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唱歌走调怎么办

孩子们都喜爱唱歌,他们的歌声也会给家庭带来欢乐的气氛。可是有些孩子唱起歌来东一腔、西一调,唱着唱着就跑调了。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孩子的“五音不全”主要体现在唱歌的音准上,会走音跑调。

·唱歌像说话、说歌,没有高低音之分,不入调。

·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

·孩子普通话的咬字发音不准,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面对孩子“五音不全”的现象,父母往往会很担心,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唱歌的天赋。这种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身上是十分可笑的,应该首先寻找原因:

·随意学歌。孩子学歌时,很多时候都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边做着别的事情,耳朵边听着电视、音响或者大人的演唱,而没有认真地进行学唱听记歌曲中每个乐句的旋律,导致表现在唱歌时的音准上会走音跑调。

·随意唱歌。和说话不同,唱歌需要一定的气息和力量,肺活量要加大。一般成年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左右,而歌唱家的肺活量常在4000毫升左右。从某种角度来说,唱歌所采用的逆辅式呼吸,还是一种提高呼吸功能、强身健体的好方法。但如果孩子在唱歌时气息运用得不好,再加上很随意地唱像玩儿似的,也会导致唱歌时音忽高忽低,唱不准组成旋律的每个音。

·孩子普通话的咬字发音不准,有时也会影响唱歌时的音准。

找到孩子唱歌走调的原因后,家长可按照以下的方法来进行纠正:

·音准和听音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听音能力差的,弹和唱完全是两个调。针对这样的孩子,给孩子增加一些听力的训练,多听听弹的音和唱的音是否一样准确。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准。在听的过程中,让孩子感知、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家长可采取游戏的形式,如:“谁的耳朵灵”。家中有琴的话,成人可在键盘上弹出音,让孩子先听一个声,然后唱出;家中没有琴,可以用相同的玻璃杯,每个杯盛的水量不同,呈阶梯状排列,家长用筷子敲出不同的音高,训练孩子的听觉。或者是视唱练耳辅导和声乐学习双管齐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唱歌跑调的现象会大大减轻。

·父母一般不要让孩子清唱歌曲。清唱对于普通的成年人的要求已是较高的,更何况现在要求的是幼小的孩子。如果唱得不准,很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我表现力,使其丧失自信。应选择简单的歌曲让孩子跟着唱。对于曲调比较难、容易走调的歌曲,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反复听自己准确、清楚的示范,或听歌曲磁带,在此基础上,教孩子逐句练唱,这样有利于孩子唱准曲调。

·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说话的声音是歌唱声音的重要基础。并构成后者的真正支柱,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节奏的说话,因此,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说话时,咬字或吐字的速度比较快,进行的时间短。歌唱中的咬字或吐字是在说话基础上的扩大和延伸,它比日常说话的口型要大,动作要夸张些。可见,歌唱的声音是在说话的基础上加以强化而发展起来的。若孩子普通话发音不准,父母可选择一些儿歌让孩子朗诵,要注意朗诵时的咬字发音和声调,以帮助孩子提高音准能力。

·选择适合孩子唱的歌曲,使他们在自然声区里唱歌,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唱准音的能力。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要选曲调、歌词都简单的歌曲,随着年龄的增长,再逐步选择难度大一些的歌曲。有些父母喜欢把自己爱唱的歌教给孩子,这些歌曲中有许多是音域不适合少儿的,还有的歌在演唱技巧方面要求较高,孩子学起来很吃力,不仅容易把歌唱跑调,还可能使孩子的发音器官受损伤。

·因孩子发声器官和听觉器官未发育成熟,各部分功能不够协调而引起的唱不准音,家长不必着急,通过恰当的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好的。

·有些家长一听见孩子唱歌跑调就皱眉头,甚至冷言冷语地奚落孩子,这样做无疑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在这方面建立不起自信,打击他们学唱歌的积极性。应正确示范,哪一句唱不准就重点示范哪一句,反复练几遍,当孩子唱准了那一句,再完整地练唱整首歌。

歌唱是人的天性,缺少歌声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孩子唱歌跑调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对唱歌丧失信心。因此,要多教给孩子一些符合少儿情绪、情感和认知特点的歌,同时要力求准确、优美,及时纠正他们歌唱时发出的“怪声”,经过一定的训练,孩子的歌声就会变得准确、圆润、好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