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划,让学习变成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能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孩子能每日按照学习计划表有计划地学习,时间久了,他们自然而然就能把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当成一种动机,学习也就成了习惯。

那么,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制订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呢?

1.学习计划要科学、可行,兼顾生活的平衡

孩子的学习计划要按照孩子的特点制订。一般来说,要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家长需要事先明确孩子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及顺序。如当天要学习的书按顺序摆放在书桌左侧,每完成一个科目,就把相应的书挪到右侧,然后检查目标是否完成。这时尽量不要改变顺序,也不要混淆不同科目的书籍。

每天的学习要以学习的量为基准,因为如果不规定学习量,只是单纯规定学习时间,就等于在没有目的地的情况下盲目乘船航海。部分精力不集中的孩子就会养成蹭时间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在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应帮孩子规定学习的量,注意不要贪多,否则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此外,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还应该考虑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要把一天中的全部活动都纳入到计划中来。既要使学习在一天中占首位,又要使学习同其他活动协调起来。有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

2.学习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计划不应绝对不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执行计划中的体会进行调整。例如,某天孩子因参加运动会觉得身体非常疲倦,那就应该及时改变计划早早休息。如果单纯为了执行计划,硬要孩子一边打盹儿一边坚持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习,或是不解完十道题就不睡觉,那就无异于削足适履了。

学习计划既要有灵活性,又必须以基本不变为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倘若把什么情况都看成是例外,随便变更计划,是难以养成好习惯的。所以,在一开始制订计划时就要留有余地,计划一旦订好之后,尽可能不要变动。坚持这一原则十分重要。

3.要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要根据孩子自己学习的目标、以往的学习情况、学科进度、喜恶学科等情况来制订。

(1)计划要适合孩子个人的能力和特点,不要从个人的喜恶出发,更不要照抄别人的计划,必须考虑自己孩子的体力、智力、性格、志趣等是否与实现学习目的和采用的方法相适应。此外,还要注意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近邻关系等条件。

(2)要根据时期的不同来制订不同的计划。一般可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一周作息时间表三种。

在制订作息时间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自学时间集中使用不如分散使用效果好,尤其是前后内容连贯性不强的功课。

②为了能长时间持续学习下去,要注意中途休息五六分钟左右。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做体操之类。

③预习和复习的时间要分开进行。复习尽可能在当天课后进行,预习则尽可能在课前进行。无论预习或复习,都是距离讲课的时间越近越好。

④要充分利用上课时的空闲时间和自学时间,特别是整理笔记要尽可能在课后较近的时间里进行,趁热打铁。

⑤娱乐时间的安排要适当,使精神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应适当考虑运动、娱乐、社交等活动。

⑥所学科目的时间分配顺序,要考虑到内容近似的科目尽可能不要连续学,以免互相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4.每天检查孩子是否完成了计划

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思考问题的方式、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很多时候,学习计划对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并无直接的、实质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学习计划发挥它的功效,就需要家长的监督与检查了。如家长帮孩子制订了科学、可行的学习计划之后,为了让孩子持续完成计划,家长应每天关心与督促孩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检查是为了监视自己,而应努力让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共鸣,感觉家长看到了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

当孩子没有完成计划的时候,不要忙着惩罚和批评孩子,而是要问清原因,和孩子一起寻找新的方法。

5.教育孩子要克服惰性

有计划地做事,还需要克服惰性,当天的事要当天做完。如果难以完成的事情不断累积,最后越积越多,计划就会被打乱,很可能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完成要做的事情,这样做事很容易不了了之。

6.根据学习结果给予奖励

要想让孩子持续学习下去,适当的奖励必不可少。比如,孩子独自完成学习任务后,家长可以给孩子贴上贴纸。贴纸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送一件礼物,这也是不错的方法。

7.不要给孩子额外的负担

家长还应做到不要随意给孩子增加负担,比如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作业,可家长不但没有因此鼓励孩子,还让孩子多做几道题才去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努力了反而会有更多的作业等着他,与其这样,不如边学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