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修水利促生产

汉武帝时期兴修水利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时期在元封元年从前,这一时期兴修水利主要以关中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兴修的。另一个时期是元封二年堵塞黄河瓠于决口之后,群臣争言修水利之重要,于是,兴修水利也发展到河西地区、淮河流域、山东等地。

汉武帝从即位到元封前所修水利主要是在关中、河东、汉中等地进行的。关中地区是秦汉政权的首都所在地,战国时期秦就有在此兴修水利之举,秦王赢政在统一六国前即修了郑国渠。

郑国渠是一条沟通泾、洛二水,经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县,长约三百余里,可灌溉四万多顷(约合今200多万市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

汉武帝时期全国出现了兴修水利的**,最初的着眼点也是在关中。

汉武帝之因为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关中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长安的所在地,消费的粮食和物资数量大。从外地运输粮食等物资,耗费民力巨大,成本太高。所以需要增加粮食产量,开拓水路交通,以方便运输。二是武帝时大规模开发西北,关中成了主要的后方供应基地,军事基地,因此汉武帝要把关中建设成为供应前方的粮仓。

因此武帝就不能不重视关中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水利的兴修,解决的问题主要目的是灌溉和方便运输。元封以前在关中及周围地区所修水利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修建漕渠。漕渠是一条运输与灌溉兼用的水利工程。开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漕渠从长安西南昆明池起,经由今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源源不断运抵黄河,长三百余里,完成这一工程,可使山东物资从水路直达长安。

同时,还可以灌溉渠旁万余顷良田。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大司农郑当时上奏说: “以前关东的粮食自渭水运来,预计六个月方能结束,而水路有九百余里,且时有难走的地方。引渭水自长安开渠,从南山下去至黄河三百余里,路直,容易漕运(水路运输),预计三个月可以结束。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可得以灌溉;如此,既可以减少漕运时间又减省了运输的士卒,而使关中之地更加肥美,收得的谷更多。”

汉武帝对他的话表示赞同,所以令齐人水工徐伯测量土地,征发几万“卒”挖漕渠,历时三年而成。漕渠完成后,用以漕运,非常便利,后来漕运日多,渠下百姓也得以利用渠水溉田。

汉初高帝时从关东运粮每年数十万石,漕渠建成后骤增至四百万石,到武帝元封年间(前110—前105)增加到每年六百万石。这说明漕渠的修成,对从关东地区向关中运送粮食等物资确实起了重大作用。

第二,修建河东渠田。漕渠建成之后,河东郡守番系上言说: “自山东运粮至关中,每年百余万石,但要经历砥柱山下的艰难危险,丢失很多而费用颇大。若能穿渠引汾河水灌溉皮氏(县城在绛州龙门)县、汾阴县,再引黄河水灌溉汾阴、蒲板下的土地,预计可得田地五千顷,都是河旁边闲弃的土地,现在用水灌溉后,估计每年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物沿渭水运上去,与关中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砥柱山艰险地带以东就可以再不必运粮去关中。”

武帝认为他说得对,就“发卒数万人”作渠田。几年后,河道移徙了,渠无法用,种田的人连种子费用都收不回来。时间久了,河东渠田荒废,给了迁来的越人用,由少府收少量租税。

第三,修建褒斜道运河。这一时期有人上书讲修汉中褒斜水道运送粮食的问题,武帝把此事交给御史大夫张汤办理,张汤问此事,回答说:“到蜀地自故道走,多斜坡,弯曲遥远。现在凿穿褒斜道,减少斜坡,可近四百里;而且褒水与沔(汉水)相通,斜水与渭水相通,都可行运粮船。"

运粮从南阳上沔(汉水)转入褒水,从褒水到斜水时,中间有百余里陆路,用车转运,而后从斜水转入渭水。这样,汉中的谷物就可运到关中。

而山东的谷物从沔(汉水)可源源不断运来,比经砥柱山艰险要方便,而且褒、斜木材竹简丰富,堪与巴蜀媲美。武帝认为讲得有道理,任命张汤子卯为汉中郡守,征发几万人建褒、斜水道五百多里,道路果然又方便又近,然因水湍急多石,不能运粮。

第四,修建龙首渠。此渠修建时间应在元封之前,此渠修了“十余岁”,大约是在元朔、元狩、元鼎之时修建的,是一项引洛水灌溉的工程。修渠之因是,有个叫庄熊罴的人上言说: “临晋(今大荔)的百姓企盼穿凿洛水灌溉重泉(今陕西蒲城县东南)以东一万多顷盐卤地。这些地若用水灌溉,亩可收十石。遂武帝发卒万余人穿渠,从微(澄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易崩塌,因此凿井,深的有四十多丈,往往挖很多井,井下相通行水,水往下流穿过商颜山,井渠之生自此始。”

因为穿渠时挖到了龙骨所以称为龙首渠。渠修了十余岁,方修通,而其效益尚未发挥出来。

龙首渠建造之时一项新的技术突破是用“井渠”法输水,即“井下相通行水”。后人认为“井渠”输水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创造。并以武帝太初三年(前104)李广利围大宛城时大宛城断水,得城中汉人相助学会了掘井法,证明中亚的掘井技术是从中国传去的。井渠输水是中国先发明的。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封禅泰山,元封二年(前109)塞黄河瓠子决口。此后,用事之臣争言水利。这一时期兴修亦在数量上、地区上都远远超过前一个时期。汉武帝时兴修水利的**就出现在这一时期。所修水利工程主要有下列一些:

