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子是朕赏的

朱元璋走后还不到一个月,常遇春就率五万大军直向山西推进,一路小打小闹攻占了几座城池,还没有到达太原,就把元将扩廓帖木儿引出来了。

正当北方战事吃紧的时侯,朱元璋却一纸诏书将徐达从前线召回金陵了。

徐达一路快马往金陵赶去,内心更是不安,他不清楚此时朱元璋叫他回去是什么意思。从朱元璋离开北平时的情况看,他感觉到朱元璋对他有怀疑之心了,他清楚地记得在后来的几天中,朱元璋对他很冷淡。

他一路马不停蹄,望着眼前的秋色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他与朱元璋是地道的老乡,家境相似,同样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是在艰难中度过的。那时战争四起,群雄割据,老百姓艰难过活的情景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在牛羊的陪伴下他结束了童年生活,十九岁那年春天,也就是1351年,他又目睹了本地韩山童和刘福通领头起义的壮举。从此,在他的家乡,正式拉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

1353年秋天,朱元璋受命回到老家凤阳招兵,徐达欣然从军,这时他才二十二岁。

朱元璋对这个老乡是很关照的。他当初并没有想到徐达有着非凡的军事天才,几仗下来,徐达不仅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也得到了郭子兴的赞扬。从此,他就追随在朱元璋身边了。

徐达对朱元璋还有一层更深的关系,据说他就任和州镇守后,另一支起义军孙德崖因缺粮而走投无路,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将他所带队伍收留下,没有向老丈人郭子兴报告。郭大动干戈,因他过去曾与孙有成见,不同意收留他们,并命令朱元璋赶走孙德崖,朱元璋左右为难,只好奉命将孙德崖送走,他还没有出城,郭子兴便让他的人马对孙德崖进行追击,孙的部下误认为这一切全是朱元璋安排的,于是就把他扣起来,并扬言要杀了他。

此事传到徐达那里,他十分着急,火速赶来为其说情,并愿意用自己换回朱元璋,后经双方多次周旋,孙德崖才放了朱元璋。从此,朱元璋对徐达更加器重。

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首领。

在后来的战争中,徐达征战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徐达在北方的声势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军中威信越来越高时,朱元璋疑心渐重,渐渐觉得徐达有功高震主之嫌。

这种怀疑虽然没有公开讲过,但徐达已有所察觉,这次调他突然回来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证。风雨兼程,徐达很快就到达金陵了。

凶吉未卜,他是有思想准备的,当天晚上秘密来到江浦的水寨中没有进城。他是这里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士兵们对他十分友好,到了半夜他思家心切,又不敢回去,便派人进城将夫人和孩子接到了船上。半年不见,夫妻间自有说不完的话。

徐达将自己这次奉命回来的情况告诉夫人,谢氏本来就对朱元璋有意见,这次更是火上浇油,完全赞同徐达的分析,认为这次是凶多吉少,还是不要急于过江为好。

这时坐在他们身边的小女儿爬到徐达大腿上,睁着天真烂漫的大眼睛问: “父亲,你怎么不回我们自己的家?我们住在这里风这么大,难道你不要城里的家了吗?”

徐达笑着说: “我们应该四海为家嘛,你就与母亲住在这里,过几天我带你去北平玩玩好不好呀?”

“北平在哪里?”“很遥远,在北方,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有金陵好玩吗?”

“有,你去了就知道了。”

“我们什么时候去?”

“很快就走。”

夜已经很深了,徐达将一名卫兵叫来,对女儿说: “你到前舱睡觉去吧。”

女儿很不情愿地走了。

天越来越冷了,这时后舱只剩下他们夫妻两人。这时谢氏才趴在他的怀里,望着他说道: “你这个人就是脾气不好,与皇帝闹翻了吧,此事我早已预料到了。当今皇上对你也只是利用关系,你以为他对你很信任吗?”

“不要乱说了。”“这怎么是乱说?”“皇帝只是疑我而已嘛。”

“说得轻巧,你是聪明人。在外混了这么多年,君臣相疑,暗藏杀机,还不懂吗?"

