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

生活中,许多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插话,特别是当家里的大人专注于讨论某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就更喜欢打断家长的讲话,然后说自己的事情。大人越是不理他,他越是非让你听他说不可。当然,孩子的这点伎俩往往很奏效,家长通常是会放下自己的事情,听孩子把话讲完。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这种说话方式很管用,大人会因此注意到自己,所以他就变本加厉了。事实上,孩子之所以养成这种不良的坏习惯,跟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孩子常常用以下几种方式打断别人的对话。

1.插嘴

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有共同语言的同龄人,在大人谈话中常常急切地插嘴,使大人的谈话不得不中断。也有的孩子在听大人谈话时,当他听到大人所谈论的内容自己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他就会产生“共鸣”,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或者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于是他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2.故意“找茬”

在大人之间谈话时间较长时,在一旁的孩子会有被忽略的感觉。这时,他们就会因为内心的小小不满故意发些小脾气,或者弄些小别扭甚至哭闹起来,让大人的谈话不得不停止。

3.不停地在大人之间来回地跑动

有的孩子常有一些“人来疯”的情绪,看见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会显得非常兴奋,总想做出点什么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常常在大人之间来回跑动。如果大人之间正在进行比较重要的谈话,也就难免常常被打断。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在说话的时候,无故地被打断的。但是,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经常扮演这么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这样的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还对其今后的发展还不利。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爱打断别人说话的坏习惯,家长当然不能放任不管,但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加以引导

比如,当孩子对家人的谈话内容提出疑问时,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打断了大人的谈话而一时恼火,并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这只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父母应该在事后教育孩子,“谈话中间不要随便插嘴,这样做是不礼貌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抓住平时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特别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随意插嘴、吵闹不休,惹得父母心烦时,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个孩子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用具体的事件,孩子会从中得到很好的教育。

如果是谈话结束后孩子来提问,父母回答完以后,还可以再夸奖他一句:“你真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孩子的好习惯就会得到强化。

2.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遇到菲打断别人说话不可、问题必须当时就解决时,父母就应教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又不失彬彬有礼。比如,要打断别人讲话之前先要对大家说声“对不起”,在征得别人同意后才可以说自己想说的内容;当有客人在场的情况下,如果孩子只跟父母说话时,可以让孩子趴在大人的耳边悄悄地说,而不要影响到别人的谈话。

3.不要对孩子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

父母平时尽量做到及时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只要有可能,就要及时地对孩子的要求做出反应,不要让孩子等太久;特别是当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提出正当的要求时,父母更不应置之不理,而应适当满足。

总之,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倾听者,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门重要艺术,也是一个好的说话习惯。

教会孩子必要的时候说“不”

语言系大学生汤姆对别人的要求从来都不拒绝,因为他不好意思说“不”。

一天,他的姨妈进城,让他请吃午饭。他随姨妈进了一家豪华的餐馆,姨妈却不顾他的学生身份,点了一大堆价格不菲的菜。

汤姆虽囊中羞涩,却不好意思说“不”。

吃罢午饭,汤姆付过钱,已是身无分文了,他正在盘算这个月怎么对付过去,却见姨妈笑道:“孩子,你的心肠太好,可你也太傻了!我问你.你是学语言的,你知道世上什么词最难说?”

汤姆一脸茫然地看着姨妈。

姨妈说:“是‘不’字,我知道你的钱不多,我一直点价钱昂贵的菜,就是在等你说‘不’字,可是你始终没说。你要想以后做个不受别人牵制的人,你就必须学会说‘不’字,学会拒绝。”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像故事中的汤姆一样,因为缺乏拒绝人的习惯和经验,所以,有时候明明应该说“不”的事情,却总是硬着头皮答应。这对孩子而言,并无多大好处。毕竟,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应该“拒绝”的。比如有些坏人会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投机做一些犯罪的事情,或者利用孩子的不懂拒绝,引诱孩子干坏事等。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拒绝”的意识。不但要教孩子学会拒绝,还应该教给孩子婉言拒绝的技巧。这样在孩子拒绝他人时,就能做到把拒绝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即便拒绝,也不伤感情。所以,让孩子学会巧妙地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既是他们与人交流中需要掌握的一种处世技巧,也是口才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那么,让孩子学会说不,应该掌握哪些技巧呢?

