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争霸图强

重用贤能

与历代开国君主一样,秦始皇身边也有一批军政素质极高的王霸之佐和善战之将。他们之中既有运筹帷幄的将相、精通谋略的策士;又有直言敢谏的诤臣、勇冠三军的战士、能言善辩的说客。

没有这些人的辅佐,秦始皇是无法成就帝业的。这些智谋之士与秦始皇的互动过程,又使人清晰地看到这位帝王的枭雄品格和政治才干。善于驾驭能臣是秦始皇的一大特点。

一、李斯,在秦始皇众多的辅臣中,李斯可谓首屈一指。李斯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政治家,堪称王霸之佐,他与秦始皇君臣际遇,

实际上处于第一助手地位近三十年。

他协助秦始皇,经略天下,总理万机,对秦朝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见于历史记载的秦始皇的宰相(相国、丞相、御史大夫)有吕不韦、昌平君、隗林、王绾、李斯、冯劫、冯去疾等人,其中李斯对秦始皇的贡献最大。在历代宰相中,李斯的才干、谋略与功业也罕有匹敌。

李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人,出身“闾巷之黔首”“年少时,为郡小吏”。他凭着个人的才干,一步步循着仕途的台阶,直至位居丞相,遂成为中国古代帝国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布衣卿相”。

李斯素有大志。据说,在担任乡间小吏的时候,他目睹厕中群鼠偷食污秽的食物,经常遇到人来狗撵而仓皇逃窜,又观仓中之鼠, “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他感慨万千,喟然叹曰: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决心仿效仓中之鼠,择地而处,追求功名利禄。他立志学“帝王之术”,为王霸之佐,做富贵之人。在当时,平民百姓跻身王侯将相的仕途已然开辟,所以有“青云之志”的青年人很多。

李斯有很高的学术素养。他深知成就大事业,必须拜名师,于是不远千里到齐国投于一代名儒荀子的门下为徒。荀子之学,宗本孔子,融合儒法,兼综百家。他将先秦礼治、法治、无为而治三大思潮的精华熔于一炉,提出了比较全面、实用的政治思想体系。

当时,荀子的弟子们都认为老师的道德、学识、才智“宜为帝王”。

李斯慕名而来,“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培养了中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王霸之士,一个是以著书立说见长的韩非,一个是以操作政治见长的李斯。由此可见,荀子的学识、政见确实非当时群儒所能匹敌。

李斯又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智谋之士。学业有成之后,李斯面临着重大政治抉择:到哪个国家图谋政治发展最有利?他认为,当此列国争雄之时,正是游说者可以立功成名之机。在深入分析了各国形势及其君主的素质之后,李斯得出的判断是“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于是,他辞别老师,西向入秦,事实证明李斯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大约在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恰逢秦庄襄王寿终正寝,秦始皇刚刚即位。当时相国文信侯吕不韦主政。李斯投在吕不韦门下,担任舍人。吕不韦门客以千百计,而李斯一经展露才华,立即脱颖而出。经吕不韦举荐,李斯被任命为郎官,进入宫廷。

他借机与年轻的秦王纵论天下大事,分析政治格局,提出一套剪灭诸侯、并吞六国、创建帝业的谋略。秦始皇闻之大喜,晋升李斯为长史。李斯从此得以参议军国大政。按照李斯的谋划,秦国综合运用军事、外交、间谍等手段对付诸侯,收买其权臣,刺杀其名士,离间其君臣,一旦时机成熟便大军压境。由于出谋划策有功,秦始皇拜李斯为客卿。

有一篇名叫《谏逐客书》的政论文章,使李斯青史留名。这篇谏议奏章,议论纵横,声情并茂,洋洋洒洒,理据具足,不仅体现了李斯的见识与雄辩,也展示了他的博学与文采。

事情的起因是,大约在秦始皇即位之初,韩国派遣间谍郑国到秦国游说。郑国是一位著名的水工,他建议秦国兴修水利,于泾水、北洛水之间开凿一条三百余里灌渠。其目的是消耗秦国人力、物力,使之无暇东顾。

