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

沟通案例

刘芸和李娜娜高中时是同学,又考到了同一所大学。大学期间,两个人相处得非常好,不仅无话不说,而且对方的任何事情彼此都非常熟悉。

大学毕业后,她们都准备在学校的所在地大城市发展。为了省钱,她们合租了一间房子,两个人同睡一张床。刚住进来的时候,两人非常高兴,聊了一个晚上。

然而,好景不长。李娜娜睡觉时很怕吵,也怕灯光,而刘芸的工作常有夜班。赶上夜班的时候,刘芸下班回来都要半夜了,回来后还得吃饭。因为这种不一致的作息时间,虽然双方都知道互相迁就,但还是产生了隔阂。加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使两人之间很难一一算清,渐渐地,两个人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房间里充满了“冷战”的氛围。

一天,刘芸上床睡觉的时候动静大了点。李娜娜终于按捺不住情绪,积攒了几个月的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两个人都说对方的不是,最后争执起来。两个人就这样分道扬镳了,以后再也没有联系过。

人与人之间相处,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神秘感,这就是需要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太过亲密反而会让彼此不能更好地容纳对方。每个人教育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不同,想法、观点自然也不尽相同。如果人们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不同就会被忽略。相反,如果彼此太过紧密,这些不同之处便会一一呈现在各自的面前。

留出自由的空间,不是让彼此相距很远,也不是让人们不再联系,不关心对方,而是要营造一个适当的距离。适当的距离,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距离营造出的思念的美,以及完美的美,也就是说“适当的距离能够产生美”。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在不断地交新的朋友,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的朋友好,失去友谊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因此必须记住:好朋友一定要“保持距离”!

朋友相处,重要的是双方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遇到困难时的相互帮助,而不是了解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为了表示自己对朋友的信任,把自己的一切情况和盘托出,这种做法是一种轻视自己的行为。如果你所结交的朋友是一个值得信赖、品行端正的人,可以说是你的幸运,万一对方是居心不良、怀有歹意的人而你又没有识破,情况就会使你大伤脑筋。

生活中,人们也时常提倡“与人相处要走近点,这样才能搞好关系”。但是距离的走近并不等于心灵的走近。距离越近,彼此越容易出现摩擦。越是天天泡在一起,越容易厌倦对方。比如说,你喜欢吃麦当劳,当你天天吃的时候,你会发觉麦当劳和普通的东西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觉得厌烦,再也不想吃了。

人们相互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适度距离,太远不好,太近也不可,倾向于任何一方都会出现极端的结果。距离太远,彼此容易冷淡、疏远;距离太近,则容易产生摩擦、厌倦。

与人相处的时候,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保持适当的、微妙的距离,既要保持相互了解又要做到相敬如宾。那么,与人相处最适当的距离是什么状态呢?心理学家认为,最合适的距离,应该是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分不离,让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和秘密,同样也让彼此都能够体会到关心与爱护。这样,当你求助对方或者接触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接受你的请求,也更易向对方施加影响。

一块看上去完美无瑕的玉,如果你用放大镜看,还是能够看到它的瑕疵,于是,你会认为“玉石”也只是普通石头的一种。一幅挂在墙上看似风景秀丽的油画,如果你走近后再看,还是能够看到画家作画时的不足之处,于是,你心中会发出“也不过如此”的慨叹。一个皮肤像牛奶一样润滑、白皙的美丽女孩,如果你和她近距离接触,还是会发现她脸上有少许的斑斑点点,于是,你会觉得她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漂亮。

你近距离接触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会发现它的瑕疵、缺点。你与世上任何一个人时时刻刻在一起,每分每秒不离开,那么即使是亲密无间的爱人,有一天也会因为彼此间的**裸,不再相互吸引、相互容纳。

面对爱人都如此,更何况身边的人。无论是你的顶头上司还是你的下属,无论是你的亲戚、朋友,还是儿女、父母,无论是你的多年好友还是刚刚相知相识的人,都要给彼此一个空间,这样才能保持那份美好,才易施加影响。

小微在一家公司的策划部做职员。策划部多是女性,所以在办公室,彼此间经常会为了些小事斤斤计较,在穿着打扮上相互攀比、嫉妒,工作时更是分帮结派。小微第一天来上班的时候,同一部门的不同帮派同事便拉拢她。小微没有倾向于任何一方,也没有拒绝任何一方,只是笑笑。

后来,小微在工作中时刻保持中立,和任何一方都保持适当的距离。她这样工作了一年后,公司经理被调走,公司准备在她们中挑选一人做经理。大家不记名投票的结果,小微的票数最多。

一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生活,与周遭的环境和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会掌握做事的主动权。

沟通处方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有—句名言:“距离产生美”的确,在与别人沟通时,我们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获得较好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