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清华精神之卓越求新

清华名言

水深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勇于求新

在清华大礼堂的南墙上方悬挂着一个匾额:“人文日新”。这是清华的校箴,体现了清华人的勇于求新、不断求新的精神。

“人文日新”可以理解为三层意思:其一是自身的文明要与日俱新;其二是通过自身的人文过程促进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其三是要肩负起化民成俗,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责任。“人文日新”的着眼点在于“新”,在清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是贯穿着对求新、创新的追求。清华国学院所遵循的“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的学术范式、王国维的“历史新证”就是一种治学上的创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朱自清为主任的中文系率先把新文学纳入教学轨道,则是一种教育上的求新。这种求新精神在当今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清华首届突出贡献奖获得者黄克智院士是求新创新的典范。黄老师50岁研究断裂力学,60岁探索智能材料力学,70岁开拓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在75岁之后,开始纳米力学的研究。如今,他年近八旬仍然每天凌晨4时起身开始探索性工作。这种求新、创新的精神在清华人身上不断传承发扬。1982届毕业生、水利部水资源研究所所长、年轻的工程院院士王浩对此的体会是:“回顾20年的成长经历,使我最富有成就感的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创新’。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追求卓越

“跳起来摘果子”正是对清华人向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生动写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便是清华师生追求卓越精神的集中体现。

清华在改为大学后一直坚持高标准。首任大学校长罗家伦坚持教育独立和学术的高标准。他把外聘名师作为“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为了提高清华的教授水准,在原来55名教授中只发了18份聘书,同时把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名教授请进学校,强化了追求高标准的氛围。在老清华“Do Your Best”(尽你所能)的口号深入人心。

自我激励,追求卓越的心态在清华是很普遍的。朱自清先生是一位追求卓越的典范。他在1942年的著作《论自己》中说:“看得远,想得开,把得稳,自己是世界的一环,别脱了节才真算好……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力往最好里做去。”后来在病重时体重不到39公斤的境况下,他仍然坚持讲学、坚持读书,还制订了“每天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的计划”,做到了生命不息,耕耘不止。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他的人品和学问都受到广泛的赞誉。

吴良镛院士在《与研究生谈治学》一文中讲的第一条就是要高标准要求,强调“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许多新人初到清华工作时,也常常受到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的推动。一位新调来的教授曾说,与清华人

接触,第一个感觉就是老师、学生心气都很高。大家都以世界一流的名校作为参照系,做起事来便给自己加了压力,都特别能吃苦耐劳。

曾经自主设计制造出核试验反应堆的清华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的师生,继1989年研制成功公认性能世界最好的5兆瓦低温供热堆这一“核供热堆技术和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后,2000年又研制成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温气冷堆。主持此项工作的王大中院士说:“搞科学研究,就是要鼓励大家跳起来摘果子。因为伸手能摘到的果子早就让人家摘走了。”

清华小百科

清华大学从建立初期就是中国的人文重镇,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中,既有“老文科”,也有“新文科”。历史上,从蜚声中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开始,清华园里大师云集,贤人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