秦始皇亲政伊始,平定嫪毒之乱,罢免吕不韦,又发觉郑国的间谍身份及其图谋。嫪毒、吕不韦、郑国都是客籍臣工。事发之后,朝野大哗,一批秦国宗室大臣向秦始皇进言,曰: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秦始皇遂下了一道逐客令,搜索并驱逐所有来自异国的客卿、臣工、名士。李斯亦在其中,他被迫出走,在途中上书秦始皇谏止此事。这件事发生在秦始皇十年(前237)。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首先列举秦国历史上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先公先王,大胆举用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由余、张仪、司马错、甘茂、范雎等一批著名的出身异国的卿相而建立丰功伟绩的事实;继而罗列一批“楚才秦用”之类的现象;然后引据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讲了一番“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的道理;最后得出“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的结论。

他批评秦始皇不分青红皂白地驱赶一切外来的臣民是愚蠢的行为,这会导致内失民心而弱秦,外资敌国而结怨,严重危及国家安全。

秦始皇阅罢这篇谏章幡然醒悟,立即废止逐客令。他命人追回已经踏上东归之路的李斯,让他官复原职,“卒用其计谋”。后来,李斯官至廷尉,并实际主持政务。秦国的统一,李斯居功至伟。他为秦始皇建立的殊勋可以与历代开国元勋相媲美。

秦朝建立后,李斯先后任廷尉、御史大夫、丞相,封侯拜相,位极人臣。秦始皇对这位功臣恩宠有加。李斯的“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二、尉缭,辅佐秦始皇的第二位著名王霸之士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他的名字叫缭。其姓氏失传,由于他曾担任秦国的国尉,故称“尉缭”。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过程中的重要军事行政事务主要仰仗尉缭。

尉缭,生卒年不详,魏国大梁人,本也是一介布衣。秦始皇十年(前237),尉缭入秦。他与秦始皇论天下形势,力主趁东方诸国衰弱之机,不失时机地完成统一大业,避免重蹈吴王夫差、晋国智伯、齐滑王没有乘胜彻底消灭敌国而反被对手灭亡的覆辙。他建议秦始皇不惜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诸侯合纵,打乱各国的战略部署,以增强秦国军事行动的效果。秦始皇采纳了他的谋略。

秦始皇深知尉缭精通兵法,多权谋奇计,有王佐之才,所以欲深结其心。他对尉缭不但言听计从,而且屈尊相待。尉缭才智过人,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对这位年轻君王的政治人格有深刻的解析,看破这是一位枭雄。他说: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深谋远虑的尉缭为了避免未来的祸患,没有贪图权势、富贵,而是决定悄悄离开秦国。秦始皇发觉后极力阻止,并任命尉缭为国尉。这个职务相当于汉朝的太尉、大将军,负责管理全国军事行政事务。

《史记》中关于尉缭事迹的记载相当简略,也没有提到他在统一战争中的具体活动,只说秦始皇“卒用其计策”。尉缭任国尉,主军事,秦始皇又采纳了他的谋划、方略,秦军对六国作战所使用的战略和策略,也与尉缭的军事思想十分吻合。他的学识、谋略和战功可以与孙武、孙膑、吴起等相媲美。

仅此就足以证明他在秦始皇统一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尉缭的军事理论和政治主张中也可以间接地了解秦始皇的政治思想和治国治军方略。

尉缭的作用非同一般,他对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战争的指导原则、战略战术原则有深刻的理解。他还善于制定军法条例,统筹组织军事活动,属于“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军政人才。这个判断是有充分的依据的:尉缭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军事思想史上的著名典籍——《尉缭子》。

尉缭不愧为王霸之士,他的政治、军事、外交谋略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从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全面规划、部署并组织统一战争。他是辅佐秦始皇成就帝业的主要功臣之一。

