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感受你的爱

妈妈像往常一样大声地训斥琪琪:“快点收拾书包,看你的书包乱七八糟的,哪里像是女孩子的书包。”琪琪撅着小嘴站着不动。

妈妈更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看我打不打你。”说完就要扬起手打琪琪的屁股。

泪水在琪琪的眼眶里打转,小姑娘嘟囔着:“打,总是说打,我就知道你不爱我,不喜欢我。”

听了这话,琪琪的妈妈呆住了,扬起的手轻轻地落了下来:“这孩子怎么了,我怎么就不爱她了?她怎么就感觉不到我的爱呢?”这样想着,琪琪的妈妈也有些心酸了。

故事中,琪琪之所以觉得妈妈不爱她,是因为妈妈过于严厉了,动不动就说要打她,而妈妈对她的爱,她无法体会得到,所以就觉得很委屈,很失落,更产生不被爱的感觉。因此,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用行动明确地传递自己的爱意与关心,这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爱的人。具体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身体温暖孩子

孩子非常喜欢爸爸妈妈贴心的拥抱,比如有的孩子很喜欢睡前让父母进行背部按摩,就算他的精力依旧很旺盛,但是按摩带来的舒服感觉,能让孩子满足地入睡,而且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当早晨离开孩子的时候,父母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会让孩子一天都充满安全感。当孩子向父母诉说受到的“委屈”时,及时给他一个拥抱,帮孩子重新建立与人互动的信心。

2.多一些关爱孩子的行动

当我们长大的时候,会常常回忆:“我病了的时候,妈妈夜里起来好几次摸我的额头。”“爸爸冬天把我的小手紧紧包在他暖和的大手里,好温暖。”这些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孩子一辈子都会记住的,他们从父母的这些行动里感受到父母最温暖而无声的爱。

父母给了孩子无私的关爱,这些将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而会关爱他人。在父母无声地为孩子做着什么时,孩子总是能最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妈妈爱我”。

3.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处

有时孩子会有很多捣蛋的行为,只是为了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关心。这个时候,“关注他”就是父母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的最好方式,花时间精心地陪伴孩子,它所传达的信息是“你很重要,我喜欢和你在一起”。这会让孩子觉得他是父母的最关心的人,因为他拥有父母无私的爱,这能强化亲子间的情感。

4.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诸如“我是从哪里来的”这种问题,经常会把父母搞得不胜其烦。“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去,去,别来捣乱。”孩子遭到拒绝的次数多了,不仅扼杀了他的好奇心,而且也让他觉得爸爸妈妈只是在打发他。认真倾听,不要因为太忙太累而简单应付,如果有些问题父母一时难以回答,应该坦然地告诉孩子:“爸爸不知道,等你长大了,我相信你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充分表明父母的诚意,孩子会感到被尊重。

5.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

有些父母做得很好,他们知道孩子有喜怒哀乐,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遇到不顺心的事会不高兴。老师的冷淡、大孩子的欺侮等都会使孩子心情郁闷。这时,他们会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耐心地询问原因,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做,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情绪的起伏,但不同的儿童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会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有的孩子则以吵闹、闯祸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要;有的孩子则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把话闷在心里……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及时发现孩子言谈举止上的变化,体会孩子的情感。

6.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在了解的基础上,家长还要分析孩子的情感世界,对那些有益的部分,要及时表扬并加以保护;而对不良的苗头,则要及时予以纠正。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适时帮助孩子找原因、克服困难,从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在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要引导孩子珍惜同伴友谊、学会宽容;当孩子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病人时,要表扬孩子的关爱之心。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要补上孩子“情感教育”这一课,需要长时期潜移默化的渗透,不能急于求成。

7.用小礼物表达爱意

有时孩子会很满足地向同学或者朋友展示爸爸妈妈给他的礼物。在特定的日子(如孩子的生日、一些值得庆祝的节日),或是孩子有很好的表现时,给孩子礼物也是爱他的一种具体表现。礼物无论花费多少,都是一种爱的表示,并不是越贵越好。给孩子挑选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价格昂贵,而是要考虑:这个礼物适合孩子吗?它能带给孩子快乐吗?它对孩子有危险吗?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父母给孩子的心意是多少金钱都不能衡量的。

以上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爸爸妈妈们在百忙之中有效地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当然,这些方法同时使用效果会更好。找到爱孩子的方法,即使时间有限、整日忙碌,也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在他的身边,在陪着他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