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懒惰成为孩子的天性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劳、勤奋自古以来便被人们推崇和赞美,它能给人们带来累累硕果;而懒惰只能遭到人们的反对和鄙视,最终使人两手空空。可以说,懒惰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大敌。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首先,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或行为上的倦怠情绪。懒惰的思想和行为将会腐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变得精神不振、不爱动脑、不喜欢学习。

其次,懒惰更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能慢慢地征服人的勇气、消磨人的意志。一个懒惰的孩子总是拈轻怕重,缺乏生活责任感,缺乏斗志,更缺乏挑战难关的勇气。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他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逃离。

再则,懒惰的孩子体验不到劳动以及生活的诸多乐趣。他们总寄希望在被别人身上,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而他们自己却是缺乏行动力的,不喜欢主动参加劳动,更不能自强、自勉、自我激励。这样的孩子对生活缺乏热情,长时间陷入疲乏不堪的状态中。

此外,懒惰还容易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想一想,一个连袜子都不会洗的人,会有多强的生存能力?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孩子,又有多少独立的能力去面对和克服成功所必须要经受的曲折与磨难?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有个懒人,他靠着上辈人留下的家产过活。平日里这个懒人除了吃就是睡,什么都不做,懒得三年都不洗衣服,又脏又臭。

慢慢地,懒人坐吃山空,终于把上辈人留下的钱花得一分不剩,最后还把房子卖掉了。懒人花尽了所有的钱财家业,开始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困顿生活。

懒人已有好一阵子没好好吃上一顿饭了,一天,他想,如果再这样下去自己很可能会被饿死,于是终于想干活养活自己了。

懒人首先来到铁匠铺,对打铁师傅说:“请收留我吧,我可以帮你管账。”打铁师傅停下手中的铁锤,说:“我这小小的铁匠铺,用不着管账,倒是缺一个打铁的助手,你若愿意,可以试试。”懒人看了看大铁锤,摇摇头走了。

接着,懒人又来到了茶馆,他哀求茶馆老板说:“请收留我吧,我可以帮你看门。”茶馆老板一边忙着给厨灶加水,一边说:“我这个小茶馆,用不着专人看门,倒是缺一个挑水的人,如果你不怕吃苦,可以留在这里。”

懒人低头看了看那两个大水桶,又摇摇头,离开了。

懒人的最终下场我们可想而知了……

一个懒惰的孩子,长大以后,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更别说前途和发展了。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聂耳.自幼酷爱音乐,因家里很穷,买不起琴,就卖了旧衣服,靠卖苦力打工,终于买了一把小提琴,每天夜以继日地练习。他居住在矮小的阁楼里,站都站不直,就把头伸到天窗外,坚持练习拉小提琴,最后,他终于成了一名爱国的音乐家,为祖国、为人民谱写了许多歌曲。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聂耳同志的不朽之作,人们时时刻刻都怀念他。由于他勤奋、吃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自己的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实,惰性每个孩子都会有,如何帮助孩子去克服才是问题的关键。要帮助孩子克服懒惰,以下的方法值得家长们借鉴:

1.家长要起示范作用

家长言行一致是极其重要的。家长想在孩子身上培养某种品质,首先应从自身开始。让孩子看到家长努力工作的情景,那对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会非常有利。

2.激发孩子的兴趣,展现榜样的魅力

孩子在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时,就会产生惰性心理,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没有动力,于是就容易懒懒散散。此时,家长就要从各方面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勤奋的思想,使孩子克服懒惰心理。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事,然而,在很大的学习压力下,只有锻炼好孩子的毅力,才能让孩子在成功的路途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3.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

家长要想让孩子热爱劳动,首先要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只有让孩子自己劳动,学会独立,孩子才有能力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不能溺爱孩子,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通过社会生活实际、家庭生活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伟大。

4.不要打击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当孩子表现出劳动的主动性时,做家长的切不可泼冷水,而应该用极高的热情鼓励孩子:“噢,宝宝知道帮大人干活了,真是个好孩子”、“快来看,小华洗的手绢真干净!”也许,由于孩子刚刚接触家务。手脚还不够灵活,常常会出麻烦,如桌子越擦越脏、地扫得乱七八糟等。这时候,家长千万不可对孩子失去耐心和发脾气,如果那样,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打消。另外,家长还要耐心地教给孩子做事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孩子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做起事来才会事半功倍,信心十足。

