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知识,丰富孩子的口才资源

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个秀才写文章,憋了好久也写不出来,他妻子说:"写文章有这么难吗?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

秀才痛苦地回答道:"当然比生孩子难,生孩子至少肚子里还有‘货’,可我是肚子里没有‘货'啊。"

看到这个故事,很多人可能都会忍俊不禁。事实上,秀才的苦衷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积累,怎么可能做到“言之有物”呢?写文章是这样的道理,口才同样也是这样的道理。而要做到"肚里有货",说起话来旁征博引、融会贯通、谈吐自如、妙语连珠、巧问妙答、左右逢源,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出众口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思维才能够向纵深发展,说话才能具有逻辑性,并且提高言词的表现能力,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左宗棠自幼饱读诗书,腹藏经纶,其性格十分孤傲。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年轻时却仕途不畅,一介布衣。而当时的曾国藩却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官拜侍郎。左宗棠常为自己的命运而鸣不平,同时也对曾国藩的官运感到忌妒。

有一次,曾国藩从他的老家湘乡出发赶赴京城,途经长沙。他知道,长沙名士众多,决心逗留几日。住在长沙的左宗棠得知后为尽地主之谊,特地邀请了几位朋友一同拜访曾国藩。几人一落座便畅谈起来,说古论今,兴致很高。左宗棠更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喜欢标新立异,发表一些新观点。而他对曾国藩的意见却很少苟同,有时还进行无情的驳斥。曾国藩因此而很不高兴,于是,在告别之际,他想好一句话想戏弄左宗棠一番,挫挫他的锐气。于是微笑着说:"季高,今日一会,我有句话要送给你。”

季高是左宗棠的字,他一听知道没好话。

“什么话?”他问道。

"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曾国藩微笑着说。左宗棠深知这句话的妙处,连"左季高"三个字也嵌在里面,极为难对。他嘴里默念两遍,略一沉吟,回头笑着回敬曾国藩一句:"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

曾国藩听后暗自一惊,真没想到左宗棠才思如此敏捷,竟然尖锐而又天衣无缝地回抵了自己一句,他不但没有戏弄到左宗棠反被左宗棠奚落了一句。

口才的真正魅力是深深扎根与知识的土壤之中的,只有拥有渊博知识的人,才可能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但凡才华横溢者绝大多数都能巧辩如簧,这是因为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信手拈来,即兴发挥,使谈吐高雅,使论辩切准要害,出口成章而字字珠玑。

口才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的试金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口才出众,把话说得条理分明,头头是道,就必须用知识与智慧填充他(她)的头脑,积累其口才素材。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知识积累的来源。但是,报刊、杂志、网络中蕴藏的知识良莠不齐,真假混杂,而孩子个人的经验又有限,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帮孩子选择、汲取有益的知识。一般来说,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帮孩子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让孩子养成每天读报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年纪尚幼,不具备"读报"的能力,家长可以选择部分内容读给他们听。这样日积月累,孩子必能养成关心生活,关注时事的习惯。而这些都能给他们今后的“说”提供话题内容。

2.不仅仅让孩子看"动画片"等节目,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动物世界”"法律讲坛"等节目,让孩子认识到,原来电视不仅仅"有趣",还很有"学问"。

3.帮孩子订阅固定一两种的儿童文学杂志,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但能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还能帮孩子扩充其的话题内容的范围,为他们恰当的口才表达,准备"素材"。

此外,网络上的内容,家长更应该帮孩子慎重筛选,从而去“莠”取“良”,使孩子从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课外阅读,夯实口才素材

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人积累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头脑,更重要的是,还能丰富孩子的内心情感,充实其精神世界,使孩子的举止和谈吐显得更有风度。此外,广泛地阅读还能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的这一例子就是一个实证:

妮妮是小朋友圈中的"书虫",清晨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图画书,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还是看图画书,2岁到5岁之间,妮妮已经阅读了近200本的图画书。因为她接触的故事和知识比较多,因此词汇量丰富,说起话来旁征博引,头头是道,让许多家长赞不绝口。

