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地拒绝他人

中国人生性敦厚、古道热肠,一般不愿意也不习惯拒绝别人。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为了避免多余的困扰,对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说“不”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让我们多一点儿拒绝的技巧,“华丽”地把拒绝说出口吧。

不可否认,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拒绝之中度过的,就像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而螺旋上升一样。但就拒绝行为的双方而言,主动拒绝的人是站在有利立场上的,但若拒绝不是采用合适的方法或相应的技巧,就可能会给对方造成伤害,甚至引发怨恨和不满。

聪明的拒绝之道就是:“含糊其辞”,不把话说死,才能避免在拒绝别人时,引起对方不愉快而影响关系,甚至让自己陷入被动的麻烦中。

谢君磊承包经营一家新技术开发公司。几年来,市场瞄得准,技术开发战略决策恰当,科技力量雄厚,经营管理科学,使得企业产值和利税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极好。因而引得许多人都想往这个单位钻。

一天,他的一个老上司打电话,想给他推荐一个职员,问他能否接收。碍于面子,就让老上司带着求职者来面试。面试后发觉很不理想,进入公司吧,养了个庸才,而且会破坏公司的进人制度,进人口子过大过松,影响公司长远发展。不接收吧,老上司以前待自己不错,碍于面子,不好拒绝。于是,谢君磊愁眉苦脸地来找好朋友,涉世老手王乾。

王乾问清情况后,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摆明单位实际情况,让老上司及求职者明白不接受的客观原因;要顾全老上司的面子,免伤自尊和和气;从大处、长处着想,应当拒绝。

两天后,谢君磊高兴地打电话过来,告诉涉世老手他拒绝的办法和效果。谢君磊首先请老上司和那个求职者参观了解公司工作室及各人员忙碌的情况和做事的难度,以及公司进人的规章制度。接着向老上司汇报了公司以前在老上司指导下的发展情况,今年的承包合同指标。“老上司,前几年在您的指导下公司发展很快,公司上下都非常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去年年初,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加强了管理制度和岗位用人制度,效果非常好,希望您能继续指导。对于您介绍的这个小伙子,所学专业与我们不对口,公司研究没有通过,也是怕影响今年的承包指标完成。如果有别的适合单位的话,可先告诉我,我再想办法让他去试试。老上司,您看这样好吗?”

的确谢君磊通过让他们了解公司实际情况, 明确地说出事实,“开诚布公”地拒绝了,即使不拒绝,求职者也很可能会畏缩。谢君磊以老上司指导定的制度来拒绝,既恭维了老上司,给足了他面子,又以制度和合同指标给老上司指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此外,以本单位不适合,还有别的单位可能接收,留给对方一个后路。这种拒绝法真可谓巧妙。

不管怎么说,被拒绝总是会在心理上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每天都做一样的工作,凭什么要我帮你”或者“这件事我真的办不到”。在遭受这些拒绝后,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一定会恼羞成怒,用犀利的言语回击对方:“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同情心啊?难道你一辈子就不求人吗?”然后拂袖而去,从此与原来的朋友形同陌路,甚至伺机报复。

其实,有时我们拒绝的人之所以与我们反目成仇,并非完全是因为我们拒绝了他,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拒绝他的方式伤害了他。我们不能避免拒绝,但却可以在拒绝时采取巧妙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拒绝而结怨。

下面几种小方法,也许能帮你更好地拒绝别人的要求。

首先,可以从对方的语言中找借口。

权倾一方的军阀吴佩孚,就是一个善于从对方的语言中找借口的人。一天,吴佩孚的一位同乡来找他,想托他找个闲差干干。吴佩孚虽然知道这位同乡没有什么本事,但碍于情面,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不久,那位同乡嫌官微职小,再次请求想当个县长,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听了,便在他的申请书上批了“豫民何辜”四个大字,断绝了他的念头。谁知过了一段时间,那人又请求调任旅长,并在申请书上说:“我愿率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班师凯旋,一定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看到同乡的要求,吴佩孚简直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笔批了“先种树再说”五个大字。

其次,可以把别人作为搪塞的借口。

郑冰在电器商场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买家庭影院设备。看遍了店里陈列的样品,也没找到满意的。最后,他要求郑冰带他到仓库看看。郑冰面对朋友,不好直接拒绝,只好笑着说:“前几天我们经理刚宣布过,不允许任何顾客进仓库。”尽管郑冰的朋友心中有些不悦,但总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得多。

人不是神仙,谁也不能呼风唤雨、有求必应。如果不好意思拒绝而轻易承诺了自己不能、不愿或不必履行的职责,事办不成,以后你会更加难堪。但是,要怎样拒绝别人,才能既达到目的又尽量不得罪人呢?“厚灰”点儿准没错。

别把拒绝的话说死,拒绝的话也可以很艺术、很委婉地说出口。这样,既合情合理,又不伤人,在“含糊其辞”的玩笑和推脱中化解拒绝的尴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