“有这么严重吗?”“北方战火尚未熄灭,而且正是紧要关头,他突然叫你回来,是想夺军权,而后再……”

船头上传来了脚步声,过了一会儿又消失了,徐达明白这是哨兵在巡逻。

夫人接着说: “你不要担心,有我在你身边,你现在有节杖在手,三军可由你调遣,我建议你还是到北方去,大干一场,与他朱某平分天下。”徐达站起来,朝船窗望了一眼,外面漆黑一片,能听到江水的声音,兵士们都已熟睡,对岸金陵城里也只有点点灯火。

他又坐下,说: “我虽有三军节杖,但圣上现在深得人心,我若造反,会引火烧身的。”

“无毒不丈夫嘛,大明江山不是他一个人打下的,你在北方称王,也未尝不可。”

“还没有到这一步嘛。”“你对他一片忠心,将来结果如何,很难说呀!”

“不要讲这些话了,我与他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如今又是君臣关系,不能干这种事。”

“那你有何打算?”

“我在这里住几天,看看风声再说。这个江是迟早要过去的,我想有话讲明了,误会自然会消除的。”

“你这个人呀!”

夜已很深了。这一夜谢氏变得百般温柔,颇使徐达欢心。

第二天清早,徐达决定进城。他只带了三千多人马过江,向宫里走去。

宫门外的卫兵发现是徐达来了,都不敢阻拦,只好让道。进了第一道门,来到第二道,就有卫兵阻拦了。

徐达火冒三丈,对他们说: “我有节杖在此,你们怎么敢拦我?”一个认识他的年轻军官说: "大将军,近日皇上情绪很不好,你可得小心啊!"

徐达没有多说就进来了。

大殿里戒备森严,比门口多了许多卫兵。徐达不由得想起刚才那个军官提醒他的话,可已经到了这里怎么能退回去呢,他对门口的一个老臣说:“去回禀皇上,说徐达求见。”

那个老臣进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徐达已等得不耐烦了,又往里走,还是被卫兵拦住了,他很生气,对陪他来的两名卫兵说: “走,咱们回去。”

他们转身朝外走,一个老臣跑过来说: “皇上有旨,让徐达将军暂不要离宫。”

徐达一行来到奉天殿休息了一会儿,又让人传话,要见皇上。传话的那名大臣来到后宫对朱元璋说: “徐达将军已在奉天殿等候多时了。”

朱元璋漫不经心地说: “朕知道了。”

“何时宣他进殿?”“不要着急。”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臣又进来说: “徐将军已经离宫了。”这时,朱元璋正在**与那个宫女缠绵。

站在门口的老臣不敢离去,朱元璋隔着纱帐说: “你怎么能将他放出去呢?"

“臣已传了令,但徐达持有三军节杖,士兵不敢阻拦。”“由他去吧,他还会来的。”

朱元璋始终没有下床,老臣听了,只能离去。一个小时之后,还是那个老臣,头上冒汗,一路小跑进来了。

朱元璋听到脚步,就知道是他,没有起身,又问: “你又来了,有何事?"

老臣说:“回禀呈上,徐达已过江去了。”

“你说什么?”朱元璋推开怀里的女子,**着多半个肥胖的身子,一把掀开白纱,问: “他真走了?”

“正在过江。”

朱元璋说: “立即通知江面所有的兵马,封锁江面,监视徐达动向,不准他进住对岸水寨。”

老臣离开后,朱元璋穿上龙袍来到了殿里。刘伯温、李善长等几个亲信已站在殿前了。

朱元璋脸色很不好看,坐下后刘伯温问: “听说皇上与徐将军闹翻了?"

“此人脾气太大嘛。”

李善长说: “他不是在北方打仗吗?回来干什么?”朱元璋说: “是朕宣他回来的。”

刘伯温问:“徐将军在北方攻占了元大都,却放走了元主,皇上这次召他回来,是否要问罪?"

“哪有这个意思,他劳苦功高。这点小事怎能处罚他呢?但此人脾气古怪,有傲骨,又与常遇春有点小矛盾,朕没有及时见他,只是要杀杀他的锐气罢了,不料他却生气了。”

刘伯温说: “徐达在北方战功赫赫,虽说放走了元主,但也不必计较,他担心圣上怀疑他不忠,这次离宫时情绪很不好,他是三军将领,皇上还是三思而行呀!”

“我还能对他怎么样,他有节杖在手,可以调遣兵马,如果他真与朕分手,会争夺半壁江山的。”

李善长说: “皇上多疑了,徐将军为人你是清楚的,他对大明朝是忠心耿耿的!”