正是广泛的阅读促进了妮妮表达能力的提高。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阅读,并从阅读中获益的。我们常见到这么一些孩子,他们看起来一副聪明伶俐的模样,可是说起话经常词不达意,让人哭笑不得。要改变这种情况,专家以为,还是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呢?以下的做法可供参考:

1.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小俊今年上二年级了,老师让家长多给孩子买课外书,加强阅读训练。可是小俊显然并不爱读书。为了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妈妈就每天花一段时间陪小俊阅读,而且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就按照故事给儿子出填空题,让他填写一些词汇。填对了,妈妈就奖励儿子一朵小红花。

有时儿子能按照原文填出词语,有时可以根据情节自己填词,甚至比原文写得还好,这时妈妈就奖励儿子两朵小红花。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小俊不但喜欢上了看书,而且还会给妈妈出题,而妈妈故意把词填得不一样,把故事情节改变了,为此,孩子很兴奋地要帮妈妈指出错误。

在妈妈的陪读训练下,小俊的词汇量增加了,说话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陪伴阅读,当孩子大一点以后,家长就可以放手,引导孩子利用学习的空余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读书也行、读报也行,只要"开卷有益”便可。

2.让孩子养成平时的笔记习惯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看到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甚至于是“好章”,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准备一本笔记本。让孩子随时把自己看到的好的内容都会摘录下来。久而久之,孩子的笔下淌出的将是自己的思想,口中说出的将是自己独到的见解。

3.让孩子养成“善听”的习惯

听收音机、听别人交流等都是听的途径。只要看到电视上有什么辩论赛、演讲比赛、阅读会,哪怕孩子再忙,也要叫孩子一起来看。让孩子从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

4.引导孩子多背

家长应引导孩子多背诵、积累经典成语、名言佳句、俗语、歇后语以及中外名人名言。如"每日一句",锤炼孩子的口才,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5."说书"习惯

我们知道,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因此让孩子学会"用"读过的书很重要。我们这里"用",就是让孩子把读过的书说出来。只要经常"说书",孩子的口才一定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刘东给7岁的儿子买了一本故事书,儿子一边看故事书,一边哈哈大笑。刘东好奇地问儿子:"你在笑什么呀?""我在笑这个人真是愚蠢呀,一边掩着耳朵,一边偷铃铛。掩自己的耳朵有什么用呢?别人不照样能听到?"

刘东也连忙打起了哈哈:"是吗?这个故事还真有点意思,能说给我听吗?"儿子一听这话,可高兴了,连忙当起了“说书员”。

以后每次儿子看完书,刘东都会兴致勃勃地要求儿子说故事,而孩子也是乐此不疲。在刘东的训练下,孩子的说书能力一天比一天强,而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更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只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积累各种知识与语言素材,等到孩子需要用的时候就能做到"顺手拈来"“侃侃而谈了!”相反,如果家长平时不注意引导孩子学习与积累各种知识,等到说话的时候,孩子难免会落入“词穷”的窘境中。

那么,孩子适合阅读那些书籍呢?

专家以为,阅读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的内容与兴趣一般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应该符合"趣味性""知识性"这两个要求的。以下是专家的一些建议:

(1)让孩子多读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书

对于低幼孩子来说,情节生动、想象奇特、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他们读书的最好选择。首先,趣味性强、情节生动的故事能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表达能力;其次,故事书还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读起来“不累”。

(2)让孩子多读知识性书籍

各类知识性的书籍,能增长孩子们的见识,为他们的提供新鲜的说话材料。

(3)读启迪类书籍

启迪类的书籍,能激发孩子思考并与人交流、讨论的欲望。

此外,短浅优美、朗朗上口的文章或小诗歌、顺口溜等,也能诱发孩子大声朗读的欲望,为他们的畅快自如的表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