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声情并茂地歌唱

歌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歌唱家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运用动听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使听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外国儿童音乐教育》是一本关于国外如何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书,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经验方法与各种理论依据。这些孩子学习音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方法的系统过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甚至明确提出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具体音乐知识与相关音乐技能等,内容十分丰富。音乐教育在国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主课教学,孩子学习的热情很高,兴趣也很大。书中在介绍如何进行旋律教学的有效性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情’和‘声’这一对矛盾中,‘情’是首要的,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声’是传情的手段,是为‘情’服务的,歌唱时要‘以情带声’,使用气、发声、咬字、行腔,服从于‘情’。

这里所说的‘情’是指歌唱者在演唱时,用情感来揭示歌曲的思想内容;‘声’是指怎样用气,发声,咬字和行腔,也就是歌唱技术,在歌唱表演中,‘情’和‘声’是辩证统一的。”

而在家长或老师教孩子歌唱的过程中,最难处理的环节就是启发孩子用美妙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朗读歌词的意境来表现歌曲的,虽然这样做有时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碰到一些歌词简单、叙述性强的歌曲时,就很难唱出歌曲的意境来了。原因何在呢?

其实,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最好的感情依托——歌曲旋律。

旋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旋律是一条曲曲弯弯的音线,旋律的高低形态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有着细腻的表现力,哪怕提高一个音阶,也会使旋律的情绪得到升华。

旋律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无不诉说着作曲家独特的情怀;旋律都能入木三分地刻画音乐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情感。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求孩子会唱旋律即可,其实这样做只是达到了体验旋律的第一步,没有唱出旋律本身的高低起伏的形态,没有真正领悟旋律内在的意境,忽略了其细腻的表现力,所以当音乐(旋律)缺失色彩时,即便填上歌词,歌声也失去了一大半色彩,即失去了传情达意的效果了。

由此,我们要更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旋律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旋律教学呢?

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音阶,可以借助柯达伊的手势法介绍每个音的高低位置,让孩子们逐渐掌握和体验演唱每个音时不同的发声感觉,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要唱得强,有的要唱得弱。

接下来,可以改变音的排列位置,写出一条简单的旋律。说明旋律的特点——旋律是由不同音高的音组成的音线,然后鼓励孩子画出旋律的高低起伏的运动方向。运动形态有时往上爬,有时往下走,有时很平坦,有时又曲折,其实这就是旋律运动的方向。

这时,就可以要求孩子随旋律线的起伏变化演唱了,简单地说,音高时唱得强,音低时唱得弱,扶摇直上时声音逐渐加强,居高临下时声音逐渐变弱。按照这样的要求,孩子就能逐渐唱出旋律的起伏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要求孩子用“头声”的感觉演唱歌曲,并且注意气息连贯,咬字清楚,那么旋律的味道就会逐渐形成。

另外,还需对孩子进行音乐节奏感方面的培养。音乐是听觉艺术,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孩子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孩子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孩子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滴答滴答;上楼时:嗵嗵嗵嗵;下楼时:塔塔塔塔。此外,还有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各种走路不同的节奏。

感知完节奏,再让孩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他们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告诉他们这是几拍的,让孩子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孩子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的方式。这种表现方式自如、灵活,只不过需要加以引导。例如,让孩子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雪花飘》、《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孩子来表现。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声音的节奏也都可以让孩子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还可以使孩子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这样敲就特别好听,然后让孩子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合奏。只要掌握了乐曲的旋律,并有节奏感,那么孩子唱歌时就不容易走调了,只会更加投入。

总之,旋律是整体被感知和理解的一组音,对旋律的认知主要在于对音的高与低的理解和表现。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已做到了“声”的有效性,达到了为“情”服务的效果,真正获得了声情并茂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