第一,堵塞黄河瓠子决口。黄河穿过黄土高原的山、陕峡谷进入下游平原,带有大量泥沙,常常泛滥成灾。西汉时期亦是如此。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河决酸枣(河南延津县境),东溃金堤(今河南滑县北,又名千里堤)。

过了三十六年,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又从瓠子(今河南淮阳县)决口,向东南经过巨野泽流入淮泗,泛滥地区遍及十六郡,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使这一地区“岁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武帝令大臣汲黯、郑当时征发服役的民众和刑徒填塞决口,常是填好后又被冲毁。

此时武安侯田蚡为丞相,他的封邑在黄河以北的郇(今山东夏津县),黄河从南边决口,则郇地无水灾,封邑的收入增多。于是,田蚡就对武帝说: “江河之决皆天事,不容易用人力勉强堵塞,堵塞未必合天意。”一些望云气用术数的方士也以为如此,因此武帝好久也没有堵塞。

自瓠子决口二十多年后,因常年不收,梁楚之地最为严重。在元封元年(前110)到泰山封禅后的第二年,即元封二年(前109),天旱少雨,武帝至瓠子决口,沉白马、玉璧于河中祭祀河神,任命汲仁、郭昌征发数万卒塞瓠子决口,令群臣从将军以下皆背负着柴草填堵决口,因东郡当时烧草,柴薪极,因而砍伐淇园的竹子竖插于河中而填柴和土石筑堤。士卒堵塞决口后,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宫,名曰宣防宫。自此,梁、楚一带地方未出现水患,得到了安宁。

从武帝堵塞黄河瓠子决口的全过程看,瓠子决口后,他重视治理,立即让汲黯、郑当时征发卒塞决口,未成功。后听丞相田蚡和方士之言二十多年搁置了此事。元封元年封禅的路上,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来在一个诏书中曾说,封禅过程中,曾“问百年民所疾苦”。得到的回答是“惟吏多私,征求无已”云云。

所以,汉武帝迅即在封禅后的第二年,即元封二年,亲临决口,督率治河,终于堵塞了河决,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临现场治理黄河的皇帝,这一点将永垂青史。

第二,灵轵、成国、沸渠。据《汉书·沟 志》所载,武帝元封二年修好黄河瓠子决口后, "用事者争言水利",于是有灵轵、成国、沸三渠的修建,其具体时间当在武帝元封年间及其以后,三条渠共溉田万顷。

灵轵渠:自陕西周至县灵轵起,向东北,注入渭水。灌溉今周至、户县及咸阳渭河南几千顷田地。

成国渠:自渭水北岸的眉县引渭水向东流入蒙笼渠,大约在汉长安北又注入渭水。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等县市的田地。

沸渠:沸渠是引渭水支流沸水灌溉田地的工程。沸渠故址约在今扶风、武功县境内,灌沸水河谷里的田地。

六辅渠。郑国渠凿成“百三十六岁”后,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在左内史(左冯翊市长)儿宽建议、监督下开凿的。

六辅渠具体开凿、完成的时间应在元封元年(前110)以后。

六辅渠是在郑国渠上游南岸今泾阳、三原县境挖六条辅渠,灌溉郑国渠旁地势较高的田地。六辅渠能把郑国渠水引到地势高仰的田地里灌溉,表明西汉兴建水利工程的技术有了新的进步。

白渠。武帝太始二年(前95),赵国中大夫白公又奏请在郑国渠上穿渠,引径水从谷口起,到栎阳入渭水。因白公奏请开凿的,所以称为白渠。白渠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长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顷。由于引水灌溉,农业产量提高,民众深受其利。所以歌曰: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雷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说明白渠的修建,使百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水渠。除上述修建的水渠之外,还在全国其他地区建有水利工程。当时全国所修水利工程除小的不计外,著名的有:西北边郡朔方、西河、河西、酒泉引河及川谷溉田;九江、汝南引淮水;东海郡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这四处所修水渠各溉田万余顷,总计约四万多顷。

汉武帝在兴修水利方面超过了以前的历代帝王,在数量之多、地域之广、规模之大诸方面堪称空前。在重视程度、技术进步、水运与溉田数的增加方面都有较大成绩。

武帝一生兴修水利的举措并非全部成功,例如河东渠田、褒斜道两项工程虽都全部完成,但却因河移徙和水流湍急又多石,没有经济效益,应该说是失败了。这些失误应当说是当时缺乏科学决策造成的,应引以为戒。

然而,这些失败的工程有的也给后人留下了启迪。汉武帝治水,有的是他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后下决心修治的,如堵塞黄河瓠子决口。大多数水利工程的兴修是采纳了臣下的建议。

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兴办的,都说明汉武帝对兴修水利的重视和认真,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武帝兴修水利所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卒,所谓卒是服徭役的农民和服兵役的农民。这说明汉武帝统治、役使的劳动者是农民,所以兴修水利征发的对象主要也是农民。

总而言之,汉武帝是历史上一位在兴修水利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封建皇帝,兴修水利是汉武帝“德润四海”治国理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力图富国安民的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