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关爱你的机会

筱澜今年12岁,已经懂得体贴爷爷奶奶了,爷爷奶奶累的时候,她给他们捶背,身体不好的时候,她懂得给他们倒开水,并且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爷爷奶奶哪里舍得让她动手,生怕她累着了,烫着了。一旦她动手,爷爷奶奶赶紧自己动手做了,结果,筱澜总是嘟起嘴,满脸的不高兴。

生活中,很多家长与筱澜的爷爷奶奶一样,只知道一味地疼爱孩子,却忽略了给孩子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其实,孩子学会关爱大人是一种对爱心的模仿,如果满足了孩子的需要,让孩子在关爱别人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关爱,也会给孩子带来帮助别人、关爱别人的快乐和自信。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表现爱的机会,孩子就会觉得大人不信任他们,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丧失施爱的能力,变得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了。

因此,家长不但要让孩子懂得体会爱,还要让孩子学会爱别人。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表达爱,给孩子表示关爱的机会。

1.要让孩子懂得关爱,家长应该学会适当地示弱

如果你总是在孩子面前无所不能,那孩子成长的动力在哪里?如果你总是不断地照顾孩子,那么孩子关心体贴别人的机会又在哪里呢?因此,要想让孩子懂得关爱别人,家长有时不妨在孩子面前示弱,多问:“孩子,妈妈需要你,你能帮妈妈吗?”让孩子有机会来关心你,有能力来照顾你,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学会如何去关心和体贴他人了。

2.请求孩子帮助你,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强大、很能干

上楼时,你拎着东西,孩子却要你抱,这时你是不是通常会抱起孩子,如果你这样做觉得理所当然,孩子也会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下次上楼,孩子喊累时你可以也歪着身子说:“妈妈也有点累了。宝贝,你能拉着我上吗?”而这时候,孩子多半会拉着你,你就故意走在后面,让孩子拉着往上走,一边走还一边说:“宝贝还真不错,能拉着妈妈上楼,有孩子跟没孩子真的不一样。”孩子就会越来越起劲,再也不要你抱着上楼了。这样不仅自己轻松了,还培养了孩子的英雄气概。

又比如,你下班回到家很累,你可以对迎上来的孩子说:“妈妈好累啊,你帮妈妈拿拖鞋,再倒一杯水,好吗?”孩子因为被需要而快乐,他听了你的请求会急忙跑去给你拿拖鞋,再高高兴兴地去给你倒水,这时,你就应该端过来喝一口水,说:“宝贝都会给我倒水了,妈妈真高兴啊。”

经常让孩子帮你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培养孩子对父母的关爱之心与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

3.给孩子机会安慰你

即便是情绪不好,很多家长也总是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强颜欢笑,而内心却很压抑。实际上孩子是很敏感的,你压抑的情绪他也会察觉,进而变得不快乐。

因此,如果你碰到不高兴的事,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现在有点不高兴,你安慰安慰妈妈,好吗?”孩子就会很懂事的地迎上来,你可以把头靠在他身上,过一会儿,就说:“妈妈现在感觉好多了,谢谢宝贝。”孩子会很高兴他能够安慰你,而且,靠在孩子身上,对方还可以体验到一种身体的交流,这样的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让孩子能体会到一种成长,一种从内心保护妈妈的欲望。

4.教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

通过语言表达爱是中国人最不擅长的一种方式,我们很难将“喜欢”和“爱”挂在嘴边。但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爱是最直观的一种方式,像大兔子和小兔子的故事一样,两只兔子为了表达自己爱对方有多深而展开了一连串的对话,相信这样的对话会深深地感动许多家长和孩子。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不妨也和孩子“甜言蜜语”一番,让大家感受到对方对自己浓浓的爱意。

5.鼓励孩子用行为表达关爱之情

在平时的生活里,家长要教会孩子用自己的行为来表示出对他人的关心。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爸爸下班回来了,工作了一天特别辛苦,赶快帮他拿双拖鞋。”“今天妈妈帮你准备你最爱吃的饭菜,赶快去谢谢她。”“奶奶每天都帮你收拾房间,今天你是不是帮奶奶收拾一下?”“老师每天给同学们上课、批改作业多辛苦,你帮过老师的忙吗?”这些鼓励和指导性的话可以帮助孩子表达自己或喜欢或感谢的心情。当然,除了这些话之外,父母更要以身作则,例如,给下班的爱人倒杯水、陪长辈聊天等。

6.利用节日的氛围启发孩子表达爱

节日是一个很好的教会孩子表达爱的机会,父母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日,比如:亲人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妇女节等,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父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表达自己的爱。

父母可以教孩子亲手做一件小礼物送给他人,也可以写一段或者说一段感谢的话,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让孩子真切地表达出来就说明成功了。

如果父母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和鼓励孩子,那么表达爱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孩子会慢慢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实施爱意,去表达自己的关心与体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