朱元璋说: “是他对我有疑心,朕怎么会怀疑他呢?他与朕风雨同舟几十年,可谓患难之交了,朕这次召他回来是有别的要事商谈,没有想到却闹成这样……”

刘伯温说: “误会会消除的,还是召他到宫里来吧。”

“这个建议很好,此事就由你办,如他不来,朕只能去见他了。”刘伯温和李善长从宫里出来就来到了水寨。

江面上微风轻吹,水波**漾。他们进寨时,徐达没有出来迎接,他正躺在一个大木船上休息。

刘伯温走进去说: “听说徐将军来了,我和善长特来看你。”徐达望着他们说: “对不起,我已患病,不能起来了。”

李善长笑着说:“大将军患的是心病嘛,听说你与皇上呕气了?”“兄弟戴罪之身,怎敢和皇上斗气?”

“你这个人呀,就是脾气不好,皇上让我们接你过江。”“我不去。”“为什么?”“皇上疑我呀!”“没有的事嘛。”

刘伯温很亲切地拍着徐达的肩膀说: “大将军不要生气了,还是和我们一起进宫吧。”

徐达以身体不好为由,坚决不过江。刘伯温、李善长二人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没有想到第二天中午,江面出现了许多军队,朱元璋带着刘伯温等大臣来看徐达了。朱元璋走上船,徐达假装不知,朱元璋进船后,徐达仍没有起来。

朱元璋说: “你既然有病,就进城去休养嘛!”

“这里很好。”“你是生我的气了?”“哪里,臣岂敢!”“不要这么说了,你与朕是兄弟嘛,朕特意来看你。”

谢氏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给皇上送来了茶水,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女孩。

朱元璋说: “没有想到你把家也搬来了呀!”

谢氏说: "给皇上陪罪了,他身体不好,我是来照顾他的。"“很好嘛,这个女孩可是徐将军的千金?”徐达说: “正是。”

“长得很标致嘛,你们两人真是好福气呀!”谢氏说: “皇上过奖了。”室内气氛渐渐缓和了。

徐达坐起来说: “我没有抓住元主,请皇上降罪。”

朱元璋挥手说: “你说这个干什么,朕何时追问过此事?你是我朝战将,区区小事计较他干什么,不要多心了呀!"

这时,徐达才笑了。朱元璋接着说: “朕从来没有怀疑过你的忠心,请你跟朕进城去吧。”

“我没有这个意思。”徐达拿出节杖说: “臣近来身体很不好,愿交出节杖。请圣上恩准,退隐还乡。”

朱元璋笑着说: “你是怎么了?还有半壁江山还等你来打哩,难道就不想帮朕了?"

徐达终于笑了。

第二天早上,徐达就进宫了。朱元璋对他特别关心,专门为他设宴。席间朱元璋突然说: “你那个女孩很是清秀,这样吧,就许配给朕的儿子吧。”

徐达说: “皇帝,此事还得容臣与夫人商量。”“你呀!真是一个怕老婆的人。”

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一个小太监带着三名如花似玉的女子来了。朱元璋瞅着她们对徐达说: “大将军征战辛苦,朕打算将她们赏赐给你,你满意吗?”

徐达说: “臣不敢,还是圣上留着吧。”

“不要客气了,是给你的。”“臣还得与贱内商量。”

“你呀!纳妾都不敢做主,看样子这个谢氏也太过分了。”“不是这样。”

“你不说朕也清楚,不要怕,有朕替你做主。今天晚上不要回家,就与这几个女子好好享受一下,明天选一名中意的带回家。"

徐达也许是喝多了,也许是被这几名美女迷住了,晚上没有回家,在宫里浪漫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朱元璋对他说: “现在北方局势不好,你回去与常遇春一起去平定危素的山西吧。”

徐达说: “臣遵旨,今天就动身。”

“还是回去与谢氏再温存一夜,明日动身。”

可以看出一夜风流之后,徐达对那个大眼睛的女子已经有了意思。朱元璋心明眼亮,送他出宫时将这个女子赏给了他,并交代说: “告诉谢氏,就说这个女子是朕赏的,不能让她欺负人家。”

徐达与那女子并肩而去。朱元璋站在大殿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冷笑着说: “哪有英雄不爱美人的?”