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没好下场

其实,这是我们绝大部分人的通病——容易骄傲。

在西方文明中,骄傲是七宗罪之一,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七宗罪之首。在古希腊悲剧中,骄傲自负是批判的重要对象。所以说,骄傲自大是古已有之,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心理学中将这种对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叫做“自我服务偏见”: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可以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骄傲是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领域有卓越价值的肯定,是人对自己成绩的认知。生活中,人们大都不会缺乏骄傲的理由,一件新衣服,一种新发型,都能引起他们的骄傲之情。而一个心性骄傲的人,却从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但他们忘了,过分的高傲只能让人厌烦,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太过骄傲只能自取其辱。

古时候有则笑话,说有人做了首诗自吹道:“天下文章有三江,三江文章唯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转了一个大弯,还是在夸自己的文章好。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知识渊博的人越表现出谦逊无比,相反只有那些“一瓶不满半瓶晃**”的人更喜欢张扬。所以,一个人要想圆通处世或者成就大事都必须要戒傲,做到有才学而不张扬,有情趣而不肤浅!

相传南宋时江西有一名士待人傲慢之极,凡人不理。一次他提出要与大诗人杨万里会一会。杨万里谦和地表示欢迎,并提出希望他带一点江西的名产配盐幽菽来。名士一听就傻了眼,他实在搞不懂杨万里要他带的是什么东西,只好说:“请先生原谅,我读书人实在不知配盐幽菽是什么乡间之物,无法带来。”

杨万里则不慌不忙从书架上拿下一本《韵略》,翻开当中一页递给名士,只见书上写着:“豉,配盐幽菽也。”原来杨万里让他带的就是家庭中日常食用的豆豉啊!此时,名士面红耳赤,方恨自己读书太少,始觉为人不该傲慢。

骄傲有很多的害处,但最危险的结果就是让人变得盲目,变得无知,变得更加虚荣。骄傲会培育并增长盲目,让我们看不到眼前一直向前延伸的道路,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到达山峰的顶点,再也没有爬升的余地,而实际上我们可能正在山脚徘徊。所以说,骄傲是阻碍我们进步的大敌。

曾经有一个学者,他学富五车、精通各种知识,所以自认为无人可以和自己相比,很是骄傲。后来他听说有个禅师才学渊博、非常厉害,而且很多人在他面前都称赞那个禅师,于是学者很不服气,打算找禅师一比高下。学者来到禅师所在的寺院,要求面见禅师,并对禅师说:“我是来求教的。”

禅师打量了学者片刻,然后将他请进自己的禅堂,并亲自为学者倒茶。学者眼看着茶杯已经满了,但禅师还在不停地倒水,水溢出来,流得到处都是。“禅师,茶杯已经满了。”学者说。“是啊,是满了。”禅师放下茶壶说,“就是因为它满了,所以才什么都倒不进去。你的心就是这样,它已经被骄傲、自满占满了,你向我求教怎么还能听得进去呢?”

骄傲是陷阱,只有克服和防止骄傲,才能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进。古人讲:“君子宽而不慢。”综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是虚怀若谷、好学不倦、从不骄傲的人。

骄傲是目中无人的表现,是不自量力的狂妄作风。骄傲的本质是自我崇拜,是虚荣心膨胀的体现。当一个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地位、声誉和财富,并对此产生自我崇拜时便会产生骄傲的心态。骄傲其实是;无知的一种表现,骄傲的人不懂得自己只是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