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有专注力和定力

蒋洲与李航是同桌。蒋洲的学习不太好,上课开小差是家常便饭。通常是老师正在上课,他听着听着就胡思乱想起来,要知道,蒋洲曾经也是个要求上进的好学生,他对自己三心二意的状态非常恼火。他发现自己的同学李航上课就特别专注,状态也特别好,这是为什么呢?

“专注”意味着专心致志,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完全钻进去。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也是需要方法的。有经验的人,只要用几分钟到半小时就能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一口气能持续几个小时。而没有方法,缺乏经验的人,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是不可能的。比如,事例中的李航就属于那种懂得专注的人,而蒋洲想专注,可苦于没有办法。因此,要想孩子“专注”地学习,家长应适时教给孩子“专注”的方法。

那么,家长应教给孩子哪些专注的方法呢?以下是专家的建议:

1.清理桌面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也就是让孩子在上课或者在家中复习功课的时候,将桌子上那些与自己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不让它们停留在自己的视野里,以免让自己心存杂念。这是一种空间上的处理方式,是训练孩子专注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如果孩子一坐在书桌前,就能把与自己此时要做的事情无关的内容置之脑后,这就是高效率。

2.保持“适度地紧张”

过于紧张容易导致情绪焦虑,但过度散漫无疑会耗损宝贵的注意力。而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则往往能够让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提高办事效率。

从医学角度来看,适度的紧张可以增强人类大脑的兴奋程度,提高大脑的生理功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而且,当一个人处于适度紧张的生活或工作状态时,心脏就会通过强收缩以排出更多的血液来供给全身器官组织的需要,血管舒张、收缩功能也随之改善,带动人体各方面机能的发展。简单来说,适度的紧张,会让人体进入一种兴奋状态,这种兴奋会刺激我们懒惰的顶叶皮层,促使它加班加点工作,让人可以持续地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因此,家长应告诉孩子,要想做到上课集中精神,就应该让自己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不要过于放松。例如,不要靠在椅背上听课,不要趴着听课,过于松弛、放松的状态不利于专注。

3.给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心理暗示

有的孩子对自己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倍感着急,自己也想专注听讲,但就是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实际上,这是潜意识消极暗示的结果,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怎么就集中不了精神呢?”结果就真的集中不了;相反,如果告诉自己:“上课了,我要集中精神了!”那么,就可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因此,家长应教孩子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4.积极行动

当老师开始讲课了,有的孩子还没找出来书本,在这样的状态下让他快速集中注意力是不可能的。注意力有赖于积极行动的引导,铃声一响就应回到座位上,并立刻找出本节课要用的书和资料,迅速看一下老师要讲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自己理解有困难,这些问题会促使孩子专注起来,在老师开讲后便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5.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

若是在课堂上,能快速收起玩心、集中注意力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让孩子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在老师身上,让老师牵着孩子的精神走,随着老师的讲授思考,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专心学习的状态中。尤其是某些授课风格幽默的老师,更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个不用费太多力气的讨巧办法,值得一试。

6.适当的压力

我们常说“化压力为动力”,这是有道理的,完全没有压力的状态,势必带来散漫;适度的压力,则会带来高度的注意力。如果孩子习惯上课听60%,家长可以拜托一下老师,多给孩子一些课堂提问;又或者,在孩子做家庭作业时采取一些监督措施。

7.让孩子多做一些有时间限制的事情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张广厚、杨乐小时候都曾经用快做题的方法,严格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完成一件事,对精神集中状态要求极高,这是很好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这里给家长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 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到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家长可以帮孩子多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8.教孩子不要在难点上停留

很多时候,孩子对自己理解的事物、有兴趣的事物,会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反之,如果缺乏兴趣且又缺乏足够的了解,就有可能分散注意力。

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即难点时,不要有过多的停留,这一点不懂,没关系,接着听老师往下讲,慢慢地就会理解了。如果还是不理解,等课后再请教老师也不迟。如果这个时候就被难点挡住,进而对之后的内容望而却步,就不可能做到专心致志。

9.要静下心来

静下心来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的第一步。良好的学习定力从“平静的心”开始,只有静下心来,孩子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才有可能学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