答“是”与“否”,就会正中他人下怀。机智的梅内德谟回答道:“我既没有停止,也从来没有打过。”在这里,梅内德谟看出对方的不怀好意,抓住问题中含敌意的关键,否定了问语本身。

这种需要明辨是非、机智巧答的提问常出现在一些涉及政治、国家利益的重要的外交场合,这时,要求我们对提问要慎重提防,抓住问语含敌意的内容,打破提问者的圈套。如有旨在分裂中国的外国记者问中国外交人员:“中国政府对在印度政治避难的达赖回到他自己的国家——西藏持何态度?”中国外交人员义正词严的回答:“首先,我国政府从没有对达赖实行过政治迫害,不存在什么政治避难问题。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始终欢迎达赖回到祖国来,他愿意的话,也可以在西藏自治区工作。”中国外交官的这一答是对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提问本身的否定。因为外国记者的提问中预设着我们不能接受的前提:达赖受到政治迫害,“西藏”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如果不明辨是非,便等于承认了这些,这实际上是一个圈套。所以,我们在回答问题时,首先必须明辨是非,然后方因由作答。

因为答总是以问为前提的,因此,到底运用什么样的技巧作答,要看对方提问的内容、方式、态度,以及对话的环境、场合。比如,一位家长问老师:“我孩子成绩怎么样?”老师回答道:“要是能抓紧点,他成绩不会差。”这样的回答就婉转、得体,既避免了家长失面子,也避免了有的家长迁怒于孩子。《孙子兵法》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读者在运用作答的各种技法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击好每一个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