1.学会委婉地拒绝

拒绝,不仅要晓之以理,委婉地陈述原因,还要诉之以情,特别是诉之以诚。只有这样,才能使对方将心比心,即使自己的需求未满足也不会动怒。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以及当时的情境和具体情况,教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婉言拒绝他人的要求。

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是个“甘于平淡”的人。他不愿意被人炒作,也不愿抛头露面,只想潜心做学问。

当他的《围城》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轰动。很多人对这位作家比较陌生。许多记者想采访他,都一一被他婉言谢绝了。

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很喜欢《围城》,想见见钱先生。钱钟书婉言回绝了,但这位女士却十分执著,钱先生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便以其特有的幽默语言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的话,你认为有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吗?”

钱先生抓住问题的细微之处,通过一句巧妙的话语,春风化雨般地解决了一场读者的“纠缠”。既表现了他的学识涵养,又完美地谢绝了对方的要求。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拒绝了对方,也要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拒绝不是草率的,实属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给对方留一个面子,也就是给自己留一个退路。

2.拒绝的话不要脱口而出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这就要求孩子们既要学会拒绝对方的不适宜要求,又要讲究拒绝的技巧。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在别人刚开口时就断然拒绝,这只会让人觉得你根本没考虑别人的处境,因此最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即使自己想拒绝,也应该耐心地听完对方的话,弄清楚对方的理由和要求,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对方的要求。

3.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怎样拒绝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不使自己为难,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拒绝他人,最困难的就是在不便说出真实的原因时又找不到可信而合理的借口。那么,不妨在别人身上动脑筋,比如借口家人方面的原因。

小丽推销安利保养品,一次,到晓娜家里推销,她告诉晓娜安利产品的种种好处。晓娜热情地接待了小丽,并礼貌而坚定地说:“我婆婆坚决不让我们买这些保养品,你瞧,我不买你的商品,不是因为我不愿意掏腰包捧你的场,而是为了保持和婆婆良好的关系。这样吧,过些时候我做做我婆婆的思想工作,她要觉得安利还不错,我一定请你帮忙哦!”

小丽一听这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好附和着说:“是呀,还是家庭和睦更重要。”

可见,借用他人的原因为自己的拒绝找一个合理的借口,不但不会招到被拒绝人的怨恨,还能让对方将心比心,从而欣然接受你的拒绝。为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不至于因为被拒绝而觉得尴尬。

4.学会利用对方的言词拒绝对方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借用对方的话语表达不便直说或使人感到难堪的拒绝。

罗斯福在没有当上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任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情况,罗斯福谨慎地向四周看了看,然后低声地问:“你能保证不说出去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对他说:“我也能!”。

罗斯福借用了对方的话语,运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既保守了国家的军事秘密,又没有让朋友过分难堪,相互在理解的笑声中结束了这个问题。

5.给拒绝加上幽默的元素

不好正面拒绝时,可采取迂回的战术,让对方无法反击。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吝啬的地主叫仆人去买酒,仆人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

一会儿,仆人提着空瓶回来了,地主十分恼火,责问道:“你让我喝什么?!”

仆人从容地回答说:“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地主想不花钱喝酒的言行是不适当的,但是,如果仆人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的话,那么,等待他的要么可能是地主的严厉斥责,要么是自己掏钱给地主买酒喝。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教育孩子学会恰当地拒绝,这不仅是自我保护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将来采取更恰当方式与人交流需要掌握的一种处事技巧。试想,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一个没有自己主张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不善于表达自己感受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的。

拒绝别人必先要说服别人,让孩子学会拒绝,就是让他在拒绝中锻炼自己说服的能力。使被拒绝的人即使被拒绝了,也不至于心怀不满,影响孩子与他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