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口才魅力

“角色”一词,是从戏剧、电影中借用来的。是指演员扮演的戏剧或电影中的人物。儿童口才训练中角色,与戏剧、电影中讲的角色,有着相同的意义。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求孩子学演员那样去演戏,去扮演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人物,当然这个扮演主要是在语言上的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训练孩子口才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家长先帮孩子选一篇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说、戏剧为材料。

第二,家长和孩子一起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析,特别要分析人物的语言特点。

第三,根据作品中人物的多少,孩子与爸爸妈妈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比比看,谁最能准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第四,也可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以此培养孩子的语言适应力。

另外,家长还可以找一些精彩的电影、电视剧片段,让孩子尝试着给角色配音,并把孩子的配音录下来,跟电影、电视中的角色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这也是训练孩子口才的一种有效方法。

角色扮演法中"演"的成分很重。它不仅要求声音洪亮,充满感情,停顿得当;还要求能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出来,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训练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家长的指导与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周末时,在家休息的美蓉正在给她三岁大的儿子浩浩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讲完故事以后,美蓉要求儿子也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与以往一样,儿子还是把美蓉说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奶生奶气地又重新讲了一遍。看儿子讲得手舞足蹈的样子。美蓉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她对浩浩说:"宝贝,你说的真好,但是,你的表演更好!这样吧,不如我们一起来演一眼《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好不好?”

儿子一听,可高兴了。

于是,母子俩就开始练习了起来,浩浩当乌鸦,妈妈当狐狸。母子俩演得不亦乐呼。从此,只要一讲故事,孩子就要求扮演角色。而美蓉也没有拒绝孩子的要求,总能让孩子这一爱表演的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当然,每次都会给浩浩提一点要求。

等到浩浩上了幼儿园大班,他的表演能力已经让老师们刮目相看了。每次班上有什么演出活动,总是少不了浩浩。美蓉为自己无心插柳的举动兴奋不已。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表演家。他们很有表演天赋,更敢于表现自己。孩子的表演过程,既是创作过程,又是交际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口才的过程。所以,每一位家长都要抓住孩子爱"演"的天性,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练习口才。

角色扮演法容易激发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孩子在交往中逐步锻炼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法,还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

生活中的活动,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了基础。一位家长说,角色扮演法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动手、动脑、语言的能力,使孩子获得熟悉生活、熟悉社会的机会,对孩子非常有益,家长有义务多多引导孩子做些角色扮演游戏?

小刘夫妇喜欢和女儿玩"开汽车"游戏,他们三人时常轮换扮演不同的角色:司机、乘客、售票员。这三种不同的角色,需要做不同的事。刘妈妈告诉女儿,当司机的时候,要遵守交通规则;当售票员的时候,要学会用礼貌的语言招呼乘客买票、出示月票以及向乘客报告站名,还要礼貌地对待不同年龄的乘客;作为乘客,需要遵守车内秩序,不在车内吸烟,主动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在游戏中,小刘夫妇不断与女儿交谈,还让女儿模仿成人的语言、动作,这就促使她进一步注意了解自己身边的一切,培养了她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有不同的角色就有沟通,有沟通孩子的口才就能得到锻炼。如果你的孩子不善于表达,那么就让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开口表达,提高表达能力吧!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智慧。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相吻合,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

口才训练作业

1.让孩子扮演“小熊做客”的情节,进行说话训练。

首先,让爸爸扮成"熊爸爸",妈妈带孩子去熊爸爸家做客。妈妈拉孩子的手敲敲门,里面的熊爸爸问:"是谁在敲门?"妈妈教孩子回答,然后等熊爸爸来开门。开门进入以后,示范如何问候、如何拥抱、如何进行交往,以提高孩子对人与人交往的认识。

然后,让孩子自己独自敲门,并完成回答、问候、拥抱等一系列动作。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以及语言能力。最后.让孩子代替爸爸当主人,爸爸和妈妈去做客。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模仿力,帮助孩子以社会规范的方式来与人交往。

2.让孩子读以下的故事,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要求做到说话的声音要大声宏亮,还应该有一定的表情、动作、神情,说话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森林里住着俩只小鸟兄弟。鸟哥哥是一只早起鸟,每天公鸡一"喔喔"啼鸣,它就睁开眼睛,离开温暖的窝去给大树爷爷捉虫子,因为树爷爷年纪大了,身上长满了虫子,所以身上的叶子总是枯黄枯黄的。只要捉净了虫子,树爷爷的病才能好。

而鸟弟弟呢?它可懒惰了,做什么事情都是懒洋洋,慢吞吞的。特别是早晨,它最不爱起床了。不管鸟哥哥怎么催促,它都挪不了窝。每天太阳晒到屁股眼了,它才不紧不慢地挣扎起来,嘴巴里嘟囔着:"臭哥哥,死哥哥,一大早都不让我安睡,真没意思。捉虫子有什么好玩的,能比我**秋千好玩吗?"说完,它就随便吃了几条哥哥留下的虫子出去玩了。

你瞧,它一会儿抓着树枝**秋千,一会儿跟树下的小兔子聊天,一会儿飞到云霄玩,一整天都很开心。等到天很黑了,它才回到森林的窝里。而这个时候,鸟哥哥早已经入睡了。鸟弟弟觉得自己的生活才有意义。哥哥的生活也实在太枯燥乏味了!

后来,远方的森林里起了很大的虫害。鸟哥哥作为树医生被邀请去给大树治病。临走之前,哥哥再三嘱咐鸟弟弟:"弟弟,我这一次去,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你自己一定要早点起床捉虫子,晚了,就捉不到虫子了。"

"知道了,知道了,"鸟弟弟不耐烦地说。

哥哥走了以后,鸟弟弟开心地想:"太好了,从此再没有谁催我早起了。我终于可以痛痛快快一觉睡到天大亮了!"

第二天,鸟弟弟果然睡到中午才醒来。它开心地伸了一个懒腰,习惯性地去吃虫子。但是,因为鸟哥哥不在,它不能像往常一样吃到已经准备好的食物。鸟弟弟只好自己准备去捉虫子了。

鸟弟弟在森林里飞了一圈,不知道该从哪里找食物吃。它这里飞飞那里看看,最后什么什么都没找着,也没有心情玩了,就饿着肚子回家去。

在孩子读完这个故事以后,家长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如,你觉得鸟弟弟是个怎么样呢?体现在哪些地方?孩子只有在充分认识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后,才能演好角色,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