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铁腕临朝 为高宗建陵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于洛阳宫之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遗诏: “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有人认为唐高宗是受武则天迫害而死的,论据是高宗病危时, “武氏不欲上疾愈”。其实,这种看法完全是出于对武则天的憎恨而强加给她的不实之辞。如前所述,自当上皇后以后,武则天曾进行了解除威胁、扶植新贵、参预朝政等许多活动。这些活动,绝大部分都是经过唐高宗允许的,甚至是与唐高宗合作进行的,并没有构成对唐高宗的迫害。

恰恰相反,正是通过这些活动,唐高宗才摆脱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控制,才得以在百病缠身的情况下“执政”三十四年,维护唐王朝的强盛局面。唐高宗病重时,武则天一直守护在身边。只因御医请在高宗头上进行针刺出血时,武则天说了句“此可斩也,乃欲于天子头刺血!”便被有些人抓为把柄,说她“不欲上疾愈”。其实这正是出于对高宗的爱护和关心。

大量资料表明:唐高宗也是因病而死的。高宗自显庆五年十月染上“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的疾病,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此病时常复发,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至弘道元年秋,病情终于达到恶化的地步。史载,弘道元年十一月,高宗幸奉天宫, “疾甚”,头重目眩,无法忍受,急召侍医秦鸣鹤、张文仲医之。秦鸣鹤认为,刺头出血可愈。武则天觉得危险,反对在头部针刺。唐高宗说: “但刺之,未必不佳。”于是,秦鸣鹤在高宗的“百会”和“脑户”二穴上刺了几针。这几针当时还真管用,高宗觉得眼睛似乎可以看见了,很高兴。

武则天在旁也很激动, “再拜谢,曰: ‘天赐我师!’”亲自“负彩百匹以赐鸣鹤”。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秦鸣鹤的这几针,只起了回光返照的作用。高宗随即病危了。十一月下旬,唐高宗在武则天的护理下回到洛阳。病情加剧,遂至弥留。就这样,唐高宗离开了人世。

唐高宗死后,皇太子李显遵遗诏即位。这样,武则天便成了皇太后。时中宗李显新立,且居高宗之丧,不能立即处理朝政。政事取决于太后武则天。

对于唐高宗的死,武则天是十分悲痛的。追昔抚今,一幕幕往事闪现在她眼前:当她还是太宗才人时,太子李治就向她投去了热情的目光;当她在尼姑庵孤守青灯时,又是唐高宗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臂,把她从绝望中带回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是唐高宗帮她击败了众多的对手,让她参预了朝政。没有唐高宗,她就不可能当上皇后,她的地位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尊崇。因此,她决心为唐高宗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陵墓,进一步报答他的知遇之情。

为了给唐高宗修好陵墓,武则天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决定灵柩去向。高宗死于洛阳而高祖、太宗葬于关中。高宗临死时,曾对侍臣讲: “天地神祗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宛然有西归之志,愿将尸骨埋在故乡。因此,武则天决定遵照高宗遗愿,把他葬在关中。但是,这一决定遭到许多官僚,尤其是新科进士陈子昂的反对。

陈子昂谒阙上书,认为关中地狭,又遭荒谨, “流人未返,田野尚芜”,既不能供给千乘万骑的食宿,也不堪凿山采石的劳役,如果大驾长驱西进,势必造成新的危机;而东都富庶,地灵人杰, “景山崇丽,秀冠群峰,北对嵩邙,西望汝海,居祝融之故地,连太昊之遗墟,帝王图迹,纵横左右”,是设置陵寝的最佳之地。武则天召见陈子昂,说他很有才气,授以“麟台正字”之职,但没有接受他的建议。她认为关中形势并不像子昂说的那么坏,坚持遵奉高宗遗愿,使灵柩西返。

