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投资有风险,千万要理性

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哲学解释了投资的现实、市场如何运转、如何判断价值以及价格为什么变化,这是他们的行动纲领。

他们的投资哲学使他们的投资标准明确清晰,允许他们以合理的确定性找出"高概率事件"。

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智的行为,如果说投资大师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的话,那么这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思维与别人一样。

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他们的事前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的表达。在他们深刻思考每一项投资策略没有做出行动之前,他们不会投入1分钱。

投资大师的投资哲学使他们能保持一种强大的精神优势,能让他们在其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失去理智的时候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下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投资的理性一面,这也就是投资与赌博的区别:投资是经过"审慎计算"的赌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缪尔森有一次和同事打赌扔硬币,如果出现他希望的一面,他就赢1000美元;如果不是他希望的那一面,则他付给同事2000美元。

听起来,这是一个对同事有利的打赌安排。因为,如果同事出资1000美元,就有50%的可能赢得2000美元,当然也有50%的可能将1000美元输掉,但其预期收益是500美元,即50%×2000+50%×(-1000)=500。

但同事拒绝了:"我不会和你打赌,因为我觉得1000美元的损失比2000美元的收益对我来说重要得多。但是如果说赌100次的话,我愿意。"换句话说,他的同事的观点可以更准确地表达为:"1次不足以出现我所需要的平均定律的结果,但100次就可以了。"

在一个标准的扔硬币实验中,扔10次、100次和1000次得到正面的比例都是约50%,但扔1000次得到正面的比例比扔10次更接近50%,这就是平均定律。也就是说,重复多次这种相互独立且互不相关(下一次的结果与上一次结果无关)的打赌,同事的风险就被控制住了,他将能稳定地获得这种"制度安排"的好处。

其实,同事更聪明的回答应该是:"让我们赌1000次,每次你用2美元赌我的1美元。"这时他的资产组合风险就被固定了,而且他的初始资金需要不多,最多只要500美元(假定他在前500次都不走运,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样,他等于是将500美元分散到1000个相同且相互独立的赌博中了,这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将接近于零。

对于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来说,收益的取得和风险的控制对于自身效用来说是同样重要的。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金钱这一物品似乎并不适用--钱通常是越多越好。

那么,什么是理性投资呢?在经济学中,理性是指人们具有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特性。在投资领域,投资者通常被分为3种类型,即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爱好者。对第一种人来说,投资理性表现为:如果不存在超额收益和风险溢价,他是不愿意投资于有风险的证券的;第二种人则只是按期望收益率来决定是否进行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与风险中性者无关;而第三种人则把风险的"乐趣"考虑在了自身效用中,即所谓"玩的就是心跳"。

经验数据表明,大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尽管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理性投资就表现为:收益增加自身效用,而风险会减少效用,多承担一分风险,就需要多一分收益来补偿,风险和收益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

作为一位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上获得真正的成功,其实并不需要将所有的理论和分析技术都弄通弄透,投资股票并不需要那么多繁文缛节的东西。越是简单实用的东西,越能够直截了当实现自己的赢利目标。

因此,在股市上投资,往往只需要一种简单实用的投资原则、一些最简单的常识、一套坚决执行的纪律和属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就已经足够了。

美国林克斯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彼德·泰纳斯曾经对全美投资基金做过调查,他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投资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过人之处或有什么"独门暗器",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投资风格、一套简单有效的投资原则。这是绝好的佐证。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中外众多的股票投资成功人士的投资方法各不相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投资风格。这是他们成功的根本保障。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为什么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呢?一旦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你便会明白,股票投资其实真的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