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骄奢暴虐

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早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就已进行了。赵国后期,七雄之中,赵、燕、秦三国的北边都面临着匈奴南下侵扰的问题,长城便首先在这三国中修筑起来。

在赵国以北的广大地区,胡人活动十分频繁,对赵国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大败胡人,向北开地千里,遂下令修筑长城以御胡人。

赵长城自代(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地起,沿阴山蜿蜒而至高阙。高阙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东北,那里地势险要,阴山至此突然中断,形成一个状似门阙的缺口, “长城之际,连山刺天”。

因此,赵国在此设置了要塞,此后成为历代重兵戍守之地。赵长城起自内蒙古集宁东南,经黄旗海北岸向西,经呼和浩特北、武川等地,北傍阴山,西抵乌兰步和沙漠边缘,形成了一道十分有效的战略屏障。

燕国自秦开击败东胡以后,也在其北边修筑了长城。史籍记载,燕长城一直向东延伸到辽东碣石。

秦国修筑长城是在秦昭王之母宣太后打败义渠之后,当时,秦昭王下令于陇西、北地、上郡修筑长城。秦长城起自甘肃岷县,经渭源,宁夏固原,陕西靖边、榆林、神木和毛乌素沙漠东南,进入内蒙古准格尔旗,再经伊金霍洛旗抵黄河南岸的十二连城。

应当承认,作为诸侯国,秦、赵、燕三国所筑长城之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了。可是,同秦始皇相比,则未免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蒙恬指挥的秦军经过浴血奋战,击溃了头曼单于的匈奴武装力量,迫使其向北方远遁,不敢南下侵扰边关,使阴山、河南一带尽入秦朝版图。精明的秦始皇十分清楚,自己的虎狼之师并没有取得彻底的胜利,匈奴武装力量的元气并没有大伤,如果不提高警惕,剽悍的匈奴铁骑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在边关重燃战火,动摇整个天下。而当时秦朝的国力尚不具备消灭或远逐匈奴的实力,所以,秦始皇决定在北部边防修筑一道前所未有的防御工事——长城,以抵御匈奴,保卫内地的安全。

秦朝新长城是在修葺和连接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之上加以增筑、延伸而修筑起来的。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蒙恬在击溃匈奴之后,即开始在北边沿黄河修筑长城。这可能是秦朝最早的筑城活动。此后,大规模的筑城活动即全面展开。经过几十万民夫的日夜劳作,用了几年的时间,长城终于建成。新长城西起临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宛如一条巨龙,向西蜿蜒伸展,横贯当时的北部边疆,最后到达辽东的碣石(此碣石为山名,在今朝鲜境内,不是秦始皇巡游所至的碣石),总长达六千公里。

长城蜿蜒万里,工程浩大,所需建筑材料的数量极为庞大,对其强度的要求也比较高,即使在社会生产力很高,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决非是一件绝而易举的事情。

那么,在当时,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秦朝长城的建设采取了就地取材的原则。当在山间修筑之时,均开采山中石料以筑墙身,既坚固,又方便。在经过黄土地区时,墙身则用夯土筑成,中间铺有若干层茅草或芦苇,此法能够使墙身保持一定的强度,建筑的速度也比较快捷。

长城不仅作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筑工程而闻名古今,更重要的,长城首先是一套超大规模的军事防御体系,因为它的设计,它的构造,都是为着军事防御的目的服务的,达到了古代世界军事工程建筑水平的巅峰。一般来说,地势平缓之处的墙身比较高,在十米上下,山岭上的墙身因为可以借助险峻的山势,高度比较低,通常在五米上下。墙身的宽度一般为六米左右,城上可容十余人并行,或五匹马并骑。

燃放烽火的地方叫作烽火台;因为火光在白昼传递的范围不广,所以古代在白昼时用烟雾传递消息。古人多采用狼粪燃烟,认为其烟上升比较直,不易被风吹散,故烽火台又叫作狼烟台。

秦长城的修筑也继承了这种古老的传递消息的方式,通常在城墙之外,每隔若干距离,便设置一座烽火台。一旦军情紧急,白昼燃烟,夜间举火,依次传递,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消息传遍防线。