其次,明确陵墓类型。我国古代帝王陵墓大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堆土成陵”,一是“因山为陵”。所谓“堆土成陵”,就是在平地上垒土成丘,以为坟垅。这种陵墓出现较早,著名的秦始皇陵便是如此。所谓“因山为陵”,就是穿山置椁,以山为冢。这种陵墓出现较晚,汉文帝霸陵是其代表。唐初葬高祖,诏依汉长陵故事, “堆土成陵。”秘书监虞世南以为不如仿汉文霸陵,“因山为墓。”唐太宗不纳其言,但颇以为是。贞观十八年,他对侍臣说: “古者因山为坟,此诚便事。我看九峻山孤耸回绕,因而傍凿,可置山陵处,朕实有终焉之理。”遂因九峻山为他营建了昭陵。武则天认为“因山为陵”比“堆土成陵”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高大雄伟,坚固牢靠,因而决定营造这种陵墓。

再者,认真选择陵地。古人对墓地十分讲究,认为墓地的穴位对其子孙的祸福有很大影响,因而十分重视对墓地的选择。帝王陵墓更是如此。选择的办法是先勘舆,即通常所说的“看风水”,然后占卜吉凶,决定取舍。

唐高祖的献陵和太宗的昭陵都是经过占卜确定的。武则天在确定灵柩去向和陵墓类型之后,照例派出卜陵使前往关中勘舆。由于古代的天子葬都城之北,一代天子一个陵区的遗规,唐初高祖、太宗的陵寝皆在渭北,因而卜陵使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渭北山系。经过认真比勘,最后选中了梁山。梁山位于长安西北的‘乾’地,北峰最高,海拔一千○四十七点九米,九峻处其东,武水环其西,北连丘陵,南为台原,不远处又有东西对峙两峰特起,整个山势挺拔俊秀,确系形胜之地。因此,武则天马上表示同意,并定墓所为“乾陵”。

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武则天立即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摄司空,为山陵使,发兵民十余万开始破土动工,营建乾陵。由于组织得法,兵民昼夜辛劳,经过半年时间,就基本上完成了巨大的陵园工程。

乾陵是依照昭陵营建的。昭陵建筑由地上楼阁和地下宫殿组成。地面建筑供保护陵寝和祭祀之用,主要有城墙、献殿、寝殿、游神殿和祭坛等;地下建筑供停放棺棉和殉葬品之用,主要有延道、过洞、墓室等等。乾陵的情况大体也是这样。

但是,在具体制度上,乾陵与昭陵又有不同之处。昭陵周回六十公里,乾陵四十公里。就此而言,昭陵的规模大于乾陵。但乾陵的各种建筑并不比昭陵逊色。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乾陵地面建筑情况大抵如下:

城墙:凡内外两重。内城墙保护地宫,以夯土筑成,宽二点一至二点五米不等,高约数米,略呈方形,面积三万二千九百三十八万平方米。外城墙是陵园的外部屏障,周四十公里。皆经粉刷,颇为坚固。

城门:外城一门,在南墙中部。内城四门: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每座门均建门楼。城角另建角楼,皆高大庄严。

献殿:设于朱雀门内,仿照朝堂建筑,象征皇帝生前处理朝政之地,蔚为壮观。

寝殿:在献殿之北,梁山之腰。仿皇城太极宫建筑,安放死者遗物。

游殿:在梁山之巅,仿神宫建筑,供死者魂游。

阙楼:有内外两种。内阙楼在朱雀门稍南,外阙楼在神道的起点。各有两座,均三出阙(一母阙,二子阙)。内阙楼建于夯土堆上,外阀楼则以自然山峰为基。

石刻:内城四门外,各刻石狮二尊。神道两旁置华表二,翼马二,朱雀二,伏马十,翁仲二十,碑一通。又朱雀门内献殿稍前两侧,立六十一宾王石像,以象征高宗统治时期国威的强大和民族关系的和睦。

