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沟通案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经常相互攻伐。为使双方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常将太子交于对方做人质。有一年,魏国和赵国签订了和约,魏王要把儿子从京都大梁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人质,并派大臣庞葱陪同前去。

庞葱深知魏王的脾气,耳根子软,容易偏听偏信,担心自己一走,国内那些反对他的人会制造流言蜚语。

于是,他临行前特意对魏王说:“如果现在有人报告大王,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信吗?”

“我不相信。”魏王回答说。

庞葱又问:“如果第二个人也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说:“既然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会半信半疑了。”

庞葱再问:“如果第三个人也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得相信了。”

接着,庞葱感慨地说:“大王,老虎不会跑到大街上来,这谁都知道。可经过三个人一说,大街上有老虎的事就成真的了。我想邯郸离大梁比宫里离大街要远得多,只怕日后议论我的人还不止三个,大王要仔细考察才行。”

魏王点点头说:“寡人心中有数,你放心去吧。”

于是,庞葱辞别魏王去了赵国。果然不出庞葱所料,他刚一走,诽谤他的话就不断地传到魏王耳朵里,魏王很快也相信了。到太子质押期满回宫后,魏王就不再见庞葱。

对此,庞葱坦然处之,过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

在流言蜚语未产生前,庞葱已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他虽然受到魏王不公正的待遇,却仍能以正常的情绪生活。这说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强、头脑清醒的人。

遗憾的是,很多人遭受流言蜚语却不能坦然处之。尤其在职场中,同事每天与你在一个单位中工作,彼此之间免不了会有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发生,引起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矛盾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便会引发冲突。

一个单位里,这样的人越多,人际关系越复杂,“内耗”越严重,工作效率也越低。相反,如果大家都能集中精力工作,不过多关注他人的缺点,人际关系就会比较正常、简单,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当你发现昔日交往甚密的同事在背后四处散播谣言、诋毁你时,你可能很想和他大吵一通,揭露他的谎言,让其他同事认清他的真面目。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大家是同事,如果你摆出绝交的态度,只会将整个办公室的气氛弄僵。更何况,上司最不喜欢下属因私事而影响工作。所以,对待这样的人和事你要冷静面对,别说过火的话。

对这样的同事,你只要暗中与他疏远就行了。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谁是什么样的人,大家自然也就清楚了,他给你造的谣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到那时,被孤立的是他,而不是你。

面对流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值得注意的是,在流言未起之前就把容易引起流言的事明白地“公告”出来,先打个“预防针”,以免让不明内情的人怀疑、猜想,也让恶意攻击者抓不着把柄,我们这样正身,“流言”就会少一些。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一些人总喜欢说别人的闲话,而不顾他人的苦乐和祸福;或者居心叵测,别有用意地制造“闲话”,以达到伤害他人的目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面对流言蜚语,才能使自己免受其害呢?

1.采取泰然处之的态度

对于闲言碎语,你应泰然处之,没有必要去过多计较。很多时候,流言似乎具有粘连性,你不应付它还好些,你应付它,它也就有了“真正的主人”,不仅消止不了,反倒更“说明问题”,越描越黑。

流言如一只好斗的公鸡,只要你轻蔑它,不和它硬斗,它自己慢慢地就会没有劲头了。有某部电影里的台词这样说:“对于闲言碎语,没有必要去计较,也计较不过来。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自己选的路,愿意走的尽管走下去。如果这个人说这么走,那个人说那么走,那你就永远在原地呆着吧!”

2.用事实来说话

要制止流言蜚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拿出修身的实际行动。世上不平、可愤之事太多了。你不去“理”流言,流言却偏爱“理”你。如果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倒无妨,倘若事关重大,什么场合你都保持沉默就不可取了。要用事实来说话,证实自己究竟是不是流言中所描述的那样。

3.必要时要予以适当回击

只要是流言,总是造谣者在编谣造假,哄骗世人,诬陷攻击别人,进而达到他自己的卑劣目的。我们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为假的就是假的,流言蜚语总是有自相矛盾之处。抓住了对方自相矛盾的地方,予以坚决的回击,对方搬起的石头就会砸到自己的脚上。

沟通处方

无论你怎么小心做事,谨慎做人,总难免会有爱挑事端的人散布你的谣言。如果你对这些所谓的谣言太过在意,它们就会如影随形,让你不得安生;如果你能坦然面对这些谣言,明白清者自清,谣言也就会慢慢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