5.家长应该多夸奖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夸奖往往比责骂更有力量。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或者把孩子搁一边不管他,或者严厉地责怪孩子无能,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能力,从而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在孩子的劳动过程中给予指导、给予鼓励,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是很重要的。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哪怕这个进步是非常微小的,家长也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6.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给予纠正并帮助他改过。为此,家长应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如不少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了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是赖在**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从**拉起来。为孩子准备上学,成了许多家长的痛苦和折磨。

7.让孩子自己独立去思考、去判断

一个独立的孩子才能变得强大,才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有所作为。“I cando it”是美国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对美国人来说,替孩子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对他们能力的剥夺,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的打击!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人的与众不同有许多表现,其中最有意义的方面在于能够展示并表达其独具特色的思想。

对于懒惰、意志消沉的孩子,在正确教导的同时,还应用励志的音乐来激励孩子,以使他克服惰性,养成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励志催化剂,音乐能给人以鼓励,给人以正向的力量。如成龙的《壮志在我胸》、林子祥的《男儿当自强》,Beyond的《海阔天空》、《无悔这一生》、《不再犹豫》,郑智化的《水手》、《爱拼才会赢》,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经典老歌,还有比才的《卡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阿尔贝尼兹的《西班牙组曲》等世界名曲。

就拿《命运交响曲》作为励志音乐来赏析一下吧。

贝多芬的一生多灾多难,他自小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酗酒的父亲深信棒棍出天才,于是每当小贝多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无情的拳头便会落在他身上,还好贝多芬咬着牙挺了过来,而且也真的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虽然后遗症为他是个出名的火爆脾气)。一个以作曲为生的音乐家却在盛年逐渐丧失听力,这无疑是命运最过分的一个玩笑了。每当夜深人静,一股悲伤的绝望再度啃蚀着贝多芬的心,贝多芬便拿起笔写下了不愿认输的每一个音符,仿佛提醒自己“不管能不能战胜命运,人总要尽全力去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便已经尽了做人的本分,肯定了人生的尊严”。

《命运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众乐器狂飙似的怒吼出“命运来敲门”的主题,当然这个命运可不是专程奉上幸福的,它是极度残酷严峻的考验,是准备来击垮贝多芬的厄运。整个乐章笼罩着“命运动机”无情的威胁,所有曾经出现的平静都是短暂骗人的,一种无以名状的压迫感一波又一波地袭来,渺小的人在命运的召唤下激起了求生的意志,最后一阵狂风扫过,留下不安的伏笔。

优美柔和的第二乐章让紧绷的气氛稍加缓和,在这个流畅的行板中,我们可以听到响亮的进行曲以及满怀沉思与渴慕的情感,仿佛生活中终究会出现一些如甘露般美好的安慰,让人得以蓄积更多的勇气。

第三乐章是有史以来最鬼影绰绰的“诙谐曲”。这个诙谐曲弥漫了不祥的预感,命运的阴影忽远忽近,一股悬宕的威胁不断酝酿翻升,接着“命运动机”以更加强烈的姿态再度现身,整个乐团像一锅即将煮沸的开水,在沸腾之际马不停蹄地往第四乐章狂奔而去。

终乐章以灿烂的C大调登场,在费力的奋斗挣扎过去后,庄严的凯歌以排山倒海之姿宣告胜利,命运苦苦的纠缠终于平息,所有代表热情、喜悦、欢呼与云彩的乐句全部出笼,尾奏是纯粹光明的C大调,在一阵繁弦急管中终于见到久违的阳光。

人的一生即是不断与命运奋斗的过程,每当孩子消沉失意时,不妨给他播放一次《命运交响曲》,全神贯注地聆听贝多芬是如何以一人之力对抗命运的。《第5交响曲》的大众性是不言而喻的,它耐听,永远有崭新的魅力;它毫不艰涩,却蕴含了无限激励的气质!

当然,孩子的懒惰,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改变孩子的懒惰也不是一时之功。所以,当家长教导孩子的时候,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