此外,在外城西南部还建有下宫,以象征死者的离宫;在外城西部建有临川亭,以供死者“游幸”;在封域南六里建乾陵署,以供管理乾陵之用。

可以说,韦待价主修的乾陵,重城森然,宫阙林立,肃穆庄严,完全符合武则天的心愿。

乾陵修成以后,武则天又命侍中刘齐贤和霍王元轨知山陵葬事,为唐高宗举行隆重的葬礼。

在此之前,当占卜使前往关中,选择陵地的时候,武则天在洛阳给唐高宗确定了谥号。就是根据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而评定的称号。唐高宗的谥号是中宗按照武则天的旨意提出来的,中宗在《高宗天皇大帝谥议》中说:大行皇帝(治)一生积下了“孝德”、 “仁德”、 “明德”、 “恭德”、 “广德”、 “文德”、“威德”、“元德”和“神德”, “谨按自然覆育曰天,明一合道曰皇,无所不包曰大,谨上状议曰天皇大帝,庙称高宗。”于是李治被称为高宗天皇大帝, “高宗”之称,即源于此。

与此同时,武则天还为高宗举行了入殓仪式。这一仪式没有留下文字记载,据《大唐元陵仪注》推测,大抵主要有以下步骤:

子孙奔丧。令杞王上金、鄱阳王素节、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等人朝哭奠。

沐浴。在贞观殿给高宗剃须、理发、擦身躯,剪指甲。中宗、相王、公主、妃嫔哭于殿西,内命妇以下哭于殿东。

小殓。开宫殿门,诸卫各领所部禁军,仗卫如生前。陈衣十九称于殿中。礼仪使引中宗等哭临,侍御小臣为高宗穿衣。

大殓。设大殓床于殿中,陈衣一百二十称及绞给、六玉等于殿楹之东。宫门一启,诸卫仪仗人卫,中宗率皇室百官依次入位哭拜,中官内官为高宗加衣。举宫哀号,声闻数里。

殡。停高宗梓棺于乾元殿之西阶。所司设熬黍稷,盛于八筐,南北各置一筐,东西各三筐。以绣黼覆盖棺木,张三重帝,又用柏木制“黄肠题凑”,而以白泥涂抹封实,然后设灵位,皇帝以下,披麻戴孝,就位哭祭。

文明元年(684)二月,相王代中宗为帝,是为睿宗。五月十五日,武则天欲亲护高宗灵柩西返,群臣谏阻,乃命睿宗护柩。当高宗灵柩在一片哭声中离开洛阳的时候,武则天流泪了。她多想亲赴关中,埋葬亡夫啊!可是为了防止政局动**,她还是把自己的心愿,寄托给了睿宗。睿宗带领千乘马骑,扶护高宗灵驾,迈着沉重的脚步,沿着通往长安的大道缓慢地前进着。灵车前高高竖起的铭旌上, “高宗天皇大帝之柩”几个大字随风摇曳。气氛十分悲壮。六月,睿宗至长安。当时葬期未至,乾陵正在营建之中,因而仍殡高宗灵柩于太极殿之西阶,接受长安官吏的吊谒。

八月十日,将移高宗灵柩于乾陵,复启殡告庙。设挽郎、挽士、鼓足、严警之位。在庭中架起火堆,通宵不灭。二至五更,宗室、百官,轮番哭奠;挽歌鼓吹持续不绝。十一日晨,皇帝哭临,十五举音。置“谥宝”于灵辅,梓棺于“龙车”。“龙车”两边系六条大绳,各三十丈,由一千名身着白袴褶、头戴白介帻的禁军牵引。又设挽郎二百勘挽。挽歌二部,各六十四人,分八列。执婴左右各六人,司马八人,代哭一百五十人。侍中请发,于是大驾卤簿在前,司马执铎,挽郎执绨,挽歌振作,皇帝以下乘车哭踊以赴山陵。灵车到陵后,停于陵门西侧凶帷帐下,公主、内官下下车哭于凶帐之西;皇帝百官、番夷酋长立于帐门之外,相向而哭,十五举声。“二刻”以后,所司在灵驾前设奠,群臣侍立,太尉奠毕,跪读祝文。然后移灵驾至南神门,换丧车,自羡道而上;王妃公主以下哭从。至洞口,皇帝百官哭于道东,公主王妃哭于道西。三十举声,梓宫入洞,安置于元宫御榻褥上,覆以御衾。挽士拉出丧车,于庚地焚之;礼官奉宝册、玉币入,跪奠宝绶于神座之西,奠谥册于宝绶之西,奠哀册于谥册之西;奉玉币跪奠于神座之东。接着,礼生引将作少府监入陈明器。陶人陶马之属,皆高大精巧,饰以金银,置于隧洞两侧龛内。大旗树于墓室,白幌等靠墙陈列。最后放入大量的金银珠宝和高宗生前喜爱的字画书籍。礼声一出,众人皆哭,三十举声。公主王妃等退下,山陵使、将作监、御史大夫督闭地宫之门,外塞以石条, “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就这样,唐高宗离开了纷繁复杂的人间世界,进入了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