三、茅焦,生卒年不详,齐国人。他是秦始皇统治时期最著名的一位“亢直之士”,敢谏之臣。一则君臣之间纳谏、进谏的政治佳话使茅焦青史留名。

秦始皇平定嫪毒之乱,将母后迁往雍城居住。茅焦劝谏秦始皇说:“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背秦也。”秦始皇接受他的劝谏, “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说苑·正谏》对这件事有绘声绘色的详细描述。秦始皇车裂嫪毒,捕杀两弟,并把母亲迁出咸阳,将她囚禁于雍。群臣百官认为这种处置方式既有悖孝道,又有损秦国形象,群臣百官先后进谏,秦始皇大怒。

他下令说: “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谏臣前赴后继,被处死者达二十七人之多。齐客茅焦不顾秦始皇的警告,执意进谏。他批评秦始皇说: “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黄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谏士,有桀纣之治。今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恐秦亡,为陛下危之。”秦始皇醒悟,于是纠正错误,并“立焦为仲父,爵之为上卿”。

太后赵姬大喜,设宴席招待茅焦。席上,她赞扬说: “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四、顿弱,生卒年和籍贯不详。他也是一位茅焦式的谏臣,而与秦始皇议论的话题则着重于外交方略。顿弱富于谋略,长于论辩,有纵横家的风采。他还颇有笑傲王侯的名士风度。秦始皇仰慕顿弱之名,很想见他。可是顿弱提出了一个苛刻的先决条件,声称: “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始皇答应了他的条件。

顿弱见到秦始皇开口便问: “天下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知之乎?”秦始皇答曰: “弗知。”于是顿弱指出:商人有积粟之实而无耕作之名,属于“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农夫有耕作之名而无积粟之实,属于“无其实而有其名者”;而当今秦王“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可见“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

秦始皇勃然大怒。顿弱毫不畏惧,坦然表示秦始皇不能威服六国,却滥施**威于自己的亲生母亲,这是不可取的。

秦始皇对兼并东方六国的话题更感兴趣,他急切地询问秦国兼并各国的方略。顿弱献策道: “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资臣万金而游,听之韩、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秦始皇担心这样做会靡费钱财,而徒劳无功。

顿弱做了这样的解释:天下正处在多事之秋,各国频繁地以合纵连横的手段互相较量, “横(连横)成,则秦帝;从(合纵)成,则楚王”。如果秦国成就帝业,那么天下一切财富皆归秦所有,而如果其他国家称雄,那么秦国即使拥有万金,也无法据为己有。因此,这笔外交开支还是很有必要的。

秦始皇认为顿弱的说法很有道理,他划拨万金之资,令顿弱用于游说六国权臣,破坏各国部署,离间其君臣关系。顿弱“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秦国之所以使“齐王入朝,四国必从”,得益于秦始皇采纳了顿弱的谋略。

五、姚贾,生卒年不详,魏国人,出身微贱,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姚贾曾在大梁为盗贼,后至赵国游说,谋求功名,不为所用,被逐出境。他来到秦国,博得秦始皇的赏识,被委以外交重任。姚贾提出的谋略与李斯、尉缭、顿弱等人大体相似,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有一次,赵国、楚国等四国合谋组织联军攻秦。秦始皇召集群臣宾客数十人商讨对策。姚贾提出具体对策,并表示“贾愿出使四国,

必绝其谋而安其兵”。秦始皇“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辞行出使,通过收买各国权臣,离间四国关系等手段,“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始皇大悦,拜姚贾为上卿,封千户。

韩非闻知此事,不以为然。他认为,姚贾出身“世监门子”,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重用这样的人,不利于激励群臣。为了破坏姚贾的谋略,而达到弱秦的目的,韩非向秦始皇进言,指责姚贾耗费三年时光,滥用国家财物珍宝,图谋个人私利,而“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这种行为纯属“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

秦始皇立即召见姚贾,责问他: “吾闻子以寡人之财交于诸侯,有诸?"姚贾指出,自己确实使用国家资财结交诸侯,这并不意味着图谋私利,不忠于秦国。如果不结好诸侯,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外交目的。如果不忠于秦国,四国之王也不会听从自己的游说。

