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阐明他的教育主张:

陶行知第一次给师范生讲学时,在讲台上放了一只大公鸡和一把米,他让鸡靠近米,按住鸡头,硬逼着鸡吃米。不言而喻,鸡一定是不吃的。随后,老先生又用手掰开鸡嘴,把米硬塞进去,鸡仍是不吃;接着他退后几步,鸡稳定心情后,便从容地低头吃了起来……

强迫只会换来抵抗,鸡吃米如此,学习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个长期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的人,会感到压抑和不快,而且会越来越讨厌这样做。相反,如果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则不仅会在当时感觉愉快、舒心,而且还会越来越喜欢做这样的事。因此,作为家长,只有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孩子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学到知识,获得好成绩。这正是我们每位家长与孩子共同期望的结果。具体地说,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了解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使他们学得更快更好。比如,有些孩子在比较自由的情形下更容易获得最佳学习效果,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而是喜欢多一些自由选择的机会,如自己决定学什么、从哪儿开始学等。而另一些孩子在按部就班的情形下学习效果最好,他们需要老师或家长告诉他们每一步该怎么做。因此,家长应了解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并加以引导。这样,才能让孩子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

2.关注孩子的喜好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包括内心世界,生理发育,社会活动,人际交往及各种适应能力。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和精神支持,让孩子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形成趣味型品质和快乐型学习风格。

教育孩子的过程要像军事化训练一样,整齐有序,统一标准,统一行装,它要顺乎孩子心理发展的运动轨迹,关注属于孩子自己的天赋。我们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在想什么,哪种方式是他成长的最佳方式。使孩子在玩中获得乐趣,获得经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喜悦和快乐。在边学边玩的过程中释放疲劳,疏导心理,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和承担某种活动。在学习中,他能将玩时的方法、思维集中起来变成学习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自乐而得,得而自学,学而自乐的品质,这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自主学习的良好方法。

3.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发现:有些孩子用这一种方法会学得更好,有些孩子则用另外一种方法会学得好一些;有些孩子在一个人阅读的时候记得又快又牢,一旦被人影响,就没有办法安心学习、阅读,而有些孩子在群体中则更容易使自己融入学习中,从而高效学习;有些孩子喜欢坐在椅子上学习、看书,而另一些孩子则喜欢在树荫下,靠在树干上阅读才能心平气和……

这些学习方式中.哪一种才是最好的呢?答案不是绝对的,只要是孩子最喜欢、最适应的,就是最好的。因为,学习是孩子个人的行为,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孩子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去掌握学习技巧,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形成独特高效的学习风格和品质。

4.引导孩子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学习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善于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如果孩子只知道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照着那些所谓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差。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知道,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要一味寻求最好的学习方式,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比如,孩子喜欢看电影、电视,就让孩子从影像资料中学习;如果孩子喜欢看报纸杂志,那就让孩子从阅读中学习。但必须牢记一条:这种办法一定要和孩子所学的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5.力求学习活动的多样化

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指导性的学习活动已成为孩子学习的重要内容。家长应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在学习中树立起主人翁的地位,从而爱上学习,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

此外,还要告诉孩子,不要盲目追求那些所谓的“快速学习法”或“超级学习法”,因为,最重要的学习技巧,就是善于利用自己最喜欢的模式。只有利用自己感觉最合适、最有兴趣的方法学习,才能把自己从学习中真正“解放”出来,才能让孩子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