其时武则天仍在洛阳,但她的心早已飞到了梁山, "肠与肝而共断,忧与痛而相寻”。她亲自为唐高宗撰写的《哀册文》被放置在唐高宗的梓棺之前。在这个哀册文中,武则天首先用赞美的语言,叙述了唐高宗的圣德和功绩。册文说:

月瑶诞庆,云邱降祥;仙源汉远,圣绪天长。绕枢飞电,丽室腾光;鸟庭开象,龙德含章。六艺生知,四聪神授。晦迹登序,韬光齿胄。粤自铜闱,虔膺宝命。惠露动植,信泊翔泳。淳化有敷,至仁无竞。贲园旌士,焚林尽贤。溶明上格,财成下济。问寝承亲,在原申悌。戒盈茅宇,蠲奢土砌。时和俗泰,天平地成。

接着用沉痛的语调叙述了高宗病逝后的政局和她自己的悲痛心情:

所冀元寿,齐年紫皇。极兴旅馆,灾缠末央,遽脱屣于宸极,奄乘云于帝乡。亘天维而落构,匝日寓而沈光。殉百身而靡赎,积万古而徒伤。魂销志殒,裂骨抽肠。受玉几之遗顾,托宝业于穷荒。嗣君孝切,谅闇居丧。集大务于残喘,积众忧于未亡。所以割深哀而克励,力迷衿而自强。呜呼哀哉!浃斑曷蜜,帛区缟素。恨钧天之不归,瞻鼎湖以凝慕。呜呼哀哉!攀圣滋远,恋德滋深,诉昊穹而雨泗,辩厚载而崩心,泣人灵而洒悲霰,晦宇宙而起愁阴。呜呼哀哉!

最后,以感叹的口气叙述灵驾西返和自己不能送终的原因:

缇琯移序,朱明应律,竈方营,龟谋献吉。背九洛而移驭,偿八川而从跸,列璧羽之逶迤,动钟挽之萧瑟,顾园邑之苍翠,望严隧之纡郁。乔阳之舄不追,茂陵之书方出。呜呼哀哉!迹图悬圃,神降长流,去重阳之奕奕,袭大夜之悠悠。契纪廛而莫修,思门山于夕月,悲陇树于新秋。呜呼哀哉!想轩驾之攀龙,思鑫山之恋凤,斜承眷于先房,誓牵毁而哀送。岂谓务切至綦,事违深佐,仍徇公而抑已,遂夺情以从众。悲千罔极之悲,痛万终天之痛。呜呼哀哉!恭惟圣烈,实镂微衷。敬因彤管,载撰元功。业弥遥而道弥著,时盖远而声益隆。播二仪而不极,横四海而焉穷。呜呼哀哉!

全文凄沧悲切,表达了她对唐高宗的高度评价和深切怀念。

不仅如此,她还打破帝王陵前不立石碑的惯例,命令大臣在乾陵朱雀门外为唐高宗树立了一通巨大的石碑。据说碑石来自于阗。碑高七点五米,边宽一点八六米,碑身分为五段,上有盖,下有座,榫眼扣接,凡七节,习称“七节碑”。因碑上刻着《述圣纪》,故又名“述圣纪碑”。《述圣纪》碑文是武则天亲自撰文,由唐中宗书写的,洋洋八千言(一说五千五百字)。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蚀,加之人工拓损,已漫滤残渤。但从留下的文字来看,仍充满了对高宗的赞美,她把永徽以来唐王朝所取得的成就,全部推到高宗身上。据说此碑刻成后,复嵌金屑,碑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使宏伟的陵园显得更加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