姚贾奉劝秦始皇不要听信谗言,贬斥忠臣。他进一步指出,用人不必求全责备,不必苛求出身和名望。周文王的姜太公、齐桓公的管仲、秦穆公的百里奚、晋文公的臼犯在个人经历上都有不光彩的地方, “此四士者,皆有诟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

因此,明主用人的基本原则是“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而无咫尺之功者不赏”。秦始皇认为姚贾的说法颇有道理,于是仍然委以出使各国的重任。

六、韩非,韩非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学术界普遍把他视为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不是秦始皇的股肱之臣,甚至不能算是秦始皇的臣工。韩非入秦的本心旨在削弱秦国,保全韩国。但是,他为秦始皇奉献了一部著作,又提供了一条谋略。

这部著作为秦始皇统治臣民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方略和手段,这条谋略又使秦始皇确定了正确的统一战争战略安排。从韩非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可以大体探求秦始皇的治术和秦朝统治思想的基本特点。因此,韩非对秦始皇的贡献不在李斯、尉缭之下。在一定意义上,这位精通“南面君天下之术”的大学者也可以算作秦始皇的王霸之佐。

韩非,韩国人,他是韩国王室宗亲,身为“韩之诸公子”。韩非与李斯属同门弟子。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其见识与文采令同学李斯自叹不如。

韩非博学多才,他师从大儒荀子,熟读儒家经典,又认真研读过《老子》《商君书》《申子》等,史称“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因此,他的学术素养深受先秦道、法、儒三大学派的影响。

在人生之旅上,韩非与李斯这对同门弟子的政治抉择大相径庭,而结局也迥然不同。李斯择主而仕,果断地放弃了昏聩的楚王,离开祖国,投奔蒸蒸日上的强秦。韩非则不然,他怀恋宗国,情系韩王,身归于日渐衰落的祖国。

李斯际遇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大展其才,创立功勋,犹如群星附丽苍穹,而韩非则遭遇昏庸无能的韩王安,结果报效无门,郁郁不得志。

韩非目睹韩国逐渐衰弱, “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他认为,韩国衰弱的根源在于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误,主要是“不务修明其法制”,不能“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

韩王“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用之人大多是徒有虚名的俗儒、游士和奸邪谄谀之臣。这样一来,不仅辅臣庸庸碌碌,“所用非所养”,而且民众也多有祸乱之人,乃至“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韩非深感儒术足以误国,礼治不能强兵,于是考察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究政治的利害得失, “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韩非的著作编为《韩非子》。

韩非思想敏锐、见识深刻、文辞雄辩,所述世风切中时弊,所言治术切实可行,所论哲理切中肯繁,因此受到世人的关注而广为传抄。有人将这本书带到秦国。秦始皇阅读了韩非之书,对《孤愤》《五蠹》等篇章的主张颇为赞赏。

他钦佩作者的才智,赞叹道: “蹉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告诉秦始皇: “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始皇立即下令进攻韩国。韩王连忙与韩非商议对策,并派遣他出使秦国。

韩非一见秦始皇就对秦国的政治提出了批评,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秦国之所以国势强盛而未能一举成就霸王之名,是由于大臣的谋略不当,对策有误。

韩非对李斯、姚贾提出的先灭韩国的战略不以为然,主张秦国首先应削弱乃至灭亡赵国。他指出,这样做在政治上、外交上和军事上对秦国更有利。强悍的赵国一旦被解决,统一天下犹如水到渠成。秦始皇“悦之,未信用”。

李斯、姚贾等人十分嫉恨韩非,一来韩非提出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与他们的主张针锋相对;二是韩非鄙视姚贾,认为他不足以论社稷之计;三是如果韩非受到秦始皇重用,也会危及他们的政治地位。

于是李斯、姚贾等人千方百计地诋毁韩非,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对秦始皇说: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始皇深以为然,将韩非投入监狱。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自杀。韩非想面见秦王,表白心迹,却无法办到。当秦始皇感到后悔,急忙令人赦免韩非时,他已经死去了。韩王闻讯,只得请求臣服于秦国。

从秦国统一战争的战略部署和过程看,秦始皇采纳了韩非的一些意见,而韩非对秦国政治的最大贡献是《韩非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