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魏

魏国是第三个被秦始皇彻底灭亡的大国。魏国是三晋之一。战国初期,魏国国势强盛,一度居于首强的地位。但是由于内政、外交、军事的失策,很快便一蹶不振。临近灭亡前的魏国与韩国相类似。

魏国的祖先毕公高,与周同姓,周初封于毕。晋献公时期,毕万因战功晋升为大夫,封邑在魏。毕万后裔魏桓子参与三家分晋而立国。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励精图治,率先变法。在他当政的五十年间,先后任用李悝、翟璜、吴起、乐羊、西门豹、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一批政治家、军事家。魏武侯、魏惠王进一步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魏文侯严明法制,推行宪令, “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海”。魏国迅速发展成为七雄中的首强。

魏文侯、魏武侯时期,借助强大的实力和三晋联盟的协作,魏国四面出击。先夺取秦国的河西地区,灭亡中山国。然后又组织三晋联军攻破齐国长城,并屡次打败楚军。

公元前391年,魏国占据大梁等地,并继续向黄河以南发展。魏惠王时期,魏军又先后对韩、赵用兵,攻占大片土地。经过几十年的经营,魏国领土迅速扩大,控制着大片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公元前344年,魏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今河南开封附近)之会”。在这次盟会上魏国称王。

然而“逢泽之会”在魏国发展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既是魏国霸权的**,又是魏国衰落的起点。

首先,魏国的政治改革不彻底,有反复,这是魏国在愈演愈烈的大国竞争中衰落的主要原因。

其次,三晋联盟并不稳固,三晋之间由一致对外到彼此争斗、厮杀,这是导致魏国衰落的重要原因。魏国的强盛必然引起韩、赵的猜忌。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逝世,诸公子争夺君位。韩、赵趁机攻魏,魏国几乎灭亡。魏惠王即位后,魏与韩、赵连年征战,虽胜多负少,还攻城略地,而忧患亦由此而生。

再次,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号称天下中枢,可以四面出击,也必然四面受敌。一旦周边强敌崛起,魏国首当其冲。齐威王革新政治,国势复兴,与魏争霸中原。秦孝公也开始任用商鞅变法,并挥师东进。齐、秦相继强盛,抑制了魏国的发展势头。

魏国的衰落还与统治集团在军事、政治、外交方面举措失当有直接的关系。魏惠王及其主要辅臣庞涓等人自恃强大,穷兵黩武,四面树敌,使魏国陷于孤立。魏惠王缺乏战略头脑,多次受挫,却不能吸取教训。这是导致魏国在争霸战争中失利的主观因素。在著名的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魏军均告失利。

随着东齐、西秦的崛起,魏国再也没有重振雄风。魏国在齐、秦两强的夹击下屡遭惨败,还不断招致楚、赵等国征伐。逐渐强盛的秦国不断攻击魏国,魏国处于被日益蚕食的境地。

秦国相继占有了河西、上郡及河东、河南部分土地,黄河天险完全被秦国控制。到秦昭襄王时期,魏国向秦国称臣。

魏国之败首先应归咎于内政不修,其中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秦孝公的首辅商鞅、秦昭襄王的丞相范雎都是由于不得志于魏国,而流亡到秦国。

秦始皇时期的尉缭也是魏国人。就连王室宗亲信陵君无忌也无法为宗国大展其才。能臣良弼不得其用,有的反而成为敌国的将相公卿,怎能不败?

秦始皇四年(前243),信陵君、魏安螯王先后死去。翌年,秦军兵分两路攻击魏国,取二十城。转年,秦军击退五国联军,又攻取魏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及其附庸卫国。

从此秦国与齐国接壤,对韩、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此后秦军继续蚕食魏国。秦始皇九年(前238),秦始皇令秦将杨端和伐魏,攻占一批城池,进逼魏都大梁。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秦将王贲击楚,楚兵败。王贲率得胜之师回兵击魏。秦军掘开黄河大堤,引水灌魏都大梁。历时三个月,城墙崩塌,魏王假被迫投降,秦始皇“遂灭魏以为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