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为了自身的安全,也都十分重视烽火台的建设和烽火制度的完善,不但利用视觉,还利用听觉传递消息,比如在施放烽火的同时燃放号炮,等等。这样,可以迅速地传递内容比较复杂的消息,有利于掌握敌情,打退来犯之敌。

长城是用于作战的巨大工事。必须有多种多样的防御手段,构成一个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秦长城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了所谓墙台,也叫城台,为一个突出到墙身之外的突出部,其外沿修筑有用于作战的垛口,一旦当敌人攻到墙身之下,利用高大的墙身所形成的死角掩护自己的时候,守军即可利用墙台射杀敌人。

墙台之外还有战台,它是供守军住宿和警戒的军事设施。战台一般都修筑在高处,便于瞭望。战台的顶部是一个平坦的空间,亦可以做烽火台之用。

长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除了逶迤万里的墙身以外,就是巍峨的关城了。关城一般都设置在江河渡口之滨,险峰峻岭之侧,或交通要道之旁,凭江山之险,构成边防线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对来犯之敌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战态势。自秦始皇的时代起,发生在北边的重大战役,基本上都是在关城之下或附近进行的。

绵延万里的长城也在历史中绵延,经过历代封建王朝的修缮、改造和增修,长城至今仍然巍然屹立在神州饱经战火洗礼的大地上。

长城无比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杰出的聪明智慧,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也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畏强最的民族精神。

然而在“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时代,长城在抵御匈奴进犯,保卫内地安全方面,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贾谊《过秦论》中所说:“(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长城,作为历史的见证,还将向人们倾诉什么呢?

长城修筑完毕,一条巨龙飞腾在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间。长城在当时以及几乎全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是无数筑城百姓的生命筑成了万里长城!

说到这里,每一个人都会想起孟姜女,想起山海关孟姜女庙的那副有名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想起那个令人辛酸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

相传秦始皇筑长城之时,向民间佥派了大量的徭役,一个叫杞良的燕人也被强行拉去修筑长城。杞良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冒死逃跑。他跑进孟氏后园,爬到树上躲了起来。恰巧这家的小姐孟仲姿在后园的池子里洗澡,仰面看到了杞良。

孟仲姿问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跑到这里。杞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来历告诉了她。孟仲姿听后,对杞良说: “请你娶我为妻。”杞良推辞说:"小姐生于富贵人家,长在深宅大院,容貌艳丽,怎能给服徭役的穷小子做媳妇呢?"

孟仲姿说: “女人的身体只能给自己的丈夫看;请你不要推辞了。”经其父允许,杞良和孟仲姿结为夫妇。后来,杞良又回到了工地。工地的头目怒其逃走,将杞良活活打死,并将其尸体筑在墙身之中。

孟仲姿得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哀哭着跑到工地,面对着长城放声痛哭,只见那巨大的墙身突然崩塌,露出了墙基下一片累累白骨。孟仲姿根本无法分清丈夫的骸骨,遂刺破指尖,以血滴于其上,哭着说道: “若是杞良的骨骸,血即渗入。"遂找到杞良的骸骨,携之归葬。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固然反映的是历代人民对秦以来所有封建王朝的愤恨情绪,然而,传说的构造者们不约而同地将故事发生的历史环境确定在秦朝,千百年来没有任何变化,这本身就说明了秦始皇在修筑长城过程中的暴行,在历史上具有最典型的意义,给社会、给劳苦大众在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最大。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功绩固然巨大,然而,不能因他有功便对其过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要讲足,过要讲透。何况,保卫了边关的安宁是修筑长城的“客观效果”,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就不是“客观效果”了吗?

据文献记载,仅仅修筑长城这一项工程,秦始皇就至少役使了三十万人! 《史记·蒙恬列传》中说“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应该指出,在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同时,还有上百万的民夫被强行拉去为秦始皇建造巨大的陵墓、辉煌的宫殿、漫长的驰道,以及去戍守边塞,大批强壮的劳动力被迫离开家园,离开了土地,使大片的耕地无人耕种而荒芜,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白骨累累,血染尘埃。这是典型的专制行为和暴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